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比起鄉間一如既往的靜谧, 另一邊的枕水鎮, 卻是完全不同的熱鬧節日景象。

顏青竹和阿媛劃着小船從山下的蘆葦蕩渡口向城北瑜楓碼頭行進, 入得鎮上, 便見挨家挨戶都有婦人在自家埠頭上就着水流清洗粽葉, 有的埠頭大的,更是将各種家什都搬到埠頭上來, 一家幾口有說有笑的地包着粽子。

空氣裏浸潤着糯米和臘肉的清香, 或許還有鮮肉,鹹蛋, 大棗,紅豆……

橋下一條淺溝旁,幾個小孩正在奮力追撲一只癞□□。汐州一帶素有端午吃癞□□的習慣, 多以清炖之法烹食,據說有清熱解毒之效。

小船路過柳家宅院, 柳家是鎮上巨富, 逢年過節總要在自家大院搭建戲臺。戲臺上的白娘子故事剛剛開場不久,正當到了《雙蛇鬥》的部分,臺下坐着的柳家諸人看着青蛇白蛇精彩的打鬥, 紛紛鼓掌叫好。

幾處與柳家相鄰的小戶也都跑到二樓的小間, 張開窗戶朝戲臺上看得聚精會神,只因是得了人家便宜的緣故,沒有好意思鼓掌罷了。

戲臺建得高,阿媛他們雖在河道低處,仍能隐約看到一青一白兩道身影, 便知演的是《雙蛇鬥》。

兩人一路閑話,這會兒顏青竹見阿媛不住朝戲臺張望,便道:“這故事長得很,今日白蛇青蛇才見面,該是明日才演到白蛇現形。”

阿媛亦是知道這故事的,劃着槳笑道:“白娘子端午節喝雄黃酒現形,這故事倒是應景的很。”

顏青竹見她笑得舒心,心裏就漾起止不住的幸福漣漪。

“整個故事,你喜歡哪一出?”顏青竹撐着篙,悠悠問道。

阿媛的雙眼流連在漸被柳樹掩蓋的戲臺上,“也沒有特別喜歡哪一出,有小青的地方我都喜歡。”

顏青竹有些好奇,“你不喜歡白娘子?喜歡小青?”

“嗯,那許仙懦弱得很,白娘子人美心善,法力高強,也不知怎看上他的。就算報恩,我看也不一定要嫁給他的,真是可惜了。倒是小青,愛憎分明,聰明伶俐,與白蛇患難相扶,比那許仙真是強上百倍!”

顏青竹見她一臉打抱不平的樣子,也不由笑道:“就是,我也不喜歡許仙。娶了人家就要對人家負責,哪能被法海幾句言語挑唆就退卻了。人人都罵法海是大惡人,可若不是許仙太過懦弱,白娘子也不會有個永鎮雷峰塔的結局。整出戲,我也就愛看看水漫金山一折,打鬥得可精彩了。”

“青竹哥看過整出戲?啥時候看的?”枕水鎮上能請到戲班的都是大富人家,普通人看戲還是去茶樓的多,但茶樓上都是挑着熱門的一折來演,完整的故事便靠大家口耳相傳。

Advertisement

船已轉了個小彎,朝寬處的河道駛去,戲臺已經徹底看不見了,顏青竹仍舊指着那個方向道:“就是在柳宅看的。柳家是鎮上大戶,鎮上一半的傘行,燈籠行,團扇鋪都是柳家開的。說來這位柳家老爺也是會處事的,若是趕着過節還來送貨的,都要多給匠人師傅一些工費,若是不肯收錢的,遇巧了也要請看出戲。我就有好幾次這麽來看戲的,柳家人似乎獨愛這出白蛇戲,我每次來都是演的白蛇戲,拼拼湊湊也就差不多把整出看過了。”

阿媛聽得十分羨慕,道:“青竹哥,早知道這樣,你該明天才來送傘的。是不是石嬸子叫你過來幫我,你就只好提前送傘了?真可惜。”

