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出征鄭國
衛國軍隊長途跋涉到達邊境之時,鄭國十萬大軍已經侯在邊境。在與鄭國的初次對戰中衛國并沒有讨到什麽便宜。不過還好後方糧草充足,将士強悍,派出去的又是老将對戰場很有經驗。即使這樣,雙方還是陷入了苦戰。
在這個冷兵器時代,沒有高科技武器裝備,能夠有把長戈銅劍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人的壽命通常都很短,人群分布雜亂,所以能夠一口氣派遣十萬以上的大軍已經是大國了。更何況是武器精良的軍隊,就更是難得。這個時候人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
不多時候,在兩軍對壘正酣的時候鄭國軍隊突然節節敗退。這無異于一顆石子投入水中,打亂了原有雙方僵持的平靜。衛國一路趁勝追擊,讓鄭國毫無還手之力。衛候得此消息,大為高興。
不知為何在第三次對戰中鄭國主帥換了。換成了鄭國公子姬段。姬段在對衛的戰争中越打越勇,竟然硬生生将戰局扳了回來,他在鄭國的威望隐隐有超過太子姬寤生的勢頭。
衛國這邊也是很疑惑。
黑夜又來臨,吉子杞下令整個衛軍再撤退十裏,這就意味着徹底丢掉了前段時間打下來的戰果。
但是兵行險詐,誰也不敢拿十幾萬将士的命開玩笑,還是謹慎些比較好。
主帳裏吉子杞和姬完一起商議,“為何那鄭軍仿佛知道我們的布陣一般,我們在哪裏出兵,哪裏撤退,用的什麽計謀,他們都能猜到七層的樣子。”
“大人的意思是,軍中出了內奸。”
太子姬完雖頭一回上戰場,但是并不愚笨。長期在朝歌戒備還是練就了勘察的本事。“十三萬大軍,要找出奸細可不容易。軍中的高級将領就不少。”
吉子杞搖搖頭。“可是知道那圖的不過四人。君上,石碏,你還有我。軍事防禦圖我一直貼身保管,并沒有動過的痕跡。”
姬完的心突然跳了一下,“大人的意思是,在出發前敵人就掌握了我們的動向和策略。”可是又覺得奇怪,“那為何一開始鄭國與我們旗鼓相當,到後來才節節敗退,幾乎被打到毫無還手之力。”
“太子有沒有發覺,這兩個時期鄭國領兵的将軍換了。”
“姬寤生,姬段。”果然姜還是老的辣,一語中的。
“前期的将軍是姬寤生,現在領兵的是姬段。可是姬寤生并非平庸之人。”
“的确,姬寤生是當今少有的天縱之才。可見得到軍事防禦圖的是姬段,并非姬寤生。”
Advertisement
“大人為何如此篤定?”
“老臣派人扮作商人到鄭國驿館打聽過了,宮中傳出的消息是鄭候、太子姬寤生病重,鄭候下令讓姬段領兵。
然鄭候最器重的是太子姬寤生,而姬寤生又絕非等閑之輩,雖是太子的身份這幾年也建立了不少戰功,他心思缜密,所以在兩軍開打時才會與我軍持平。若是他有防禦圖在手,恐怕我軍一開始就敗了。而自從姬寤生被我們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鄭軍曾和我方休戰過三日。三日過後,鄭軍的将領就換成了姬段。姬段看起來比姬寤生更擅長戰場,是以我軍節節敗退。太子有沒有想過,為何姬寤生率領的鄭軍突然吃了那麽大的敗仗,而後又換了将領。三軍之中,将可不是随便換的。除了将軍陣亡,一般情況下很少出現這種情況。”
“大人的意思是鄭國朝中出了大事。”經過吉子杞的分析,姬完也想過來了。
“如果老臣沒猜錯的話,鄭候駕崩了。”此言一出,姬完震驚了,“那為何不見鄭國傳出消息。”
這個時代的戰争是非常講究規則和禮儀的,還保留着周朝的禮樂,通常要師出有名。就憑着這一點,衛國一直到楚漢争霸才真正滅亡。很多人都以為秦始皇滅了六國,實則不然。當初衛國只是作為秦國的附屬國,衛侯依然可以供養宗廟。
所以此次衛國對鄭之戰必須師出有名。而他給出的名就是鐘不離身為鄭人妄圖謀害衛侯,這個借口足以堵住天下悠悠衆口。
這個時代的戰争還有一條規矩,就是不容許趁敵國國君去世舉辦喪禮的時候,也不準趁敵國鬧饑荒的時候,換句話來說就是不能趁機搞偷襲,不能用下三濫的手段,要光明正大,要用正當手段。所以衛侯早已派遣使者告知了鄭候雙方将要在邊境疆場交戰。所以鄭國十萬大軍早就在邊境守着了,才在首首戰中贏得先機,勝了一局。
而鄭候若是駕崩衛鄭就該休戰。可以鄭國卻秘而不發,還将太子姬寤生換下來,讓姬段作為主帥。這又說明了什麽?
