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32)
。”
一聽前綴,衆人想起了之前門口時所說的,未到的人,都有些好奇的看去。
只見門口進來一人,中等個子,眉眼看不太清,只看見穿了一身绛紅色袍子,袍子倒沒什麽特別的,只是上面的破損比較特別。
袖子掉了一半,衣擺下也站着灰土,連紮好的發型都亂蓬蓬的。
“衛誠,你這是幹嘛去了,弄成這樣?”衛齊口氣居然出乎意料的和緩。
“回陛下,臣剛從巡城衛那邊出來,要不是您派出的侍衛來的迅速,臣今天就該睡在巡城衛大牢裏了。”英王次子一擡頭,臉頰上還青着一塊。
“你這孩子啊···脾氣也是暴,怎麽就和巡城衛打起來了。”
“那巡城衛···”衛誠剛開口,還沒說話,就被衛齊打斷了。
“好了,回頭再說,你先坐下吧。”
衛誠還是一副不服氣的樣子,撇了撇嘴,不那麽高興的坐下了。
雖然衛誠坐下了,衛齊的興致也沒了,草草的又說了兩句,叫起兩個人問了問,就揮手讓大家都退下了。
看着衛誠迫不及待,拔腿就走生怕被叫住的背影,他衣服下擺上一個腳印也是挺矚目的。
衛齊低聲和旁邊太監道“太後說讓警惕英王,依朕看,英王叔也不過是脾氣暴躁,就和他家這兒子一樣,面聖的路上和巡城衛打起來,肚子裏哪有那麽多彎彎繞繞。”
太監低着頭,小聲說“好像是英王上了折子,說陳家不好呢,所以···”
衛齊惆悵的嘆了口氣“英王是個忠心人,陳家···陳家···诶。”
“父皇。”正想着呢,興平從後面繞出來,問道。
“他們什麽時候去書院?去哪個書院?”
------題外話------
小劇場
宗烨:愛好是(給湯圓)梳妝
湯圓:愛好是吃甜食
宗烨:我能不能改一下,我的愛好是吃湯圓。
今天是不是超級早,哈哈哈,我要去買絕味鴨脖看法醫秦明,啦啦啦啦
138 面聖畢再訪諸府
“長寧書院吧。”衛齊想了想禮部的折子好像隐約提過一句,随口答道。
“父皇···”興平繞到椅子旁邊,撒嬌的喚了一聲。
“哎···”衛齊答應了一聲“你問這個做什麽嗎?”
“我也想去書院讀書。”興平從小比較受寵,對着自己父親提要求,還是很直接的。
“書院裏都是男生···不行···”衛齊還沒說完。
見小女兒臉上一副失望的神情,剩下的話又舍不得說出來了,只能道“你是女孩子,不好一個人跑到書院裏去···”
“我不是一個人啊···還有丫鬟,還有女官···”
看着小女兒絞盡腦汁的想,衛齊無奈的道“你知道爹的意思,丫鬟怎麽能算?”
“那···那還有小姑姑呢,我們倆一起去···”
“哎,別,你小姑姑···”衛齊出聲都沒能叫住興平,小姑娘好容易相處法子,興沖沖的帶着人就去找自己小姑姑,也就是新城公主了。
“這丫頭···”衛齊有些無奈,沖着旁邊的貼身太監抱怨了一句。
“公主活潑可愛。”太監總管低了低頭,回了這麽一句。
他心裏倒不一定是這麽想的,但是他一定得這麽說,畢竟做父母的,對于孩子的态度,尤其是自己喜愛的孩子的态度,一般都是我能說,別人可不能說,在我說她的時候,你們最好還的誇着,這樣做父母才會高興。
果不其然,聽了這句話,衛齊嘴上雖然仍然道“這丫頭,哼。”臉上卻已經笑起來。
太監總管低聲詢問“那公主去找新城公主,這件事?”