顏青竹沒想到她如此稀罕看戲,呵呵一笑,“不是,不是。本就是今天送的。”

想到阿媛雖然也常來鎮上,但女孩子一個人去茶樓聽戲畢竟不方便,也難怪她稀罕,便又道:“今日把傘送了,把粽子賣了,若是時間還早,我帶你去茶樓,端午節常有白蛇戲演的。若是運氣不好,至少有白蛇的評彈聽。端午節還常有伍子胥,曹娥的故事,整個鎮的茶樓都熱鬧得很。我們一邊看戲,一邊點上些黃魚,黃鳝,黃蛤蟹,還有雄黃酒……”

阿媛聽顏青竹繪聲繪色地描述着,對這惬意的娛樂也十分向往。腦海中不由得想到那晚上顏青竹問她是不是也更喜歡鎮上。

她當然是喜歡的,這裏的生活多姿多彩,這裏的人要麽會讀書,要麽會做生意,就算是做普通小工的,也比村裏的大部分人更會經營生活。

枕水鎮是汐州一帶最大的集鎮,南北客商雲集,如果真的搬來鎮上,便可打探到京城的更多消息。汐水連接大運河,若有機會,便可去京城,也算是完成了阿娘的心願。

更為開心的,自然是眼前這個會和她一起來這裏生活的人。

鎮上做生意虧了想要搬走的人,不時都有,所以房源是不用擔心的。

但鎮上房子都挺貴,就算是鎮南那些老宅,憑他們的收入恐怕也不是能一蹴而就買下的。

阿媛哪願顏青竹一個人辛苦,她想要存錢過好日子的心比從前更為強烈了,便覺得去茶樓花銷有些奢侈。

她笑道:“等賣完這些粽子再說吧,剛才見到挨家挨戶都在包粽子,我這些還不知道賣幾個時辰能賣完呢。”

顏青竹不知道她的真實用意,便寬慰道:“沒事兒,若是賣不完,我把船劃遠一點,沈莊那邊今日有廟會,不怕沒人買。等我們賣了好價錢,回了村裏石嬸子一定笑得合不攏嘴!”

阿媛笑着應下。

今日,臨近碼頭的河道上,船只出奇地多,大都是載人去附近的寺廟祈福,或是趕廟會的。平時出門少的婦人和小孩塞滿了船艙,小孩子們的頭上,脖子,腕上或是腳踝都系着祈福辟邪的五色絲,是節日裏特殊的風景。

兩人終于在大量船只中擠出一道小縫,順利到達了鎮北瑜楓碼頭。

碼頭上已經沿岸擺了不少攤位,賣粽子、五色絲、黃鳝、艾草、菖蒲、雄黃、香包等物,吆喝聲,讨價聲不絕于耳。

顏青竹系好船,囑咐阿媛道:“阿媛,你在船上等我,我送完傘就過來跟你一起賣粽子。今日河道太擠了,傘行那條道估計劃不進去,只能在這裏停船了。”

說罷,顏青竹将船艙裏的背簍重新背好。阿媛應了聲好,顏青竹這才放心往岸上去了。

阿媛在船上待了半晌,也不見顏青竹回來,心想他走路也要走半天,不會那麽快回來,不由覺得有些無聊,便朝岸上的攤位打量。只見有個賣艾葉、菖蒲的攤位已賣得差不多,攤主将剩下幾株賣不掉的蔫葉收起,打算收攤了。

