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番外—慕容允緒

番外篇之慕容允緒

“你要做個萬民敬仰, 寬溫仁厚的好皇帝。”

這是慕容允緒自記事起, 便不斷萦繞在耳邊的話。

十歲前,他聽着皇祖父日日對父親說,十歲後,父親去了,他成了皇太孫,從此皇祖父便日日對他這般說。

短短一言, 織就他二十餘年的夢魇。

那時大齊初立, 根基未穩,□□皇帝兢兢業業, 一日不敢松懈,每每處理政務,皆要将太子帶在身邊, 悉心教導。

那時的太子,他的父親, 是全天下最好的人。他溫雅敦厚, 謙和有禮,心懷天下, 寬仁孝順, 上至皇父與兄弟, 下至朝臣與百姓,無一不誇贊敬仰。

那時的慕容允緒, 也正努力成為一個父親那樣的人。

母妃說,父親為民生大計忙碌, 才沒那樣多時間伴着他,若他能如父親少時那般令人矚目,他的父親與祖父,一定也會誇贊他。

于是,他日日跟着從前教父親的太傅習詩書禮樂,做人之道,旁的堂弟們都在外招貓逗狗,滿地亂跑時,只他一人,日日留在文華殿埋頭苦讀,連太傅也對他刮目相看。

只可惜,他天資不如父親,無論如何刻苦,總不能如父親般三歲能誦詩,五歲能做文,八歲便能與皇祖父議政論,談得失。

他記得分外清楚,皇祖父望着他失望的眼神,像一把尖刀,刺痛了他年幼的心。

宮裏曾有風言風語,太子是為帝王的可造之材,可太子嫡長子,卻并非那塊料,連陛下都開始猶豫,到底是否該因此改立太子。

那時他終日惶恐,生怕自己拖累了父親,更因自己的不出色而自卑不堪,整整三年不敢擡起頭。

直到三年後,他十歲那年,父親南下治理水患歸來後,忽染惡疾,一病不起,直至臨終前,将他喚至床邊,艱難開合的雙唇,斷斷續續吐出一句:“我兒,堪承父業。”

他自記事來,第一次在旁人面前哭得那樣涕淚橫流。

這是來自父親的肯定,這個天底下最好的人,為何卻要英年早逝?

他疑惑而痛苦,與皇祖父一樣。

那日皇祖父亦在旁,聞言,驚異的忘一眼床邊這個瘦小的孩子。太子握着他的手說出最後一句話:“父皇,緒兒,是個好孩子……”

興許太子臨終的話起了作用,又或許如旁人所料,皇帝不願破了嫡長繼位的規矩,太子殡天半年後,便下旨以年僅十歲的慕容允緒為皇太孫。

慕容允緒第一次被萬衆矚目,承受着上至皇帝,下至朝臣,所有人的期望,他須得成為合格的皇太孫。

“你要做個萬民敬仰,寬溫仁厚的好皇帝。”

時隔數年,皇祖父終于開始日日對他說這句話。

他成了大海中的孤舟,任風吹雨打,都得想盡辦法不被波濤淹沒。可他遠離海岸,此生再也不能成為如父親那般的大船。

皇祖父時常褒揚他刻苦用心,仁愛有餘,卻從未說過那句他始終期盼的話——“有乃父之風”。

除了刻苦,他在皇祖父心中,沒有哪一點比得上父親,甚至不如五叔慕容檀。

幸好五叔生來有克妻命,皇祖父恐其無後,否則這儲君之位,早已易主。

也幸好,他終是熬到了皇祖父薨逝的那一日,順利登上帝位。

可登上帝位,壓在他身上的無形枷鎖,卻從未解開,反而愈加沉重,壓得他不堪重負,終于在栖霞寺遇見宋之拂時,沉默的爆發。

在那之前,慕容允緒始終以為自己并不好色,甚至并不甚喜愛女人,直至那日,他見到宋之拂被雨水淋濕後蜿蜒服帖的發絲和婀娜綽約的身段。

壓在心底二十多年的欲望,終是再困不住。

他日思夜想,終是辜負了所有人的期望,邁出那一步——利用皇家權威,威逼利誘将看上的女人納入後宮,哪怕她已為人妻。

他是個窩囊的皇帝。

稍有一點不甚,便能被一衆言官揪住錯處,當着衆臣的面,滔滔不絕的數落他,說的無非是他對不起祖宗,對不起先帝與懿文太子,對不起天下百姓。

他心中窩火卻無處可發,只能越發循規蹈矩。唯有在阿拂面前,他無需掩飾。

阿拂貌美而柔順,不同于其他嫔妃,她身份暧昧,見不得光,更無母族可依靠,只能如一片浮萍般,由他日日豢養。她是這世上,唯一的,真正屬于他的東西。

他對她千萬般嬌寵,夜夜留宿,卻不給她任何名分,為的 ,便是不讓外朝臣子抓住把柄。

與阿拂在一起時,他才感到自己是皇帝,是一言九鼎的皇帝。

可惜,他終究還是庸碌而無能。

燕王,那個克妻的五叔,到底還是殺進金陵了。

他無力抵抗,連逃亡都是被無數大臣逼迫而不得不做的決定。唯有阿拂,是他的選擇。

那些大臣們,忠心的大臣們,有哪個真心将他當作皇帝?他們需要的,不過是個聽話的,符合聖賢書中一切想象的君主,與傀儡別無二致。

這樣毫無自我的壓抑日子,他着實倦了。

嘉定蕭泾寺裏那場大火,是他最後的報複。

從此,他帶着只屬于他的阿拂,化為一縷灰燼,再不必由旁人擺布。

這輩子,他再不留戀。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姝色》接檔,求收:

當朝太後二嫁先帝前,曾于民間誕一女,是為趙氏阿姝。

阿姝年不過十六,已是顏色姝麗,名揚河北的美人。

被迫嫁給劉徇前,兄嫂皆勸,劉徇頗有城府,若以色侍君,怕不長久。

阿姝道:“都道此人溫厚儒雅,素得人心,卻從不近女色,年近而立仍孑然一身,我縱想以色侍君,怕也無從下手。”

可婚後,她方知,傳言大錯特錯!

溫厚儒雅,素得人心是真,至于不近女色——

呵呵,半點也瞧不出來!

——

劉徇兄長新喪,孝期未出,便娶了仇人女,

原該水火不容,豈料不久便成夫人裙下臣,

從此一路共享榮華,登臨天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