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最冷的龍椅
更新時間2012-8-30 22:35:03 字數:3115
觀雲海在廣州一直呆了将近三個月,只打聽到的最可靠消息是,觀止确實回了廣州,這是唯一确定的事情,但是到底在哪裏就為人可知。
前一段時間,觀止就知道了觀雲海在找他,所以觀止的行蹤更是隐秘,觀雲海只好給北京的觀明海發個電報說找不到觀止的行蹤。觀明海嘆息的搖搖頭。
小時候的觀止是個讓觀明海非常得意的兒子,如今觀明海感嘆時光流逝的同時也懷念起小時候的觀止來。
由于八月底的北京氣溫幹裂,慈禧太後去了承德避暑山莊,李蓮英和恒玥格格陪侍在一旁,慈禧已經六十四歲了,蒼老許多,面容卻還絲絲紅潤。
這很大的一方面原因是因為觀容的滋潤,這個男子始終都是會讓一個女子忘乎所以的陶醉。主動和被動的差別就在于給人的快樂程度的不同,慈禧曾經的男寵都是被動的害怕她的權勢而不得不對慈禧好,觀容是因為對慈禧女子的欽慕和對自己本身能接納女子的性格,主動喜歡上了慈禧的強烈性格。
甚至會是愛的,天下傾慕他的女子衆多,可他偏偏獨愛太後,這就是觀容,一個視女子為萬物起源的男人,他有這麽去做去接受女子的尊貴。
觀止和觀容兩兄弟的最大差別就是世界觀的不同,觀止是個事業第一,責任大于一切的男人,觀容是女子第一,兼愛大于一切的男子。一個理性,一個感性,理性的觀止把家國責任都擔當在自己肩膀之上,感性的觀容把自己的情感付諸在任何感情之上。
除了他們兩兄弟都長了一副俊美的臉部輪廓之外,很難想象他們是完全血親的兄弟。
光緒帝的變法計劃已經實行了兩個月多,與觀容和慈禧商議的三個月期限差不多到了,當然光緒帝并不知道有這麽個“期限”是為限制自己而存在的。趁着慈禧不在皇宮裏,光緒帝在軍機處秘密召開會議,準備一舉趁慈禧不在宮中的時候把權力奪去過來,準備發動政變。
光緒帝真是個可悲的君主,身為一國之君,權力卻掌握在慈禧手中,不憋屈才怪。
所以說光緒帝一再的是慈禧為皇太後供着,心裏要是沒有半點委屈那是不可能的,要說不敢怨恨慈禧是真,沒有怨恨之心絕對為假。
光緒趁着慈禧去了承德避暑山莊,變法運動又實行兩個月之久,他認為時機成熟,應當發動政變,把政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慈禧暗中給消滅了。
軍機處裏,光緒帝對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說:“變法就當徹底,朕現在任命你們四人四品銜章京,處理新政事宜。”
“謝皇上。”譚嗣同等四人叩謝光緒帝。
新政事宜,由譚嗣同四人管理,同時光緒還任命了許多維新派官員,以壓制慈禧。軍機處裏的光緒大有一舉消滅慈禧勢力的野心,可光緒帝始終太年輕,勢力範圍遠沒有慈禧廣闊,也太小看了慈禧的勢力範圍。
Advertisement
光緒帝在軍機處密謀了這個計劃才沒有一天就傳入到了慈禧的耳中,慈禧在承德避暑山莊裏,頓時火帽三丈,沒想到光緒帝會跟她翻臉,她叫榮祿調兵遣将,聶士成部駐天津陳家溝,董福祥部駐北京長辛店。翰林院編修李盛铎奏請光緒帝奉慈禧太後去天津閱兵,以乘機脅迫光緒帝讓位。
光緒帝在北京也意識到了他的目的被暴露,可箭已經在弦上,回頭已是不可能,光緒帝密诏楊銳,告以危局,命與林旭、劉光弟、譚嗣同等速議對策。
譚嗣同認為只有告之在天津訓練新兵的袁世凱前來救駕,于是譚嗣同連夜趕往天津會見袁世凱。袁世凱這人一臉的狡詐,光緒帝深知道這人的心口不一,可形勢緊急,袁世凱是唯一能前來救駕的人。
榮祿已經派兵準備進入北京,而榮祿是慈禧軍隊的首領,一旦榮祿進入北京,光緒帝的命運只有死路一條,或許慈禧會看在他是皇上的份上饒他一命,但後果依然非常嚴峻。
譚嗣同來到袁世凱的府邸,見了袁世凱說:“袁将軍,皇上旨意,讓您速回北京斬殺榮祿,情況緊急,當夜就發兵。”說着譚嗣同遞過去一份聖旨。
袁世凱接過來細細看了看然後想想,這一發兵就意味着和慈禧太後作對,萬一要是失敗就可是抄家之罪滿門抄斬,袁世凱這人怕死,可這是聖旨,他不得不從。袁世凱左右為難了一會,想出個鬼點子對譚嗣同說:“譚先生可以先回宮,由于在下訓練的是新兵,當夜不能趕往京城,明日定派軍對入京。”
