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幹女兒

第二日一大早, 沈甜就提着一個竹籃來到姜家。籃子裏用一個大海碗裝了一碗紅燒板栗炖野豬肉,以及用瓦罐裝了一罐子冷吃兔。

周翠娘接過沈甜遞來的竹籃, 拿眼睛一瞄兩道菜的份量, 就知道沈家沒有貪墨。

于是熱情地把沈甜迎到堂屋廳裏, “甜娃兒, 快進屋來坐!看這滿碗滿罐的份量, 你們家別是還倒貼了肉進去吧?柴火油鹽佐料都用的你家的, 又讓你費力氣,這怎麽好意思啊!快來快來,這麽早肯定還沒吃早飯吧,坐下來和我們一起吃一碗面疙瘩!”

沈甜被大佬阿娘好一頓熱情好客的招呼, 都還沒來得及說話, 就已經稀裏糊塗地被摁着坐在了飯桌前。“啊……”

愣了好一會兒, 才組織好語句:“姜嬸太客氣了,我沒有倒貼肉進去的, 柴火油鹽佐料那些不費什麽,反正我們家也一樣是要燒火煮飯做菜的。”

周翠娘用筷子從瓦罐裏夾了一塊冷吃兔, 放嘴裏嚼着仔細品嘗,“哎呀!這真是太好吃了!又麻又辣還有芝麻香, 這費了多少好佐料啊?!甜娃兒這是你做的?手藝真是了不起呢!”

沈甜到的時候,周翠娘剛剛煮好一盆面疙瘩做早飯, 剛剛端上桌還沒來得及坐下呢,她就送來了這兩個菜,倒是正好用來做早飯的菜。

不過周翠娘過日子習慣精打細算, 在昨晚已經吃了一頓肉的情況下,今早上的早飯還吃肉,就太過奢侈了,尤其兩道還都是肉菜。但是早飯時要待客——雖然是個小客人,也不能不拿出來吃,就只好少弄點出來,留一些以後再吃。

“手藝了得啊!”周翠娘嘴上驚嘆誇贊着,左手抱着罐子微微傾斜,右手拿筷子往一個空的小碗裏撥了一些兔丁出來。一個小碗的半碗,可能有十幾粒兔丁,每人能夾兩三筷子。

沈甜不好意思地抿嘴笑了笑,然後瞄着對面的姜秾,小眼神兒驕傲得像是在求表揚,“我從小就喜歡煮飯做菜,以前人小,踩着小板凳也夠不着竈臺,就只能在心裏琢磨。興許是琢磨久了吧,等現在能拿勺了,做出來的飯菜竟然味道還不錯。”

姜秾伸筷子夾了一塊兔丁放嘴裏,立時鹹香麻辣盡在舌尖爆開!

在吃了大半年味道一般的飯菜之後,陡然吃到這樣好吃的冷吃兔,即便她不貪口腹之欲,也不由地升起一股幸福感。

“甜甜做的這道冷吃兔很好吃,難得麻辣鮮香俱全。”姜秾誇獎道。

得了大佬的認可和誇贊!距離抱緊大佬的金大腿,又近了一步!

“哈哈哈,也沒什麽啦~我就是用料講究了一些,因為茱萸辣味不足,我就用芥菜菜籽碾磨成粉做了芥辣,再加了山腳下采來的野花椒煎了花椒油,又用研磨的蘑菇粉提鮮,出鍋時再撒上炒熟的噴香芝麻,這樣麻辣鮮香才都勉強算是齊了!”

沈甜說話時笑得雙眼眯眯的,像兩彎可愛月牙。

Advertisement

“你費心了。”姜秾語氣中竟帶了些調侃意味,“在琢磨吃食方面,你天賦真不錯,難得還勤快肯鑽研。”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成熟後味辣可做辛辣味調料。芥菜成熟後的菜籽碾磨成粉,就是所謂黃芥末或芥辣。在這個時候,或許辣椒已經自南方傳入了,長江下游的‘下江人’已經在用辣椒調味了,也或許沒有。不過總之現在北方的辛辣味調料,除了權貴富裕人家才用得起的胡椒外,民間能用到的就是茱萸和芥辣兩種了。

沈甜她一個後世靈魂的人,竟然知道這些,可見她對吃食的鑽研不止局限于後世當時有的,還鑽研并了解過美食歷史。這可不是勤快肯鑽研麽?

