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章節
在伯力軍事法庭上供認:“從來沒有一個人活着走出這個殺人工廠。”他還供認:“第七三一部隊駐平房五年時間內,通過這個工廠,至少有三千人因染受致命細菌而被消滅。”
在如此嚴酷的環境下,組織武裝抗日鬥争需要無畏的勇氣和鋼鐵的意志。中共滿洲各級組織是堅強的抗日核心,他們遵照中共中央的“一二·六”指示,堅持和發展東北地區的抗日游擊戰争。
楊靖宇向中共南滿臨時特委提出的建議,在1934年11月7日有了結果,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成立,下轄兩個師。12月間,李紅光的第一師趁着鴨綠江封凍,襲擊朝鮮境內的羅山日軍據點,繳獲大量槍支彈藥和軍用物資。新年1月11日,楊靖宇率領軍部埋伏在紅土崖東面十五公裏的地方,殲滅僞靖安軍一個騎兵連,繳獲幾十匹戰馬,裝備教導團。軍參謀長樸翰宗在戰鬥中犧牲。
東北抗日武裝的領導人幾乎都要面對日軍的槍口。5月末,第一師在桓仁縣樣子溝與日軍交戰,李紅光負傷犧牲。繼任師長韓浩不久也在作戰中為國捐軀。
這一段時候,僞軍頭子邵本良,又在跟楊靖宇較勁了。
這年8月份,楊靖宇決心集中主力打柳河,殲滅邵本良的家底老七團。邵本良嗅出味來了,急忙從三源浦向柳河增兵。楊靖宇下令暫停攻城,将部隊西撤。
楊靖宇一撤,邵本良就跟了過來。兩天後,兩軍在一條山崗上交戰。邵本良沒占着便宜,但他像狗皮膏藥似的緊緊粘上了。
楊靖宇帶着部隊來到柳河縣黑石頭,一看地形不錯,下令停下,預設埋伏。邵本良只顧催着手下往前追,把手下二百來人的隊伍,加上日本人剛給他的一門小鋼炮和幾挺機關槍,都送進了楊靖宇的口袋。
邵本良準備找楊靖宇報仇。楊靖宇不用他找,自己找上門來了。他通過邵本良的馬夫知道,邵本良的老七團要從孤山子移防八道江,軍需給養由劉副官帶一個連護送。楊靖宇在他們必經之地朝陽溝設伏,消滅了僞軍,截下幾十輛大車,還抓住了邵本良的小老婆。邵本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第二年2月,楊靖宇接到內線報告:邵本良住在熱水河子的僞軍團部。他派出一支二十五人的小分隊,半夜1點多鐘襲擊了僞軍團部,邵本良當晚不在,躲過去了,但僞軍副團長以下六七十人,連同武器、糧食和布匹,都落到楊靖宇手裏。
3月上旬,內線又送來消息:邵本良向日軍的三毛司令官誇下海口,說要在三個月內全部肅清東邊道一帶的人民革命軍。日軍相信他的能耐,給了他一個迫擊炮連,還答應派飛機支援作戰。
楊靖宇第二天就開始訓練部隊,科目是輕裝、換軍衣、全副武裝爬大山。4月初,部隊在龍崗山西麓殲滅了僞軍奉天騎兵旅一部,邵本良的部隊跟了上來。戰士們一聽說邵本良來了,準備與他決戰。但是,楊靖宇的命令不是“打”,而是“走”。
042白山黑水除敵寇(2)
楊靖宇下令走,戰士們就走。這一走就好像停不下來了:走了一夜,又走了一夜。有的人想不開了:怎麽老是走?到底什麽時候打?
