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終不可谖(十)

李宸看着趙氏的神色,自然是能看出來她心中的不忿。說來也好笑,有的人一面仗着皇家的勢,一面卻又看不起如今母儀天下的皇後。當真那麽有傲氣,她倒是別打英王妃頭銜的主意啊。

趙氏看着李宸冷漠的眼神以及從容的舉止,一言一行無不透漏着對方比她尊貴的意思,她想起母親在府中評論武則天的話,心中霎時生出了忌恨,武家是個什麽鬼東西,小門小姓,單靠一身狐媚之術,一朝飛上指頭,如今連生的女兒也是這麽讨人厭。可她心裏又到底是忌諱李宸的身份,不敢亂動。于是只好站定在原地,冷冷地看着李宸,一言不發。

李宸才不會将她那不痛不癢的眼神放在眼裏,又說道:“适才貿然前來的侍女太過放肆了,佛門清淨地,她前來大呼小叫出言不遜,讓她去大殿佛祖跟前跪兩個時辰。”

趙氏聞言,臉色氣得發白,“你憑什麽罰她?”打狗還得看主人臉呢,可她好歹也是個縣主,她的母親是當今聖人的姑姑,永昌公主這般做法,分明是意在羞辱她!

還不等李宸說話,一個看着較為年長的侍女連忙上來制止了趙氏,“永昌公主,您、您不要見怪,我們縣主并非是故意的,她、她、她只是因為近日常樂長公主身體不适,心煩意燥才會如此,她、她……”

那名侍女急得額頭上都滲出細汗來,若是縣主這趟出來與永昌公主鬧了什麽不愉快,她回去可不知道要受什麽責罰,縣主從小便被常樂公主與驸馬兩人寵得上房掀瓦,如今遇上了個不給她面子也不需要給她面子的永昌公主,一下子便踢到了鐵板。

李宸笑了笑,看向那個急得冒汗的侍女,又看向一臉氣憤難抑的趙氏,“這可是靈隐寺,上有佛祖三尺神明,下有前來上香的芸芸衆生,她張牙舞爪到處橫行,我憑什麽不能罰她?”

趙氏瞪着李宸。

李宸若無其事地瞥了趙氏一眼,随即帶着上官婉兒和舒芷離開了後院,李敬業和李旦等人已經在靈隐寺前的臺階上等着。

李旦見李宸過來,忍不住問她跟趙氏說了什麽。

李宸懶得将事情敘述一遍,于是就讓上官婉兒将适才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說了。

李旦聽了,嘆了口氣,說道:“永昌,她既然是父親為三兄選好的妃子,便是我們日後的阿嫂了,有些事情,也未必非要那樣不留臉面。”

李宸聞言,當下反駁說道:“就是因為她日後會是我們的阿嫂,我才要教訓她身邊的侍女,讓她曉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略頓,李宸又說道:“若非是她不将我放在眼裏,我又怎會不給她面子?”

李旦覺得李宸說的确實不錯,但他身為兄長,即便心中再贊同阿妹的說法,該要提醒的話還是要提醒的。于是他轉頭,有些無奈地說道:“你也不怕她回去跟父母說,到時候說不定父親耳根又不得清淨。”常樂公主要是心疼女兒被李宸欺負了,跑到父親那裏去哭訴,也是夠煩的。李旦覺得自己真倒黴,阿妹頭一會兒私服出宮讓他陪同,接過便鬧出了這麽個要幺蛾子。

在旁一直沉默的李敬業聞言,忽然說道:“公主這般,已經是十分大度明理了。”

李宸忍不住笑了起來。

Advertisement

回到宮中之後,李宸便跑到了清寧宮去。武則天手中拿着一個剪子,正在修剪一株三色牡丹。太子妃裴氏在娘家的時候,便喜歡拾花弄草,如今到了宮中依然興趣不改,她從前又曾聽李宸說過武則天喜歡牡丹,恰好今年她的三色牡丹準備開花,便送了過來。

武則天見到這株三色牡丹,心情大悅,連修剪都親自上陣了。

李宸将在靈隐寺遇見趙氏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母親,說道:“沒想到安陽姐姐身邊的侍女竟然如此猖狂。”

武則天聽完之後,半天沒說話,倒是臉上露出一個微妙的笑容來。

李宸看着母親的笑容,心裏又開始打鼓:母親是不是又在醞釀什麽大事?這種時候,難道母親不是應該引起重視,認為這個趙氏的德行并不是太好,即便是親戚聯姻,也該要考慮此人是否合适當英王妃才好嗎?母親常說要避免德不配位的情況,如今出現了一個,她怎麽都不考慮?