吉子杞如何不知姬完所指,“兩軍之中,最怕的就是動搖軍心,一旦休戰,鄭國的霸主地位将不複存在,這是鄭國不願看到的,所以鄭國朝臣封鎖了消息。轉而言之,也只有鄭候駕崩這一個因素才會惹得鄭國現在這個狀況。王後武姜本就溺愛公子姬段,想讓他繼承候位。太子姬寤生現在定是被軟禁了,支持姬段的大臣借口姬寤生領兵不利逼他辭去了将軍之位,而公子姬段在王後武姜的支持下被立為将軍,畢竟要想廢長立幼總要有一個借口。那就是在此戰争中獲勝。一來可以将軍隊收為己用,而來可以安撫民心,為廢太子做準備。所以武姜會把握住現在這個機會,将小兒子姬段推上侯位。”
“那公子姬段怎會一定有把握贏得戰争?坐上侯位。”
“所以回到剛才的問題上了,他事先得到了我軍的軍事防禦圖。”
“那奸細豈不就是”,姬完還沒說出來,就被吉子杞否認了,“不是石碏。”
“那是誰?”
“這個老臣暫時也不知道,不過老臣知道一定不會是他。”
“那明日的戰争怎麽辦,該如何應付。”
“等着,暫且按兵不動。”
“等?”
“如果是太子,你會甘心丢掉唾手可得的太子之位嗎?”吉子杞微微一笑,姬完瞬間就意會了,“那細作?”
“兵家有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戰略層面要講究兵法,兵戎相見上陣打仗并非只是兩軍肉搏交鋒,陣法配置及智力較量同樣重要。若然陣型搭配得當,往往能以寡敵衆,克敵制勝。随着形勢的不同而運用不同的陣法威力也會有所不同。所以軍事布陣圖分外重要,這是最高軍事的機密。”在姬完焦急的神色中吉子杞緩緩開口,“那圖紙不過是死物而已,現在雙方都有,就看該如何變通。而我們比姬段強的一點就是他還不知道我們已經猜到了他手上有圖紙,這點我們正好可以利用。”
“姬完受教了,大人果真不同凡響。”姬完心悅誠服。
“太子不必過謙,只要多歷練,假以時日太子必将能夠為以大任。不過我們還是需要做點什麽的。這件事當由太子來做。”
“需要孤來做?”
“然。”吉子杞點點頭,“這也是君上的意思。
而此時鄭國的茶館客棧裏正熱鬧非凡,不得不說,吉子杞果真謀略過人。知道從何處下手。從古至今,這裏都是消息最集中的地方。因為這些商人旅客走南闖北,還是謀士各家弟子往來的居所,所有的人的都交彙在這一點,在這裏,可以探聽到最新的消息。
而戰争開始初期,鄭國也不太會戒嚴。這個時候是探聽消息的最好時機。
“姑娘,你是用食還是住店。”夥計趕緊迎上去。
這個時候不早不晚,店裏的人不多,只有幾個人坐在大堂裏,見有人進來,衆人停止了讨論看向走進門的女子,又都不約而同回過頭繼續喝茶交談。
夥計見着女子年歲不大,約莫十五來歲,長得瘦瘦的,一身白色麻衣,長發随意挽起披在腦後,身後還背着個醫箱。竟是個醫女。
因為醫術落後,衛生條件有限,時人夭折率太高,對醫師都有着好感,夥計很熱情的将她讓進來。
子榛找了個靠窗的地方坐定,才道,“替我來間房,我可能要住些日子。記得清淨些。”
“好嘞。”夥計将白色麻布往肩上一搭,“要不要用食。”
子榛看了看,還是晌午,用食并不急。“替我來壺茶,我自己帶了茶葉。這是壓金。”
子榛将幾個刀幣放在木桌上,夥計一愣,收好錢将子榛遞過來的一小包布包着的茶拿着了。
“不必拆開,直接泡便是。”
這樣新奇的泡茶方式倒是沒見過,殊不知子榛只是不喜歡将茶末喝進嘴裏,而且經常周游列國,這些攜帶也很方便。
泡好的茶很香,茶水一點也不渾濁。
夥計聞了下,贊了句,“難怪世人皆說楚茶最是清冽。”
“君慧眼識茶,”子榛倒了杯遞給夥計,這夥計接待各國的客人多了見識倒不錯,口齒伶俐,比一般人還能言。“既與君有緣,就一同喝一杯罷。”
時人大方性格豪爽,夥計也不推辭,接着茶碗喝了一口,露出滿意的笑。待飲完,放下茶碗,雙手一拘,放下一面鐵牌。“多謝醫女的茶了,這是您的房號,在拐角處。小人替您找了個清淨的屋子。”
子榛點點頭,“多謝,君自去忙便是。”
見夥計離開,子榛從醫箱裏拿出常用的茶碗為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壓着,看着大堂裏還在讨論的男子,蒼白的臉上露出笑意,“的确是好茶,看來越來越有意思了。”
作者有話要說: 春秋的打仗方式真的特麽逗,就猶如我要打你我會先告訴你,“喂,我要來打你了。”如果你打輸了我還會幫你逃跑,而且戰争很少有持續的,一方面可能是礙于周禮,一方面可能是春秋戰亂人口凋零。
到了戰國時期,打仗的策略就詭異多變了出現了鬼谷子,孫膑等軍事奇才,這可能都是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最着名的就是宋襄公的泓水之戰。可能這樣說大家不是很清楚,但是“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這個名句大家肯定聽過,這句話就出自于泓水之戰,宋襄公的仁義之師。
有興趣的可以去搜一搜,春秋的戰争歷史知識看着真的蠻逗的,可以結合時代背景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