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路旁高大的柳樹後, 茂密的草叢中,顏青竹和阿媛已坐了下來。此處僻靜, 只要不高聲喧嘩,倒不會引起過路人的注意。而且, 道路另一邊的斷崖下,一群白鷺早已捕食完畢,正用長喙悠閑地梳理着羽毛。殘陽落盡, 這時候, 實不會有什麽過路人了。

顏青竹這會兒正靠在大柳樹上, 一手扶着脹痛的額,聽阿媛又羞又痛地講完了吳有德如何利用她訛詐宋明禮的事。

“阿媛, 對不起。我剛才酒勁上來,吓到你了……也誤會你了。”顏青竹實不知那梅子酒的後勁這麽大, 剛回來的時候未覺得哪裏不舒服, 後來竟有些頭疼欲裂的感覺,比起焦三柱家釀的米酒,威力似乎還大些。他這下,只能誠心向阿媛悔過了。

“這也不怪你……是我之前沒跟你講清楚這些錢的來歷,還騙你說是我娘留下的嫁妝。”阿媛看着又恢複溫和斯文樣的顏青竹,對比他剛才霸道又孟浪的樣子, 覺得自己舌頭有些打結。

“宋明禮既然是被訛, 那這些錢還回去是應該的。回頭拿了那張婚約書, 我們一同去找他吧。”顏青竹這回是真的有些後悔, 當初他知道阿媛與宋明禮的事情卻沒有橫|□□來, 并不是因為他不敢不想,而是他很尊重阿媛的選擇,也明白當時阿媛對他是兄長之敬,鄰裏之情。如今得知這是一場騙局,他覺得自己也有點被算計了,否則他與阿媛何必好事多磨。

阿媛奇道:“不是被你燒了嗎?”

顏青竹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後腦勺,“剛才氣頭上随口說的……我那日替你清理東西的時候,發現那箱子被摔壞了些,我擔心裏面東西也壞了,才打開看的。後來,就和那些裝錢的箱子一起搬到我家了。你今日對我冷淡得緊,又提到這東西,我酒蟲作怪,以為這幾日沒見面,又害你擔心,你一生氣便更改了心意……”

“我不是那種人!”阿媛咬了咬牙。

顏青竹趕忙拉了她的手,緊握起來,柔聲道:“我知道,我知道,是我不好。”

“以後莫要不告而別……”阿媛想到自己已沒有任何其他可依傍的人在身邊了,這一句話說出來,格外凄涼。

顏青竹捏了捏她的手心,鄭重道:“以後絕不會這樣了。”

“那你這幾日到底是做什麽去了?”阿媛這才問出一直壓下的疑惑。

顏青竹這時酒已醒了大半,便娓娓道來——

“那日本是收好了做糕的家什準備給你送過去的,卻碰到從鎮上回來的焦三柱給我報信,我一直找的那個人,他今日在鎮上。我怕去晚了,這人又走了,便托焦三柱給你送東西,我自己趕到鎮上去了,卻不想竟耽誤了這麽些時日。”

說到焦三柱,阿媛插了一句,“你讓焦三柱過來,他是不是知道了我們……我還在守孝,你可得叮囑他不要說出去。”

顏青竹蹙了蹙眉,“我沒刻意跟他說過……不過他知道了也沒什麽,就算村裏人知道了又怎樣?守孝只是不談婚嫁,要是別的什麽都不能談,那不生生把人憋死了?”

Advertisement

阿媛知道拗不過他,不再争辯。心道,以前都被他外表騙了,熟悉以後才曉得他心裏是十分霸道的。不過,這個樣子似乎也并不讓人讨厭。

顏青竹見阿媛踟蹰不語,忙道:“你呀,光想那些無關緊要的。我跟你講有意思的事,你半點也不好奇。”

他故意做出失落的樣子,阿媛立馬滿足了他,“那你去找的那個人是誰呀?”

顏青竹嘿嘿一笑,來了興致,道:“是個奇人!他是個在枕水鎮擺地攤賣字畫的老伯,呃……也不是賣,他還擺一個棋攤,若是他跟來人下輸了棋,來人就可以從他的畫裏任選一幅。”

阿媛這次有些好奇,“那如果是來人輸了呢?”