阿媛一想,瑜楓碼頭擺攤的人數都比平時多了兩倍,更別說雙子橋了。今日能撿個攤位,總比沿街叫賣好些。

阿媛挎了籃子便往那邊攤位上走。

“老板,你這是要收攤了吧?不如讓我撿個便宜。”阿媛說着,奉上兩個粽子。

那人笑嘻嘻地接了粽子,收拾好東西離開了。

阿媛立馬将自己的籃子放在攤位上,墊了張帕子坐到地上。

兩個粽子換一個攤位,還是很值的。阿媛早已看過,這個攤位從碼頭上來就能看到,是個十分好的位置。剛才好幾個攤販都巴巴地看着這個攤位呢。

而且這攤位顏青竹出來就能瞧到,不怕兩人錯過。至于碼頭樁子上系着的船,每家都是有标記的,不怕有人弄錯。鎮上的人都默默地守着這些不成文的規定,船來船往,未聽說過失竊的事。

阿媛将将坐下,就瞧見對面攤位的女攤主有些面熟,兩個攤位隔着一條街的距離,瞧得不是十分清楚。恰巧那攤主也在擡頭間瞧見了阿媛。

阿媛這時便看得分明,心想,也真是巧了,這不是那個口口聲聲為她着想,實際想要從中獲利的邱氏麽?

邱氏今日仍舊穿的她那件洗的發舊的少女衣衫,當下的天氣已經有些炎熱,她似乎還舍不得将春日的衣衫換掉,只是将袖口撸高了些。

邱氏的攤位上,賣的東西特別雜,有艾草、菖蒲、粽子、香包、五色絲等,各物事的分量也不少,想來是想趁節氣多賺點錢的。可惜東西成色都不比別的攤位好,擺得又雜亂,顯得又次了幾分。

阿媛嘆了口氣,沒再瞧邱氏。

邱氏這邊見了阿媛,像是沾了晦氣一般,喃喃自語,“怪不得今天沒得什麽生意,原來是對着這個克死爹娘的掃把星!”

“阿娘,你……說什麽?”邱氏七歲的小兒子從她身後鑽了出來,嘴邊沾着一些米粒,含糊地問道。

邱氏伸手把米粒都仔細撥到兒子嘴裏,“小蛟啊,糯米比糙米貴多了,吃粽子要吃得幹淨點,粽葉上的米也得舔幹淨了。對了,粽葉呢?”

邱氏四處巡視着,卻聽小蛟怯怯地答道:“扔了……我舔幹淨的……”

邱氏有些狐疑,小蛟立馬轉移話題道:“阿娘,我要洗手。”

邱氏不想離開攤位,又怕小蛟一個人去水邊出意外,便拉起小蛟的手看了看,道:“都是吃粽子留下的油水,你自己把它舔幹淨吧。”

小蛟聽邱氏的話奮力舔起來,見還不幹淨,又在打着補丁的褲腿上抹了兩把。

恰巧這一幕被一個過路人看到了,人家本想問價,卻顯然有些嫌棄賣家的邋遢,皺了皺眉,走了。

邱氏恨恨地捏了拳頭,“天殺的掃把星,把我客人都攆走了!”

“阿娘,你是不是說對面的臭女人,害我們家明年少了地種的?”小蛟很快順着邱氏的目光看到了阿媛。

“對,就是她。小蛟你記住了,這種人将來要遭報應的!”

……

阿媛這邊的生意卻不錯,雖說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但瑜楓書院這邊的學子好些是外地的,還有很多往來客商在碼頭這邊歇腳。人流量大,總歸不會白手而歸的。

這不,攤前又來了一位身形微微佝偻的老伯。

阿媛笑着招呼他,卻發現這位老伯甚是面熟。

“姑娘,今日又是來找宋秀才的?”老伯彎着腰,面上甚是疑惑。

阿媛聽這話,馬上憶起他是瑜楓書院裏看門的老伯。

阿媛既然在這裏擺攤,便是不怕遇到宋明禮的。以前為着宋明禮的面子,她擺攤叫賣從不到瑜楓書院一帶,最多是賣完了來此處逗留一陣,看能否遇到他,如今早已沒了這個顧慮。即使碰到宋明禮,以對方的性子,恐怕先裝作沒看到她,然後快速離開,因此,便沒什麽尴尬的。

可阿媛沒想着,這位看門老伯眼神和記性都如此好,竟還記得自己。一句話問得她不知如何開口,半晌才站起身來道:“不是,不是,我來賣粽子的。”

老伯想起兩次幫這小姑娘傳話,宋秀才的面色都不太好,可這姑娘看着是個和善的人呀,這讓老伯十分好奇。

“姑娘,我說……到底你和宋秀才是什麽關系?”

