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平菇采收
處暑過後十五日為白露,再十五日是秋分,那個‘秋分種麥正當時’的秋分。
現在白露尚且沒到,距離秋分就更加還有些時間了,只要在這之前把田地整好就行。
姜家的麥田都已翻耕得差不多,只餘下一兩畝邊角地塊,不必着急忙慌地去趕時間,又有用綠肥施底肥帶來的豐收希望,心裏高興的夫妻兩難得偷懶一回,這一天在太陽還挂在西邊兒山上時,就扛着挖鋤慢悠悠地歸家了。
姜雙五和周翠娘回到家,只見隔壁的夏嬸子正靠坐在他們家院裏的柚子樹下,看着在旁邊自顧自玩一只獨角仙的自家小兒子,不見女兒身影。
“夏嬸子,又麻煩你幫忙看顧我們家這調皮蛋子了。”周翠娘進了院,挖鋤随手往地上一立,跟在後面的姜雙五見了,上前順手就拿起來,進屋去一起收放着。
“我們家濃娃子喲,一天悶不吭聲的,也不知道在琢磨些甚麽,時不時就跑不見影兒了,真不知道給我們省點心!”周翠娘随手拿了個小板凳,也坐到柚子樹下,與隔壁夏嬸喋喋地唠嗑起來
喝着藥又休養了這些日子,夏嬸身體有所好轉,早幾天就已能下得床來。
今兒午後受了姜秾的請托,幫忙看着些小豆丁,她反正沒事,就來姜家坐着就近看他。
夏嬸想着,倆小合夥栽培蘑菇的事兒,沒特意瞞着家中大人——(事實上姜秾是瞞着的,想給兩大人一個驚喜),卻也沒向他們正式說起,像這姜家大人都還不知道他家女兒在做什麽呢。
不過她是知道的,且對自家兒子的能耐已經很信任,能讓他滿懷熱忱地跑來跑去忙活,栽培蘑菇那事想必是大有利圖。
“你們家秾兒,可聰明一女孩兒,話雖少,胸中卻有溝壑。”因為拖着病體中氣不足,夏嬸聲音細弱,拖着調子笑說。
“前不久,不還教翠娘你漚綠肥了,聽說種的黃豆也長得很好,就跟葛家圭章天生就會讀書一樣,秾兒也像是天生就會種田的。”不僅會種莊稼,就連蘑菇都很像是會種的。
周翠娘笑得一個彎腰,‘啪’一巴掌拍大腿上,“唉嗨!人家葛家孩子是天生就會讀書,我家濃娃兒卻是天生就會種田,聽着就像是一個天上一片雲,一個地下一坨泥,我家濃娃兒土得很,哈哈哈!”
多病之人大多善思,畢竟卧病在床沒事做就只有想東想西了,夏嬸想得多了,心竅和見識比以前就增長不少,“翠娘你就嫌棄秾娃兒罷,反正我就覺得她這樣很好!這世道,會讀書頂什麽用,會種田才實在呢,至少能不餓肚子。”
而且,看翠娘滿臉滿眼的高興,可不像是嫌棄的樣子,不過這也是她的實話就是了,她就覺得會種田比會讀書要實用。
生活安穩的,或許不這麽覺得,但溫寧村裏這類逃過荒的人,怕是大多都會這樣以為。當然,這不妨礙他們尊重會讀書的葛家人,畢竟物以稀為貴嘛,且有的事只有讀書人才能辦到。
Advertisement
周翠娘心裏可自豪着呢,夏嬸這話簡直說到她心裏去了!即便別人誇獎的是事實,可該謙虛還是得謙虛,笑道:
“若是我家濃娃兒是男孩兒,我必然高興得燒香拜佛,但她一個女娃兒,天生一把種田好手,可不就是說她以後要像我們一樣,起早貪黑地面朝黃土背朝天?這樣的日子,可苦着、可累着呢!”
“女孩兒嘛,如果天生就會拈針拿線,女紅手藝過人,才是享福的命啊……”說着說着,周翠娘長嘆一口氣。
在他們這樣的人家,便是女紅手藝過人,也照樣是沒日沒夜做繡品賣錢糊口的份兒,不過是不用肩挑手抗做苦勞力罷了。
夏嬸也明白周翠娘緣何嘆氣,就體貼地轉了話頭,“翠娘,我估摸着啊,要不多久,我們就能知道那倆小,在琢磨些甚麽了。”
周翠娘立即就被吸引了注意力去,“夏嬸子你竟知道?我家濃娃兒整天話少得很,我也一直沒來得及問,她在忙些甚麽呢?”她心念轉了幾轉,又收了起來。
她女兒才九歲呢,農家娃子無論男娃女娃,這個年紀正是到處瘋跑、裏外幫手的時候,不講究城裏大戶人家那一套‘男女七歲不同席’的規矩,也講究不起來。
就算女兒與夏家五斤一起跑着玩,眼前的一兩年裏,也沒人會多想或去嚼舌根。
夏嬸看見院外來路上的兩道小身影,其中有一道熟悉的身影,挺出肚子、面前端了個竹篩。
夏嬸笑得神秘:“翠娘,我估摸着我們啊,立即就能知道了……”
周翠娘順着夏嬸的眼神看過去。
夏五斤端着竹篩,笑得裂開嘴,快步走進院子裏來,往柚子樹下的兩人走去。
竹篩裏堆起來的平菇,随着走動,一顫一顫晃着,看起來鮮嫩水靈極了!
“姜嬸子、阿娘!你們快看,這就是秾妹子與我合夥栽培出來的平菇,終于長成了,今天采收下來後有這麽多呢!”
