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大去世
“以後...這個家..交給你了,你要好好孝順你....娘和....”
後面的還沒說出來,她那個當鐵匠的爹就一命嗚呼了,說起她這個便宜爹也是倒黴,十一二歲到縣上鐵匠鋪打工,勤勤懇懇一輩子,好不容易可以享福了,卻得了一場急病,花光了家裏大半的積蓄 最後還是一命嗚呼了,真是造化弄人。
李惜嘆了一口氣,站在院子裏,看着未來将稱之為家的小院
鋪子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面是店面,後面是一個小院子 有兩間廂房,分為東西廂房。原來是有點破舊,不然也不能賣到這麽便宜。李大所住的南街本就是比較貧苦的老百姓住的地方。自李大娶了了媳婦後,就重新翻修了。李惜住在西廂房,韋氏李大她們住在東廂房,廂房的前面留有一小片的空地,這片空地連接着廂房和鋪子。自從李大娶了韋氏後,韋氏就在空地的兩旁墾了兩塊地,中間開一條道走路。
還給搭了個黃瓜棚,那黃瓜苗子沿着棚杆子努力攀爬,直到爬上了頂端。每到黃瓜成熟季節,大小不一青嫩翠綠的黃瓜低垂的懸挂着,每每走過,李惜都要随手摘下一根,洗淨後,邊走邊吃,而每次這樣都引來韋氏的不滿:“整天沒個姑娘樣”。這是韋氏經常念叨的,李惜習慣了,也是不理。韋氏本意是種點菜供自家食用。沒想到,在韋氏的精心打理下,那菜地越發肥沃,油菜、大蔥、黃瓜...就連那野菜也長得青翠欲滴、肥嫩。那些來不及摘的黃瓜和油菜,韋氏怕壞掉了,就拿了兩個罐子給做成腌黃瓜和腌油菜。韋氏還在廂房前面不遠處放了一張桌子,幾把矮凳子,天不下雨時,一家人就坐在那裏一起高高興興的吃飯。可惜的是,這種美好的時光已經不再有。這韋氏是李大媳婦,只生有李惜一個女兒,韋氏本還想為李大傳宗接代,沒想到李大就去世了。自從李大生病後,這打鐵鋪就關了一個多月。家裏僅靠李大之前的積蓄和韋氏偶爾做點針線活補貼。韋氏天天在家熬着做針線活來打發對李大的思念,原本圓潤的下巴,也慢慢變尖了,變成了瓜子臉,身材也越發纖瘦,瘦下來的韋氏仿佛回到了二十歲,整個人一下子都年輕了。
李大咽氣,家裏給簡單的辦完喪事後。李惜就為家裏今後的生計愁死了,光靠韋氏的那點繡活根本養不了她們兩個。
剛穿過來就碰上了這麽件麻煩事兒,老天爺真是不開眼啊!這簡直是在逗我呢。李惜心裏想。李惜正在屋裏為生計費神時,韋氏走進李惜屋裏,坐在椅子上,輕聲說道“惜兒,你爹過世後,這打鐵的事咱們娘倆兒又不會,這一個月我想了好久,我原是想把這鋪子租給別人家,你看怎麽樣?”
“娘,這鋪子租給別人家,這租子每個月也就一點錢,在加上您的繡活掙到的錢,這日子過得也是有點緊巴。而我也不想您每天做這繡活,費眼睛,多傷神啊!”
李惜又道:“娘,我心裏倒是有個想法”
“什麽想法?”韋氏疑惑的看着李惜
“咱們不租給別人,把前面的打鐵鋪改為賣吃食的,咱們自己做點小生意,您看怎麽樣?”李惜趕緊把自己這一個多月來的想法告訴韋氏,改為賣吃食的自己還是有點信心的。
韋氏自己也沒做過生意,對這也不知道賣什麽吃食好。只好又得問李惜有什麽好的建議。
李惜道:“咱們賣早點,就賣包子,早上時候有許多的進城打短工的人,賣得比城門口的攤子便宜點,這肯定好賣“,李惜接着又道:“中午的時候人比較多,咱們在多賣點馄饨,您做的香菇豬肉馄饨可香着哩,您看怎麽樣?”
韋氏聽了這話,有點心動,不是韋氏自誇,她做的馄饨和包子是真的好吃。每次一到過年,李大都會買上兩斤豬肉加上香菇,韋氏做的馄饨又大,皮薄,在加上她秘制的醬料,李大一人能吃兩大碗馄饨在加上五個包子。
但是很快韋氏一臉憂愁的說“為了你爹的病,家裏已經差不多花光了積蓄,剩下的也不夠買這些個費錢的物什啊”
“娘,咱們現在銀錢不夠,先賣包子和馄饨就好了,而且包子和馄饨餡咱們也不用豬肉,就做成素餡的,用咱後院自己種的青菜,等賺更多的錢了,在做豬肉馄饨賣”
聽了這話,韋氏雖然還是一臉猶豫的樣子,但明顯有點躍躍欲試的樣子。最終韋氏還是答應下來了。
“那們現在就把前面的收拾下,那些打鐵的物件咱們也用不着了,還不如拿去賣了,換幾個錢,省得也占地方....”說完,韋氏站起來,就出去收拾前面的鋪子了。
李惜還在屋裏想着明天的事情,這是李惜穿越過來後遇到的頭等大事,民以食為天,接下來的日子就靠自己了。必須要打起精神來,李惜在心裏默默的給自己加油。為了後天能順利開張,李惜也要去幫韋氏的忙。李惜站起來,頭看向窗外,喃喃自語“一定要把這事給解決了,否則剛穿過來就又要餓死了”還好沒人聽到,不然聽到非得吓死。
大夏國還是很忌諱這些鬼鬼神神的事情。
第二天一大早,李惜和韋氏早早的就起了,先漱了口,李惜一點也不習慣用柳條漱口,剛開始使用的那兩天,李惜的嘴巴都破皮了,嚼起食物都費勁。等賺錢了一定得好好想想有什麽毛可以做成牙刷,說不定還賺一筆呢,可惜啊,現在都吃不飽了,李惜一邊手上不停的用柳條在嘴裏攪動,一邊心裏在想。
兩人洗完臉後,簡單的吃了點東西,就一起來到前面的鋪子,李惜和韋氏重新打掃一遍屋子,把後院的兩張桌子擺了出來,還有幾把椅子都擺好。鋪子小,也只能放下兩張桌子,不過這已經是不錯的,李惜覺得。李大留下的打鐵工具,兩人收拾完後,一塊去隔了兩條街的打鐵鋪,賣了幾個錢。李大之前打鐵砌的臺子,正好可以在上面蒸包子,非常方便。
李惜和韋氏買了面粉和三個大蒸籠。面粉不是精細的白面,白面太貴,李惜家買不起那麽多,所以只有買了摻了粗糧的面粉。所有需要的東西準備好了,就等着明天開張了。這一晚,兩人早早的睡下,因為明天将會是一個全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