顏青竹嘿嘿一攤手,“那要買字畫就要花大價錢。我見過有人花五兩銀子買一幅呢。當然,這老伯不會強買強賣,若是來人輸了棋,又不想買畫,交個朋友是可以的,找他下棋的人很多,誠心買畫的倒少。但若要買畫,就必得先和他下棋,光是出錢,他可不賣。”

阿媛若有所思,“這老伯倒有點以棋會友的意思,可是一旦自己贏了,又賣人家幾兩銀子一幅畫,是不是太貴了些?呃……該不會是打着下棋的幌子來訛錢的吧?就算一個月只賣出一兩幅畫,這收益也挺可觀了,總不成,他是什麽名家?鎮上普通字畫攤,不是至多幾百個錢就買一幅挺大張的畫了嗎?”

顏青竹抿嘴想了想,“那倒不像,這人五十多歲的年紀,雖然衣着樸素,看着卻挺有讀書人的儒雅之氣,但又并沒有酸腐的味道。我想,他年輕時候應該是有些功名的,只是沒有入仕吧,否則他該是沒有閑情逸致來擺攤。”

阿媛點點頭,思忖了一瞬,“那這老伯是個有點自負的人吧。他覺得自己的畫是值得起貴價的,自己的棋技也與畫技不差分毫,贏得過他的棋技,便也配得上他的畫作。贏不過他的棋技,便要出配得上畫作的錢。”

顏青竹很是認同,“對!不過他的棋藝我不懂,畫倒真是十分好的,他倒有資本自負。大抵他也不是個貧苦的人,每月雖有人大價錢買他的畫,但他不會一直贏棋,送出去的畫作也不少的。輸棋的人大多是交了朋友,又有幾人舍得買畫。可惜我不會下棋啊!”

聽顏青竹感嘆,阿媛有了些猜測,“你想求他的畫,是為了做傘用嗎?”

“自然是。”顏青竹看向阿媛,認真道:“你知道嗎?他在我傘上畫過一幅山水圖,我刷上桐油,烤了出來,到鎮上寄賣時,竟賣了将近兩錢銀子。掌櫃的說,有多少,收多少呢。可惜我自己畫不出來,就是對照臨摹也差了好幾條街的樣子。”

如今的傘匠,手上都有些一冊冊的小圖譜,大約是前人手中傳下的的東西,自己再增補一番,又可傳于弟子。需要花花樣時,就照着圖譜繪制,基本都是常用的吉祥題材,比如花開富貴,錦鯉戲蓮,瑞竹鳴蟬,喜上眉梢……

其實,大多數普通傘匠手上的圖譜都會随着時間推移而蒙塵。因為,時下平民愛買的傘,并不是價格稍高的花傘,而是婚喪嫁娶常用,平時亦可以用的紅傘,白傘,還有雖不怎麽好看,但卻十分耐髒的枯荷色傘。

而顏青竹不同,他是個很喜歡做花傘的傘匠,在圖樣上也經常推陳出新,手中的圖冊除了顏本益留下的三本,自己也慢慢摸索着繪制了一本小的。

他知道,這世道總是窮苦人與窮苦人做生意,富人與富人做生意。而他,想要做富人的生意。

阿媛聽他說,這樣的傘竟能賣到兩錢銀子,頓時瞪大了眼。

“我記得上次在雙子橋,你的白油紙傘買三十文一把,賣給村裏人的小花傘是五六十文一把。怎麽圖樣變了,就能賣到兩錢銀子?”

顏青竹笑着看向她,很樂意為她解惑,“沈徵,你知道吧?”

“你說的是……前朝江南大才子?”阿媛很是疑惑,大才子跟小小一把油紙傘能有什麽關系?

