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撈魚
孫嬸子的丈夫是現在的大隊隊長蔣明富,張茉莉想着,能不能從隔壁探聽點消息出來。
蔣明富剛好從大隊上回來,張茉莉趕忙跑出去,笑呵呵的問:“蔣叔,我聽說大隊要開墾荒山,名額咋分配?”
蔣明富輕咳一聲:“大隊還沒研究好,到時候名額肯定是公平的分,你先等等。”
“那我們家這種情況……”
“你是說你婆家?成分上沒問題,按理說不會有影響,不過你娘家……”
張茉莉表示理解,雖然張家脫了富農的帽子,可在大隊裏排的話,到底比不過人家根紅苗正的人家。
蔣明富又說道:“你孫嬸子就那脾氣,別和她一般見識。”
張茉莉沒在娘家住,一個村住着,回來也方便,再者說了,她不來正好免得礙了後媽的眼。
張茉莉從娘家回來後,下了三天的暴雨,這場雨下的人心慌。
暴雨一下,沖垮了農田,好在都是新栽的秧子,趕明再從農業站買點秧苗重新栽,如果快秋收的時候下暴雨,損失也太大了。
柴鳳芹坐在門檻上感慨:“今年可真是邪了門了。”
下了暴雨也不是一點益處都沒有,大雨一下,人們都忙着去撈魚呢。
鲫魚、鲶魚等叫的上來叫不上來名字的魚往外蹦,有漁網的拿漁網一罩,沒有的直接下河裏撈,運氣好的話,能撈上來十多斤呢。
像這種河溝裏的魚蝦不算是公共財産,大隊不管誰撈魚,只要手疾眼快搶的及時,誰撈上來就是誰的。
大隊裏的人拿着桶就往外沖。張茉莉在大門口站了一會兒,決定回家去。
撈魚得用尼龍布細網做漁網子,可張茉莉哪有這個?正好江家的雜物間裏有一張半舊的蚊帳,張茉莉找鐵絲彎了一個圓環,做成撈魚網的樣子,二嫂苗紅紅瞧見她在忙活,眼皮一耷拉:“那麽多人去撈魚,咱們家都誰去?我可不想下河,挺髒的。”
Advertisement
大嫂吳敏說道:“婆婆歲數大了,不能讓她跟着操心,咱們仨去,我和茉莉下河。”
撈到幾條小魚,也能改善改善夥食呢,更何況是過魚這樣的大場面!每天吃粗糧吃點菜葉子,嘴巴淡的要命,她背好塑料桶,和柴鳳芹打了一聲招呼,自己一個人先跑了出去。
每家的成年男勞力都在地裏,半大男孩和女人拎着桶去撈魚,張茉莉到池塘邊,看見烏壓壓的人群都往河裏鑽,場面十分壯觀,連個往裏擠的縫都沒有。
張茉莉站在河邊,看看腳下,有一些還在蹦跶的翹嘴白,,也被隊員們瘋搶着,為了一條大魚,兩家人拌嘴也不奇怪,小魚多,肥美的大魚少。
平時撈魚,夏天撈更容易些,池塘邊,溝渠角上,捉上點小魚小蝦改善夥食,平時這個水塘魚很少,要不是這次暴雨,大家也不往這裏趕。
河邊都蔓延着魚腥味,張茉莉吸吸鼻子,拿着撈網下了河,這時她聽見大嫂喊她的名字:“茉莉,你在哪?我幫你一起撈。”
暴雨下完魚多,張茉莉站在河邊的豁口處,拿網子往下一撒,過一會兒就撈上來了七八條,魚不大,也就是巴掌大小,吳敏從家裏拿來了水瓢,看見魚直接舀,沒過多久就裝滿了塑料桶。
苗紅紅在岸上守着,手裏抓了一把瓜子清閑自在:“咱媽說了,讓我看着東西正合适,要不然魚都得丢了。”
化肥袋子又拿來了兩個,哪怕是天氣不冷,可河水依然刺骨,張茉莉咬咬牙,無魚不成河,尤其是到了過魚的時候,簡直随手一抓就是一把。
這個機會千萬不能錯過!能抓多少抓多少,他們大隊池塘、河邊多,離大河近,再往前幾十裏地的大隊,可就沒這麽好的待遇了!
浮梢魚逆流游過來,密密麻麻的魚可都便宜了她們這些人,最後三個人撈了一整袋化肥袋子外加一個塑料桶,滿載而歸。
這還不算晚,等到了晚上沒人的時候,張茉莉到了河口處,用網又撈了十多斤上來,都是肥肥的大鲫魚!
男人們從田裏回來又去撈了一波,江家又撈上來雜魚七八斤,這些魚吃不完,柴鳳芹打算用鹽腌上,竹片一穿,風幹後的魚随時吃都行。
這幾天大暴雨下着,撈到這麽多魚心裏也是美滋滋的,連走路都輕盈了許多。
張茉莉也不用惦記娘家,她撈魚的時候瞅見郭槐花了,比誰下手都快,恐怕也沒少撈。
魚也不怕多,越多越好,到了後面魚雖然少了,但耐心一點也能撈到幾條,張茉莉從地裏回來,有時間就往池塘邊上湊,小魚又撿回來半桶。
她咂摸咂摸嘴,吃了兩天的魚,下地幹活更有勁了。
柴鳳芹心巧,有了魚變着花樣做,今天做魚湯,明天炖魚,要不然就是在院子裏架上架子烤魚吃,柴鳳芹一邊給魚抹鹽一邊嘟囔:“食材豐富了啥做不了?還不是平時吃食少,就那麽幾種,可愁死我了。”
一家人吃的開心,鹽罐子裏的鹽往下掉的也快,等做完了腌魚,鹽罐子徹底空了,柴鳳芹支使張茉莉去村裏的供銷社買點鹽巴回來。
大隊的供銷社是一排磚瓦房,門頭上寫着紅字:“為人民服務”,平時吃的副食、日常用的百貨這裏都賣,小到針頭線腦、油鹽醬醋,大到鞋帽服飾。
張茉莉念了念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标語,還保障供給呢,買啥都計劃,一年連穿一身新衣服都難。
一進門,最左邊的廣告牌上寫着新上了線衣,張茉莉看了一眼,大紅的線衣格外惹眼,齊肩的辮子一紮,絕對好看!
張茉莉買不起,也只能看看而已。
供銷社的售貨員正在聊天,看見有人進來也不招呼,有句順口溜說的好:“聽診器方向盤,人事幹部售貨員。”現在這個年代,售貨員可是讓人羨慕的工作!每個月能拿到二十四塊錢的工資,每天賣賣東西多輕省?可比下地幹活強多了。
張茉莉清清嗓子,大聲說道:“同志,我買鹽!”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