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菠蘿蟹黃蝦球

聶澤正在做的菜漸漸地清晰起來, 他在做的是香酥蛋梅雞。将整只雞腌制後蒸熟, 再下鍋油炸, 若蒸的時間過多, 會使雞皮過濫而無法達到酥脆的效果。難點在于蒸的火候和炸的火候。

這道菜和鳳還巢微微有點相似, 不知道聶澤是不是在鳳還巢上失利後,回去苦練了一番。

如今聶澤的火候控制地極好, 雞皮金燦燦的十分誘人,香氣四溢,只是看着,就仿佛能感受到酥脆到極致的感覺。

米露做的是菠蘿蟹黃蝦球。這道菜也難度很高, 要用面包片包裹用蝦糜和蟹黃制成的蝦球後,慢慢炸熟, 掌握好油炸的火候是成敗的關鍵。而且在制作蝦糜的過程中, 也很考驗刀工,手法不同,制作出的蝦糜則不同,是松松散散還是勁道有韌性, 可以千差萬別。尤其是時間如此緊張的情況下, 制作蝦糜, 的确是一件考驗功力的事情。

最終的炸好的菠蘿蟹黃蝦球, 一個個渾圓飽滿、大小均勻,散發着誘人的鮮香和菠蘿的甜味。

最後的比拼,則是點心。

聶澤別出心裁地做了法式烤布雷,外殼是一層脆的焦糖, 內餡是奶油布丁,但是缺配了中式豆沙,可以說是中西合璧,十分有創意。

米露則選擇了傳統的中式酥皮點心。

用面粉、油和蛋液和面,少量多次地添加溫水,一雙白嫩的小手蘊含着不可小觑地力量,揉面的動作幹脆利落又漂亮,最終的面團揉的均勻漂亮,光可鑒人,然後保鮮膜包起來,放着松弛。

明明已經揉好了面團,可以米露又拿了一個新的容器,重新倒入面粉和油,開始糅合。

這個時候,外行都是一頭霧水,不懂米露為什麽要分成兩次和面,內行都将米露要做的點心猜了個七七八八,米露大概是要做傳統的中式酥皮點心。一開始揉的是外皮,現在揉的是內裏的油劑兒。

不過中式酥皮點心可不好做,想要做好,當真是要做出千層酥。這是容不得讨巧的地方,根本沒辦法用獨特的創意來獲取評審的青睐。

起酥起的好不好,酥皮的層數多不多,都是一口咬下去就見分曉的事情。

米露将千層酥皮的外皮分成六小塊,取一塊擀開成方形,內皮也分成六小塊,取一塊鋪在外皮上,比外皮稍小點。

像是疊被子一樣,讓外皮裹住內皮,壓平,然後用擀面杖擀大,擀成長方形,兩頭向中間對折,再擀開,再對折,再擀開,再對折……

攝影的鏡頭在米露面前拍了兩回,就不想再拍她了,因為她一直重複同樣的動作,沒有絲毫變化。就是在不停地擀開對折。

Advertisement

程永嘉和方梨看到米露的舉動,眉頭微微蹙起,自然是重複的次數越多将來形成的酥皮層數越多,但是米露是不是有點太貪心了?

她已經重複了太多次,這麽多的層數,她回頭能夠起酥完美嗎?

等到酥皮做好之後,米露開始調制餡料,她調了兩種,一種是紅豆的甜餡,一種是肉的鹹餡。

米露将适量餡料放在已經做好的酥面皮上,一種餡做了三個,顯然是為三位美食評審各準備了一個。然後對折面皮,用擀面杖輕壓邊緣封口,用剩下的雞蛋将朝上的一層刷蛋液,放在已經塗了油的烤盤上。

初烤十幾分鐘後,朝上的蛋液已經凝固幹燥,米露将中式酥皮點心翻面,再刷一次蛋液。然後又重複了一遍這樣的過程,刷過兩次蛋液的中式酥皮點心烤好後,色澤十分金黃誘人。經過烤制面皮膨脹,數百層酥皮,層次分明又香酥可口。