衛齊喝了口茶道“新城謹慎溫順,不會和她一起胡鬧的,等她這股勁過去了,也就把這碼子事情忘光了。”
他一邊說着,一邊起身,旁邊的大太監體貼的伸手護着,低聲詢問“陛下,現在是···擺駕哪一宮?”
“雨霏閣吧,淇嫔不是要彈琴嗎。去看看。”
“嗻。”大太監低頭答了一聲,張口喊道“擺駕雨霏閣。”
出殿門的時候,陽光明晃晃的打在衆人身上,大太監微微擡眼看了一眼殿前的日昇,無聲的嘆了一口氣。
大上午的,陛下這就準備回後宮了,而且還是去聽琴聲,按禮法,先帝去世一年內,宮中禁止非祭祀之外的樂舞,然而···
······
“呵啊···”湯圓坐在馬車上搖搖晃晃的,原本還挺精神,晃晃不知怎麽的就打了個哈欠。
宗烨原本想伸手去揉揉她頭發,手都伸出去了,想起來自己今天給湯圓梳的發式比較複雜,要是一摸就該弄亂了,只好心不甘情不願的收回手,退而求其次的捏了捏湯圓耳朵“困了?”
“沒有。”小姑娘怕癢的蹭了蹭耳朵,臉上笑眯眯的,兩個眼睛都彎成了月牙。
“這麽高興?”宗烨看她笑的可愛,忍不住問了一句。
“恩,哥哥記住我上次說的話了。”湯圓伸手拍拍宗烨肩膀“我長大了,不好摸頭了。”
宗烨抿了抿嘴,看着湯圓,憋了半天,從嘴裏憋出一句“恩。”
心裏卻不由自主的嘆了口氣“湯圓怎麽還沒忘了這茬?”
“憑什麽長大就不能摸頭了?”
宗烨對着湯圓生了半天糾結的悶氣,好容易想到了辦法,沖着湯圓低下頭,正準備用身體與語言一起告訴湯圓“大人也可以摸頭啊,不然你先摸摸哥哥。”
剛低下頭,話還沒來得及說呢,就感覺馬車驟停,一陣冷風撲面而來。
外面關山北掀起簾子“莊主,到了。”
“···”宗烨還保持着低頭的姿勢,微微側頭看了他一眼,臉上寫着大大的“我不高興”四個字。
關山北雖然不太聰明,但是這麽多年下來,對于宗烨的情緒已經有了很大的感知,尤其是這種不高興的情緒,他立馬放下簾子,安靜的坐下了。
宗烨深吸了一口氣,正準備再說,回頭一看,小姑娘已經提着裙子,走到車廂門口了。
宗烨悶悶的喊了一句“湯圓。”
“哥哥,快點,外祖母和念表姐還等着呢。”湯圓期待的看着外面,頭也不回的招招手。
宗烨···
最終說了一句“恩···”。
他到底心裏還是不滿意,下意識的伸手拉住了小姑娘,湯圓轉頭看他,宗烨皺了皺眉,然後道:“別自己往車下跳,我抱你。”
“晉平候世子到。”
“表小姐到。”門口小厮高聲唱到。
門口早等着的小厮立馬上前帶路,一邊走一邊還笑嘻嘻的說“老夫人這兩天一直盼着您來呢,家裏早就準備齊全了。”
外面冷,幾人走的也快,說話間的功夫,就進了正屋,雖然是臨近新年,老夫人身上也沒換太鮮亮的顏色,只換了一條紫紅色的抹額,上面繡着鶴獻靈芝圖,端坐于羅漢床上。
雖然竭力使表情嚴肅,卻掩蓋不住眼神中的慈愛,見了宗烨帶着湯圓進來,老人家臉上的表情也繃不住了,笑着喚湯圓“快過來。”
摸摸小姑娘的手臉“凍着了嗎?長安的冬天可冷,”又把湯婆子塞給湯圓“快抱着,你哥哥也是粗心,連個手爐都不給我們湯圓帶,這要是凍着我們湯圓,老婆子非要揍他不可。”
雖然信件往來了不少,對于諸老夫人的疼愛,湯圓還是有點不好意思,不過不好意思歸不好意思,辯解還是要說的“沒有,手爐放車上了,帶着手筒子的,後來和披風一起解在外間了。”
“就知道向着他說話。”諸老夫人撇了宗烨一眼。
“也不知道來看看我老婆子···”
湯圓連忙道“哥哥也想您呢,哥哥還給您帶了禮物···”
小姑娘不會哄人,絞盡腦汁也說不出什麽虛僞的甜蜜話,諸老夫人笑着揉揉小姑娘臉蛋,看了一眼宗烨“是嗎?”
