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西南府
對于沒有條件儲備冰塊納涼的老百姓來說,夏天總是很難熬的。
楚雲把窗子支開一道縫,風立即把外頭連綿不斷的雨簾吹進屋,噼噼啪啪,濺了滿窗臺的塵土。
今年的雨水豐沛的有些過分,從入春開始斷斷續續地下,入夏了也不見停。
天氣依舊炎熱,并沒有因為大雨變得涼爽,反倒在雨後盛放的陽光中變得更加悶熱。
雨不停,河水漲勢迅猛,鄰水的村子都被淹了,災民流竄。為免危險,知春知夏的學堂已停了課,馮家四人正聚在屋子裏打小牌打發時間。
楚雲拿抹布擦掉窗臺的塵土,憂心道:“雨再這麽下,冬天可就難熬了。”
馮知秋算着手中的牌,也憂心道:“再這麽打,我的日子也會很難熬。”
知夏樂道:“咱們開局前說好的,輸的人要做家務事,男子漢大丈夫,輸了就得認。”
知秋苦着臉,“我又沒不認,可……我輸的也太慘了吧!”從開局到現在他就沒贏過一場,再算上前些天的,他懷疑接下來一個月的家務事都要歸他了吧。
馮知春搖晃着手中記錄輸贏的紙,道:“不願做家務事也行,把這些統統換成文章,輸一場背一篇,如何?”
知秋大駭,連連擺手,“不要了不要了,還是做家務事吧。”
知夏取笑道:“瞧你這點出息!”
楚雲回到牌桌上,沖知秋道:“我的難熬和你的難熬可不一樣,你輸了是一個人難熬,天公不停雨,可是我們所有人難熬。”
知秋因這話也嚴肅起來,“楚雲姐,你說的我曉得。老天爺不停雨,莊稼就會被澇,糧食就會收成慘淡,災民就會越來越多,冬天我們就會餓肚子!”
知夏也憂愁道:“災民流竄,又生疫病,聽說醫館已經忙個不停,鄰縣比之我們還要更嚴重。”
知秋聽到這猛拍下桌子,激動道:“先生總說男兒志在社稷,志在百姓,現在百姓有難,我們也不應該坐在這打牌,應該去獻一份力!”
Advertisement
他的國家大義社會抱負才冒出個頭,就在馮知春冰冷冷的注視下被澆滅火焰。
知夏和楚雲也察覺到氣氛變化,都斂了笑容。
知秋雖不知自己哪句話惹大姐不高興,但他自小就怕大姐怕得緊,也有些求饒地道了聲“大姐”。
馮知春氣道:“你叫我大姐,你要是心裏有我這個大姐,會這樣想嗎?”
知秋聽這話有些不開心,又有這個年紀孩子的叛逆心理,不由地嘟囔道:“身為國家兒女,百姓有難卻不上前,那叫什麽頂天立地的男兒,那叫窩囊廢……”
馮知春聞言想扶額,仿佛看到前世那個年少中二期的弟弟。
她把心中的怒氣壓了壓,道:“那好,我問問你……”
她剛開口,就聽敲門聲不應景地響起。
知秋如獲大赦,飛快蹿出屋去,速度之快只留餘音:“我去開門!”
來人是馬家的跑腿。
楚雲擔心的也是馮知春擔心的,她早作打算,委托馬老爺買了些糧食儲備。
馬家跑腿今日來除了告訴馮知春此事的結果,還捎來一個消息:府城欲集合各縣酒樓辦一場比賽,所得善款都用于赈災。馬老爺希望馮知春作為百福樓的廚子參加比賽。
楚雲支持道:“楊公子正在府城備考,你随去,正好見見他。”
馮知春有些羞意,搖頭道:“聽說府城災患比之更甚,府試也因此暫停,他正是該沉住氣的時候,我去添什麽亂?若我真去,言行代表的是百福樓,哪有這般自由,更不能輕妄行動才是。”
楚雲微微撇嘴,馬老爺那點心思誰人不知?這次帶隊去的說不得就是馬少爺,雖然馬少爺也品貌非凡,但她是堅定不移的“楊黨”啊!