顏青竹呵呵一笑,大有“這你就不知道了吧”的意思。

“沈徵是大才子,也是大畫家,他的朋友唐浔也是一位大才子。戰亂時,唐浔一家遷往雲州,沈徵在素面油紙傘上作了一幅《松壑飛泉圖》贈與唐浔。他說雲州幹旱,送傘讓唐浔莫忘故鄉山水煙雨,只要不忘,戰後便可歸來。唐浔一家果然在戰後安然無事,又遷回江南。傘上作山水畫一時興起,許多傘畫師都争相繪制。只是到得今日,汐州一帶有能耐的傘畫師不多了,但大抵那些有錢人是喜歡這種東西的,所以我想試試。”

阿媛抿唇一笑,“你這種傳為佳話的故事,怎麽像戲文裏杜撰的?不過我相信這種山水畫傘能賣錢,你大可努力試試,慢慢地說不定能臨摹得好了。”

顏青竹曲起食指,在阿媛額頭上輕敲了一下,“你怎麽不給面子,我好心給你講個故事,你就算心裏不信,起碼說出來得是信的呀!”

阿媛嘤嘤一笑,忽而想到什麽,又道:“你不是說老伯賣畫得先下棋的嗎?你難道請人幫你贏了棋,不然他為何幫你在傘上作畫?”

顏青竹道:“請人?我可請不起。能跟他下棋的,大抵也是有些學問的人吧,人家如何聽我一個傘匠差遣?再說,人家好不容易贏了要賣幾兩銀子的畫,如何肯讓給我?除非我能出大價錢跟他買,但這實不合算。我用的,是激将法!我跟老伯說,‘你在宣紙上作畫固然厲害,但這傘面不是平的,只有專門的傘畫師才能畫好,老伯你呀,恐怕不行’,這老伯真如你說的自負,聽不得我說他不如傘畫師,當場就給我畫上了!”

“我在他畫攤上轉悠不是一兩天了,當時得了畫,想的就是快些臨摹出來。卻實在是高估了自己,這種畫,與圖譜上那些花花綠綠的樣式不是一個水準。”顏青竹悟出一個道理,“難怪這山水畫傘有價無市,如果一個傘畫師有這等能耐,那他何必要做一個傘畫師?做一個純粹的畫師,豈不更加體面一些?”

“那你前幾日去找這個老伯又是做什麽?又勸他幫你傘上作畫嗎?”阿媛側頭問道。

“不是,這次不用畫到傘上。自從上次使了法子讓他給我繪了一幅,我已有近兩個月不曾見到他了。我想,春日多雨,他擺攤那處都是露天的,所以他不能時常出來了。昨日焦三柱從鎮上趕集回來,告訴我那個老伯出來擺攤了。我看時間還夠去鎮上,便決定盡快去找他。心想無論如何,要讓他幫我畫幾幅畫,這兩個月我已想到一個好辦法,不用臨摹也能做出傘來。”

阿媛見他回來雖疲憊,但大體卻是喜滋滋的樣子,揚起唇角道:“那人家老伯願意幫你了?”

顏青竹一攤手,一擡眼,“并沒有。”

“一個不缺錢又自負的老頭,不是那麽容易說動的。”

“那……你找到別的傘畫師肯幫你了?”阿媛覺得顏青竹的神色并不像一無所獲的。

顏青竹眨眨眼,帶着一副賣關子的表情又攤了攤手。

“哎呀!你快說啦!”阿媛捏着小拳頭輕錘了一下他的肩頭。

顏青竹咯咯笑着,覺得那粉拳似在給他撓癢癢。他雙手抱住後腦勺,悠然地往樹上一靠,終于揭秘似的道:“他自知上回受了我的激将法,這次料到我讓他畫畫是為了賺錢逐利,自然板起老臉,如何不肯幫我。不過老伯不肯幫我,一個小偷出來,卻是幫了我大忙!”

阿媛奇道:“小偷?”

“不錯!我與老伯談了許久,他仍是不同意。我灰了心,心想你不幫就不幫,我去找個普通的畫師也能畫,比你雖是差了,卻也不至于差到天南海北。再不濟,直接套印些名畫,不過多花些錢罷了。

我勸不動那老頭,可那會兒天快黑了,我不想夜裏劃船回來,就往旁邊一個茶棧走,想吃點東西,歇一覺。這會兒那小偷就出現了,我想他早就盯着我和那老伯了,我年輕力壯不好下手,小偷見我走了,便向老伯下手。老伯每次收攤,肩上都挎一個褡裢,大概有些顯眼吧。”

阿媛起了興致,急急問道:“那被偷着了?”

