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病檢結果
铛铛铛擋,我來更新昨天的病檢結果啦。
說正事之前,插播一條科普。
剛才刷到一個詞叫“病恥感”,意思是因為覺得生病是件很羞恥的事情,所以拒絕接受現實,也拒絕接受治療。
感覺需要不露痕跡的把這個思路推薦給爸媽,讓他們好好反省一下。哼。
人食五谷雜糧,怎麽會不生病呢。生老病死本來就是人生常态,平常心就好。
話說其實昨天早上就知道結果了,在外面和好朋友溜達了一天,累的像條狗子,之前想好的二更也随他去了。本來我就是個嚴于律人寬于律己的雙标狗,更何況現在還是病號狀态,更是每天花樣偷懶,毫無負罪感。
你看,生病也未必全是壞事,至少是個不錯的停下來緩沖一下的借口。
昨天一早在醫院,醫生把醫用膠帶一撕,線頭一剪,輕輕一扯就拆線完事兒,一秒鐘都不要,幹淨利落。也不怎麽疼。
像我這樣循規蹈矩,沒有什麽好奇心的人,如若不是親身經歷,根本沒有機會或者想法去了解這些事情。包括之前被推進麻醉室,躺着看天花板上的燈後退,真的是很新奇的視角,我甚至還拍了條抖音紀念。
我思考過很久人活着是為了什麽。稍微能說服自己的結論是,也許活着本身并沒有目的,沿途的經歷和感受本身才是意義。這樣一想,我就覺得那我活的還挺充實的。不說對生活心懷感激,至少是沒有怨恨的。
昨天醫生拆完線,就給我看了病檢報告。我還沒說話,醫生就笑眯眯地說,你看這個實驗室發回來的報告,是癌症。确診了。
中間都不帶停頓的。十分流暢自然的态度。
我面上也是笑眯眯的,就問,具體是什麽情況?要怎麽治療?
其實內心的os是:我特熱媽熱伐克,這種breaking news,真的不需要給患者進行一番心理建設嗎?直接說出口真的大丈夫?
不過也沒什麽感覺,畢竟早在七月底我就做了最壞的打算,這種程度的沖擊,消化了一個月,基本上也翻不起什麽水花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病人去醫院之前,只盼着自己其實沒病。但是見到醫生後,各種檢查,就有種悄悄希望自己有病,最好再稍微嚴重一點的奇異潛意識。不然怕對不起醫生的忙碌,對不起占用的國家醫療資源。好吧,你可能只想說,只有我這種奇葩才有這麽奇異詭谲的思路。
Advertisement
聽到消息後,我就很馬後炮的想,看看,多虧了我一開學就申請了休學,全額退回了巨額學費,不然現在要麽是耽誤治療,要麽是耽誤學習。我真是機智。
其實前兩天還在後悔不該休學,在家太閑了。此處略過不提。
接下來就是科普啦,我知道你不想知道,你可以說你根本不care。哈哈,但是這封信我壓根也沒發給你,你就沒有發言權啦,我就按自己的思路慢慢解釋好了。
按我之前的百度看病,甲狀腺癌有四種類型,包括ru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大概就是惡性程度依次升高。絕大多數人都是第一種,惡性程度最低,愈後最好。之前也有人說,這種甲狀腺癌不應該稱之為癌症,因為真的不是很嚴重。還有人說,如果上帝必須要我得一種癌症,那我選擇甲狀腺ru頭狀癌。我只想說,真是戲精。上帝才沒那麽無聊。
我這個病就有意思了,醫生說切下來的半扇甲狀腺裏面發現了兩種癌細胞,也就是前兩種的混合型。不明覺厲。
醫生說,我的癌細胞的形态還挺嚣張的,就是尖尖的,infiltrative,翻譯成有浸潤性?你懂的,我的英語巅峰還停留在高中上外國語的時候,上一任大學學的法語,學到最後,法語不精不通不說,還順帶污染了我的英語。說多了都是淚。
然後就開始說手術的事情。醫生的意思是剛做完一個手術後三到八周是不适合在同樣的位置做手術的,因為傷口恢複,附近的細胞密度會比較大。所以建議我,要麽下周就手術,趕在兩周內,要麽就等兩個月。然後就說他不建議等,畢竟等待過程中各項風險都在增加。他就很開心的說,他在我去之前提前做了功課,問了醫院那邊的床位和手術室,說醫院可以給他一個額外的位置,下周二下午就很OK。
我就說,好呀好呀。
醫生終于體現了一點對病人的關懷,說你不需要多點時間消化一下這個信息嗎?跟家人商量一下呢?
