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栖遲從未騎過這麽快的馬。

自坑窪不平的田地間一路馳過去, 到了山腳附近, 也未見到李硯蹤影。

頭上的帷帽已被風吹落了,也顧不上, 她轉頭四顧,只見那山已被塌下的塵煙遮擋,看不清楚。

衆人紛亂, 只往她反向跑。

只有她,逆着人群, 一遍又一遍地喚:“阿硯!”

身後快馬而至,她一回頭就被伏廷抓住了手腕。

“下來。”他沉眼盯着她。

栖遲平複一下輕喘,說:“我不可讓阿硯出事, 他是我唯一的親人了。”

他盯着她的兩眼又壓低一分,臉頰繃緊了。

她看得分明,另一只手伸過去, 握住他抓她的那只手:“我知道不妥, 你讓我在附近找一找便是了,他是我哥哥交托到我手中的, 我不能負了哥哥的臨終囑托。”

幾句話說的得又急又快,語氣低軟, 像是求他。

伏廷看着她發白的臉色, 她鬓邊被風吹亂了的發絲。

她此刻, 甚至算得上失魂落魄。

讓他想起了光王去世時,他瞥見的那一眼,她那幅阖眼垂淚的模樣。

他抿緊唇, 腿一跨,下了馬背,抓着她的那只手用力一扯,不由分說将她抱了下來。

栖遲沒料到這男人竟如此強橫,心中生急,掙紮了一下,用手推他:“我要尋我自己的侄子也不成嗎?”

伏廷手臂一收:“我幫你找!”

栖遲被他緊緊抱在懷裏,無法動彈,擡頭看着他的臉。

他沉聲說:“我幫你找,便是掘地三尺也一定給你找回來。”

一句話,擲地有聲。

栖遲眼珠動了動,點頭。

大約是因為他的語氣叫她定了心。

伏廷放開她,防着她再亂跑,一手抓到她手,五指緊緊鉗住:“走。”

栖遲被他拉着走出去。

百姓們大多當時見狀不對就跑了。

山底一片狼藉,散落着犁車農具,甚至還有沾了泥的破布鞋。

滾落的土石掩埋了田地,山道也被隔絕了一段。

伏廷的身邊很快聚攏而來近衛,行動迅速,已在四周搜尋過一遍,是來報信的。

“禀大都護,目前有傷無亡。”

聽到無亡,他看一眼栖遲:“将光王世子找出來。”

近衛領命散去。

栖遲臉色緩和了一些,只要李硯生命無憂,其他都好說。

卻又怕下一刻便會送來不好的消息,眉目緩和又凝起。

山上仍不斷有山石滑落,直滾到腳邊,帶出塵土飛揚。

伏廷緊緊拉着她,自己走在裏側,每一步都走得很準。

一路下來,他肩頭沾滿了塵灰,栖遲幾乎沒有挨到一粒飛濺的土石。

她也沒發覺,一顆心全落在了侄子身上,眼睛始終看着四周:“我們尋了多久了?”

“沒久到無救的地步。”他說的直接,是不想叫她胡思亂想。

栖遲不自覺地點頭。

不知為何,這種時候有個男人在身邊說着這種不容置喙的話,反而叫她心安。

不多時,羅小義領着兩個人一路找了過來。

“嫂嫂,新露回來了!”

栖遲拉一下伏廷,站住了。

新露剛剛安然無恙地回來了,她說跟着李硯一起,根本沒有到山附近走動,可也突然就找不到李硯了,只好回頭去找家主說這事。

羅小義聽了這情形,便立即跑來通知了。

他說完了,抹一下額頭上的汗,問伏廷:“三哥,這就奇怪了,小世子應當是沒出事的,為何偏偏不見人影?”

栖遲想了想,李硯平日裏是頂乖巧的一個,任何時候出事都會第一刻便跑到她跟前來,豈會平白無故懸着叫人擔心。

她看了一眼那塌下去的山,低低呢喃:“莫非……”

莫非也是牽扯到了前塵往事。

手被一扯,伏廷拉着她離開了山腳。

……

瀚海府的官兵又來了一批,皆忙着為這場不大不小的塌山善後。

天光已轉暗。

一棵低矮的老樹下,李硯抱着雙膝在那兒坐着。

伏廷到時就看到這一幕。

他松開了栖遲的手,另一只手裏握着刀,那上面沾了他方才一路找過來時砍過的荊棘土石。

他手蹭一下刀背,收入腰後鞘中,看一眼栖遲。

她站在他身後,鬓發仍亂,臉色已恢複往常般鎮定,卻沒有上前,只是看着那裏。

他又轉頭,看向李硯。

李硯似是聽到了動靜,忽然擡頭:“父王!”