……
西南府。
尹良正與幾位同僚寒暄一番後落了座。
堂/中/共四人,分別是西南府管轄四縣的知縣,他們正等待着知府的到來。
雨淅淅瀝瀝下着,想到雨多下一時,水災就多嚴重一分,四位知縣的臉上或多或少都挂着愁容。也正因此,知府傳他們前來面議抗災對策。
堂外腳步聲漸近,知府秦浩秦大人面色凝重地走進來,随行還有兩名護衛,以及一位錦服青年。
護衛們并未深入,背朝內分守在入口。錦服青年落後秦浩一步,随他走進來。
四位知縣起身向秦浩行禮,在知府沒有介紹之前,他們目不斜視,視線并不落在錦服青年身上。實際上,在二人進來時他們便已觀察過了:看似錦服青年是跟随秦浩進來的,實則是秦浩引他進來的。
那位錦衣青年,秦浩的稱呼是:京城陳大人,為水災而來。
有了定位,氣氛又活絡起來。
西南府并不是第一次發水災,只是今年更為嚴重,受災面更廣。
陳大人聽過各方意見後,終于開口問道:“府試暫停了?”
秦浩答道:“正是。”
“何日再考?”
“災情一日不除,災民聚集,再考的日子也無法确定。”
“應試的考生都安置在何處?”
“大多考生留在城內,少部分歸鄉了。”
“救災自然重要,府試亦不可落下。不然皇上發現今年獨缺本府人才,皇上會如何想?”
“這……大人有何妙計?”
陳大人輕笑一聲:“我沒什麽妙計,治水之道諸位比我更清楚。只是,既然府試的日程已被打亂,不若叫那些考生也加入治水之列,出謀劃策?”
“這……”
秦浩一時呆住,他在任這些年,确沒見過這樣的操作。
書生手無縛雞之力,讓他們去幹體力活,不一定願意。書生也多是閉門讀書,官吏的經驗都是在任位時慢慢積累的,讓他們說治水之道,不一定勝任。
這位大人……果然如京城友人信中所說:是個不愛按常理出牌的!
以這位大人的身份,秦浩自不會愚笨到反駁,他很快想到對策,附和道:“大人,下官覺得可再加些獎勵,能從始至終者,府試加分,出良策有功者,府試加大分。”
陳大人贊許道:“就如秦大人所言。”
……
府衙給楊瑾的通知是尹良正親自送去的。這是個難得的機遇,楊瑾又是他的得力下屬,這個機遇于他于楊瑾,都很重要。
等尹良正走後,趙豐憂心忡忡問:“公子,聽說災區有瘟疫,會不會……”
楊瑾捏着信箋,說道:“府衙包吃住。”
趙豐:“……”吃飯雖然重要,但公子你不能因為咱們剩的銀兩不多就棄性命安全于不顧呀!
翌日,楊瑾到府衙報道。
同到等候的還有四人,都是各位知縣推薦,其中有鄉紳,有老書生,有年輕俊傑,都在彼此的縣城中稱得上名字。
正因如此,若這幾人願意投身治水之列,對普通考生也有鼓勵之意。當然,如果他們能從始至終,得到的獎勵也比普通考生更多更好。
秦浩安置好五人後,馬不停蹄的來到陳大人暫住的院落彙報——即使他将府衙最好的院落騰出來,也總覺得怠慢了這位大人。
“聽說城中打算舉辦一場廚藝比賽?”
正等着陳大人發言的秦浩一愣,半晌才從記憶的邊角拎出這件事來。
他斟酌着語氣答道:“确有此事。是由城中的酒樓牽頭,邀請各縣酒樓參加。一來善款善食用來赈災,二來也算行業內切磋。按往年這些商販自行組織的賽事下官都很支持,只是今年情況特殊,下官一直沒有批準,正準備問問大人的意思。”
陳大人道:“這是件有利民生的好事,現在正是要熱鬧熱鬧的時候。秦大人不必緊張,我也聽說西南府有許多特色美食,還想私情托秦大人向主辦方要個評委的位子坐坐。”
秦浩腳下差點沒站穩。
當評委?那就得吃東西,萬一吃壞了這副身骨,他擔當得起嗎?
可看這位大人笑意滿滿的臉,秦浩也只能點頭應道:“大人能做評委,是他等的福氣。”
出了院門,秦浩抹把額角的汗,立即招來心腹商議此事。往年他都随主辦方折騰,今年是萬萬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