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雪節氣過後, 氣溫繼續下降。
要想平菇和香菇正常出菇,以及正在出菇的菇能夠繼續生長, 菇房的保溫或增溫措施得要做到位。
在菇房增溫這方面, 以目前的科技水準, 很難在不影響蘑菇正常生長的前提下達到。
于是, 姜秾提出建議, 要對菇房進行保溫。
平菇菇房保溫還比較容易, 因為它本身是在潮濕凹地上修整挖建出來的,不是裸露在外直面寒風。就只在房頂上面,再加蓋了枯草枯葉用以保暖。
可是在樹木之間搭起來、建在地上的香菇菇房,卻會直面寒流侵襲、林間寒風吹拂以及冷雨冷雪, 保溫就比較費事了。為了保溫, 不僅加厚了房頂, 還編織了好幾床草簾,層疊錯開地挂在菇房四周, 以求擋風保暖。
做了保溫措施之後,也不是就萬事無憂了。因為終究不能完全實現保溫, 還要不時注意通氣,蘑菇們還是會長得緩慢一些。不過只要菌包上的菌絲不被凍壞凍爛, 哪怕長得慢些,也沒事。
當然, 葛二嬸和趙寡婦她們兩個長期雇工,在看守菇房、照看蘑菇時的臨時歇腳棚子,也是修理了一番的。
用木材加固了牆體和木門, 房頂用茅草加蓋了,棚內四面牆上和門板後面也挂了擋風保暖的草簾。
如果能注意人走火滅,那在棚內烤火取暖,甚至是燒火做飯也可以。
菇房保溫事宜做好之後,姜雙五和周翠娘又把其他未完的戶外活兒收了收尾,時間就差不多到冬至了。
‘冬至大如年’。今年的冬至,皇帝收了天下黎民捐的‘祭天銀’酬勞,将會在這天親往京郊圜丘祭天。可于民間百姓來說,今年冬至與以往的冬至,并沒有什麽不同,祭拜一番祖先,吃一頓餃子,就算是過了冬季這個冬季大節日了。
溫寧村的村民是逃荒來的,就是想祭祖也沒個地方。
于是就只在自家房前或屋後的十字路口,給往生的親人奉上一碗水飯,似葛家和姜家這些買得起香燭紙錢的幾家人,還會點上幾根香燭,燒幾把紙錢。
姜雙五做完這些後,就回到屋裏,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頓餃子,也就是過了冬至節日了。
冬至之後,正式進入了‘三九天’的‘一九天’,夏熱三伏、冬寒三九,天氣愈加寒冷了,禦寒衣服很少、甚至沒有的百姓們,就開始在家貓冬不出。
Advertisement
但凡稍微勤快些會過日子的人家,都會在堂屋或卧室的角落挖一個火坑,春夏秋三季時就用木板蓋上防止踩空,冬天貓冬時才拿開木板,在坑裏燃起火堆,然後烤火取暖和煮食做飯便都在這裏了。
按周翠娘的說法,那些住在鄉下農村能拾到柴禾的人家,一到冬天就一家子人穿得單薄,擠在被絮都沒一張完整的床上取暖的人家,除了實在癱瘓在床或老病得動不了的,其他多半都是因為懶!
天氣轉冷時就去砍拾柴禾存着,三九天裏燃一坑火,不就過得去了?還縮在床上凍死了不成?
冬至當天,姜雙五吃過餃子後就去把堂屋角落的火坑整理一番,木板拿開,坑裏堆積的木灰鏟出來,然後找來引火的麥稭稈,很快就生起來一坑旺火。
堂屋中火坑裏的火生起來時,就标致着貓冬正式開始了!
便是貓冬,也不是無事可做。
周翠娘這個冬日要做的事情可不輕松。每隔幾天就要去林中菇房查看一次,這且不說。主要是買回來的那六匹布,她可是要把它們都做成被單和衣服的。
這個地方,別說自動縫衣機了,便是腳踏的老式縫紉機都沒一臺,全靠一雙手裁剪後再一針一線地縫制,非得花上許多
精力和時間不可。
都是花錢買的新布料,周翠娘也不敢在火堆旁邊去裁剪和縫制,萬一被濺起的火星子燙一個洞,或者被跳躍的火苗燎到了,那可要心疼死了!
于是周翠娘只能把小桌子搬得離火坑遠遠的,手凍僵了不能靈活穿針引線時,才坐到火坑邊來烤一下手,等手烤暖和了就又起身走開,去小桌子上裁剪和縫制一家人的衣服和床單。
而姜雙五呢?他之前砍柴禾時砍回來的那些竹子,割回來的幾捆韌草,就是他這個冬日要忙活完的了。
劈竹篾,編織筐筐籃籃之類的,捶韌草,打出一家大小的草鞋。這就是他貓冬時主要要做的活兒了。
把砍回來的竹子編制完,割回來的韌草也都打成草鞋的話,他一冬編的筐籃,一個疊一個摞起來能摞好高一摞,草鞋也能在一面牆上挂好長一排!