顏青竹一笑,“小偷朝我迎面走的,我當時也不知他是小偷,只覺得他神色有些慌張,不由多看了幾眼,他大抵不是個慣手,我剛走遠一點,便聽到老伯大聲呼叫起來。我一回頭,便看到那小偷往前面跑了,自然就追了上去。”

阿媛眼裏有些訝異,嘻嘻笑了起來,“看不出來,你還能抓小偷呢?那結果就是你抓了小偷,老伯因為感激轉而願意幫你了?”

顏青竹一臉自豪,“那小偷長得還挺清隽的,可惜蔫巴巴的一個,哪裏跑得過我,我沒追出一條街,就把他擒住了,那處臨河,他慌張得差點掉水裏,還是我拉了他一把呢。

褡裢還回去,老伯打開看東西有沒有掉,那小偷見裏面并不是錢財,而是些印章之類的東西,雖看着也是沉沉的,但并不值錢,當場就傻眼後悔了。

那小偷一個勁兒地認錯,說自己本就是奴籍,若是報官被抓,受刑要比常人重,希望我們不要報官。又說自己是被人設賭局騙了高利貸,才想到偷竊的。他跪下給老伯和我磕頭,我有些不忍,看老伯的意思,寶貝印章沒丢,也不打算追究,我們便把他放了。

我本沒想借此事再請老伯幫忙,但他自己倒對我轉了态度,說是應了我的要求了,一分錢也不要!”

阿媛聽到此處,也替顏青竹高興起來,心想着這就是好人有好報了。

“那……你叫老伯怎麽幫你的?你說不用畫到傘上了?”

顏青竹伸手輕輕捏了捏她的臉頰,笑道:“你這麽聰明,你猜猜!”

“你剛才說……再不濟,直接套印些名畫,不過多花些錢罷了。”阿媛也伸手捏了捏顏青竹的臉頰,“你讓老伯給你畫稿,你拿去刊印的地方做木版水印,直接印到皮紙上,拿這皮紙做傘面,以後就可以做許多許多山水畫傘了!”

顏青竹贊許地點點頭,“這筆賬,我早就算好了,我讓老伯給我比照着傘面畫了幾組圖,有山水,有松林,有船只,有茅屋,待印了出來,這些圖案可以挑選着組合,這就不會每把傘都是相同的圖樣。而且因是比照着傘面做的,大小都合适,不用重新刻版縮印。水墨畫只黑白兩色,唯有深淺不同,即使套印,也不出三套,花不了多少錢。若是用一幅名畫,又要縮印,又要套印,還只有同樣的圖案,實在不劃算的。”

阿媛看着他認真講述的樣子,覺得好生欣慰,他雖只是個世人都不怎麽看好的匠人,但這上進心卻是許多人沒有的。

阿媛這會兒也靠到了柳樹上,離顏青竹很近很近。那股子淡淡的酒味又往她鼻子裏鑽來,她複又微微噘了櫻唇,嗔道:“你這幾日就是在鎮上做水印的事兒?做完了就該早些回來休息,幹嘛還要喝酒?”

顏青竹知道她關心自己,伸手輕輕将她的頭枕到自己肩頭,溫聲細語悠悠傳來:“我很少喝酒的,你應該知道,這次是老伯請我喝的。他說讓我印好了圖,一定要拿來給他看看,若是印的不好,還不許我用,說是怕污了他的名聲。這倔老頭,到底是讀書人謹慎持身的性子!今日那刊印齋裏剛出了圖樣,我就拿去給他看了。他滿意得很,還搬出家裏釀的梅子酒請我共飲,我嘗着那酒比米酒還甜,就多喝了幾杯,沒想到剛才這後勁上來了。”

阿媛點點頭,心裏只覺得這會兒靠在他肩頭無比踏實。他剛才講的一番話,多像一個丈夫在外面有了門路,回家忍不住和妻子絮叨。

“這裏還有一幅小圖,我臨走時,他特意贈我的。”顏青竹從懷裏取出宣紙展開,一幅《竹林撫琴圖》徐徐落入眼簾。

阿媛也不怎麽懂畫,只覺得這畫筆觸細膩,意境深遠,比之梅吟詩社中懸挂的那些名家作品應是不差太多。

“真是高手在民間啦,這位老伯的畫印到傘上,一定很美,倒不枉你追尋他這麽久。”