------題外話------
宗烨這兩天總是自己生悶氣呢,應該喝點玫瑰茶了。
疏肝解氣之必備啊。
140 祖孫互送禮
宗烨也知道老人家這是和自己鬧脾氣呢,不做聲的上前将禮物放下,諸老夫人年紀大了,雖然如今身子骨還健旺,到底還是需要保養着,宗烨特意讓商號的人找了一批上好的人參燕窩,剛才已經讓小厮送到庫房裏去了,現在放下的禮物卻是幾張溫補的藥方子。
可比小瞧這幾張小方子,人參燕窩雖貴重,到底有價格,這幾張方子卻是前朝神醫所留,當年那位神醫號稱活死人肉白骨,皇帝屢次想要召見他都不得,終于有一次惱羞成怒,下令讓人把神醫強行帶來,因為神醫閉關不出,居然在屋外放了一場大火,結果直到大火把房子都燒完了,神醫也沒有出來,皇帝派去的人只能蔫蔫的走了。
後來當地人卻說後來又在街上看見過那位神醫,還是以前的樣子,一點都沒變,那位神醫便越發被神話了,他曾經留下的方子也被衆人搶着收藏。
在宗烨看來,那位神醫是設計死遁,從着火的房間裏逃了出去,比如說房間本身有暗道,就可以做到,所以大可不必神話,不過他早年看過那位神醫所著的醫書,确實不凡,想到外祖父和外祖母年紀也大了,便讓人留心找了一下,福元商號各地那麽多人找了三年,如今才得了三張,今天宗烨便帶過來了。
諸老夫人看了一眼,見題頭寫着養什麽方,便知道估計是養生的方子,老人家想着外孫惦念着自己的身體,嘴邊已經綻開了笑容,拿起來一看,方子下角龍鳳鳳舞一個端字。
諸老夫人一愣,舉起來仔細看了看“這···這是神醫顧端的方子···”
宗烨點點頭“只得了三張,都是食補的方子,益中氣的一張,消化方面的一張,還有一張安精神的,到底過來這麽長時間了,回頭找大夫再看看是否合用,不合用就丢開吧。”
諸老夫人瞪他一眼,讓丫鬟送來一個小匣子好生裝起來道“這好東西,哪能丢開,上次趙家她過生日的時候,兒子送了一張,給我們炫耀了又半年,這回我孫子給找了三張呢。”
老夫人一邊說着,一邊把宗烨招到自己身邊來坐,宗烨她們過來的早,府上別人還沒過來請安呢,老太太示意屋裏的丫鬟退出去,拿出一個匣子遞給宗烨。
宗烨打開一看,裏面是把鑰匙,有點不明所以的看向諸老夫人。
“乖,你收着,剛到長安花錢的地方多着呢,我老婆子身體好着呢,那方子難找,價格也高···”
宗烨擡頭正要說話,諸老夫人笑着摸摸他頭發,好像他還是個小孩似的“你啊大手大腳,外婆知道,這是你心疼外婆,外婆也心疼你,鑰匙你好生收着,到同泰鋪去,把鑰匙給他們看,哪有外婆給你放得零花錢。”
宗烨皺了皺眉毛,把匣子蓋好,退還給諸老夫人“您拿着花,我不用,我有。”
諸老夫人勸了兩句,見他還是一副堅決不收的樣子,收起臉上的笑模樣,做出一副嚴肅的樣子,叫過旁邊的湯圓“湯圓,乖孩子,知道《常禮舉要講記二》嗎?”