事實上也是這樣,每年冬天姜雙五都能把他事先準備好的竹子和韌草,都給編完、一點不剩下,所以每當冬天過完時,家裏那一摞籃筐和一排草鞋,看着就很喜人!
有那些交好的人家來家裏聊天說話時,就會随手送出一個籃子或一雙草鞋,這樣禮來禮往的,良好的鄰裏關系也就一直維持下來了。
家裏兩個小的——姜秾和小豆丁姜金,就真的是沒什麽正經事需要他倆做了。
大多時候,都是坐在火坑旁烤火,并看着大人忙活。就跟後世看手工視頻消磨時間一樣,看着看着……半天、一天時間也就過去了。
不過沒過幾天,周翠娘就想着女兒也有九歲了,一些竈上的活兒、還有這縫制衣服的本領,也到時候該慢慢教給她了。
“濃娃兒,不止是娘和這家裏人,就是村裏人也都知曉你非常能幹,一看就是一把種田好手。只這一項,我濃娃兒便不愁嫁不出去,不愁婆家不供着你!當然,你阿爹、你阿娘還有你弟弟,更不會讓別人欺負于你。
但我們身為女子啊,會侍弄莊稼自然是好的,可像這做飯、灑掃、喂養禽畜,以及這裁剪縫制衣服的本領,也一定是要會的。倒不是為了不受欺負、不受氣,才要學會這些本領,而是為了方便我們自己生活。你想啊,這世間男子都是不會這些事情的,到時你怎麽過日子?
不會做飯就吃不着飯,住着豬圈似的沒收拾的屋子,有布卻不會做衣服穿……那樣的日子要怎麽過?”
周翠娘的這種說法,姜秾是不贊同的。她以前也不會自己做飯和做衣服——喂養禽畜這她是會的,不也照樣活得很好?即便是在這古代,只要有錢,做飯、做衣服也不用親自動手。
不過一般時候——不涉及她的專業領域的時候,她都不願與人争論,不愛去評判旁人的觀點是對或否。尤其是周翠娘還是她阿娘,是她的長輩親人,這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又何必去争執、更甚是頂撞呢?
反正也是閑來無事,周翠娘叫她過去站在一旁看着,看一看是怎麽裁剪布料、縫制衣服的,她也就站在旁邊認真地看着了。
要說姜秾的學習和動手能力,就是沒有繼承自神農祖宗血脈裏的手工天賦,僅憑她本身讀到博士畢業、獲得專利無數的經歷,也能充分說明她的學習和動手能力,是很強的。
在一旁看了一天之後,第二天周翠娘給她一根針線,和一些邊角料碎布頭,讓她拿去縫着玩。
“給你針線和布頭,你自己去穿好針,然後就找兩塊布随便縫幾針吧,就是随便縫着玩玩,我看看你的天分。”
姜秾接過針線和布頭,細麻線一次就穿針成功。
然後,從布頭裏面抽.出一塊細長嫩青細蘭草的布頭,從周翠娘手邊拿來剪刀,剪成規則的細長形布條是
後,把布邊折到裏面藏起,然後拿起針線開始縫制……不多久,一根嫩青細蘭草發帶就做好了。
想到她是梳的雙丫髻,于是又找出來一塊同樣花色的布頭,再做了一根發帶,這一樣兩根就齊了!
姜秾一眼又看到兩塊細長的嫩黃碎紅梅的布頭,想到若是做成發帶,嫩黃底鮮紅梅的花色很是嬌豔,給長得可愛甜軟的沈甜佩戴的話,應該會很适合……
于是想到就做,不多久就又縫了兩根嫩黃碎紅梅的發帶,準備下次沈甜帶着炒板栗等零嘴到家裏來玩時,就送給她。
周翠娘從手裏縫制的衣服上擡眼時,就看見女兒面前整齊擺放着兩對、四根發帶,拿過來一看:“針腳均勻細密,走線筆直,布邊藏得很嚴實,縫得很不錯嘛!看來我女兒不止有種田的禀賦,女紅天分也不孬啊!”
周翠娘:“來來來!剩下這些布頭,你自己看着做些手帕、錢袋和襪子之類的小物件吧!”