譚嗣同再三說應該當夜就派兵,當袁世凱就是找各種理由不願意譚嗣同沒辦法,只好連夜趕回北京,彙報了情況所袁世凱願意發兵,只待明日。不管怎樣光緒帝還是蠻高興,至少袁世凱答應了會帶兵回北京。
非常可惜的是就在譚嗣同前腳剛走,袁世凱後腳就聯系了榮祿,洩露了光緒帝要舉兵反太後的舉動,榮祿連夜彙報慈禧,慈禧大怒,命令袁世凱不得有任何舉動,第二天一大早,慈禧就在榮祿的護送下會了京城。
光緒帝沒等來袁世凱的軍隊,反而等來了慈禧,這光緒帝臉色都白了,袁世凱這人果然不能相信,一切都為時已晚,光緒帝不是敗在了袁世凱的背叛,而是一開始就敗在了低估了慈禧的勢力。
慈禧并非是一個背叛就可唬言過去的人。
光緒帝見是慈禧進來乾清宮裏,上着早朝的光緒帝,他吓的話都沒有一句,慈禧也一句話沒說,就看了一眼光緒帝回了暖心閣,其他大臣皆尾随着慈禧而去。
只留下幾個維新變法的新臣子,像譚嗣同等人,他們這回也只有等待降罪的時間了。那些大臣尾随着慈禧,這才是明智之舉,留在乾清宮裏,面對光緒,這個沒有實權的皇帝,只會讓自己烏紗帽難保。
“皇上,這可怎麽辦?”譚嗣同一臉憂慮的說。
光緒帝這回是什麽話也沒有,對于這個清皇朝光緒帝也算是盡力了,可惜他是個沒有權勢的君主,慈禧一走連大臣都尾随而去,這讓身為一國之君的他要多尴尬有對尴尬。光緒顏面何存?
他坐在龍椅上久久沒有發出來一句聲音,還在乾清宮裏的有些維新大臣也沒有離去,就這麽看着他,足有半個時辰的時間,這是光緒帝有生以來的最悲劇一刻。
他看了看還留在來的臣子有八人,光緒站起來,走了幾步,走到他們面前,深情地看了看留下來的這八人,爾後往乾清宮外走去,到宮門口前回身對他們說:“你們也都散了吧,能逃多遠就多遠,我想這次老佛爺不會放過你們的。”
這句話也許是光緒帝的千古絕唱了,說出來幾多辛酸,不僅自己得不到應有的權力,連追随自己的臣子都保護不了,這是何等的落寞。
八位臣子看着光緒帝,譚嗣同忍不住流下眼淚來說:“皇上,我們不會走的,我們會下來來陪你,繼續變法運動。”
光緒帝擺擺手說:“你們的心意我心領了,能有你們這幾位臣子留在這裏也是我光緒帝的福分,就當是我光緒帝欠你們一份人情吧,都離開京都,再也不要回來。”
光緒帝說完叫來幾個侍衛,硬是把這八位大臣逐出宮裏去,光緒帝知道,這已經不是鬧脾氣了,他們不走,始終會被斬頭的,君臣一場,光緒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命運,就成就了這群君子的美意,讓他們各自天涯,好好活着。
譚嗣同拼命掙紮着說要留下來,光緒帝只給了他一個背影,揮揮手讓侍衛把他們弄出宮裏去。
整個乾清宮裏這回冷清了下來,只有光緒帝一個人,他上前摸了摸自己做了二十多年的龍椅,以後也許就再也坐不了了,幾許的無奈,諸多的感概。
乾清宮從來沒有像今日這樣寂寞。
暖心閣裏,垂簾裏面,慈禧一如往常,坐着,讓大臣彙報今日的情況,對于光緒帝叛變的事情一句話也沒問,大臣像往常一樣彙報了情況後就離開了,即使才慈禧不說,這些大臣不會回到乾清宮裏去,光緒帝的命運,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數。
等大臣都走後,慈禧對李蓮英說:“請皇上到瀛臺住下,我沒說話之前,就讓皇上一直住在那裏。”
“是,老佛爺。”李蓮英接到太後的命令就出來暖心閣,要對付此時無兵無馬,無權無勢的光緒帝慈禧一個臣子都不用用到,只要一個太監李蓮英就可以把現在的光緒帝拿下來。
光緒帝依然在乾清宮裏,摸着這把龍椅,李蓮英進來對他說:“皇上,老佛爺有令,讓您先住在瀛臺,即刻出發。”
光緒帝聽着李蓮英這麽說,一句話也沒有回答他,看了看這把沒有帶給他權力的龍椅,轉身向乾清宮外走去,直接往瀛臺一個頭也沒有回的走着。
維持了一百零三天的維新變法失敗,光緒帝被軟禁瀛臺,這個背影,述說了光緒帝多少的悲涼,或許這種悲情只有他光緒帝才能知道,恨不能生,死不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