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溫寧村的年輕一代, 主要分三個年齡等,一是從當初逃荒中存活下來的, 如夏五斤和姜秾他們幾個這般年紀的。二是逃荒到玉皇山下, 定居溫寧村後方才孕育出生的, 比姜秾至少四至五歲年齡最小的。
第三類則是在逃荒途中被孕育, 逃荒到玉皇山下之初, 就已經出生了的。這類只有沈甜一人。
關于沈甜, 村裏人都知她不是沈雙二的親生女兒,也大約知道不是齊四娘正經丈夫的女兒,至于沈甜生父究竟是誰,村子裏的人也沒去深究。
逃荒途中易子而食的慘象, 都親歷過或見識過了, 其他事情自然不會再去多想。
因為都是從苦難中淌過來的, 深知其中苦難,經歷過後, 誰也不會像那些道貌岸然的禮教君子一樣,對身不由己經歷苦難的人去指指點點。
村裏沒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沈甜, 就連全是讀書人的葛貢士葛家,也沒有覺得她的存在是禮教恥辱。那不是禮教的恥辱, 該羞愧的是大昭、皇帝和朝廷。
沈甜比姜秾小三歲,而姜秾今年開年四月時已經滿了十四歲, 所以沈甜今年十一歲,或許也在被征選民女的範圍之內。
雖征選令還未下達,但根據以往征選民女的年齡範圍——十歲至十五歲, 溫寧村就只有姜秾和沈甜兩人,在征選範圍內。
姜秾她們回到村裏後,都沒歇一下腳,立即就去了沈家說這件事!
因為兩家的女兒交往甚密,沈家又像全村人家一樣受了姜夏兩家的人情,這三四年一來,兩家來往更多,算是互相交好的人家了。
“……袁屋雜貨的袁管事,是長安城的大商人,能夠提前知曉一絲風聲是再正常不過的。我們與袁屋雜貨打交道有這麽些年了,總有些面子情,想來袁管事不會诓騙我們的。今天剛好我家濃娃兒進城去了這一趟,袁管事看見後方才順嘴提醒了一句。”
賣鮮蘑給袁家拿去上貢皇室的事情,周翠娘并未說出來。反正以後除了供應更多外,依舊一切照舊,也沒必要拿出來多說。
周翠娘:“我想着在村裏,就我們濃娃兒和你們家甜甜兩個,可能符合這次征選民女的年紀,于是就來給四娘你說一說。”
俗話說為母則強,當初要不是肚子裏有個孩子,齊四娘怕是早已心灰意冷,也活不到這時候了。如今女兒可能被征選了去,齊四娘如何不驚惶?!
一向沉默話少的齊四娘,此刻慌得手直抖!“翠娘,那可怎麽辦?我、我可、不想我家甜甜被征選去!可怎麽辦?!”
周翠娘伸手拍拍齊四娘發顫的手,安撫道:“別慌!四娘先別慌,五斤已經想好辦法了,如今正在縣城裏運作呢,我給你說一說……”
沈甜以前看時,什麽類型的都吃,長盛不衰的宮鬥文自然是看過不少。
雖然她很單純——好吧承認了畢竟是沒如果過社會的大學生,但也不是天真愛幻想的小學生或初中生了。
不會自以為能像中那樣,被征選入宮,然後用穿越女獨特的氣質和思想,引得皇帝、皇子或王爺們青睐或迷戀,接着來一段纏綿悱恻的愛情故事……
她還是有些歷史常識的,大多數情況下,那些有資格參與宮鬥的被征選入宮的女主,都是些公爵、丞相或太傅等權貴人家的女兒,再不濟也會是什麽五品小官之類的官家之女。
像她們這種被征選而去的民女,或許都不能進入皇宮,會被分配給官宦之類的人家,做一個普通基層丫鬟。就算是進了皇宮,怕也是直接去那種辛者庫之類的地方,做女奴級別的最底層宮女。
病了或傷了,都不會浪費藥材來給醫治的,就那樣熬着,熬好了不說
,熬死了就只有一張草席裹身,扔到亂葬崗!
她現在日子過得好好的,吃得飽、穿得暖,又在大佬身邊,她可不想被征選了去!
何況如今這個大昭朝,眼看是要藥丸了的樣子,這時候被征選了去,下場得多凄慘啊?!