想到大學專業課的成績,再面對大佬一本正經的調侃,沈甜只覺羞愧得很,不

知道是裝作沒聽懂去說謝謝誇獎,還是老實承認錯誤更好?

幸好,姜家其他人并不知道兩個女娃子之間的暗流湧動。這不,周翠娘陰差陽錯就為沈甜解了圍。

“甜娃兒實在是費心又費力了!這菜裏竟然加了蘑菇粉?要說其他的我們家是真沒有,但蘑菇還是有的!待會兒嬸兒就給你裝一籃子我們自家曬的幹蘑菇回去!”

周翠娘雖然是個厲害人,但絕對是恩怨分明,別人待她有三分好,她就會回報回去五分。

雖然那些幹蘑菇是品相不好的平菇曬成的,但自家吃都是一樣,不講究那些。且一籃子幹平菇,至少得有個二三兩了,在縣城裏花錢買的話,得要三四十文了呢!

當然,如果沒人白送,沈家也不會花那份錢,去買價貴的幹蘑菇回來吃就是了。

周翠娘又一想,沈甜白白嫩嫩一個可愛的女娃兒,又會做菜對女兒還好,兩個女娃子也處得來,不如……

“濃娃兒啊,你看甜娃兒對你多好,費心費力的幫你做這些菜,你以後可得好好對甜娃兒!”

沈甜:大佬阿娘這話聽着……竟然有濃濃的百合花香氣若隐若現,這是怎麽回事?

在場所有人包括姜秾,都沒有沈甜的腦洞,“嗯,知道了。”姜秾點頭道。

然後,就給似乎不在狀态的沈甜面前的碗裏,夾了兩筷子冷吃兔。

沈甜:!!!大佬你怎麽可以一邊答應着那樣的話一邊給我夾菜!

“除了隔壁夏家的五斤,你也沒個玩得好的人,既然甜娃兒對你這麽好,你倆又能處得來,以後你們就可以當成手帕交來相處了。”

周翠娘一邊說,一邊又用一個空碗,撥出來大半碗的紅燒板栗炖野豬肉。“甜娃兒,你忙活了一場,怕是還沒嘗到你自己的手藝吧?來,夾這個炖野豬肉吃,不要客氣哈!”

原來是手帕交啊,心都吓得砰砰跳了好嗎!沈甜放下心來。

“嗯嗯,嬸兒,我這就夾了吃,不會客氣的。我們家也同樣炖了一罐一樣的肉,打算等我回去後立即就吃呢,沒想到在嬸兒這确實先吃了。怪不好意思的……”

“都是一樣的,在嬸兒家和在你自個兒家,都是一樣的吃飯吃菜,有什麽不好意思的!”現在周翠娘是越看沈甜這女娃兒,就越是喜歡!乖乖巧巧的又會說話,真是惹人疼!說不定還能帶一帶自家女兒,将她帶的也稍微愛說話一些呢。

“唉喲!這是紅燒、哦對紅燒板栗炖豬肉是吧?野豬肉最是又幹又柴的,輕易炖不爛,而且腥臊味還重。

沒想到甜娃兒你做的這野豬肉,竟然炖得又軟又爛,放嘴裏稍微一抿就爛了,一點都不費牙口!而且只聞見板栗香味和肉香,竟然沒有半點腥膻味!甜娃兒,你這手藝真是絕了啊!”

炖了一夜的肉早上在出鍋時,沈甜就在自家炖的那罐肉裏夾了一塊嘗了味,他是已經知曉了味道如何的。

“這道菜和冷吃兔相比很簡單,一點不複雜。嬸兒家還剩下一些肉吧?如果不做熏肉的話,也可以這樣炖來吃。”

沈甜一邊吃飯,又一邊傳授起了做這道菜的秘訣,“鹽的話,別在焯水後翻炒調味時放,等出鍋前才放。炖煮時家裏有做零嘴的山楂片,可以放幾片幹山楂在裏面。最後就是炖煮時,一定要小火,讓水一直微開着才好,切忌大開大滾。

炖煮期間,如果不忙的話,可以邊炖邊加水,但一定不能加冷水,得加熱水。如果沒時間在邊上盯着,那起初就多加水,然後一直架小火,或是用我們平時閉的木炭煨炖着。

我就是等湯開後,再用木炭煨炖着,煨了一整夜,早上一覺醒來時,就炖得又軟又爛

了!”

