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
往常乾隆單獨召見福康安,待他到時,要麽在看書寫字,很閑适的模樣;或之前已有臣子到,還在絮絮向乾隆報些什麽。他極少見乾隆着急,聽人報國家大事,便是聽得煩了,也不過重哼一聲,不怒自威。偶爾龍顏大怒,摔過喝水的杯子,啷當一聲,脾氣也算發得利落幹淨。
及他到達,乾隆總能定下來,那一回龍顏大怒,他從張福全手中接過新沏的茶水端來,乾隆雖不說話,臉色漸漸轉和。殿前跪着的大臣則戰戰兢兢。
他從小被乾隆接進宮裏,當個阿哥一般養着,于他而言,乾隆是君也似父,對他總是慈愛溫和多過斥責不滿。這一點,就是真正的阿哥,也有好些個待遇還不及他。
真正見乾隆龍顏大怒,且自己也圓不來的一次,是在承歡家裏,聽得年少的承歡婉婉道來女兒家的心思,乾隆大怒中對自己拔劍相向。承歡打出生以來從不曾受過誰一根指頭,那一回為着護他被一柄利劍割傷了手,數年不愈,手心裏總有一道傷痕。
想到這,他嘆了口氣。
一進暢春園,迎頭碰上和珅,匆忙對他點個頭,就往裏趕,他心中忽覺不安,轉臉問張福全:“張公公,皇上也召了和珅來?”
張福全應了一聲,暗打了個手勢,福康安清楚這手勢的意思,皇上這時必定心情不好。
這一回,乾隆是在園裏的小亭裏召見他,他到時和珅剛給乾隆請了安,福康安見皇上既沒像往常一樣讀書練字,也沒開始與和珅議什麽,只眯眼坐着,不安的感覺益發強烈,不過仍是照例也上前請了個安。
乾隆點頭示意他起身,淡聲道:“家裏的事還好吧?”
“一應事情都處理得好了,餘下一些瑣事還要慢慢來,謝聖上關心。”
“嗯,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你也不要太難過了,”沉吟一會,乾隆道,“湖北鹽販走私一案到今日也沒公論,鹽販子是越來越猖獗了。”
和珅忙道:“萬歲,這是奴才督管不力,這件案子,之中委實多番牽扯,請萬歲再給奴才一點時間。”
乾隆哼地一聲,道:“給了你多少時間了?兩年了,一點頭緒也沒有,官鹽走私這樣嚣張,海邊的煮鹽戶幾乎要造反了!這兩天,兩淮一帶的折子雪花片一樣往養心殿送。出了岔子,你和珅負得起這個責?!”
和珅一驚,忙跪下請罪。
乾隆道:“行啦,別跟朕面前裝模作樣,起來吧。福康安,這件案子,朕命你為欽差,下去走一趟,和珅辦事不力然經驗豐富,給你做個行走吧。”
“皇上,臣家中白事未了,可否......”
Advertisement
乾隆一擺手,打斷他道:“你從小跟在朕身邊,十幾歲就進軍營,帶過兵打過仗,大清國的堂堂将軍何必拘泥這個?文士守喪是孝道,武将在國事面前可不能太教條啊!和珅,朕命你輔助福康安下江南一趟查清此事,回得京來,朕必有賞,若查不清楚麽,朕看你也就不必回來了。”
和珅跟了皇帝多年,深知皇帝脾性,這時多問,徒然挨罵,當下并不多說什麽,跪倒領旨。福康安見和珅如此倒不好再推辭,問了一句,“湖北是走私之地,往江南去......”
乾隆道:“兩年來派了幾個欽差下去只查到江南那頭,就全折了進去。湖北,還消化不了這麽一大塊肥肉!還是你親自去一趟江南,将那些與北方官員勾結的贓官擰出來,朕倒看看,是誰有這通天本事?”
福康安只得領旨。
乾隆眯了一會,道:"和珅退了吧,回去準備一下,兩日後出發。康安留着。"
和珅行了退禮,畢恭畢敬地退了出去。一時間只剩君臣二人,誰也沒說話。良久,乾隆方道:“你準備一下,兩日後出發,南方一帶,民富官刁,你從小跟武将打交道的多,這一回下江南查案,要小心了。”
福康安道:“臣對于辦案沒有經驗,恐怕讓皇上失望。”
“朕不是派了和珅給你做副手嗎?他經驗豐富,有他在,出不了大事。”沉吟一會,乾隆又道,“朕的意思是能放則放,康安,你要記住了。”
福康安奇道,“皇上的意思,要放南方的官員一條路,從輕處置?”
乾隆微點了下頭,“禦史就此事上折不知多少道,不派人肅查,朝堂之上,必有人不服啊。南北官員裏,多有和珅的黨羽,這也是兩年如何查也不能推進的道理。人言可畏!朕對你素來放心,下面人是收買不了的,這樣朝野也不致議論紛紛。只是,南方一帶多富商,根基已穩,再者,”乾隆又沉吟一下,接道,“鹽這回事,老百姓日日要用到,大張旗鼓去查去辦,徒叫民心不穩,依朕看,就不必趕盡殺絕了吧。”
福康安聽他話明顯轉過一個話鋒,卻猜不出意思,只得答道:“康安記住了,但是可否容臣一些日子,讓和大人先下去......”
“康安,”乾隆口風一緊,嚴肅道,“聰明人該知道進退取舍,這時節,是該你退該你舍的時候,不要再推三阻四。承歡那頭,不必你顧忌,懂?”
福康安心頭一緊,臉色霎時灰敗下來,道:“就按皇上的意思,我收拾停當會盡快啓程。”
他原是想留在京裏,在承歡嫁人前好好求她諒解,縱不能,他也可以去送她,送她出城,或許一停一停直将她送到山東。不是,不是。多少個夜裏,他暗暗思量,他不能将她送走,不能眼睜睜地看她坐上別人的花轎,可要如何做如何說,他又想不出一點辦法。這時,被乾隆一語點破,不由灰心不已。
乾隆見他如此,怫然不悅:“當初朕帶你去見她,是叫你教她一點功夫免她在京中寂寞,如知你這般不懂事,唉!好了,男子漢大丈夫,何患無妻,不要婆婆媽媽誤人誤己,像什麽話?”
“皇上,皇上教訓的是,是臣,是臣有罪。”
乾隆将跪地請罪的他扶起,慢聲道,“你太糊塗啦!罷了,這趟離京好好地走一走,天下佳人哪裏沒有?你自小跟着朕,朕疼你,就像疼兒子一般,哪有做哥哥的看上妹子的理兒?你真愛江南女子,下了江南去,你願意帶幾個就帶幾個,誰也管不到你。但再對承歡有什麽,朕可不能饒你!”
這麽一番軟硬兼失,福康安聽着,心中五味雜陳,低低道:“皇上的意思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