沈甜拉住姜秾的衣袖,聲音止不住的顫抖:“秾姐,我不想被征選去,我怕……”
姜秾拍拍沈甜的胳膊,不慌不亂地安撫道:“不要怕,夏五斤已經想好辦法了。他會買通縣衙的兩個衙役好友,讓他們幫忙通風報信,到時候我們就躲出去,使點銀子打發了來征選的宦官就行。”
沈甜知道,若是大佬無憂,讓夏五斤幫她的話,那她肯定是信不過夏五斤的。但如今大佬有危險,夏五斤那必然會全力以赴,順帶着也會幫她一把。
畢竟她和大佬是很好的朋友,就算為了不讓大佬不開心,夏五斤也不會讓她被征選去的。
好吧,雖然不甘心讓夏五斤幫她,尤其是此舉還能拿去讨好大佬。可如今情勢不同,還是要多謝夏五斤的。
“嗯,夏五斤在縣城裏混得開,總能提前知道消息的,到時打點一番,應該就行了。”
……
過了兩天,夏五斤從縣城裏回來了。
來到姜家,站在姜秾面前說道:“別擔心,秾妹,事情我已經安排好了。”
“多謝你了。”
姜秾心中一松,不會打亂她的種田生活了。
于是,難得發自內心的露出了一個淺笑……
夏五斤覺得,他好像聽見了桃花綻開的聲音……
“秾妹,你無需向我言謝。”
時間又走過兩天,夏至這日,果真下達了在長安府及周邊三府內,征選民女的皇令!
溫寧村所在太白縣隸屬鳳翔府,緊鄰長安府,就在此次征選民女的地域內。征選的未婚民女年齡在十歲至十五歲,姜秾和沈甜在被征選範圍內。
或許是之前幾次征選民女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知曉民間為了不讓家中适齡女兒被征選,會想盡各種辦法來規避。像最狠的是毀了家中未婚女子的容貌,最常用的就是趕緊嫁人成親、成為已婚婦女。
于是,這次在皇令下達之前,征選民女的宦官隊伍就已經出發了,夏至日這天皇令下達時,宦官隊伍就已經抵達了其負責的縣鄉!
因太白縣不在鳳翔府中部,距長安府相對遠些,夏至日下達的征選民女皇令,在夏至次日才傳到太白縣。
于是,夏至次日,皇令一到縣衙,宦官隊伍就帶着随行護衛軍隊和帶路的衙役,就立即出動了!
這真是打了所有家中有未嫁女兒的人家一個措手不及,完全來不及将女兒找個人家嫁出去,甚至那些已經交換了庚帖、定了親的未嫁女兒,也未能幸免……
幸好,姜秾他們早早得知了風聲,夏五斤在縣城裏混得很不錯,又還提前做了安排。
那兩個與夏五斤交好的衙役,各收了他二兩銀子的酒錢,其中一個被選中為帶路衙役的一員,就在征選宦官的眼皮子底下,不好操作。
幸好還有另一個衙役當天正休班,得了風聲後,立即收拾一番出了家門,就欲往溫寧村而去……
臨出城前,衙役腦筋一轉,返回城裏買了一匹大紅布,這才夾着大紅布急匆匆往溫寧村趕去。
這個名叫張一的衙役,以前走過溫寧村,還認得路。到村裏後,找了個村民問了路,就找到了夏家來。
“五斤!事有不妙!”
夏家屋裏,雖然堂屋與卧室依舊沒分開,但收拾得幹淨亮堂。
屋中,坐着夏家、姜家和沈家人,以及趕來報信的衙役張一。
“……許是因為征選民女只在長安府及周邊三府內,這次征選民女要更加嚴格!在皇令下達之前,負責征選的宦官就提前悄悄到了縣裏,皇令一傳到縣衙,他們就立即像狼一般撲了出去!
縣裏好些人家都沒來得及反應,別說将未嫁女兒趕緊找個男子嫁了,便是那些早已交換庚帖只差過門的,也都沒逃得過征選!
便是藏在屋裏硬是不出來,他們都直接破門而入,那樣子真是不見着人不罷休。”
張一這話說完,夏家堂屋裏随即就響起一陣抽氣聲!
事關自己的寶貝女兒,周翠娘腦子前所未有的靈活起來!“以前是在全大昭征選民女,挑選餘地大多了,他們收點好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行。
可這次只在長安府等四府內征選,想要完成皇帝交予的差事,征選到足夠數額的民女,怕是就不能随意放過了。塞銀子的招數,不好使了?!”
張一點點頭,“嬸兒想得通透,恐怕就是這個道理。”
原本以為能逃過這一劫的,如今顯然是不行了的。沈甜幾乎哭出來了,聲音顫抖道:“大佬……秾姐,我們怎麽辦?”