伏廷擰眉,看着那張年少的臉。

天色暗淡裏,李硯臉上隐約可見哀哀戚戚,似挂了淚痕,茫然無助地縮在那裏,如一只受驚的家雀。

伏廷想起了他口中的父王。

他與光王只有一面之緣,只在成婚當日,彌留時刻,他過去看的那一眼。

印象裏是那一幅人躺在榻上的蒼白畫面,那張蒼白的臉與李栖遲有着相似的眉眼,如若無恙,應當是個溫和俊雅的男子。

後來北地急報,他匆忙返回,半路聽說光王就在那一眼的幾個時辰後便離世了。

光王于他而言,就僅是那一面的印象。

但對李栖遲和李硯而言,顯然遠遠不止。

“起來。”伏廷看着李硯。

甚至想接一句:你父王早已沒了。

是看在他眼下哀恸才未開口。

坐在這裏一味傷懷有何用,光王也不會再回來。

李硯聽到這把冷肅的聲音,身一僵,像是回神了,低低喚:“姑父。”

緊接着,就看見了姑父身後的姑姑。

李硯頓時站了起來,徹底回神了,小跑幾步過來:“姑姑,我……”

他之前遠遠看見了塌山,就想起了他父王當初遇險時,将他死命護在身下的情形。

若非是那一護,他只怕也早已不在人世了。

一回想到此處,他便難以自抑,縮在這裏許久也未動。

直到此刻,他姑父一句話,将他打回了現實。

現在又看見他姑姑找了過來,才想到自己的行徑必定是惹了她擔心,心中慚愧,吸了吸鼻子,說不出話來。

栖遲站着未動,看着他,涼涼地說一句:“我平日裏都白教你了。”

李硯愈發慚愧。

姑姑教他不要沉湎過去,要往前看,如今自己卻半分也沒做到,他垂下了頭,又吸了吸鼻子。

栖遲說:“若有下次……”

“沒有,”他連忙擡頭接話:“姑姑放心,再沒有下次了。”

栖遲這才自袖中伸出手來,按在了他肩頭。

知道他難受,她又何嘗不是,心中一半酸楚,一半無奈。

但事已至此,光王府不需要一個孱弱的世子,要的是能承接光王爵位的男人。

李硯以袖拭眼,不再消沉,自姑姑身側站直,又低低保證一句:“再無下次了。”

聲音雖低,卻語氣堅定,仿若瞬間就長大了。

她點頭,知道他這回已認真了。

伏廷站在數步之外,一直看着他們。

羅小義手裏舉着支火把,悄悄湊到他身邊來:“三哥看什麽呢?”

他心想虛驚一場,此時嫂嫂和小世子都正需人安撫呢,應當上前去說話才是啊,光站着看做什麽。

伏廷不語。

視野裏,火光映着栖遲低垂的眉眼和她身邊清瘦的李硯。

看見了一對相依為命的姑侄。

看清了以往沒有留心過的許多事。

此時此地,如此情形,如果不說,誰能想到這一個是親王之後,一個是位縣主。

他什麽也沒說,将腰刀一按,轉身:“回吧。”

羅小義領命,過去請嫂嫂和世子。

栖遲這才轉頭去找男人的身影。

他已走遠,身隐在暗下的天光裏,颀長的一道孤影。

她低頭,揉一下手腕,又捏兩下手指,至此才發覺他先前抓她的手勁有多大。

回都護府時,已是入夜的時候。

伏廷親自護車,持令讓開城門,才得以順利到達府門前。

其餘衆人仍留守在原處徹夜善後。

李硯回來時沒騎馬,陪姑姑坐了一路的車。

栖遲與他說了一路的話,先前的事似對他也沒什麽波瀾了。

他從車裏下來,看見剛剛下了馬的姑父,想了起來,先前姑父也一并去找過他。

頓時便覺得自己今日是添了麻煩,他應當去與姑父說句話才對。

栖遲跟在後面從車裏下來,就看見李硯正站在府門邊,畢恭畢敬地與伏廷說了什麽。

伏廷拿着馬鞭,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嘴動了動,應是回了他一句。

李硯似是怔住了,一動不動地站了許久,才點頭入了府門,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栖遲走過去,看着他:“你方才與他說什麽了?”

伏廷停了手,說:“沒什麽。”

如何會沒什麽,她都已看見了。

“到底說了什麽?”她想知道。

他朝前往府裏走:“真沒什麽。”

方才李硯在他面前慚愧說:“我以後絕不會再給姑父添麻煩了。”

他回了句:“你若将自己當成麻煩,那你永遠都是個麻煩。”

李硯這才無言了半晌,默默走了。

伏廷不想說,是覺得這話或許對李硯而言是重了。

但道理,總要有人讓他知道。

這北地數年的困境,若個個都如他這般沉浸在過去,那永遠也站不起來。

栖遲沒問出什麽,只跟着他的步子。

穿過回廊時,借着廊下的燈火,看見他軍服上一邊的肩頭至半邊胳膊都沾滿了塵土,甚至那肩頭處都磨破了一塊。

卻記不清是在何處沾上的,但還記得他緊緊抓着她找人的場景。

她唇一動,本想說謝,可又覺得那樣太生疏了,他們是夫妻,她恨不得與他關系近些,豈能再拉遠。

于是轉口說:“今日多虧有你。”

昏暗裏,他的腳下似慢了一步。

栖遲看着,他手裏的馬鞭,從左手換到右手,又塞入腰間。

才聽見他一聲低沉的“嗯”。

作者有話要說:雖然出場就已離世但依然存在感滿滿的光王表示很安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