顏青竹點點頭,伸手指向畫作上的紅印,“這是老頭兒用自己刻的印章蓋的,這印一蓋,更有名家的樣子了。”

阿媛循着看去,辨認了一下古怪的字體,喃喃道:“秦盟之印。”

“大概是他的字號一類吧。”顏青竹道:“老伯姓曹。”

“曹秦盟。”阿媛默念。

“曹老伯說他在我們南安村這片山間居住過一陣呢,說很懷念這片山上的竹林和白鷺。”顏青竹道。

“那曹老伯與你倒是有緣呢,你這批傘要是賺了錢,可該好好謝人家。”阿媛将圖紙細致地卷了起來,遞給顏青竹,“他剛開始不願幫你,說明他是個恪守原則的人,後來你幫他抓住小偷,找回失物,他又肯幫你了,說明他這人也并非古板到不講情面的。”

顏青竹點頭贊同,将畫小心地收到懷裏。

事情與誤會都講述解釋得清楚了,兩人便從樹下起身,走到村路上。

天色已是暗了不少,兩人并肩走到一起,在朦胧的月色中拉出修長的暗影。

想到石寡婦先前的話,顏青竹恨自己差點忘記問了。

“阿媛,石嬸子說,你那日險些被吓到了?”

阿媛知道他是說那天早上的事,“也沒有。就是遇到個傻子。”

“改日我給你找只聽話的狗來,你出門就牽着。”

阿媛腦中浮現出自己弱小的身軀,旁邊伴着一只吐着舌頭的兇猛大犬,不禁想笑出聲來。

“不用不用。哪有碰巧天天遇上傻子的?”

顏青竹突然停了腳步,側身認真道:“事情啊總有碰巧的時候。”

擡頭看看天色,顏青竹又溫聲道:“我看你也別送我了,我一個大男人哪兒需要送了,還是我送你回去吧,省得你一個人又遇到什麽事兒。”

“啊?”阿媛扶着額頭,有些愣住。已送出這麽遠,又反被他送回去?顏青竹卻已輕輕推了她肩頭一下,讓她笑盈盈地跟着自己往回走了。

這種走來又走回的事,大抵常人會覺得麻煩或無趣,似在做無用功,但像阿媛和青竹這樣,便只會如游魚一般享受往返的樂趣了。

……

……

幾日後,是個不錯的晴天。

午後明媚的光柔柔地灑落在瑜楓書院一處極寬闊的天井,将當中石桌上兩個正在對弈的人影拉得修長。

執黑子的是位面容疏朗,神色從容的青年書生,此刻他手搖折扇,正笑意滿滿地瞧着對面執白子的人。

而執白子的,同樣是位青年書生,通身儒雅之氣,面容甚是俊美,只是眉間的蹙起,顯出幾分焦灼,暗淡的眼神裏更似有拂不開的郁色。

“劉兄,這局我敗了。”執白子的書生終于苦笑一下,将指間夾着的棋子一松,棋子落入棋盒之中。

劉靖升一籠折扇,哈哈笑道:“我說明禮,我今日好不容易贏你一次,你倒是讓我贏得痛痛快快又如何?你這模樣,真像是我逼着你輸給我的。不行不行,再來一盤!”說着,他便迅速地拾揀起桌上的棋子,好似迫不及待要再下一局。

宋明禮也跟着慢慢拾揀起來,一顆一顆投入棋盒中,人卻有些心不在焉,“劉兄,改日再陪你下吧。”

劉靖升卻是不依不饒的模樣,打趣道:“這是輸給我不高興了?哎,趕緊的,大不了這次我讓着你。”

宋明禮擺擺手,淡淡道:“棋局輸贏,我何曾記挂于心?只是今日...今日确實有些犯困,大概是春日雨濕漸多所致,還是改日再陪劉兄吧。”

劉靖升瞧着頭頂上暖洋洋的光,忍不住噘了噘嘴,“我說明禮,這都多少天了,你還對那事兒耿耿于懷?倒是那日我不該為你強出頭了。”

