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農門天驕2

暮色四合,東山村升起炊煙,四處彌漫着柴火味,夜霧中高高的稻草堆看起來像一個個鼓包,牛羊都已回了栅欄,時有狗吠聲傳來,處處透着閑适與安詳。

張秀才拖着病體提燈守在家門口,他焦急地向村口方向張望,秋日微涼的風吹得他偶爾咳嗽幾聲,心中納悶,這彤兒一大早去了她姑家,怎的這時還不見回?

隐隐約約中,他聽見了馬車軋地的吱呀聲,張秀才的心提到胸口,就怕再一次失望。

不多時,老仆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昏暗的燈光下,光影描繪出暖黃色輪廓,張秀才的心終于安定,他重重籲了口氣。

張秀才提燈上前,這才發現雙腿有些麻了。

馬車停下,他情急中未能注意到老仆神色異樣,只見車簾掀起,張元彤撫着胸口緩緩下車,看起來臉色很差。

“彤兒,怎麽了?”張秀才又緊張起來。

對方虛弱地笑了笑,比劃着手勢,示意進屋再談。

書房內,俆妙君将她遭遇了山匪劫持一事,借着手語及書寫的方式告訴了張秀才,又描述了自己裝病一事,只稱是故意傷了咽喉吐了血吓退來人。

其實,她當時眼勢不妙,狠心往肺部使了些力氣,這才又咳嗽又噴血的,但她出手極有分寸,看起來嚴重,實則只是輕傷,憑借她的神識強度不出一月便能痊愈。

張秀才聽了又驚又怕,立刻就要找大夫,俆妙君忙拉住他,示意明日再去不遲,她匆匆比劃道:“那些山匪好像在等着我似的,他們不要財,偏偏只要車上的人,如果他們不知車中是誰,又為何那麽确定?”

“你是說……?”張秀才沉吟道:“他們是有備而來?”

“爹,您有把我去姑媽家的消息告訴誰麽?”俆妙君以手勢問道。

張秀才緩緩搖頭,接着一愣,臉上露出震驚的神色,随即又疑惑地擰着眉:“我……倒是跟向文提了句,可他……怎麽可能?”

聽見“向文”二字,俆妙君斂下眉目,燈影下的表情帶着一絲落寞與傷感。

張秀才一見,哪裏還不明白?女兒肯定也聽說了聶向文的荒唐事,唉……

Advertisement

他也不知為什麽,兩年前聶向文一次大病後醒來,整個人就跟轉性了似的,說是不記得以前的事,退了縣學,倒騰起商賈之事不說,這一年來愈發荒唐,竟與一個妓子攪和在一起。滿村人都知道了,只道是讀書人皆風流,可有那麽多讀書人一心只讀聖賢書,哪兒有那麽多風流勁兒?何況,他不也守着亡妻度日麽?在他看來,聶向文所為根本污了讀書人的名聲!

可他能怎麽辦呢?親事早已定下,他的身體又越來越差,如果他走了,留彤兒一人在世他如何放心?只盼着這副破敗的身子能支撐到彤兒成親,讓他也走得安心一些。

正想着,外頭忽然傳來一道聲音:“親家,你在嗎?”

是馬氏,這麽晚了,她怎麽來了?

張秀才疑惑地看了女兒一眼,起身相迎。

一出院子,就見馬氏在門外探頭探腦的,張秀才心裏有幾分不喜,加上方才一閃而過的念頭,他勉強笑道:“親家此來,所為何事?”

馬氏見他面色不佳,臉上閃過不屑,但很快收斂了,她嗓門洪亮道:“知道親家還病着,向文他在縣裏買了些補品托我給您送過來。”她把手裏的東西拎高一些,“再說我也有陣子沒見過元彤了,還怪想她的哩,今天順路來看看。”

張秀才聽說是聶向文的心意,臉上的笑容真誠了些,心道果然是自己多心,聶向文再荒唐好歹也是他看着長大的,能壞到哪裏去?于是笑着道謝:“親家多禮了。”

這大晚上的,他不好親自招待馬氏,本應讓彤兒出來見見,但想到女兒今日遭的罪,便委婉道:“彤兒今日有些不适,已經歇下了,明日一早我便帶她上門拜訪。”

馬氏聽得此言,眼珠子一轉,問道:“有什麽不适的?正好讓我看看。”說着身子就想往裏擠。

張秀才臉色沉了下來,心想這馬氏平時挺精明的,今日怎會如此冒失,他更不願讓她去打擾女兒,便加重語氣道:“今晚着實不便,就不勞煩親家了。”

誰知話音一落,馬氏直接變臉,拉高了嗓門:“元彤是我未來的兒媳婦,就算身子不适我探望一下怎麽了?親家百般阻撓我見元彤,莫非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事?

張秀才一愣,就見聶向文從另一方向急急跑了過來,氣喘籲籲地拉着馬氏道:“娘,您快別說了,跟我回去吧,那、那只是些流言蜚語,您怎麽就信了?”說完,充滿歉意地看着張秀才,小聲道:“先生。”

“什麽流言蜚語?那可是有人親眼見着她被一群山匪給擄走了!”馬氏扒拉下聶向文的手:“再說了,你娘我也沒有信,這不特意來找親家求證嗎,哪知道秀才公連讓我見一面都不許……嗚嗚……”

馬氏一屁股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哭嚎道:“我苦命的兒啊,這張家是想故意坑你啊,想讓你娶個破鞋啊,嗚嗚……”

“你——!”張秀才怒不可遏,幾欲吐血,他萬萬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

附近不少人家都被悄悄推開了院門偷看,此時也被馬氏的驚天豪言給震驚了,這……秀才公的閨女,莫不是被……

“你、你污言穢語,血口噴人!”張秀才身子一晃,眼看就要摔倒,旁邊的老仆忙上前攙扶,一臉氣憤地罵道:“你們少在那裏胡說八道!聶公子,你也是讀書人,難道不知女子的名節有多麽重要?”

