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觐見

楚幽幽進宮了,在教習嬷嬷教導過禮儀後,便被壽康宮的大宮女紅玉帶到了壽康宮,彼時宮裏皇後韓氏正陪着太後說着話,楚幽幽按着所教的一絲不茍地行禮。

一身淺青色的翠煙衫,搭配淺綠色散花曳地百褶裙,外披一襲淺草色輕紗,一股清靈之氣自然散發,肩若削成腰若約素,端的是好身段。太後看她打扮秀雅輕靈,點了點頭,而後開口道:“楚家姑娘且近前來讓哀家好好瞧瞧。”

楚幽幽始終略低着三分頭,邁着小步子往前幾步,靠太後近些。

“之前宮宴上瞧不真切,你且擡起頭來。”太後道。

楚幽幽略擡了頭,目光卻朝着地面,只堪堪看到太後的衣衫,并不與她對視,自然看不到太後觀她相貌的驚豔之色。

風鬟霧鬓,一頭長發傾瀉而下,僅簪一碧玉蓮花簪子和兩朵珍珠花,膚若凝脂、細潤得如溫玉般柔光若膩,娥眉淡掃,好看的杏眼雖瞧不清楚眸色卻也潤潤的惹人憐愛,瓊鼻嬌俏,櫻桃小嘴不點而朱,嬌豔若滴,粉腮帶笑,神态悠閑,氣若幽蘭,端的是好相貌!

“紅玉,看座。你的母親當年可是出了名的美人,父親也是豐神俊逸的好兒郎,依哀家所見,你卻是比之他們當年還勝之三分。”太後贊道。

楚幽幽在紅玉指示下坐到了皇後的對面,“謝太後娘娘謬贊,相貌乃父母所賜,臣女感之恩造,心常念之,且相由心生,相随心滅,臣女自來勤學不辍,修煉其身,不敢有違。”楚幽幽自然是恭謹謙和的回答,當然這也是她的看法,三十歲以前是看得父母給的相貌,三十歲以後看得可就是自身氣質了。

太後認同的點頭,皇後娘娘見了也來湊趣,“去歲中秋宴上楚小姐的詠月詩和一手好字,端的一句腹有詩書氣自華,且兒臣記得楚小姐閨名懷瑾,如今看來卻也是氣質如玉。”

太後聞言也是笑了笑,“懷瑾握瑜,都是美玉,一個是碧玉白玉,一個是紫玉墨玉,依哀家看他們可是般配得緊,皇上這婚可算是賜對了。”頓了一下吩咐身後的餘嬷嬷,“哀家那裏還有一套翡翠頭面,配着瑾丫頭這一身倒是不錯,餘嬷嬷你且去尋來給瑾丫頭。”言語中含了幾分親切之意,喚她瑾丫頭。

皇後聞言也識趣,畢竟以後是親妯娌了,不可小氣了去,“兒臣前兒個得了對羊脂玉的镯子和玉佩,兒臣看楚小姐也是戴得,翠煙且去鳳陽宮替本宮尋來。”

楚幽幽聞言,俏臉一紅,更添幾分豔色,又兼得了兩樣賞賜,面上越發恭謹,起身盈盈一拜,“謝太後娘娘,皇後娘娘賞賜。”

“無須多禮,且坐着就好,在哀家這無需拘謹。”聞言,楚幽幽應了聲“是”。

“哀家昨兒個收到了你給哀家做的繡鞋,正是合适,哀家很是喜歡。”太後笑言。

“臣女手拙,些許物件能入太後的眼,是臣女之幸。”楚幽幽謙虛一二。

“瑾丫頭莫要自謙,且不說那鞋子,就是瑜兒身上的小物件還有昨兒個的衣衫,也當得上一個心靈手巧,哀家看瑜兒也是喜歡得緊。”太後調侃道。

Advertisement

楚幽幽被調侃得臉紅,扭捏的不知該如何作答。幸好皇後接了話,“哦?楚小姐昨兒個送了一雙鞋子給母後?”皇後有些好奇,這是何故?

楚幽幽正不知該如何接太後的話,自然是接下了皇後的話頭,“臣女的家中若是有人過壽,除了長輩賜予的壽禮,做兒女的也是要給母親獻上一份禮物,因孩兒的出生是母親的受難日,自當報答生恩。昨日是王爺的生辰,感念太後娘娘的生育之恩,因而送了雙鞋子來,只是些許小心意,不足挂齒。”

太後聞言也是贊賞,原是楚家的家風,想來楚家的兒女都是真真的孝順,不是作僞,心下滿意。

皇後看得太後滿臉的贊賞,心下一個咯噔,平日裏她雖也有做些抹額等物進獻于太後,但往年皇上壽辰裏,她可沒這麽個想法,與之相比竟是落了下乘,這楚家小姐可真會做人!心裏郁郁,面上卻也滿臉笑意,只是不達眼底罷了。

“楚尚書的家風歷來是好的。哀家且聽聞,他這孫子輩只有你一個女兒,父母兄長想來都是極寵愛瑾丫頭的。”太後道。

“回太後,雖說因為獨女難免會多關注一些,可血脈至親,對于臣女的祖輩父輩來說,每一個孩兒都是他們的寶貝,無價之寶。臣女得了他們的愛護,自然也是愛重他們的。”提及家人,楚幽幽面色柔和,多了幾分暖意。