得了允許,姜秾繼續去找布頭縫制小物件。不過最後做出來的小物件,與周翠娘說的相去甚遠。
首先,拿出來了兩塊疊在一起的三角形布頭,應該是裁衣袖時剪下來的,嫩青細蘭草的花色,上手摸起來的手感還不錯。
靈光一閃!姜秾拿起剪刀,把兩塊三角形布頭修剪成規則的、一樣大的兩塊三角形布,又把布邊折進去一層後封了邊,再像縫制發帶一樣縫了幾根細帶子。
細帶子,兩片三角形布塊,按想法縫好之後,就是一件系帶挂脖少女內衣了!嫩青細蘭草花色的。
周翠娘拿了姜秾縫制的內衣……雖她已經算是婦女了,到底也實屬女子,一看兩塊布加上下各兩根系帶的樣子,也就知道是作什麽用的了。
這種女子的貼身衣物,不好說了讓男子聽到——父親和弟弟也屬男子範圍,于是周翠娘傾身過來小小聲道:“這是你縫的肚兜?”
姜秾點頭,同樣小聲道:“對,布料不夠,做了簡化版式的肚兜。”
周翠娘想到她還年幼時,第一個自己縫的四不像肚兜,心裏泛起些許羞意。
“是我想得不周到,這次只給你做了裏衣和裏褲。這個……肚兜做得也還好,針腳細密均勻、封邊嚴實,若是能穿,你就穿罷。”
姜秾:“嗯,好的。”
不僅是給她自己做了一件少女內衣,之後她還找出來兩塊嫩黃碎紅梅的布頭,給沈甜也做了一件。
同樣款式、不同花色的發帶和內衣,嗯,這就是所謂的姐妹閨蜜款了吧。
至于內褲,姜秾沒有做。
因為周翠娘說了要給她裏外都做幾套,是包括了貼身穿的裏衣裏褲的。雖然裏褲是長褲,而非三角和平角內褲、也非四角短褲衩,但姜秾看了周翠娘做出來的那一條裏褲之後,就覺得沒必要再做內褲了。
一些比較私密的訣竅,也就只會在母女之間傳遞了。
周翠娘看了一眼火坑旁的丈夫和兒子,都沒在注意這邊,便向姜秾附耳悄聲道:
“做裏褲的□□,是有訣竅的。不能像做外穿的長褲一樣,裏褲得在□□的地方縫一長溜布,這樣穿着才不磨皮、才舒服,以後你給自個兒……和你的家裏人做裏褲的時候,就這樣做!這訣竅可是我姥姥傳給我阿娘的,你姥姥傳給了我,我也傳給你。”
姜秾也悄聲回答:“嗯,我記住了。”
……
之後的第三天,沈甜果真帶着炒得香噴噴的板栗,以及梅幹菜鍋貼,到姜家來玩了 。
沈甜過來串門玩耍,從來不空手上門,都會帶一些好吃的零嘴,嘴又甜、還會哄人!
這
樣乖巧懂事的孩子,周翠娘再喜歡不過了:“來就來了嘛,還帶什麽零嘴啊!你看看,我家金娃兒都盼着他甜姐來呢,你慣得他呀……”
熱情招呼過了,又坐在火坑旁烤了一會兒火,一邊吃着零嘴聊了會兒天之後,姜秾就把沈甜拉到了自己的卧室裏。
沈甜:“秾姐,有什麽事嗎?”
“有東西給你。”姜秾從自己床頭放衣服的小櫃子裏,拿出來嫩黃碎紅梅的兩根發帶和一件少女內衣(肚兜),“我做了兩件,給你一件。”
“愛死大佬了!!”沈甜接過來姜秾送她的內衣和發帶,拿在手裏翻看着,“哇!這針腳和機器縫的也沒差別了,不,比機器縫得更好看,這可是全手工的呢,還是秾姐你親自做的呢!”
“啊!舍不得穿了怎麽辦?想收藏起來當傳家寶!”沈甜跟個變.态一樣,把臉埋在內衣裏不出來。要不是她外在年齡還小,還長了一張可愛甜軟的臉,她這行為簡直就不能看!
“……”姜秾還是不太适應沈甜這種……嗯,照她自己的說法是放彩虹屁的行為,“只是一件普通的內衣而已……”
“哪裏普通了!我不準你說它普通!這可是秾姐你親手做了送我的!怎麽會普通!”沈甜瘋起來時,連大佬她秾姐都敢怼!
姜秾:“……我有一件嫩青細蘭草花色的,和你的是閨蜜姐妹款,我要穿,你穿不穿?”
沈甜:“穿穿穿!!!我要穿。”
……
隔壁的夏五斤有時也會到姜家來烤火玩耍,但更多時候還是去葛貢士家找葛圭章玩,其實也不是玩耍,而是厚着臉皮讓葛貢士或者葛圭章教他認字和寫字。
就這樣,貓冬的日子過得很快,一轉眼就到臘月。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月初八之後,離過年也就不遠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