聶向文一見他,心中一驚,可轉念一想,他可是看着張元彤坐馬車走的,她還能從十幾個人手底下跑了?再者說,張秀才之前百般推诿,又怎麽可能沒有問題?何況他娘聲音這麽大,張元彤要真在屋裏,估計早就被吵出來了,這老仆,多半只是回來報信的。

想到此處,他“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先生,請您原諒我娘,她只是心疼我。”說罷他做出一副心痛又憐惜的表情:“就算、就算元彤妹妹真的……真的遇上了不好的事,我也絕不嫌棄她,我……”

“你敢!”馬氏猛地從地上跳起:“你要是敢娶這個不幹不淨的破鞋進門,我、我就撞死在你面前,說着就往木門上沖。”

聶向文慌忙抱住馬氏的腰,哀聲道:“可元彤妹妹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她也是受害者,若再讓她承受第二次的傷害,我又于心何忍?”

“你要娶就去娶,以後別再喊我娘,別再認我,你不讓她受傷害,那我呢?我辛辛苦苦養你這麽大,是讓你娶個不幹不淨的破鞋來招人恥笑的嗎?!”馬氏奮力掙紮,眼看聶向文就要拉不住。

“我……我……”他心一橫,放開馬氏再一次跪在張秀才身前:“先生,是我對不起您,對不起元彤妹妹,您要怪就怪我吧,我……不能看着我娘不要性命,我願意納元彤妹妹為妾,定會好好待她!”說完“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

他一面演戲,一面想着張元彤名聲已毀,給自己做妾已是高攀,又想到她那弱柳扶風的姿色,一個啞巴在床笫間想必別有妙處,下腹隐隐升起了一團火。

“兒啊,我們怎麽那麽苦啊……”馬氏似乎絕望一般,又癱倒在地上。

母子倆你來我往間,竟坐實了張元彤失貞一事,此時院門外已圍了不少人,他們見聶向文如此重情重義,心道:不愧是讀書人,這被糟蹋過的女子連鳏夫都不肯要,他大好的前程竟還願意将人納回家,真是高義。

于是有人勸道:“聶二郎,你這心是好的,可……張家閨女被山匪給擄走也不知還回不回得來,不若早些告訴裏正,先救了人再說。”

“是呀,秀才公,您也別為難聶二郎了,這事您實在不該瞞着——”一個長臉婦人突然止住了聲。

屋門前,出現一道娉婷身影,她逆着光,影影綽綽仿佛月中仙。

有人将油燈提得高了些,火光映照出她的容顏,只見她黛眉清目,瓊鼻櫻唇,此時面色霜白,兩行清淚自臉頰滑落,讓人一見便心生憐惜。

俆妙君渾身是戲,那眼中似悲似怨似委屈似不可置信,那淚水似痛似苦似悵然似傷心欲絕,她當然不會早點出來,來早了,還怎麽讓這對母子加戲?

正在嚎哭的馬氏生硬地停了哭聲,驚道:“你怎麽在這兒?”

聶向文心中一跳,暗叫不好!

只見張秀才冷笑幾聲:“好好好,我真是教了個好學生,結了個好親家!我到要問問你們,我女兒不在家中又應在何處?方才我已告知她身體不适,不易見人,你們非要糾纏,甚至……甚至污蔑那等污糟之事!那報信之人也是奇了,他既見元彤被擄走,為何不上報裏正,為何不以救人為先,反倒上你家搬弄是非?”

馬氏被問得傻在當場,二郎不是說他都安排好了嗎?

張秀才見馬氏一掃之前嚣張,垂頭喪氣,啞口無言,又見幾個嘴碎的村人目光躲閃,他心中閃過報複的快意,又對聶向文橫眉怒目:“你一介讀書人,不問真相原由,任憑你娘胡攪蠻纏,裝得一派君子之風,話中卻處處造謠诋毀,口口聲聲‘不嫌棄’,我好好的女兒,用得着你來嫌棄?!道貌岸然說得就是你這種人!”

“是啊,他們怎麽先不想着救人,反倒來鬧事?”人群中有人反應過來。

另有人想到縣裏聽來的傳言,道:“那聶二郎好歹是讀書人,怎的跟無知村婦一般起哄,莫不是找個借口想退了這親事吧?我可聽說,他們家近日攀上了縣裏的劉員外,興許嫌張家擋路了……”

聶向文此時還跪着,聽着人群議論,臉色忽青忽白,心中痛罵王狗子辦事不靠譜,可事已至此,他所有的算盤都打不響了……

只聽張秀才冷冷問道:“你們這般不要臉面,不就是想退親嗎?”

聶向文哪裏敢承認,支吾道:“先生,這……只是一個誤會,學生并無退親之意。”

“不是誤會。”張秀才突然笑了笑:“自今日起,你不再是我的學生,張聶兩家也不再是親家,這樁親事,不要也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