許是想到了皇上和晉王,太後的眉間添了一絲郁色,“你且說說,這之中的相處之道。”

楚幽幽注意觀察太後的神色,自然是察覺到了她神色間的變化,大概猜測到了原因,皇家的親情變幻,個中因由,難以明了,思索一下,楚幽幽答曰:“常言道,父慈子孝,母慈媳敬,兄友弟恭。依臣女看來,這慈、孝、敬、友、恭,都是相互的,既可以說因為父慈所以子孝,因為母慈所以媳敬,因為兄友所以弟恭,但也可以說因為子孝所以父慈,因為媳敬所以母慈,因為弟恭所以兄友。無論是誰,只要付出了真心,不說十分的回報,三分自然也是有的。”

太後深思,道理自然是說得通的,可是她與晉王之間,她防着他,他對她許是失了望,也不會靠近她,誰都不願意靠近一步,想來是很難做到母慈子孝了,但若是楚幽幽的話,母慈媳敬應該不難做到,依晉王對她的寶貝态度,或許他們之間可以不那麽僵?

一瞬間太後想了許多,皇後觀太後沒有不愉,順道表了孝心,“母後仁慈,兒臣和皇上對母後也是敬愛的,常思如何能夠報得三春晖。”

太後也順着她跳過這一話題,“皇後和皇上的孝心,哀家自然是知道的,皇上日理萬機,皇後統領後宮,治理宮務井井有條,哀家也是心疼你們勞累,餘嬷嬷且去哀家庫房看看那百年的人參在何處,尋了送去鳳陽宮給皇上和皇後補補身子。”

皇後欣喜的謝恩,太後也是看重他們的,方才因一雙鞋子而起的郁郁不樂減了幾分,且送去鳳陽宮,她便有更多的機會請來皇上。

太後滿意于皇後的識相,想到正在籌備的選秀一事,腦袋轉了個彎,問道:“哀家聽聞楚家有男子四十無子方能納妾的規矩,可是真切?”雖說晉王一向于女色一道上敬謝不敏,目前也只對楚幽幽親近,可誰知道開了竅的男人是不是會有其他想法?太後不能主宰晉王的想法和作為,但楚幽幽的想法她還是要知道的。

楚幽幽心裏一個咯噔,納妾,納妾!誰要納妾!心裏對于太後提及這個話題的目的何在也是明了,光看皇後眼底的幸災樂禍便明了,但她卻不顯得着急,反而悠哉淡然的回道:“妾的存在,依臣女看來是為了延綿子孫,因而四十無子不得納妾一說不無道理,且臣女的先祖便是為了兒孫能夠修身養性不耽于女色,從而有一番作為,方才制定的家規。妻妾不睦、後院失火、寵妾滅妻導致官路不暢的例子比比皆是,臣女家人常以此為戒,靜思己身。臣女的父母兄嫂恩愛兩不疑,家庭和睦,臣女自然也是希望未來的良人與臣女夫妻相得,一生一世一雙人的佳話自然也是臣女所憧憬的。至于納妾與否,依臣女看來,不在于妻子,而在于丈夫,郎君有意于第三個人,妻子其實沒有什麽辦法。”但我不會主動給自己的男人納妾!未完的話方才是楚幽幽的想法。

說了這許多,其實也是不贊成納妾的吧!太後嘆氣,以為楚幽幽尚且年幼,見多了夫妻恩愛,因而憧憬夫妻相守一生也是無可厚非,只是如她所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男人要納妾,其實女人又有什麽辦法呢?太後和皇後都是經歷過鬥小三小四小五的,對于男人的一心一意不抱希望,然而少女的美好憧憬不忍打破,且看以後如何吧。

“瞧哀家糊塗的,瑾丫頭還是雲英未嫁,怎的提起了這個,沒得掃了興致。瑾丫頭且嘗嘗這進貢的雲霧茶,看合不合口味。”太後笑着轉了話題。

“太後娘娘的東西自然是好的。”楚幽幽也不以為意,索性細細品茶便是。

“這雲霧茶只皇上的乾陽殿和母後的壽康宮才有,往日裏母後可舍不得拿出來,今日倒是兒臣借了光,可見母後是個偏心的,見了未來兒媳就丢下兒臣不要了。”皇後也是湊趣,活躍一下氛圍。

“皇後整日裏盯着哀家的好東西,也罷,今日就讓你借光到底,一會兒取些雲霧茶的茶葉給鳳陽宮送去,可不能叫皇後說哀家偏心了。”太後呵呵一笑。

皇後也笑道:“楚小姐日後可得常來,看今日本宮便從母後這裏得了不少好東西,可見楚小姐旺本宮。”

“日後見面的機會多了去,瑾丫頭可要常到皇後的鳳陽宮去坐坐,說說話,她那裏的好東西也是不少呢!”太後也是希望楚幽幽和皇後多些往來的,畢竟打仗親兄弟,晉王和皇上關系一般,可夫人外交也是使得的。

“朕聽聞有好東西呢,可是太後藏着的寶貝都給未來弟妹拿出來了?”皇上皇甫晨的話音便傳來。

楚幽幽忙起身拜見,眼光一掃便知道皇甫瑜也來了!

