第13章
學武的人多數粗砺,可他手伸出來,手指很長,骨節分明,又透着力度,那五色絲線夾在指間,珠光好似都變得更為瑩潤,有着奇妙的美感。
杜若瞅一眼,對他說的話倒也不驚訝,因第一次她送長命縷予他,就是她給他戴的,那時他并不樂意,放在袖中轉身就要走的,卻被她抓住了衣袖。
少年無奈的表情歷歷在目。
她忽然想知道一件事,問他道:“我以前送你的還在嗎?”
那條樸素的多,毫不花哨,但他也不喜歡,總覺得手上戴東西是多餘的,可他後來去襄陽還是放在身邊,現在已是舊的很了。畢竟像長命縷這種東西,年年都有端午節,本該一年換次新的。
可她後來再沒有送給他。
賀玄淡淡道:“也許在吧。”
從他口中很少聽到含糊的言辭,一是一二是二,但他竟然說也許,杜若心想,大抵是沒有故意扔掉,不然他肯定會說沒了,是不是東西太小不知落在何處?不過三年前的舊物了,還能指望他留着嗎?
他又不像她。
可不知為何,心裏就有些淡淡的憂傷,過去的事情到底是過去了,想起來時好像是一場夢,所以她喜歡舊物,只有它們是不變的,記載了往事,總讓它那麽清晰。
她垂下頭,從他指尖取走長命縷,搭在他手腕上,再拿住兩端,小心的互穿而過,慢慢收緊。
這樣的近,可偏偏她手指一點兒沒有碰到他,如同栀子花一樣的潔白,開在他手邊。
他垂眸看着,凝立不動。
咫尺的距離,慢慢醞釀了一種旖旎,柔和了周遭。
在這安靜中,她松開手道:“好了。”
他伸手輕觸長命縷,好像帶着她手指的餘溫,緊縛在腕上,拉下衣袖,他笑一笑道:“多謝。”
Advertisement
平日裏再冷,可眸中一旦含笑,那溫柔就如同甘甜的泉水般溢出來,她正對上,只覺立在片光華中,絢爛的睜不開眼睛。
比五月的陽光還要耀眼。
杜淩在旁已是等得不耐煩,沒想到他們兩個這麽磨叽,也沒想到賀玄不會戴長命縷,虧得父親還總誇他呢,他道:“快些去上房罷,等用完膳,賀大哥還要去宮中一趟,護駕前往漕運河呢。”
聽出他有催促的意思,杜若哼道:“還不是你,要不是你堵在這裏,我一早到了。”
“要不是你慢,我也不會堵你。”
兄妹兩個嘀咕着,沿着小路前行。
賀玄是在午時中去的皇宮。
趙堅正與三位皇子說話,見到他,非常的高興,令他坐在身邊,與趙蒙道:“你該多向玄兒學習,你不讀兵書,仗着蠻力有勇無謀,總歸是像楚霸王,難成大器。今次去蘭州,你臨行前與玄兒多請教請教。”
那是他次子,不若趙豫的溫文爾雅,趙蒙更像趙堅,英武善戰,天生神力,在沙場上有着一呼百應的氣魄。
聽到這叮囑,趙蒙心裏是不服氣的,他年少輕狂,并不覺得自己比賀玄差,賀玄拿下嶺南,永州等重城,他也一樣,哂笑道:“父皇,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兵書是該讀,可仗也不能少打,您等着,我此行必會讓金人臣服于我們大燕。”
趙豫吃了一驚:“父皇,二弟要去蘭州嗎?”
在計劃中,本應該賀玄去才是。
趙堅淡淡道:“是,蒙兒去最合适。”
“可剛才父皇說二弟應學無則,何不讓無則也同往呢?這樣更有勝算。”趙豫面上已冷靜下來,可心裏忐忑不安。
因他現在才知此事,可見父皇與二弟是很早前就說定了的,為何竟不告訴他呢?弄得他實在有些可笑,也有些怨氣。雖然他不像弟弟善戰,總陪在趙堅身邊,可他留守後方,也同樣付出了很多。
他要安頓好所有的官員家眷,不讓他們生出異心,又要防守将将奪到的城池,安撫人心,這哪裏又是容易的事情?
趙堅笑道:“人都要修生養息的,玄兒才打完仗回來,總得喘口氣,再說,朕這裏還需要他穩固長安。文宗帝駕崩,他侄兒楊昊登基,那不是一個簡單的人,對長安虎視眈眈,總有一日還得兵戎相見。”
聽起來是不會更改主意,趙豫道:“是兒臣疏忽了,只是覺得無則這樣的人才,放在城中大材小用。”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裏之外,真的将軍,在何處都是一樣的。”趙堅看向賀玄,“你最近便養精蓄銳罷……是了,皇後昨日還問起,怕你府中欠缺什麽,可你一樣都沒有報上來,你為大燕立下大功,朕可不能虧待于你。”
賀玄道:“臣孤身一人,府中物什早已足夠。”
“依兒臣看,他是缺個王妃。”趙蒙打趣,“父皇,您該讓母後替他選個好妻子了,偌大一個王府無人操持如何是好?”
趙堅就笑起來:“倒是朕欠慮了,無則,你可有中意的姑娘?”
賀玄正色道:“不滅周國,臣絕不娶妻!”