村裏曾經有段時間,時興學着夏家五斤,弄些山珍野貨去縣城賣。一旦雨後初晴的日子,許多人就到山腳樹林子裏晃悠采菇,周翠娘當時自然也去過的。
蘑菇?她知道啊!各種蘑菇都算在山珍裏,平菇想必也是其中一種了,總之是能賣錢的東西!那可是滿滿一竹篩子啊,得賣個幾十文上百文了吧?
周翠娘猛地站起,連小板凳都踢翻了!“五斤啊,這真是你與我家濃娃兒合夥栽、栽培的?!也有我家一份兒?一天就采了這麽多?以後還有得采嗎,還能采多少呢?究竟怎樣栽種的……”
話題涉及農業農學相關時,姜秾話還是不少的。可是眼前場景雖然涉及了,看着眼睛放光的周翠娘時,她又覺得自己可能應付不過來。
于是,就輪到夏五斤出場了。
不等周翠娘繼續問下去,夏五斤立即截住話頭,先事無巨細地回答了再說吧!
“真是秾妹子和我合夥栽培的,就像種麥子需要土和肥一樣,栽培蘑菇需要的是培養料,秾妹子她出培養料配方,調配培養料,以做菌包和接種,再教我平日怎樣養護等等。
總之,就是秾妹子出……嗯、出技術!我負責打下手跑跑腿,負責所有力氣活和雜活,最後賣了得的錢,我們對半平分。”
周翠娘還沒來得及說什麽,夏嬸先嗔怪了自家兒子一頓,“你個十一歲小娃子,能有什麽力氣,跑跑腿的事,怎麽就好意思分一半過來?可是占了你秾妹的便宜?”
夏五斤一幅愣頭小子的模樣,梗着脖子噘嘴哼聲,很不同意占便宜的說詞:
“我人小力氣小怎麽了?那是因為栽培蘑菇這事,本來就不是力氣活!而且所有打下手和跑腿等力氣活,以及繁瑣雜活兒,都是我做,之後背到縣城裏去賣錢,也還是要我去呢!”
周翠娘小心撫摸着一朵平菇的鮮嫩傘面,嘴裏連忙勸道:“夏嬸你就是太客氣!我還替我們家濃娃兒感到不好意思呢,什麽力氣活兒和瑣碎活兒,都是五斤在做,她直袖着手舒舒服服的,指點一兩句就分去了一半,我還替她覺得占了便宜呢。”
姜秾站在一旁,眼神在夏嬸和夏五斤之間走了一遍,最後看向周翠娘,“我沒他占便宜。”
以前她以技術入股,一般都是占七成股,有時多了占八成、少點占六成,像這次五五分成,是從來沒有過的。她哪裏占夏五斤便宜了?
果然,合作對象總是精明狡猾的,十一歲的小合作對象也不例外,母子兩一唱一和說得真像那麽回事。
不過五五分成本就是她提出的,她從不反悔,眼下這場誰占便宜的‘争論’,大約是商業合作時必要的謙虛恭維,不是必要的。
那也就無關緊要了,随他們去互相謙虛吧!
夏嬸立即接過姜秾的話來,連連稱是,“是呢是呢,我們秾兒哪占便宜了?這就好比大廚師傅與竈上徒弟,大廚師傅在一旁袖手指點,竈上徒弟負責炒菜做活兒,最後銀錢對半分,你能說大廚師傅占便宜了?”
“雖然我家濃娃兒不是大廚師傅,五斤也不是竈上徒弟,兩人只是合夥做事,但理差不多就是這個理,誰都沒占便宜!”周翠娘連連點頭,對夏嬸的說法表示認同。
真是一片和諧。
放好了鋤頭,從屋裏出來的姜雙五,默默圍上來,悄悄伸出食指,在一朵平菇傘面上戳了戳……
姜雙五一個種田的壯勞力,手上好一把子力氣,食指一戳,就戳出來一個洞!這朵平菇的賣相,立即就毀了。
周翠娘見了,立時橫眉怒目!伸手使勁‘啪’一下,把姜雙五為禍的手打掉。
“戳什麽戳!戳什麽!你看你看,都戳壞了,這朵賣不出去了怎麽辦!?賣不出去留着自家吃嗎?又不是知道這種鮮蘑很是緊俏,留着自家吃,舍得嗎?”
肚子已經餓了的小豆丁姜金,聽到了‘吃’這字眼兒,立即撲上去抱住周翠娘的大腿,仰頭直嚷:“吃!吃了吃了!賣不出去,吃了!”
周翠娘低頭一看,順手抹了一把兒子的大花臉,稍微抹幹淨了些,“吃,你就知道吃,這是要賣錢的!”
雖然麥田施了底肥,明年夏天麥子應該會有個好收成。但眼前的‘代役銀’還沒湊上,如果能夠賣了這平菇湊錢,就能把原本打算賣了換銀子的麥子留下來,也就能少餓幾頓肚子了,這真是再好不過了!
吃是不能吃了的,要拿去賣錢!
夏家沒有成丁男子,不必服役也就不用愁代役銀。但今年年內,還有秋稅和戶稅要交呢,且夏嬸又拖着一副時常要吃藥的破爛身體,關于銀錢,那真是多多益善!
夏嬸與周翠娘抱着同樣的打算,那就是賣了換錢,“肯定是要拿去賣錢的,但壞了賣不出去的,還是只能我們自己吃了。”
姜雙五曬得黝黑的一張臉上,看不出有無羞窘紅暈,只把手悄悄在褲子上蹭了蹭,點點頭:
“嗯,壞了的、破了賣相的,也只能我們兩家分去吃掉了。菇湯很好喝,晚上煮菇湯喝吧。”
實際上,小豆丁早已記不得菇湯的味道,不過既然阿爹說菇湯好喝,那肯定很好喝!“菇湯!菇湯!晚上喝菇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