湯圓點點頭“哥哥教我背過。”
諸老夫人摸摸小姑娘軟軟的額發“來,給外祖母背一遍聽聽···”
小姑娘對于學習上的事情都特別認真,她的讀書習字都是宗烨教的,宗烨自己聰明,他的學習方法一般就是看一遍就會了,他教湯圓也就下意識用了自己的法子,讓湯圓看,然後第二天兩個孩子在交流昨天看過的書,一開始的時候,湯圓總是記不住,宗烨也不着急,記不住就再看,到了後來,湯圓就被培養出來了,不至于像小時候那樣因為背不出來書,而急紅臉頰了。
只是也給湯圓留下一個毛病,小姑娘對于背這個字特別的敏感,諸老夫人一說,湯圓立馬立正站直,小腦袋微微揚起“···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諸老夫人看着小姑娘背完,真心的誇了好幾句,把湯圓都弄得不好意思了,老夫人笑着捏了捏湯圓的臉頰,讓嬷嬷給湯圓倒了一杯梨露喝。
又看向宗烨“可聽見你妹妹剛才背的了,長者賜,不可辭。”
宗烨看着諸老夫人一臉的嚴肅,只能點點頭,無奈的道“我先幫您收着。”
諸老夫人在他頭上敲了一下“這是我老婆子給你準備好的零花錢,你幫我收着幹什麽。”
說話間,外面有人通報,諸然一家到了,老夫人親自把小匣子給宗烨裝好,才道“讓他們進來吧。”
······
“給娘請安。”諸然夫婦先道。
“給祖母請安。”後面幾個孩子也一起拱手行禮。
此時,宗烨已經帶着湯圓站到了一旁,總不好坐在諸老夫人旁邊,一起受了長輩的禮。
諸老夫人擺擺手,示意衆人坐下“都是一家人,快坐下吧。”
“這是宗烨,這是宗烨的妹妹,我老婆子的乖外孫女,湯圓。”諸老夫人看着下面坐着的衆人,正式的介紹了一下。
又指了指下面坐着的諸然“那是你二舅舅。”
宗烨順着老人家的話看過去,他對于諸然這個二舅舅的影響不深,現在想起來,記憶中小舅舅諸鳴仿佛和二舅舅吵過架,吵的厲害,兩人還打起來了,據說二舅舅傷的不輕。
為了這件事,小舅舅還跪了祠堂,後來小舅舅偷偷和自己抱怨“他打了我那麽多下,我就動了一下,嗨。”
宗烨一邊想着,一邊打量坐在下首的諸然,他看起來要比實際歲數年輕,穿一件藍袍子,個子中等,相貌堂堂,這點和大多數諸家人一樣,只是因為他微微縮着肩膀,再加上眼神有些散,便無端的顯得弱氣,沒有宗烨記憶中外祖父和小舅舅的英氣勃勃。
雖然說起來多,但其實宗烨也就是在起身行禮的過程中掃了一眼“見過二舅。”
------題外話------
晚安,夢裏見。
141 二舅畫卷嫉妒
諸然笑了笑“快坐下,二舅上次府衙裏有事,沒能回來。”
諸老夫人瞪了他一眼“府衙中的事情雖多,家裏的事兒也不要太疏忽···”
可能是因為在孩子面前被母親教訓,諸然讓臉上有點挂不住,有些尴尬行了個禮“孩兒謹遵母親教誨。”
他這邊臉色不大好,再和宗烨說話的時候,也只是勉強扯出個笑臉,讓小厮把禮物放到宗烨面前,幹巴巴的說了一句“這是二舅送你的見面禮。”
宗烨點頭道謝之後,諸念便坐了回去,沒多說什麽。
諸老夫人心裏暗暗嘆了口氣,她不是沒期待過這個二兒子的,畢竟只有這個孩子一直陪在自己身邊,諸老夫人不期望他能成為什麽頂天立地之才,卻也希望這個兒子能撐得起門楣,然而這個兒子···就是不争氣啊
