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黃豆豐收
晚上睡前,周翠娘将二百五十文錢,用麻繩串成兩串半,又在黑暗中摩挲着數了兩遍。
數清了确定一文沒少,這才掀開床上的草墊子,拿掉床板上的兩塊木板,又在露出來的床基座上拿掉兩塊泥磚以後,露出下面一個中空的四方空間。
周翠娘鄭重地把錢放進去,将床恢複原狀。
這是當初建房砌床時,夫妻兩偷摸着專門留下的藏錢的地兒,裏面除了剛放進去的兩串半錢,還有之前的存款一串錢――即是一百文錢。以及,一根用布仔細包着的鍍金銅簪,那是周翠娘唯一的首飾,也是她唯一剩下的嫁妝。
加上前不久才收上來的幾百斤麥子,就是目前姜家的全部錢糧動産了。
姜家與村裏絕多數人家一樣,為了節省燈油,天黑後是輕易不點燈的。
黑暗中,周翠娘的聲音響起,“孩他爹,賣一趟平菇就分得了二百五十文錢,那只需要再去賣上三趟,不就能湊夠你一兩的‘代役銀’了?到時就不用賣麥子了!”
“嗯,好像是。”姜雙五就是一個憨實的莊稼漢子,大字不識,也不太會算數。既然翠娘說只需要像今天這樣,再賣三趟平菇就能湊夠,那肯定就是了。
“濃娃兒和五斤,還打算再多調配些培養料,做上幾百個菌包,就能栽培出更多的平菇和香菇。或許不用再去賣三趟,就能湊夠了!”周翠娘琢磨着,原本已經躺下了,一激動又一個打挺坐了起來!
“或者還是賣三趟,之後卻能賣更多趟得更多錢,如果代役銀湊夠了,就把錢攢下來!不,還是先扯幾尺布頭,把一家人的衣裳好好補一補,或者買上一匹布,給他們姐弟兩做一身新衣服。”
姜雙五覺得他媳婦兒打算不錯,“嗯,給兩個小的做一身新衣服,也給你自己做一身。”
黑暗中,周翠娘搖了搖頭,又反悔道:“不,還是先把錢存着以防萬一,萬一明年夏天麥子的收成很好,再才把錢拿出來給姐弟兩做新衣。如果不好,就要把錢拿去買糧食。”
姜雙五又覺得他家翠娘考慮得真周到,“嗯嗯,這樣也很好。”
周翠娘暢想了一會兒有錢以後要怎麽用,然後就回歸到現實,“我想得倒是很美,還是要确保蘑菇栽培,能一直像這次這樣,才能賣錢、存錢,否則不過都是瞎想罷了。”
姜雙五連連應和,“是是,是這樣。”
他也不會鼓勵一句,像是‘肯定能一直像這次這樣,不會是瞎想’,又或是說一兩個法子,以确保蘑菇栽培能一直像這次一樣。
Advertisement
周翠娘沒好氣地拍了身旁的姜雙五一巴掌,“你就只會‘嗯嗯’、‘哦哦’還有‘是是’!”
“嗯……翠娘你知道我這人笨得很,腦子不好使,但你盡管吩咐,我能做下力氣的活兒,你說什麽我做什麽!”
周翠娘也沒指望這人能變得聰明,“你仍舊把力氣都使到地裏罷,其他事不用你操心!”
周翠娘琢磨道:“栽培蘑菇這事,看着賺錢得很,濃娃兒和夏家五斤聰明是都聰明,但到底還是兩小孩兒,不管是力氣活兒還是瑣碎雜事,沒有大人幫忙怕是得累壞咯……
田裏莊稼是最重要的,你不能放下,不過在不是太忙的時候,我得放一放,去幫幫他們!”
姜雙五完全沒有意見,“嗯嗯,田裏的活兒有我兜底呢。翻耕麥地的事兒,我一個人再用上幾天就行,你去幫濃娃兒就是了,等我忙完後,也去幫忙。”
“嗯,就這樣吧,我打明兒起,就多去幫忙栽培蘑菇的事了,這麽賺錢的門路,可不能黃了!”