“皇上和晉王來了,剛剛才說到皇後的好東西呢,讓楚家丫頭多到鳳陽宮去走動走動。”

“是嗎?如此說來朕的私庫好東西也不少呢!”皇上說着看向皇甫瑜,他可記得某人之前老到他的私庫去打劫!

“嗯,那皇兄可不能吝啬。”皇甫瑜臉色不改,一句話便把皇上的調侃打回去。

皇上被他的話一窒,好麽,光明正大的讨東西,不然就是吝啬!“呵呵,劉安,朕記得朕那裏還有一匣子東珠,給十小姐送來。”

劉安領命下去。皇上坐到太後的下首,皇後的前頭,皇甫瑜則自發的坐到楚幽幽的身旁,觀察她的神色并無異樣,松了一口氣,往桌上的點心盤子看了一眼,只喝了些茶,沒有動過點心,于是便撿起一塊核桃酥放到她手裏,順便輕拍她的手以示安撫。

楚幽幽嘴角擒了些許笑意,水靈靈的眸子彎了彎,慧黠的轉了轉,添了幾分調皮幾分靈動,是方才面對太後和皇後所不同的,只見她也拿了一塊桂花糕塞到皇甫瑜手裏,方才咬了口核桃酥。

太後見了不一樣的皇甫瑜和楚幽幽,心情有些複雜。皇上倒是面色如常,仿似晉王本該如此一般,其實小的時候,有一次被宮人拐到了冷宮關了起來,是晉王最先找到了他,在他饑寒交迫的時候從懷裏掏出一塊糕點來給他,那時他不是不感動的,只是成長令他們之間多了權力地位等等許多東西罷了。他呷了一口茶,而後笑道:“光吃點心可不頂飽,午膳時候也快到了,母後不若留下楚小姐一起用飯?多個人也熱鬧些。”

皇甫瑜仿佛沒有聽到皇上的調侃,神情自若的吃完了一塊桂花糕,又給楚幽幽滿上了茶盞,而後方才端了自己的茶呷了一口。對于皇甫瑜的不置可否,太後是欣喜的,這是默認了一起用飯的意思!多少年了,除了宮宴,他們便沒有一起吃過飯,像今日這樣的“家宴”可是很久遠的記憶了,看來瑜兒的确很看重楚家丫頭,也是他們母子關系的突破點了。

吩咐下去以後,又聊了兩句,午膳便準備好了,依舊是太後坐了主位,而兩對“夫妻”則分列左右而坐。皇甫瑜歷來是不需要人伺候用餐的,對于伺候楚幽幽的宮女也是不耐煩,揮揮手讓她下去,對此楚幽幽沒什麽意見,本來她自己在家也是自己吃飯的,不需要別人夾菜什麽的,至于和晉王的幾次用餐也是一樣沒有旁人伺候。

正如現在一樣,皇甫瑜面帶柔色的夾了一塊排骨給她,又夾了一塊魚剔了骨頭後夾到她碗裏,平日裏倒無所謂,如今這許多人都看着呢,就皇上調侃的目光以及皇後羨慕的顏色,還有太後審視的目光,都令楚幽幽羞得臉紅。嗔了皇甫瑜一眼,拉了拉他的衣袖,目光向太後跟前的碗碟掃了掃,努了努嘴,意思不言而喻。

皇甫瑜一僵,對于楚幽幽的撒嬌攻勢無可奈何,只得夾了一塊藕夾給太後,而後看着楚幽幽。楚幽幽笑了笑,夾了一個丸子給他。太後看着碗裏的藕夾有些欣喜又有些心酸,多少年了,瑜兒給她夾菜,雖不是主動的,也不是她愛吃的,可她依舊開心得緊。

皇上見太後愉悅,也是寬了心,也替太後夾了一筷子菜,想了想又給皇後也夾了一塊魚。雖說沒有像皇甫瑜一般剔刺,皇後也是感動的,待宮女剔刺以後要吃下去時,卻聞到了一股子腥氣,不可抑制的欲嘔。

太後見了略一思索便面露喜色,忙去吩咐宣太醫,楚幽幽見了猜測大概是皇後有孕了。果然太醫診脈過後,證實了這一喜訊,皇上也是欣喜非常,他和皇後多年夫妻,對于發妻的感情自然不同,兩人除了如今八歲的大皇子外別無所出,如今許多年後再聞喜訊,自然歡喜。

楚幽幽給皇後和皇上太後道了喜,知道皇後當年生大皇子時虧了身子,多年來以為再無孕育孩子的可能,如今雖再得孩兒,卻有些胎像不穩,因而也不做打擾,約好了以後去看望皇後便要告退。

皇後也是喜悅,連道楚幽幽是個有福的,旺她,又賞賜了許多東西,高興的太後和皇上也是不落人後,皇甫瑜告辭過後便帶着楚幽幽出宮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