大兒子去世之後,諸老夫人有一段時間也不舍得下狠心教育這個二兒子了,好容易緩過來那段時間,諸然的性格秉性也已經不好改了,諸老夫人只能安慰自己,雖然軟弱些,好歹沒有作奸犯法,沒丢了諸家的臉。
只是時不時還的給諸然緊緊規矩,不讓他糊裏糊塗跟着別人做了壞事,這兩天,諸老夫人正聽說諸然仿佛跟着甘家的誰一起玩,原本想問問,好幾天抓不着人影,他回來的時候都半夜了,諸老夫人也不好直接把他堵在大門口吧,那像什麽樣子,一來二去就拖到了今天。
原本想說說他,想想宗烨好容易來家裏吃頓飯,還是不要說這些事的好,回頭再問吧,老夫人也不再看諸然,轉頭摟着湯圓說話。
“乖乖,平常喜歡做什麽?”
湯圓兩個手在一起捏了捏“畫畫。”
諸老夫人現在看湯圓越看越順眼,別說湯圓說的是畫畫這種本來就挺好的事情,小姑娘就算說自己每天在家裏玩,諸老夫人估計都覺得小姑娘這是純真活潑,更何況說的是畫畫,諸老夫人立馬就高興的道“我們乖乖真是厲害,回頭給外婆帶副乖乖的畫來看。”
湯圓先是眼睛一亮,開口道“我···”
然後又緊張起來,遲疑了一下,她給諸老夫人帶了禮物的,是一副自己為諸老夫人畫的畫像,她遲疑當然不是因為不想送了,而是突然有些不好意思,還是怕自己的禮物配不上諸老夫人這麽好的人。
諸老夫人慈愛的摸摸她額頭,她年紀大了,手也不像年紀人那樣精致美麗,但卻仍然很暖和, 像湯圓記憶裏的冬天,祖母摸着自己的額發,講着故事,現在她已經記不得故事是什麽了,卻還記得那種溫暖的感覺,小姑娘仰頭主動在諸老夫人手心蹭蹭,小聲道“我給您帶了禮物···”
宗烨一直在旁邊,看着小姑娘糾結,她話音一落,宗烨立馬把畫像遞了過去。
“湯圓畫了很久的。”宗烨遞過去的時候還低聲囑咐了一句。
諸老夫人臉上全是驚喜的笑容,還喊丫鬟把桌上收拾幹淨,才認認真真的把畫鋪開。
原本沒看畫像的時候,老人家就挺高興的了,貼心的小外孫女這麽費心思的給自己準備禮物,不說別的,這份心意就夠讓老人高興了。
等打開一看,發現小姑娘畫的還不錯,更是意外之喜,諸老夫人笑的眼睛都眯起來“哎呦,真好看···”
她輕輕的撫摸着畫卷,顯然的愛不釋手“湯圓把外婆畫的太美了,外婆現在哪有那麽好看啊···”
說實話,沒有女人是不愛漂亮的,諸老夫人年輕的時候長得美,特別喜歡請人來為自己畫像,後來,她操心的多,漸漸的頭發白了,眼角的皺紋也多了,皮肉松弛,雖然不醜,到底不是年輕時候美麗的樣子了,她雖然不至于為了衰老而煩心,卻也到底不喜歡畫像了。
今天看到湯圓的畫像,小姑娘在畫中把自己畫的這樣漂亮,這種漂亮不是說湯圓把諸老夫人畫的年輕了,而是畫中老夫人的神态,看着就讓人覺得這畫裏的老太太那麽端莊大方,是歲月所沉澱下來的美麗。
諸老夫人抱着畫卷看了好長時間,才小心翼翼的親自收起來,交給旁邊的嬷嬷,還俏皮的叮囑“好生收着,回頭讓她們看看,我啊還是那麽好看。”
這裏說的她們,說的便是老夫人幾位關系親近的老姐妹,這是存了炫耀的心思了,而且恐怕不只是要炫耀自己還是這麽好看,更多的卻是要炫耀自己有個這麽貼心的外孫女。