阿媛聽他驟然問起這個,不由有些蹙眉頭,想着回答他沒有關系,只怕對方不會相信,還會覺得自己诓人,便答道:“其實,之前我家裏欠着宋秀才家裏一些錢財,所以我來找他,就是慢慢把那些錢還上。我家裏父母都是老實人,卻又要面子得緊,不好意思直接來找他,所以每次都讓我來的。如今錢財還清了,我們兩家又沒得瓜葛,我還找他作甚?宋秀才是人中龍鳳,将來與我們這等平民不是一道的,老先生,您不會是以為我要高攀他吧?”

老伯細想,既然是來還錢的,為何宋秀才一副苦瓜臉?難道是欠的錢太多,久久都沒有還上?可宋秀才雖有才名,家中的清貧也是大部分人都知曉的,這種條件還能借錢給別人?老伯越想越是狐疑。

阿媛剛才本就心虛情急,胡亂編的由頭自知破綻百出,趕緊拿出兩個粽子塞到老伯手中,“老先生,今早上才做的,您嘗個鮮。”

老伯不止一次從阿媛這裏拿了食物,心下有些不好意思,卻又實在舍不得眼前的粽子,便多誇了阿媛幾句心靈手巧,安心把粽子收下了。

阿媛見他拿了粽子還不走,便不知該如何打發他了。

卻聽老伯語重心長地道:“姑娘呢,我跟你說個實話,剛才瞧見你,跟你打招呼,不是圖你幾個吃食。”老伯遲疑了一會兒,又道:“宋秀才這不就要參加秋試了麽,多少人想招他做女婿呢。連鎮上的大富柳家,都連連地派人來書院。柳家送錢,宋秀才沒要,又改送了好些衣衫吃食。還派了人去了宋秀才老家請來二老,爹媽兩個如今都住到柳家了。我看宋秀才是答應跟柳家小姐定親了。之前誤會你和宋秀才的關系,怕你不知道這事兒,想告訴你知曉。如今看來,是老頭子我想多了。就當老頭子話多了,姑娘你別介意。”

老伯說完,打了個哈欠,佝着背悠悠地走了。

阿媛楞了楞,半晌才又坐下。心想,老伯仍舊是懷疑自己和宋明禮的關系,想提醒自己不要再執迷,卻又不好直接點破。

阿媛揚了揚嘴角,覺得這個老伯雖也是愛占小便宜的性子,心地倒是善良的。

想到宋明禮,覺得自己真是放下了。剛才聽老伯一講,覺得那與自己已毫無幹系。寒窗苦讀,金榜題名,洞房花燭,那是宋明禮應該走的路。而她,應該多想想自己的路。

約莫過了一刻鐘,阿媛的粽子賣出了十多個。

忽的,碼頭上有人在密密地敲鑼,熱烈的響聲一下子把逛攤位的人都吸引了過去。阿媛擡頭一看,牌樓下已圍了一圈人,便又站起來看。阿媛所在的位置比碼頭處高,站起來便将下頭看得清清楚楚。

牌樓下,人群迅速聚集,中心處空出直徑兩丈有餘的位置,正在進行着一場歌舞表演。這邊,幾個短衣短袖的少女敲着手鼓唱歌,那邊,幾個緊身長裙的少女在伴舞。新奇的裝束,黝黑的皮膚,嬌小的身材,妖嬈的舞姿還有聽不懂語言的歌聲,無一不吸引着圍觀者。很快的,異族少女們周圍被圍得水洩不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