我就說下周二挺好的,我閑着也是閑着,拖到後面還會影響之後的計劃。
醫生就解釋說,之所以要切除剩餘的甲狀腺,是為了做一個放射性碘的治療,用到同位素碘131。放療的時候不能有殘留的甲狀腺組織,不然沒問題的組織也癌變了。放療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癌細胞擴散。手術後恢複三個月再來做這個碘的治療就好。
具體的步驟就是吃下去放射性元素,然後被隔離起來三五天,因為到時候我就會變得有放射性。
結賬的時候,發現醫生居然給打折了,只收了200澳幣。剩下的都是保險報銷。開心。
說到這裏,真的忍不住吐槽一下我的那群豬隊友一樣的好朋友。我跟他們說這麽生死攸關的嚴肅話題,他們的點就是,“咦,放療?放棄治療的意思嗎?還是放飛自我的治療?”
我:“放射性治療,簡稱放療。我還有救,不想放棄。謝謝。”
還有就是說,“同位素诶,我只在高中化學課本上見過,你居然能吃!太高科技了,還自帶放射性,那你會變激光超人嗎?biubiubiu的那種?”
我:“對對對,我的眼睛還會發出七彩的光。”
還有一個孜孜不倦的追問,“那你要掉頭發嗎?會變成禿子嗎?”
我:“你禿了我都不會禿,多謝關心。多餘了。”
還有一個妹子,發了微信公衆號的一篇迷之推送,标題是,80%的人都有癌症。
還說,“你這個手術好便宜啊,我做個美容都比這個貴。”
我:“……”。
我特熱媽熱伐克。
真是一口老血就要噴出來了。
我跟他們說這個是為了聽他們抖機靈開玩笑拿我逗樂子的嗎?這種朋友,要來有何用!難道不是應該哀鴻遍野,淚流滿面嗎?這過年一般喜慶的氣氛是哪裏來的?好氣哦,真是交友不慎,不說他們了。
好吧,上面一段是開玩笑的,我知道他們只是想緩解一下其實本來就不嚴肅的氣氛。好閨蜜淡定的回複了半天,突然來了一句,“好想抱抱你啊。”猝不及防,鼻子一酸。
要說他們是假的渣,那你就是真的渣了。我們是有什麽深仇大恨嗎?居然沒有回複。正常人,就算之前生氣,遇到這種情況也會象征性的關懷一下吧?
算了,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從醫院出來,我就跟爸媽打電話說了。媽媽才開始的态度很奇怪,就是突然開始很生氣,就說,“他們怎麽這樣啊,國內都是做手術的過程中有個十分鐘快速病檢,如果發現不好的話,就直接全切了,怎麽會需要動兩次手術!”
然後就說,“不去別的醫院,找別的醫生多方會診嗎?怎麽就看了他一個人,就做這麽大的決定?萬一別的醫生說不用切呢?”
還問我,“醫生有沒有說不做手術會怎樣?有沒有說做了手術的話愈後會怎樣?”
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我以為我跟醫生相談甚歡,對這個病本身和後續治療已經有了一個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結果發現媽媽的觀點都好新穎啊,但是又十分在理。頗有一種準備了好久的考試,結果會的全不考,考的全不會的挫敗感。
只好化被動為主動,把病檢報告發了過去。态度十分誠懇的說,“媽,你在國內認識的醫療系統的人多,要不你找人問問,國內要怎麽處理?”
果然媽媽那邊就不再攻讦我了,火急火燎的就撂了電話,去找人咨詢了。
打給爸爸就很有意思了,爸爸說,“哈哈哈,這就叫禍不單行,你看上周切了一邊,下周要切另一邊,都切了之後,就只剩下福氣了。”
我表示,思路清奇,搞笑中帶着理解,理解中帶着祝福。語氣輕松,倒是讓我松了一口氣。
打完電話就跟小夥伴坐船去歌劇院那邊了。小夥伴也是有趣,盤正條順有胸器。最近換工作,賦閑在家。調侃自己是大齡剩女,失業在家,父母還鬧着要離婚,馬上要成為單親家庭。
性格十分可愛了。
我覺得人都是有自己的底色和基調的。有的人就會沒來由的有些陰郁,看事情悲觀消極,不願付出努力。有的人就很嬌滴滴的,好像從來沒有受過苦一樣的小公主一樣。小夥伴其人,屬于生命力特別旺盛的那種,是真正的元氣滿滿,開心不開心,都很真實。大聲說話大聲笑,吐槽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哈哈,自黑小能手。
見她第一眼,覺得外表豔麗,不太好惹。沒想到會成為好朋友,整日厮混。
我們在船上看着風景,絮絮叨叨,我就跟她說,“認識你真高興。”她說,“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