征選宦官們是帶着護衛軍隊的,他們不能公然抵抗。若是只她們兩人,大不了往山裏一藏就罷了,但她們還有這個時空的父母要顧及啊,而且也不能連累村裏面的村民……
這是第一次,她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現在不是後世的法治社會,姜秾也不知道要怎麽辦了。
只是拍撫着沈甜的後輩,安撫道:“沒事,別怕。”
夏五斤早已注意到張一拿着的那匹大紅布,也想到了他的打算。
不過他沒有說話,而是隐晦的向張一遞了一個眼神……
張一能和夏五斤玩得來,至少小聰明是不缺的,立即就領悟到了夏五斤的意思。
“各位別急別慌!我有個辦法……”
周翠娘、齊四娘以及姜雙五和沈雙二,聞言都催促道:“張大人你有什麽辦法?快給說說!”“什麽辦法?!”……
“想要避過征選,一般有三個辦法,一是拿銀錢疏通征選宦官,以往一般一百兩銀子就差不多了,不過這次卻說不準了。
二是毀了未嫁女兒的容貌,容貌醜陋自然就征選不上了。可這樣狠的招數,管用是管用,卻也相當于毀了家中女兒的一生。
這第三個辦法,是最常用的,那就是将未嫁女兒嫁人,自然也就不在‘十至十五歲未嫁女子’的征選之列了。但這次看如今架勢,顯然是防着用這個辦法來逃避征選的。”
姜家這些年雖然存了些錢,但勉勉強強也就只有百來兩銀子,沈家怕是都只存下來二三十兩銀子,不過去村裏借錢湊一湊,也能夠湊齊。可如今是連拿銀子去疏通,都不能了!
不等周翠娘來得及多想多說,張一立即就又說道:“幸好這次有五斤提前安排,我也趕得及來報信,他們防也防不住了。征選宦官們今天會在縣城征選,明天大概就要往周邊村子來了,保不齊第一個就是溫寧村。所以這事最保險的,是在明早之前就辦好……”
外面的日頭已經偏西了,在今天之內就辦好的話,已經很趕了!
依舊沒等別人說話,張一趕緊又說道:“我與五斤是能交換生死的至交,他拜托我的事情,我排盡萬難也要做到!雖然銀子疏通這法子不行了,但我臨來之前,腦筋一轉,買了一匹紅布帶上!
快快!五斤,你把紅布拿去分一分,把你家院門上和大門上挂上紅布,還有姜嬸你家也是,挂上紅布!”
夏嬸連忙招呼夏五斤:“五斤,趕緊去找剪刀來,給你沈叔家也分半匹紅布!然後你趕緊把紅布裁剪好,把院門上和大門上都挂上!”
夏五斤聞言,動作利索地起身,去找來剪刀開始‘刺啦刺啦’裁剪大紅布!
周翠娘被張一連珠炮似的話,說得緊張起來,也沒來得及去仔細思量比較,要找個人家把女兒嫁了,是要選夏家還是村裏其他人家。
她只是想着,夏五斤這次忙前忙後功勞很大,否則光靠他們自己,到時真是什麽辦法都沒有,她女兒必然要被征選去了!
而且五斤這娃子的心思,真是明晃晃的擺着,他是喜歡自家女兒的,夏嬸這個婆婆也一樣非常喜歡,嫁進夏家後不會難過的,況且兩家又隔得近,相當于女兒還是在自己眼底下。
顯然,張一的一番話,夏嬸和夏五斤就的緊張言行,讓周翠娘暫時忘了,在此之前,她其實更滿意的是葛家葛圭章。
葛貢士是有大文化的人,葛家家境在村裏很不錯,葛圭章那男娃子長得秀氣好看,性子和她女兒一樣清冷話少,想來兩人會很合得來,而且那娃子雖然剛成丁沒兩年,卻也已經能賣字畫養家了。
葛家那男娃子也對自家女兒有意,葛家也是個不錯的人家。
不過,周翠娘現在也來不及去想那些了,眼前現成就有夏家,夏家母子兩一點沒拿喬,很願意為她家排憂解難,那就是夏家了吧!
齊四娘接過夏五斤分的半匹紅布,招呼起還傻站着的沈甜:“甜甜,趕緊的!我們趕緊回家去,去找……去找隔壁張家,把你嫁給武壯那孩子!”
姜秾:“……”
沈甜:“……”
兩人對眼前的發展,有些反應不及。
齊四娘又催促道:“甜甜!別愣着,我們趕緊回去!趕緊的!雙二,你也趕緊的,去……武壯他阿爹應該在山腳樹林子裏,你趕緊去找到他,和他說說這事!”
周翠娘也趕緊安排起來,“孩他爹,你也趕緊的,再過個把時辰就是黃昏了,那時正是拜堂成親的好時辰。你趕緊去村裏請客,順便借些桌椅板凳回來。雖然事出緊急,但也還是要請客的,我立即就回去炖一大鍋香菇炖野豬肉,再蒸一鍋饅頭,簡單宴請一下村裏人!”
夏嬸也沒落下,吩咐夏五斤道:“五斤,你也趕緊跟着你姜叔一起去,去請客順便借些桌椅板凳回來!我在家簡單準備兩桌宴客的飯菜。”
……
兵荒馬亂之下,姜秾就要嫁給大她兩歲的夏五斤,而沈甜就要嫁給比她大七歲的張武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