然而李宸心裏打鼓也沒用,因為武則天說道:“這事兒我曉得了,你父親若是不問你,你也不必特別與他提起。”

李宸笑着點頭,然後又從身上掏出了一個平安符,“這是我在靈隐寺為阿娘求的平安符,會保佑母親身體安康、百年無事。”

武則天拿着李宸帶給她的平安符,心中既感覺新鮮又感覺動容,這是多個子女中,唯一一個替母親求平安符的孩子。武則天覺得自己心裏都暖洋洋的,伸手抱了李宸一下,笑着說道:“我的永昌也開始要長大了,母親真舍不得。”

武則天的話讓李宸心裏一愣,随即暗暗苦笑。說實話,她也舍不得長大,因為長大後遇到的困難和煩惱都是成倍地在增加。

大概是在靈隐寺跟趙氏折騰了一下,李宸覺得有些倦了,與武則天又說了幾句話之後,就回了鳳陽閣。

李治自從去年搬入大明宮之後,發現大明宮住得确實比太極宮舒服,于是便正式搬入了大明宮。夏天時李治避暑住的宮殿叫含涼殿,平時住的地方仍舊命名為長生殿,武則天的住所依然是清寧宮,如今李治和武則天的幾個兒子成家的成家,封王的也都在宮外設府,自然是沒有皇子們住的宮殿,而李宸和太平住的地方,便是鳳陽閣。

太平見李宸回來,自然是要上來問東問西的,李宸也好耐性地一一将看到的景致和遇到的事情都告訴太平。

太平聽到趙氏的事情,嗤笑了一聲,“跪兩個時辰還膽敢忿忿不平,若是遇上我,便直接杖刑處理。”太平對父親十分尊敬的姑姑常樂公主并沒什麽感情,而且每次常樂公主的長輩架子都端得老高,于是太平沒記得常樂公主這個姑奶奶有多少身為長輩的寬容慈祥,只記得這個姑奶奶如何倚老賣老地往母親心裏添堵。所以太平對常樂公主府裏的任何一個人,都無法産生好感。

李宸靠在身後的大枕頭上,整個人都有些懶洋洋的,語氣也帶着幾分懶散:“可四兄還說我不給面子安陽縣主呢。”

太平也挪了挪位置,坐到李宸身旁,和她一起靠在大枕頭上,語氣頗有幾分不以為然,“別聽四兄的,他那個人平常就是溫溫吞吞的,什麽以柔克剛,我瞧他壓根兒是什麽都好,旁人做錯了什麽他也無所謂。”

略頓,太平又說道:“也弄不明白父親覺得安陽縣主哪裏好了。”

李宸想了想,說:“大概是因為安陽縣主的母親是父親的姑姑,所以父親才覺得安陽縣主好吧。”何況常樂公主本就是皇室中人,将趙氏納為英王妃一則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二則是三兄再怎麽着也是和自家親戚聯姻,他平時鬥雞走狗也好,不思上進也罷,甚至成婚後十分有可能是妻管嚴也不怕他培養些什麽亂七八糟的勢力,反正都是自家人。

李宸又說:“反正如今三兄住在英王府裏,安陽縣主要真的成了嫂嫂,與我們也很少呆一起。”

太平一愣,想來想去,大概也就是這個道理,可她一想到見到趙氏那副不知道打哪來的高傲就覺得讨厭死了。可對李宸來說,只要未來的英王妃不姓韋,就什麽都好說,就算是趙氏,她也覺得可以接受。

趙氏是不讨人喜歡,她若是成為了英王妃還是那副桀骜不馴又仗勢欺人的模樣,自有武則天去收拾她。李宸別的信心沒有,對母親整人的手段那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的。

而且,李宸想起适才她跟母親說起趙氏在靈隐寺的事情時,母親神情十分輕描淡寫,還叮囑她說此時不必特別向父親提起。常樂公主時不時地耍臉色給母親看,母親又怎麽會樂意趙氏成為應王妃?如今難得有個趙氏的把柄,正常情況下難道不是趁機把這丫頭給踹了?

李宸思前想後,對母親的這種表現只能解釋為母親又不知道要使什麽手段了,搞不好這個趙氏還是母親的槍靶子。

快到清明了,不羨園的茶葉也可以采摘了,摘完之後陸寺丞肯定又會張羅着制造茶餅之類的,李宸想起去年冬天去不羨園的時候,陸寺丞收集了許多梅花雪水,說等來年明前的茶葉采摘之後,便可以用梅花雪水來煮茶。

李宸想,趙氏要當英王妃這事情她還是作壁上觀,別摻和為妙,還是跟母親說她想去不羨園住一陣子好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