周翠娘:“真講究,不過倒是不太費事,等以後嬸兒也來做一回,正好你濃姐昨天也撿了一籃子板栗回來。”

“嬸兒這樣做出來的炖野豬肉,肯定也蠻好吃!如果嬸兒有什麽一時忘了的,就随時喊我來,我給嬸兒再說一遍。”

“好好!甜娃兒你真是個好娃兒啊!”

……

兩道菜,沈甜就征服了周翠娘,并在之後的日子裏一直表現得很好,後來周翠娘慢慢地就将沈甜,當成了幹女兒對待了,相處得很好。

不,沈甜不僅是和周翠娘相處得很好,而是和姜家所有人都相處得很好。

幾乎是吉祥物一樣的一家之主姜雙五,一向都是以妻子兒女的話為重。妻子兒女都喜歡沈甜,他自然也不會讨厭。

而嘴饞好吃的小豆丁姜金,早已被他甜姐的手藝征服,每每一看見沈甜就會去做她的小尾巴,跟前跟後的,比粘他親姐都粘得緊。當然,小豆丁已經好久沒敢粘他親姐了。

姜秾和沈甜有共同的秘密,且原本就相處得來,兩人就如周翠娘所願成為了手帕交。只是,這個手帕交不是小手帕交,恐怕得是大手帕交了,畢竟兩人的靈魂年齡都不小了。

而沈甜,也成功抱緊了大佬的金大腿!

她可是嘚瑟壞了,每次看見來找大佬的夏五斤,就要遞上一個嘚瑟挑釁的眼神,并且時不時就言語挑釁兩句!險些将忍性驚人的夏五斤,給惹得當場教她做人,就像他教縣城裏那些人做人一樣。

對沈甜這樣在作死邊緣反複試探的行為,姜秾只能在夏五斤每次動真火之前,勸住鬥雞一樣的兩個人。

……

秋分種麥的時候,田裏的泥土并不是很濕潤,撒麥種後掩土也不深,在小麥有足夠的水分發芽出苗之前,那點水分就已經被曬幹了。

而麥子播撒下去之後,就一直沒有下雨,直到寒露也過去四五天了,這才下了一場雨。雨後又過了四五天,種下的小麥才開始發芽出苗。

等麥苗長到有一指長的時候,就已經過了霜降,離立冬也沒多少天了。

今年第一場霜下來時,姜秾去田裏查看了麥苗的情況。

施了綠肥做底肥的麥田裏的麥苗,比沒有施底肥的那三畝麥田裏的,明顯要粗壯一些。越冬應該不成問題。

而當時村裏其他五家也跟着漚制綠肥并施下底肥的,麥田裏的麥苗同樣也要稍微粗壯些,不過還是沒有姜家麥田裏的麥苗,粗壯得那樣明顯。可是與那些沒有施底肥的人家的麥田裏,長出來那樣細腳伶仃的麥苗,還是有着明顯區別的。

有經驗的莊稼人,只一眼就知道麥苗長勢孰優孰劣。不少人都直道後悔得很,說是今年沒趕上,明年一定要跟着漚綠肥。

姜秾用來試驗抗寒抗熱能力的那一塊晚播麥,在播種下去之後,竟沒跟着一起在雨後萌芽發苗,反而像是遵從她的心願一般,立冬之後才慢悠悠地發芽出苗。好了嘛,這下能充分觀察到它的抗寒抗熱能力了。

總之,一切都還算順利,而且在立冬之前,第一茬香菇——就是姜秾和夏五斤最初栽培的那一批香菇,終于出菇了!出菇情況也還不錯,等長到七八成熟時就能采摘了。

然而這一切的順利,都直到立冬那天。那天村裏十來個漢子,将‘秋稅’稅糧運到縣城的縣衙去交納,回家時給每家每戶帶回來兩道政令。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