宋明禮怕他真惱了,趕忙道:“你那是為我,我豈能不知?”悠悠嘆了口氣,他又道:“是我自己不能決斷罷了。這樣的人,自然是早該斷了往來。我之前未曾那麽做,終究是太過優柔了些。”

劉靖升心道,明禮之所以優柔,除了他心善念舊,無非還因他太過看中身份,怕将來有了功名,卻背上負心寡恩的名聲,這才使得他一直寧願隐忍被欺。更兼之,明禮出身并不算好,走到今日皆靠自己百般努力,期間遭人白眼的事恐怕不可謂不多,因而他已慣于凡事自己挺過去,心中并不願将此事講出,尋求幫助。

劉靖升知道宋明禮臉皮薄,是以雖知他心中所慮所思,卻并不點破。

“明禮,你放心吧。此事山長和諸位名望鄉紳都知道你的難處,也并未讓人宣揚。錢財方面,更用不着憂慮,雖是他們出面替你還錢,但你已将錢財又還給他們,并不相欠什麽。說白了,等你有了功名,他們便覺得莫若現在多借你一些才好。”劉靖升聳聳肩膀道。

宋明禮向來內斂,雖知道劉靖升說得在理,卻覺得這樣直白的話說出口并不太好,只道:“說到那十兩,還真是多虧你了,以我的那點補給,都不知何時能還上你呢。”

劉靖升笑得渾不在意,“好啦好啦,等你高中之時,再加倍還我就好。要不是當時他們出面要替你湊錢,區區十兩我一個人便幫你還了。我未出頭,不過就是不想阻礙他們搶着要你欠上人情罷了。”

宋明禮卻只得苦笑,對劉少爺自然是區區十兩,可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并不是個小數目。當然,

宋明禮知道劉靖升并不是為炫耀,只是不想讓他有太大負壓而已。

兩人慢慢收好棋子,正待離去,卻見回廊處一個略微佝偻的人影笑着走來,正是書院的守門人王伯。

王伯走到石桌前,對着二人十分恭敬地道:“宋秀才,您家那位遠房妹子今日又來找你了,讓我代為通傳呢。”

宋明禮悚然一驚,手上拖着的棋盒險些掉到地上,不覺間,額頭竟有冷汗浸出。本來稍稍平複下的心情又如潮水般起伏開來。

王伯本來為今日又得了幾個精致的糕點而欣喜,決定為那姑娘好好把話帶到,見到宋明禮這等好似惡鬼上門的神情,不覺有些心慌。

一瞬間,王伯想到有個多次來找宋明禮的鄉野村夫,自稱是宋明禮的救命恩人,他放他進來過好幾次,也沒出什麽事兒,沒想到上次這人竟在書院裏鬧出不小動靜。雖然山長把這事兒壓下了,王伯并不知道內情,但心中自是決斷了若是再有這等人來找,必不可輕易放入。只是,難道這個小姑娘也會有什麽問題?

劉靖升很快看出王伯的異色,也不願他多猜疑,甚至去散布他的猜疑,從袖袋裏取了幾個錢賞他。

王伯收下賞錢,心中安然不少,若是他做錯了事,自然是不會有什麽賞錢的,可見他該是沒有做錯什麽。只是宋秀才也沒說見還是不見,他收了小姑娘的東西,好歹要回話的。

劉靖升見宋明禮捧着棋盒,踟蹰不語,心想,好不容易送走了爹,又輪到女兒來糾纏,自然是不見的好,正想替他打發了王伯,卻聽到宋明禮突然開了口。

“有勞王伯傳話了,告訴……我妹子,還是在碼頭等吧。”

王伯有了準信,臉上頓時多了些笑意,轉身佝着腰快步往外走了。

待王伯的身影消失,劉靖升立馬氣煞了臉,“明禮,剛才說了自己優柔,如今才一會兒的功夫,你又犯了!一個無知的鄉野村姑,你見她做什麽?上次她爹收錢,可是簽了字據以後兩不相欠的,她不過是再來糾纏罷了,你又何苦心軟?”