實實在在地見着了錢,兩家小孩合夥栽培蘑菇的事,就不再是小孩子的玩樂之舉了。
兩家大人,不只是周翠娘,夏嬸也重視了起來。
第二天,周翠娘和夏嬸兩個母親,跟在姜秾和夏五斤倆小後面,來到山下樹林子裏的菇房,看了他們栽培蘑菇的地方。
結果眼前所見的菇房,與她們先前所想并不一樣。
兩個小孩力氣确實小,卻懂得借勢借力,在凹地處和樹木間,搭起來的兩間菇房,還真是像模像樣的!
姜秾和夏五斤帶着兩人,先是逛了剛為他們掙了錢的平菇菇房。
利用凹陷地勢挖建的平菇菇房內,牆面被挖成一階一階的臺階,上面是用三根樹枝做的支架――代替後世的鋼鐵支架,其上傾斜放置着菌包。
這樣傾斜放置菌包,相比垂直堆放,出菇面積更大,産量相應也有所增加。
菌包上由韌草捆綁出了菱形格,格子裏露出培養料,料面上布滿一層白色菌絲。
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從這些菌絲上,再次長出肥厚鮮嫩的平菇來,繼續為他們換來銀錢。
期間,主要是夏五斤負責詳細地為兩個大人講解,有疏漏或謬誤的地方,姜秾才再做補充。
“……為防幼嫩的平菇染病,在養護時盡量要講清潔愛幹淨。比如,在莊稼地裏施了肥後,若是沒有換衣清潔便到菇房裏來做事,就有讓平菇染病的風險。”
已經長成的平菇問題不很大,主要是料面上的菌絲,害怕被破壞力強的細菌污染。
周翠娘:“曉得了,這幼嫩平菇啊,就好比那剛出世的小嬰孩兒,幼嫩纖弱,一不注意就會染病。”
夏嬸也默默點頭,一遍邊在心裏默記姜秾說的養護平菇禁忌事項,記得牢牢的以後才不容易出錯。
之後,四人又去了香菇房。
香菇房被借力建在幾棵樹之間,許多藤條在幾根樹之間穿插編織成網後,在網上搭蓋上茅草樹枝,成為房頂。
房頂之下四面,把幾捆雜草簡單用細竹夾住,當成簾子,垂下以作遮擋。透光又透氣,正好打造出了适合香菇生長的,光線和空氣的環境。
房內用藤條在幾棵樹之間,栓結了砍來的手腕粗細的小樹幹,做成放置香菇菌包的平臺,現在有兩層平臺,等菌包增多後可以靈活增加層數。
平臺上,表面同樣捆成菱格形狀的香菇菌包,正按部就班地發育着,再過上個把月時間,約莫就要出菇了。雖然還沒看見香菇影兒,更沒見過香菇掙來的錢,可在場四人都對香菇有所期待。
在兩間菇房裏都逛過,對于蘑菇栽培,周翠娘和夏嬸在心裏也有了個底,也都很贊成增加菌包數。
“現在看來栽培蘑菇這事,費力氣的地方确實不多,像之後增添菌包的時候,切割麥杆等,以及攪拌原料這些費力氣的事,我就全包圓了!”周翠娘豪氣幹雲道。
夏嬸也開口攬活:“我這幅破爛身子,雖不能像翠娘你這樣做力氣活,不過像養護蘑菇這樣的輕省活兒,還是能做的。
反正我平日在家沒事,那我就來學學怎樣養護這些菇吧。等我學妥當了,就接手五斤的養護這塊的活兒。”
夏嬸想着她下地種田不行,這養護蘑菇的活要輕省不少,她定然能做的。
若是之後栽培蘑菇掙錢穩定,那她就索性不管那兩畝地了!秋播時随便撒點種子任它收多少呢,她就加入到栽培蘑菇裏來,定然賺錢更多。
這樣一來,以後除了接種和調配培養料,還需要姜秾出手,去縣城賣菇還要夏五斤跟着跑一趟,其餘的活兒就都被兩個大人分完了。
栽培蘑菇是個賺錢的門路,大人們不管是出于不放心,還是不想小孩子太累,他們會接過手去做都很正常。
姜秾和夏五斤倆小的,沒什麽不高興的,還樂得清閑。
……
平菇的第二茬,開始出菇時,‘種麥正當時’的秋分節氣,将至。
只等一場雨下來,又天晴之後,農民們就要傾巢出動,播撒小麥了。
姜家早已經将五畝施了底肥的麥田翻耕完畢,并且已經把麥田晾曬了好些天,只等時機一到,就下地播撒小麥。
姜家的鄰居夏家,沒有那勞力去翻耕麥田,就依先前的打算,到時随便撒上幾斤麥種,來年夏天能有多少收成,都随老天爺高興。
不過,在播撒小麥之前,姜秾親手刨坑點種的黃豆,率先迎來了大豐收!