聽見這話,底下坐着的諸環諸珍都擡頭看了一眼,諸老夫人話裏的意思,便是要把湯圓的身份正式定下來了,甚至還要把她介紹給老夫人相熟的貴婦,這如何能讓二人不嫉妒。
她們兩人翻過年就十三歲了,也到了相看人家的時候,正是需要人脈,尤其是諸老夫人手裏的這種高端人脈,要知道她老人家的朋友,也是別府裏的老夫人,要是有那位看上自己,姻緣方面卻是大大的便利。
諸環曾經把這事情的重要程度好好給諸珍分析過一遍,在請安的時候,兩人也明敲側擊的提過好幾次,都被老夫人幾句話撇過去,就是不願意把自己二人介紹出去。
諸環諸珍暗地裏早就抱怨過好幾回了,如今見湯圓不過是送給畫像便得了這樣的機會,臉上神色頓時精彩起來,諸環還好,有些忍耐的功力,看了上面一眼,立馬低下了頭,仿佛自己剛才什麽也沒聽見似的,安靜飲茶起來。
諸珍卻不大會掩藏情緒,抿着嘴一個勁兒盯着湯圓飛白眼,諸念喜歡湯圓,覺得這個小妹妹可愛又懂事,兩人上次手牽手跑過之後,更是仿佛有了些默契,她微微笑着看湯圓,有點想仔細看看湯圓的那幅畫。
見諸珍那樣子,諸念心裏不高興起來,但是她一貫溫柔,也說不出重話來,想了想,輕輕咳嗦了一聲,見諸珍還是那樣。
她低聲道“三妹妹,你眼睛是不是不大舒服?”
------題外話------
今天發生了一件好玩的事情
這兩天一直有個人微信加我,然後我看了一眼他打招呼的話,寫的是
我是你爸爸
我當時就覺得怎麽會有人這麽無聊啊,真是讨厭,我就沒理他
這個人連着給我發了好幾回請求,今天有考試也沒注意
然後,就到了晚上
我爹給我打了個電話問
閨女啊,我加你微信,你怎麽不回我?
我···
142 姻緣事心比天高
她這句話說得很低聲,原本沒想驚動誰,然而諸珍并不配合,她原本就看不起諸念,哪裏肯安生受她的教育,第一反應便道“你管我?”
諸念聲音小,諸珍回的這句便有些大聲了,恰好屋中別人還沒怎麽說話,這一聲一下子便突兀了,諸老夫人也看了過來。
諸珍沒料想到一屋子的人都看了過來,一下子也紅了臉頰,只是還不忘了瞪諸念一眼。
諸老夫人看着她這樣子,心裏默默的嘆了口氣,老人家不是不知道諸環和諸珍心裏的意思,兩個人湊在自己旁邊明示暗示的說了好幾回了,每回老人家這邊要是有別人的帖子上門,諸環諸珍第二天早上來請安的時候,都要說一遍。
這個說祖母我也想去賞花呢。
那個說祖母我們跟着也能照顧您老人家。
有時候,被說的煩了,諸老夫人也想着同意算了,但是看看她們倆的表情,諸老夫人還是搖了搖頭,沒有同意過。
其實,都是自己的孫女,諸老夫人心裏沒有不希望她們好好的,不管是論公還是論私,諸老夫人也盼望着家裏的每一個女孩都能有份好姻緣。
但是諸環諸珍現在這副樣子,老人家實在是領不出去,不是說她們不好看,都是年輕的小姑娘,一個個花骨朵似的,沒有不好看的,說的是她們的心思。
諸老夫人不反對小姑娘聰明有想法,生活在世家大族中,有打算是正常的,但是她們倆的心思實在是太明顯了,不知道忍耐,沒有本事心還高。
誰都知道嫁人要嫁好的,但是這個好在她倆那邊仿佛就是地位高,有身份就是好的了,老人家不是沒操心過,諸秋當年嫁給了晉平候,她還是自己嫡女,如今不也是白發人送黑發人了嗎?
