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讓傑森摸着良心說話,韋恩家的生活其實挺好的。

在搬進韋恩大宅之前,傑森想像中有錢人的生活是這樣的:家裏有數不清的傭人們幫老爺夫人打點好一切,從早上起床梳什麽發型、穿什麽衣服、帶什麽首飾到腳上要踏什麽鞋子。接着貴婦人們要開始逛街買名牌奢侈品,然後吃下午茶聊八卦順便日常鄙視一下周邊庶民的生活;闊佬們開始日常的調戲小秘書、鹹豬手美女職員然後關起門來日常搞內線交易掏空公司坑殺勤懇本分的小股民。接着晚上回到家開始日常派對狂歡到深夜,期間必須要潛規則嫩模、花式嗑藥還有這樣那樣的不倫性醜聞。

“我覺得你對哥譚的有錢人好像有點誤解。”這是傑森在正式入住韋恩家的第一個月裏發生的許多次“我以為有錢人都……”系列談話之後,韋恩做出的結論。

“好像是這樣,”傑森不以為意地聳聳肩,“我就跟她們說那些小說的情節都不會發生的,她們都不相信。現在我已經親身證明了小說真的只是小說而已。”

“她們?”韋恩一臉的不解。迪克剛來的時候也有許多不切實際的想像,比如有錢人家都是住歐洲古堡那樣的地方。但是傑森腦中發展出來的情節顯然已經完全超越了迪克的等級。

“以前學校的女生,她們特別喜歡看那種貧窮的女主角跟有錢的CEO莫名其妙在一起,分手和好無數次之後過着貴婦生活的小說。” 傑森倒是對韋恩內心的困擾一無所知,相當耐心的開始舉例介紹同班女生推薦給他看過的羅曼史小說,“女生覺得這很浪漫,大概是迪士尼公主的那種感覺?把王子換成有錢的CEO,然後公主換成貧窮的保潔小妹。”

傑森不知道是當他們愉快的交流完貧富階層文化差異之後,韋恩企業突然開始頻繁的舉辦學生企業參訪活動,還有“帶小孩上班日”,外界猜測此舉似乎是想要澄清什麽,但是具體的內容就連韋恩企業管理階層的二把手盧修斯福克斯也說不清楚。

讓傑森把他的良心再翻過來摸一次,哥譚學院其實也不差,強制穿制服這點讓他過敏——不是說他對衣服的質料過敏,而是這種規規矩矩的感覺本身讓他總覺得哪裏不對勁,每天早上看着穿衣鏡裏頭穿着阿福熨燙筆挺的襯衫,手勢熟練地打領帶的自己,傑森幾乎要覺得自己是馬克吐溫的《乞丐王子》裏頭那個在與王子交換身份的乞丐。哪怕穿上了錦衣華服,仍然無法改變乞丐不屬于王宮的事實。

除此之外,學校生活和他原本的公立學校沒有太大的差別,每天照表操課,寫作業、大小考試還有一些課外的競賽活動(他很快就聽說迪克當年在奧數隊的豐功偉業)。認真比較起來,這裏的老師比起公立學校的教學态度要認真多了,對學生的作業嚴格要求讓傑森久違的為了學校的報告整個周末都窩在房間裏反覆完善內容和補充參考資料。

在傑森還沒有開始辍學流浪的時候,哪怕他想要好好的寫完一份作業也是奢望,他在家的時候必須随時注意媽媽不要精神恍惚時被自己的嘔吐物嗆死,要提防威利斯陶德在外頭惹了不該惹的仇人上門找麻煩,甚至還要躲哥譚的黑警拿他們這些紀錄不幹淨的底層居民當某人的替罪羊。學校的圖書館是他唯一的淨土,但是他也只有放學後的短短幾個小時可以利用。

現在不一樣了,韋恩大宅裏就有一整間的圖書館,随便他愛花多少時間在裏面挖寶,他可以問阿福任何問題,這位看起來古板的老人總是會端來紅茶和餅幹,陪着傑森一起閱讀《聯邦論》以完成學校布置的歷史課作業,或者單純的一人拿起一本小說、詩集分享彼此的午後休閑時光。