姜秾種的這片黃豆地,還不到兩分地大小。就周翠娘一個人,用上小半個下午的時間,就能輕松收完。
村裏陳家媳婦人稱陳嬸的婦人,這天恰巧去林子裏撿柴禾,回來時路過山腳姜家的這片黃豆地。
陳嬸看見周翠娘在收黃豆,就打了招呼,等她看清地裏黃豆的樣子後,立即驚呼出聲:“姜嬸,收黃豆呢?……唉喲!我天啊!這黃豆長得真好!豆莢又胖又長,裏面得結了多少粒豆子啊?!”
周翠娘此刻心裏自豪得很,直起腰來,拿鐮刀指點劃拉一下這片不到兩分地的黃豆地,笑哈哈道:
“唉!對,收黃豆呢,陳嬸撿柴禾回來啦?哈哈哈,長得是還不錯哈,這一片黃豆啊,是我們家濃娃兒種的!
起初我與她阿爹只當她種着作耍了,沒做什麽指望,中間也只她阿爹來澆了一挑水,之後便沒再管它們了,沒成想居然還長得不錯!”
陳嬸索性放下肩上扛着的一捆柴禾,跳下黃豆地裏随便扯了一個豆莢,掰開一看,贊嘆豔羨不已:
“唉喲!這個豆莢裏居然有六粒豆子,每一粒還都又大又飽滿!只有豌豆才能結出這粒數來喲,可是看大小,得抵得上兩粒豌豆大了!唉喲,這再仔細一瞅,這片地裏的豆莢,竟然都是這樣的呢!”
周翠娘早就知道會有好收成,可是如今見人這樣驚訝羨慕,心裏的高興自豪依舊不減絲毫!
“是呢,差不多都長這樣兒!陳嬸,你家今年種了黃豆沒?收成怎麽樣啊”
陳嬸立即愁眉苦臉,長嘆一口氣:
“唉嗨,可別說了,種倒是種了,可收成差得很!我家三根黃豆藤上的,怕還沒你家這一根藤上長得多、長得好,藤上好些個空莢,豆粒吧也是又小又癟。
哎我說,周嬸子啊,我和你換黃豆種吧,我拿一斤三兩換你這一斤,換不?”
村裏人家互相換種子,一般的換法是一斤二兩換一斤,姜家這黃豆實在長得好,陳嬸就漲了一兩。
同一個村裏的人,誰家糧食長得好、能夠做種,如果又有富餘的,就會換給其他人家去做種子,這常有的事。
而姜家種出的莊稼在村裏總能排前,每年都會有些人家,到姜家來換種子。
周翠娘雖然精明厲害,與村裏好些人鬥過嘴吵過架,但她不是一個小氣的人,而且她又沒與陳嬸紅臉結怨過,自然滿口答應:
“換啊,怎麽不換!估摸着我自家留種後,還會富餘出許多,今年依舊還是拿出來,換給村裏其他人家做種。反正是自家吃的黃豆,換來的一樣也好吃,不講究那麽多!”
主要還是一斤黃豆,能換一斤二兩或這一斤三兩,只自己家裏吃的話,就更多更劃算了。
陳嬸一步跨上田坎,扛起柴禾,臨走前确認道:“那我們可是說好了,就算以後其他人家也去你家換種,你要記得先來後到,把我家的份兒留着啊!”
“陳嬸你盡管放心,我保管給你家留着!”
周翠娘咧嘴笑着目送陳嬸逐漸遠去,就彎腰繼續收割黃豆了。
她心裏實在高興,只差沒哼哼兩句鄉野小曲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