老人家忍着心裏的疼,給她們兩人講過,然而這兩個小姑娘想聽的只是諸秋當年有多少嫁妝,根本不懂老夫人的意思。
幾次下來,老夫人心裏也看明白了,打定主意不能帶她們兩人往高門裏走,心高沒手段,還以為自己多厲害,這樣的要是放進世家裏,那是害人害己。
兩個女孩都是庶女,按老夫人的想法,最好是找個懂事上進人品好的年輕官員,正兒八經科舉考出來,或是家中富裕的小貴族,按照她們的身份也能做個當家主母,靠着諸府,想必也不至于被人欺負。
這樣的人,老夫人也挑出來過幾個,有了人選又去問鄭氏,鄭氏微微一笑道“兒媳畢竟不是兩個丫頭的親生母親,兩個孩子也不是養在我膝下,我也上過心,但是第二日二爺就來找我,讓我別害了兩個孩子···”她說着說着,眼淚都要下來了。
諸老夫人想想,只能第二日自己讓人叫來兩個小姑娘,也沒說人,只是微微透露了一下自己對于她們婚姻對象的選擇看法,沒想到諸珍諸環當即面色大變,甚至諸環還哭起來,諸珍更是生氣的道“知道祖母不喜歡我嗎,沒想到卻如此對我們,這是要把我們推進火坑去受苦呢。”
諸老夫人聽了這話,氣的一個倒仰,心裏道自己這是好心喂了驢肝肺,這兩個丫頭的心是定了,自己也沒必要說什麽了。
諸老夫人對她倆算是灰了心,更堅定了不能帶着她倆往高門裏轉的心思,現在已經不只是為了她們自己了,更是為了整個諸家,她們的性格品行手段嫁到全是人精的高門裏,沒準還要給家裏惹禍。
所以老人家平日出去交際的時候,都帶着諸念,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諸念是府中正兒八經的長孫女,又是大房嫡出,身份比她們倆強的多,二房的庶女,老夫人出門帶着是情分,不帶也沒什麽說不過去的。
但是諸珍諸環心裏就恨上了諸念,再加上諸念的婚事一直不成,她們倆心裏嫉妒,每次就拿着這個事擠兌諸念,你都出門見了那麽多家的夫人了,你怎麽還嫁不出去啊,甚至直接和諸念說過。
“帶你出去也沒有用,帶着我們多好啊···”
諸念性子弱,愛清淨,受不了她們一次次的來找自己念叨,而且她也不喜歡出門,接受那些夫人惋惜的目光,有一次還真的鼓起勇氣和諸老夫人說了,反正自己也嫁不出去,下次您帶着兩個妹妹出去吧。
諸老夫人氣的瞪她“這話再不許說,誰說你嫁不出去了···”
見祖母生氣,諸念也不敢說了,連忙給老夫人道歉,說自己錯了。
等這孩子走了,老夫人和嬷嬷道“你說這三個孩子的婚事,怎麽就····哎”
嬷嬷也跟着發愁,面對老夫人的嘆氣,也只能安慰道“二小姐三小姐還小,這兩年再磨磨性子,沒準以後就懂事了,知道您的苦心了,大小姐的事情您也別急,大小姐人那麽好,會有好運氣的。”
老夫人只能道“但願吧。”
這些都是煩心事,今天宗烨和湯圓過來,正是高興的時候,老人家不想多說,所以只看了諸珍一眼,說了句“要是眼睛不舒服就先回去吧,沒必要在這裏呆着···”
諸珍抿了抿嘴,真有心站起來走了,但是看看旁邊一臉擔心的諸環,再看見上首鄭氏臉上微微的笑容,想起自己姨娘前兩日的囑托,她到底忍住了,低聲道“謝祖母關心,孫女就是眯了一下眼睛,沒什麽事情。”