鐘琴第一個完成了自己的三道菜,或許是決賽中在強大的對手面前失去了信心。鐘琴的前菜、熱菜和點心,選擇的都是難度并不高的種類,因此她是第一個做完的。

聶澤是第二個完成的。

米露是最後一個完成的,用了一小時五十八分鐘,只剩餘了兩分鐘,看得人手心捏了一把汗。

三位選手都完成後,就進入了三位美食評審點評打分的環節。

阿初緊張不已。在評委點評打分的時候,順序是程永嘉、方梨和夏叢筠,因此程永嘉的點評和分數,其實是至關重要的,畢竟評審也是人而不是打分的機器,也會被人影響。

如果程永嘉故意打低分的話,難免會影響到方梨和夏叢筠兩個評審,尤其是夏叢筠是一名演員,只能說是喜愛美食,對廚藝的了解上其實并不專業。

程永嘉開口為米露的前菜,打出了93分,為聶澤的前菜,打出了96分的時候,阿初的心就沉下去了。

他雖然說不會做菜,但從小在林家這樣的環境裏耳濡目染地長大,又因為絕對味覺備受爺爺的重視,對菜的了解還是有一些的。

米露的前菜,雖然他沒有嘗到味道,但是看起來絕對不比聶澤的差,而且難度是比聶澤的要高一個等級的。

程永嘉也并沒有說米露的菜味道有哪裏不好,就這樣給出了看似挺高,但其實比聶澤低了三分的分數,阿初有了不祥的預感。

好在之後,方梨聽到程永嘉給的分數之後,并沒有受到影響,反而給了聶澤93分,米露96分。

這樣一來,兩人的分數就追平了。

這一道前菜的分數關鍵,竟然在演員夏叢筠上。

而且米露在預決賽中,已經有了兩分的劣勢,她需要的不僅僅是和聶澤分數一樣高,還需要在決賽中,将兩分的劣勢拉回來。

萬幸的是,夏叢筠是個很有主見的人,既然廚師裏的種種知識她都不懂,她打分的時候,就純粹根據自己的心意,綜合考慮色香味來打分。

最終給了米露98分的高分,只給了聶澤92分的分數。

夏叢筠一臉坦蕩,“雖然聶澤的前菜也很好吃,但是我覺得米露的這道三蝦塔,美味真的觸及到了我的靈魂。”

“太好吃了。”夏叢筠一臉回味。

後面的熱菜和點心,打分的過程都大同小異,如出一轍。

阿初的心像是過山車一樣,高高低低,一直揪着。

直到最後三道菜的分數全部打完後,阿初立刻在心中心算出了最後的分數,然後眉眼舒展,長舒了一口氣,臉上漸漸泛起笑意。

然後笑容越來越大,再也眼蓋不住。

阿初看到米露的一張臉還在皺着,顯然是在飛快地在心中計算分數,但是還沒有算出來,兩只小手在身側攥成拳頭,顯然正在十分緊張。

這個時候,主持人的聲音在響起,宣布米露是最終的冠軍。

米露先是茫然,然後是驚訝,在主持人的帶領下上前跨了一步,然後拿起獎杯。

這個時候米露才反應過來,自己真的是冠軍了,笑得眉眼彎彎。

阿初也跟着笑起來。

只不過他的眼底還有一層深不可見的怒意——程永嘉今天一而再再而三打出的分數,他可不認識是巧合。

程永嘉當年的事情,想要查出來,并不算難。

阿初好好查了一番後,就将當年的真相拼湊出個七七八八。

程永嘉和米露的師父當年本是同門師兄弟,兩人的廚藝也不相上下,兩人一起打拼,很是有過一段“攜手并進”的時光。一開始兩人的目标都是想要開一家大大的飯店,飯店裏有着他們能做出來的,最美味的食物。

在最初積累資本的時候,兩人一起開過麻辣鴨脖店,阿初小時候站在麻辣鴨脖店門口留着口水排隊的印象,就來自于此。

但是後來資本積累起來一點之後,兩個人的理念漸漸發生了分歧,米露的師父還是一如既往地将所有的心血都投注在菜上,程永嘉卻開始想要去參加各種比賽,獲得各種證書,以證明自己的廚藝。

兩人起初一起合夥開的麻辣鴨脖店,程永嘉拿了一筆錢後,就撤出了,米露的師父成為了麻辣鴨脖店唯一一的老板。

只是上課和比賽都需要花不少的錢,比程永嘉估計的要更多,程永嘉很快就覺得掙來的錢不夠用了。就在這個時候,兩人聽說了林家招聘廚子的消息,不約而同的都想試一試。

程永嘉需要這份工作的高薪,以及在林家做廚子可以接觸到的人脈資源,而米露的師父則認識到,開飯店而言對自己來說,實在是太過複雜了,他不具有這樣的能力,還是找份掙錢的工作,專心研究菜肴跟符合他的夢想。

這個時候,程永嘉的廚藝其實是不如米露的師父的。

然而後來當上林家廚師的是程永嘉,而不是米露的師父。

因為在去應聘林家之前,麻辣鴨脖店出了一起挺嚴重的食品安全事故,很多名顧客食物中毒,上吐下瀉,都去醫院輸液很多天才恢複,甚至有一名孕婦因此流産了。

當時這件事鬧得很大,各個媒體都報道了,米露的師父作為麻辣鴨脖店唯一的老板,自然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承擔了很大的責任。

這樣的事情一出,林家自然不會再考慮米露的師父,程永嘉贏過了其他的競争者,成為了林家的一名廚師。

阿初翻看着當年的事情整理出的資料。他目前雖然還沒有證據,但是他猜測,當年麻辣鴨脖店的食品安全事故,十有八|九和程永嘉脫離不了幹系。

從這件事情最終的受益者,以及程永嘉現在對米露的态度來看,就可以猜到真相的。

程永嘉面對米露,心虛、害怕,所以還會有種種失常的表現,他害怕米露知道當年的事情,讓他身敗名裂。

如今唯一要做的,就是搜集關鍵的證據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