甚至當老人忙着在廚房裏準備工序複雜的晚餐菜色時,他依舊可以耐心的回答傑森時不時抛出來的問題(“不,傑森少爺,香料是不需要放到冰箱裏保存的,跟許多人的觀念相反,有許多食材一但近了冰箱反而會喪失最佳的風味。”),或者指揮他幫忙做點簡單的打下手的工作(“傑森少爺,可以請您幫忙剝豆子嗎?”)而不是嫌他礙手礙腳把他趕開。坦白說,傑森懷疑阿福看出了自己不習慣現在這種“不勞而獲”的生活,所以三不五時讓他幫忙家務,在采購日常雜貨的時候讓他在賣場裏跑腿尋找購物清單上的東西——這讓傑森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是有價值的。

這種不動聲色的貼心之處讓傑森非常感激。因此哪怕阿福對儀表跟禮儀的要求讓傑森好幾次想要崩潰大喊:“老子就是這麽糙!不爽滾蛋!”,或是對傑森罵起髒話讓水手都羞愧得難以自容這點十分不滿,“注意用詞!傑森少爺!”幾乎成了韋恩家單月重複率最高的句子,傑森仍舊無可自拔的喜歡這個乍看之下難以親近的老人。或許是因為阿福填補了傑森生命中對“祖父”這個角色的空缺?他自己也想不明白,在這之前他壓根不知道“祖父母”是什麽樣的,除了他們基本上都以白發蒼蒼、布滿皺紋的形象出現在其他人的描述中以外。

但如果祖父母都是像阿福這樣的,傑森覺得他明白為什麽很多人都喜歡爺爺奶奶。

另一方面,布魯斯韋恩正在努力學着如何當個稱職的家長,這比當蝙蝠俠困難多了。

誠然,照顧迪克的經驗讓他對于青少年變幻莫測的情緒有個基本的了解,但是傑森和迪克的情況差別實在太大。取得迪克的監護權時,他才剛剛成為蝙蝠俠不久,而迪克是個一心想要為父母伸張正義的孩子,這讓布魯斯在迪克身上看到了年幼的自己悲傷困惑又憤怒的影子。

但是不像布魯斯過早地被奪去享受童年和父母關愛的機會,迪克深深地知道被愛是什麽樣的,他成長在健全的家庭,延伸到整個哈利馬戲團都是他的大家族。布魯斯絕不敢僭越約翰格雷森的地位妄稱自己是迪克成長中的父親形象——他們之間的關系比起父子,更像是年齡差略大的兄弟,或者是親近的叔叔與侄子。他們花了将近十年的時間彼此摸索着建立了一種堅實的信賴關系,蝙蝠與羅賓是夥伴、布魯斯與迪克是家人。他毫無疑問地愛着那個孩子,但他仍然搞砸了彼此之間的關系,迪克選擇離開,并且從踏出家門之後到現在一通電話都不肯打給他。

傑森……他更複雜。

哥譚不是一個仁慈的城市,這點布魯斯深有體悟。對傑森來說感觸只會更深刻,單看他的家庭背景就讓布魯斯忍不住搖頭嘆息,如果把犯罪當成事業,被他關進阿卡漢精神病院或者黑門監獄的黑幫大佬肯定是事業有成的那一類,至于威利斯陶德……布魯斯只能說他當罪犯也是當的挺失敗的,這輩子能夠混到一個幫老大看門的位置就頂天了。不過以他被終身監||禁的理由來看,他的老大恐怕也受夠這個屬下,免強找到了最後一點利用價值,順便把人給永遠擺脫了。更不用說傑森那吸毒過量致死的母親,她或許仍然愛着兒子,但是這份母愛并不足以讓她為自己的孩子撐起一小片天空。

所以傑森必須要變得強悍,為了保護他的母親還有他自己。“保護”——這是重中之重,如果說布魯斯在短暫的和傑森接觸過之後還抱持的些許疑問,那麽在經歷過古恩太太的寄宿學校事件之後,最後的疑問也去除了:

不是每個大膽的青少年都敢沖上去正面對決手上拿着沖||鋒||槍的對手,哪怕是為了幫助蝙蝠俠,而對手是個穿淑女裝的老太太。

那一天晚上讓布魯斯決定把傑森帶回家,并且認真的考慮讓這個孩子成為羅賓——他有膽量(蝙蝠車胎,這會是經典的回憶)、正确的動機(保護他人),哪怕他還有許多性格上的毛病,比如說有些嫉世憤俗,并且對社會的特定階層有相當偏差的認知,或者是過于澎湃的熱情,目前暫時展現在學業方面(布魯斯不敢相信自己竟然也有這麽一天,他想拜托這孩子別再寫作業了!)。但這些問題他們可以一起克服,傑森會成為一個很棒的羅賓,然後也許有一天他還會成為一個稱職的蝙蝠俠——啊,不過現在說這些都太早了。

目前迫切的任務是阿福交代了必須把傑森從房間裏弄出來,手段不限。

“多好的天氣,布魯斯老爺。而傑森少爺已經從早上開始致力于完善他的學校作業大半天了,為什麽不趁這個好機會一起出門走走?我确信周六的哥譚市中心會有适合年輕人的休閑娛樂。”

阿福的每一句話都是建議的語氣,但是布魯斯明确的從中讀取到了,如果他沒有完成任務把傑森拖到屋子外頭,後果會很嚴重。

這麽多年的經驗,布魯斯一點都不想要體驗這種後果。

所以他現在站在傑森的房間裏,發出了邀約。

“但是我還沒改完這份報告!我們可以改天再約嘛?”傑森表示對于布魯斯的提議他十分心動,但是必須拒絕。

門外傳來了阿福用力的給擺飾除塵的聲響,布魯斯覺得自己必須要再嘗試一把。

“你知道的,傑森,你不需要把所有的功課都做到完美,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學習是一種過程,不是結果。A+很好,但是A-也不代表你是個輸家。放輕松點,孩子。”韋恩站在書桌旁搭着傑森的肩膀,眼神掃過桌面上攤開來夾着不同大小的便條紙記號的參考書籍,還有電腦熒幕上和正在修改的文件并列的視窗裏,某人的論文集電子檔。內心深切的反省自己是不是無意間讓傑森把鼓勵誤以為是期待?

一般的青少年不是這樣的吧?想想自己的青少年時期還有這個世代最接近的參照标準迪克,布魯斯猛然領悟到他其實不太清楚正常青少年應該是怎麽樣的。是不是該打電話給盧修斯問一下?小孩一直學習不肯出門玩耍該怎麽辦。

傑森對號稱“世上最偉大的偵探”的男人內心的糾結一無所覺,拍着胸脯再三保證自己樂在其中,順便拉着韋恩和對方分享了十八世紀文學對應美學發展,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過渡,以及獵巫運動對刑事改革以及犯罪學古典學派的影響。

“韋恩先生,你看只要我完成這一份報告,我就同時完成了歷史、英文還有社會三科的作業,是不是很經濟實惠!”傑森指着熒幕上頁數已經數到20頁的內容,全身散發出了“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快樂!”的光芒。

“呃……你高興就好。” 捏了捏傑森的肩膀以示鼓勵,布魯斯暗自對傑森的未來教育方針做了調整,他記得幾年前曾經認識過愛荷華大學的教授,那間學校的創意寫作課程據說是世界一流的。犯罪學的話……賓州大學不錯,不過距離上大學還有好幾年呢,還是先把不同方面的聯絡人先整理起來,有備無患。

他當然還是完成了阿福的任務,把傑森帶出了家門。

開什麽玩笑,他可是蝙蝠俠!

他們去了哥譚市立圖書館。

三天之後學校的老師打電話來了,一直暗示:“韋恩先生,我知道家長都希望小孩好好念書,但是這樣逼迫孩子是不好的。”

布魯斯感謝了老師的關切,同時覺得自己很無辜。

養孩子真不簡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