宋明禮将棋盒慢慢放到石桌上,閉眼深吸了一口氣,“該來的總是要來。”這些日子他郁郁不歡,心中總覺得還有些事未曾了結,到了這個檔上,他突然知道一直堵在心裏的是什麽事兒了。

阿媛聽了王伯來回話,自然是反身就往碼頭走了。她仍舊是挎着那個大籃子,上面搭着那塊洗得潔淨卻有些發白的藍印花布。不同的是,這次她肩上還背着一個略有些沉的包袱。阿媛伸過另一只手護在包袱上,十兩銀子呢,她從沒帶過這麽多錢在身上。本來是想兌換成銀票的,可想着,還是原樣還給他的好。

一早上就到了枕水鎮,想着首要的事兒便是還他錢,落了這塊心頭大石,再去賣糕點。可終究是,晃晃悠悠賣完了糕點,才又走到了這處碼頭。并非還有任何不舍,只是覺得相見有些尴尬。本來顏青竹說要陪她過來的,可她覺着,這件事還是不欲他人插手才好,否則只怕更加難堪。

仍舊是熙來攘往的地兒,只是垂在岸邊的柳條兒越發蔥郁,河裏的水徹底褪去了春寒,波動着天上碎落下來的金色光。

仍舊是忍不住理了理頭發,又看看鞋上是否沾上髒污,只是心境已大為不同。不再是為了怕他看到自己的一絲不妥,只為了自己心裏覺得端端正正。

立足處背靠一棵大樹,在看到那人從書院出來的身影時,她默默吸了口氣,背不自覺挺了挺,直得更勝身後的樹。

阿媛卻很快發現,走過來的是兩個人影,并非一個。看來他心裏都懼怕上她,大概以為她也是來糾纏鬧事的,所以叫上自己同門。當然,依他的性子,多半還想着避嫌。

阿媛有些悔了,早知道他帶上人,那自己就不該拒了顏青竹。她這是再一次高估了宋明禮的膽量和能耐啊。

阿媛正心頭悠悠嘆氣,宋明禮和劉靖升很快已走到她面前。宋明禮眼裏一直透着些模糊的憂色,細看又覺得不過是淡淡的,什麽都沒有。而劉靖升,毫不在意他臉上的不滿神情會不會顯得有些兇惡。

雙方不過隔着三尺的距離,卻像是一方站在此岸,一方站在彼岸。

碼頭下又有一船人到岸,湧動的人潮很快将三個人淹沒。任由陌生的人流在他們的間隙中穿梭,三人一時都沒有言語。

人群散開後,仍舊是沉默。

劉靖升見宋明禮眼神飄忽不定,遲遲不語,而阿媛面上也是淡淡的,看着宋明禮沒有說話。劉靖升心中終于有些不耐,一步跨到前面,正想開口,突覺袖子被人往後拉了一下。

是宋明禮。

“阿媛姑娘。”宋明禮終于還是将目光投到她面前,語氣雖淡,卻已聽得出他是鼓足了氣,似要做個了斷一般。

阿媛不等他往下說,取下肩上的包袱往宋明禮手上一塞,“我叔訛詐你的錢,我還你了。”阿媛自覺今日一開口,比平日裏說話聲大了許多。也許因為來往鬧嚷,她怕自己說的話別人聽不清。還也許因為她心裏一直憋着一股怨氣,怨自己睜眼瞎子看不清。

宋明禮和劉靖升聞言均是一驚,可面上的神情卻迥然不同。

劉靖升滿臉怒氣,從宋明禮手上拽過包袱,扔回到阿媛手裏,“你這個女子,到底是太過難纏!早已簽好字據,錢財兩清的。你如今退還了錢財,莫不是還想将來明禮真的娶你不成?”

阿媛不理劉靖升,只直直地看着神情複雜的宋明禮,聲音終于忍不住有些顫,“宋秀才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覺得我是會拿一點恩情相要挾的人了?!”就算是沒有過怎樣深厚的情感,但仍舊算是相處了一段時間的,她不甘的,并不是他對她有沒有過情意,而是直到剛才相見,她仍未覺得他對自己的人品有半分信任。劉靖升越是替他出頭,她的心裏就越是憤然。

劉靖升蹙了蹙眉,實不知眼前這個女子到底是何意思。她決絕的神情慢慢和上次雨霧中嬌小羞澀的身影相重疊,劉靖升突然覺得自己是否想錯了什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