“恩,沒事就好。”諸老夫人聲音淡淡的,也沒在多說。
摟着湯圓又說了一會兒話,湯圓和宗烨都怕老人家傷心,對于在侯府的那些經歷不這麽提,只挑着好玩有趣的和老夫人說,比如說在山上采蘑菇啦,饅頭幹的蠢事啦,還有跑掉的吱吱吱。
說來有趣,明明就是一件小事,在湯圓說來,也那麽有趣,老夫人聽得連連贊嘆,看着兩個孩子心裏滿是贊揚。
雖然她們不說,但是他們處境的艱難諸老夫人已經知道了,在那種情況下,自怨自艾都是正常的,一個好好的世子驟然被從府中趕出去,還經歷了那麽多事情,但是兩個孩子眼中,卻只有生活中那些愉快的事情,眼神中毫無陰霾,全是希望,全是美好。
這樣的人才能在順境中不驕傲,在逆境中不氣餒,老夫人欣賞這種品質,更心疼兩個孩子,拉過來抱抱這個,看看那個,心裏又是高興又是心疼。
只是坐着說了一會兒話,宗烨就把湯圓抱到一邊坐着喝茶吃點心,不讓她接着說了,自己自然的頂替上,接着和諸老夫人聊天。
老夫人現在正是喜歡湯圓,小姑娘不僅長得可愛,說話聲音也軟軟甜甜的,說的事情也有趣,宗烨嘛,雖然聲音也好聽,說的卻幹巴巴的,不如小姑娘形容的好玩。
一方面因為這個,一方面也是為了表示自己對湯圓的喜愛,孩子畢竟不是親生的諸家人,老夫人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其他人的态度就會做出相應的改變,所以就笑着和宗烨道“你說的啊沒有湯圓有趣,來,湯圓,外婆啊,還是想聽我們湯圓講。”
湯圓立馬就要過去,宗烨皺皺眉,攔住她的動作,低聲和諸老夫人解釋“湯圓這兩日有點上火,說話多了回去嗓子疼。”
“哦。”老夫人這才明白過來,說的好好的,宗烨怎麽就讓小姑娘一邊喝水去了,剛才還想呢,宗烨也不是愛說話的性格啊。
老夫人點點頭,囑咐湯圓“原來是這個原因,是不是這邊天冷烤火烤多了,梨湯喝了嗎?”
湯圓點點頭,不好意思的低聲道“沒事的,已經再喝了。”
老夫人卻還是不放心,小姑娘嬌嬌軟軟的,上火雖然是小事,卻也能托出病來,老夫人想着,還要叫府中的大夫來給湯圓看看。
湯圓練練擺手,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宗烨,宗烨卻點了點頭“看看也好。”
雖然在府中已經看過大夫了,諸府這邊的大夫沒準會更厲害一些,倒不妨再看一遍。
諸老夫人和宗烨的意見統一了,湯圓反對也沒用,只能又看了一遍大夫,幸好的是,大夫認真把脈之後,也說是實火上升之症,宗烨又問了問要吃什麽藥,得到的結果和看過大夫的建議一樣。
都說不必喝藥,多飲湯水便好,看完大夫,正好也差不多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了,諸老夫人還特意往湯圓面前放了一盞梨湯。
宗烨坐在小姑娘旁邊,若只有他倆和老夫人,那吃飯的時候說說話也沒什麽嘛,但是今日是一家人吃飯,規矩大些,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