楊靖宇告訴大家:“沒利的買賣我們不做。敵人胃口很大,計劃吃掉我們第一師和軍部,然後吃掉第二師。他們把山海關地區的日軍和奉天野炮營都調來了。目前我們的任務,就是‘走’和‘拖’”
日僞一見楊靖宇光走不打,便調集兵力包圍老禿嶺子地區的第一師,想來個圍點打援。楊靖宇将計就計,不顧連日傾盆大雨,率部向老禿嶺子急進。邵本良以為楊靖宇上了圈套,鼓足了勁在後面猛追,連飛機也出動了。沒想到,楊靖宇牽着僞軍在老禿嶺子轉了一圈,扭頭又走,第一師趁機跳出了包圍圈。
Advertisement
楊靖宇率領軍部和第一師在佛爺溝門會合,休整幾天,又傳下令來:走!部隊開始兜圈子,今晚向南走五十裏,明晚向北走六十裏,後天又不知向什麽方向走了一夜。一連幾天下來,許多戰士走糊塗了,悄悄議論:“怎麽搞的?咱們是不是讓敵人給圍住了,走不出去了?”日僞高興了,在報上說:“共匪南北蠢動,難逃天羅。”
4月中旬,楊靖宇的部隊又以每天幾十裏甚至上百裏的速度向西急進,邵本良窮追不舍。有時,部隊剛準備吃飯,邵本良就追上來了,楊靖宇又下令走。一路上,他讓戰士們扔下衣服和物品,有時借老鄉家的碗筷來不及還,就留下一張紙條說:“老鄉們,情況緊急,所借之物,沒工夫還了,請你們自己認自己家的東西吧”邵本良得意了,以為楊靖宇已被他追得鬥志渙散。
4月底,楊靖宇帶領部隊來到本溪以東的賽馬集山區。拂曉,楊靖宇集合部隊講話:“咱們一連走了二十多天,現在不走了。這裏是高山隘路,居民不多,敵人也被我們拖疲了,咱們該打了。咱們就在犁樹溝擺下一個口袋陣,讓邵本良來鑽。”
戰士們頓時來了興致,連夜構築好工事,靜等着邵本良到來。
第二天上午,邵本良和他的日本顧問英俊志雄,帶領一個先頭營,一頭鑽進“口袋”。負責紮口的第一師第三團,立即把僞軍後路切斷。邵本良命令僞軍往溝裏沖,很快就被“口袋底”上的第六團堵回來。楊靖宇命令教導一團和少年營将僞軍攔腰斬斷,又命令部隊端上刺刀沖下山去,溝裏到處是“活捉邵本良”的喊聲。
堅守北面制高點的少年營營長見下面打得熱鬧,忍不住帶着隊伍沖下山去抓俘虜,山頭上只留下一個班。邵本良到底是個打仗的老手,一眼就發現了“口袋”上的這個薄弱點,帶着人拼死奪下這個山頭,從“口袋”上打出一個“洞”來,拖着一條被打傷的瘸腿逃走了。英俊志雄躺在死人堆裏裝死,居然也逃了出去。
邵本良回到沈陽,治好了傷,又帶着一個團和三個月的軍饷,準備返回八道江。楊靖宇得到情報,在他的必經之地布下埋伏。戰鬥打響後,僞軍五十多人傷亡和被俘。邵本良扔下戰馬,到一戶朝鮮族老鄉家裏搶了一件衣服,再次化裝逃脫。日本顧問則死在亂槍之中。
邵本良再也沒有機會和楊靖宇較量了。他失去了日本主子的信任,被日本軍醫毒死在沈陽陸軍醫院。
楊靖宇的部隊越戰越強,在7月份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1933年冬和1934年春,日軍兩次調集兵力大規模“讨伐”東滿抗日根據地,東滿游擊隊受到很大摧殘。在日軍的“第二期讨伐”中,童長榮重病在身,指揮部隊突圍時中彈。朝鮮族女戰士崔今淑和警衛員一起,冒着彈雨将他背出重圍。但他流血過多,犧牲在二十七歲的風華歲月。
日軍的“讨伐”和黨內的“左”傾錯誤,使東滿黨組織和游擊隊陷入嚴重困境。滿洲省委派魏拯民急赴東滿解決問題。省委強調,黨領導的部隊,必須與堅持反日的各路武裝結成統一戰線。
魏拯民組織抗日武裝大聯合,1935年5月建立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王德泰和魏拯民分別就任軍長和政委。他們留下部分兵力在安圖和汪清堅持原地的鬥争,将主力分成三路,向外線發展。
遠征的第二軍一路尋找戰機。一天夜晚,安鳳學率領第一團的三百多名戰士穿過密林,沿着鐵路推進到哈爾巴嶺車站附近,靠近鐵路埋伏下來。
深夜1點多鐘,從敦化方面開來的一輛日軍警備專用裝甲車疾馳而過,在戰士們眼前卷起一陣旋風。裝甲車一過,幾名戰士躍上鐵道,把大約二十多米長的鐵軌挪下路基。過了半小時,從大石頭方面發出的二○二次特別列車,吐着濃煙,卷着疾風,呼嘯而來。車廂裏,幾百名僞軍軍官酣然入睡。突然一聲巨響,車頭摔下鐵道,後面的車廂脫軌傾覆,爆炸起火。
第一團戰士們向列車發起進攻,槍聲、爆炸聲和喊殺聲響成一片。日軍護路部隊和押車小隊搶占了最末一節車廂,負隅頑抗,幾挺機槍斷斷續續地掃射。戰士們把手榴彈扔過去,日軍的機槍炸成了啞巴。車廂裏傳出來號叫聲,殘敵奪路逃命。戰士們登上車廂,把他們押下列車。
戰鬥結果,俘獲十三名日僞軍官,繳獲十支手槍,還有一些軍用品和大量僞鈔。滿鐵株式會社主辦的僞滿《協和》雜志聲稱:哈爾巴嶺列車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