聲音很是堅決。
他父親是在宣城與周軍對戰時去世的,趙堅現在仍記得當時親自告知他,賀時憲的死訊時,這孩子臉上的表情。他将手放在賀玄肩頭,緩緩的道:“你有這樣的心很好,你父親在天之靈定會覺得安慰,等到那日,我們統一中原,一定要在天壽山給你父親上柱香。”
大周京都城外的天壽山是埋藏歷代皇帝的地方。
賀玄沒有說話,只覺得那手掌壓在肩頭,十分的沉重,十分的冷,那日他若是請求父親不要去宣城,或許他就不會死了。
可他那時愚鈍,竟不知偷聽到的話何等重要,直到以後反複思量,他才明白其中真正的意思。
然而他到底也沒有挽回的機會了。
父親坐在馬背上與他告別的樣子,永遠的停留在了他十二歲那一年,那一日。
目光落在庭院,殿前高高的玉柱聳立入雲,刺到碧藍的空中,他道:“皇上說的是,我們大燕必會統一中原的。”
杜家的馬車此時已停在二門處,杜雲壑,杜雲岩身為官員,一早到得城門等候聖君駕臨,再同去漕運河,而女眷們不一樣,去不去都是随意的。老夫人第一次來長安,興致滿滿,說好也要去那裏看看,杜若與杜蓉兩人便一左一右扶着,謝氏劉氏跟在旁邊,又是好些下人,衆星拱月一般。
老夫人忍不住打趣:“到得河道可不能這樣了,別人當我擺譜,不曉得是我胖的擡不動腳。”
衆人一陣笑。
到得馬車前,老夫人看向杜莺:“你這孩子總不出門怎麽是好呢,今日不冷不熱的,便出去一趟罷。”
杜莺輕笑道:“可是祖母沒有我在旁邊玩得不盡興?若是,我便去了,不然因貪玩不舒服要被您老人家說活該,這樣我就可以賴在您身上了。”
“是,是,賴我身上,走吧。”老夫人也是可憐杜莺,足不出戶享不到這大好河山,偏偏又是那樣聰明的一個姑娘,而今孱弱至此,連嫁人都不成,她輕嘆口氣,只願她能過得快活一些。
四個小姑娘便與老夫人同坐一輛馬車。
杜繡為讨好老夫人,竟在車上講了七八個笑話,逗得她們直笑。
馬蹄聲清脆,響在官道上,這時窗外忽地傳來男人爽朗的聲音:“雲志,真巧啊,你也這時候出門。”
杜淩回頭一看,驚喜道:“伯起?”
伯起是章鳳翼的字。
他驅馬上來,笑道:“我遠遠看見,好像是你,追上來看一看。”他說着往旁邊的杜家馬車一瞥。
說來也奇怪,明明沒有看到杜蓉,可他卻好像看到她滿臉怒氣的坐在裏面,他現在甚至是有些小心翼翼的,因為父親犯了錯,冒然的與杜雲岩提他與杜蓉的事情,可他分明提醒過父親,是讓他先去試探下,請杜家來家中做客,再商議定親。
可他大大咧咧的,回來時竟然與他說,他們男人喜歡的姑娘,便是搶也要搶回去,莫說他與杜蓉兩情相悅,那已經是一家人。
真正要把人氣死!
章鳳翼不知道該怎麽辦,他前幾日去見杜雲岩想要道歉,可杜雲岩并不理會,毫不掩飾他的冷淡。
大概是父親做得太錯了,杜家的人對章家印象更是不好。
可他不能因此就退卻,他得知道杜蓉的意思。
深吸一口氣,他笑道:“雲志,我忘了先定游舫,今日人多,恐是沒有多餘的,等會兒我可要沾你的光了。”
“不過是坐個游舫,瞧你說的!”杜淩坐在馬上就把手擱在他肩膀,“你便不說,我也得請你過來,峥兒還小什麽都不懂,我連喝酒的人都沒有,你來最好了。”
章鳳翼一笑,拍拍腰間酒囊:“我這兒就有上好的東陽酒,不過你這酒量還是免了,我們章家是把酒當水喝的!”
“小看誰呢你?”杜淩解開他的酒囊就喝,吃得一口,嗓子火辣辣的,恨不得吐掉又怕丢臉,轉過頭卻發現車窗被掀開一些,杜若正盯着他看,他沒憋住,一口就噴了出來。
杜若嫌棄道:“髒死了哥哥,你不能喝就不要喝。”
杜淩紅了臉,把酒囊還給章鳳翼:“等我習慣就會喝了。”
章鳳翼朗聲大笑。
聲音渾厚,杜若瞧他一眼,他坐在馬背上,穿着淺藍夏袍,有着橫縱四海的灑脫不羁,十分的有男人氣,她心想,這樣的男人跟大姐還是很配的,他此番過來,是不是也是為大姐呢?
可中間到底出了什麽差錯,他們要私奔?
杜若不明白。
章鳳翼拿起酒囊喝,趁着杜若正拉開車簾,他眸光透過那縫隙,尋到了杜蓉,她并沒有看他,緊緊抿着嘴一動不動。
果然是生氣了,不然她定然會把眸光投向他,就好像每回他借着杜淩,來到杜家,忍不住的尋找她,最終總會遇到她一樣。
她也是喜歡他的,章鳳翼坐在馬背上不由自主的笑,可瞬間他又看到了老夫人,沒想到老夫人竟然也出來了,他忙不及得扔掉酒囊,整理衣袍,挺直背,一本正經的坐好了,方才騎着馬緩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