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暗室驚魂

子榛跟在婢女身後,不知轉了幾道彎,過了幾條回廊,終于在一間偏殿停下。和姬寤生被層層包圍一樣,這裏看守的人更多。

“君候在裏面,醫女請跟奴婢進來吧。”

門開後馬上就被關上,子榛進殿後只有一個感覺,冷。這裏很空曠,她不禁打了個哆嗦。剛準備回頭詢問鄭候的消息,就被身後的人襲擊了,眼前一黑,倒在地上。

“醫女醫術如此高明,想必已經知道太子殿下的事情了,即使你很識時務,但是還是不能留你,因為只有死人的嘴才是最嚴的。大人說鄭候曾對你的師父有恩,你就留在這裏報恩吧。”說完讓外面的人打開殿門,只是不管怎麽呼喊,大門依舊緊閉,沒有絲毫要開的跡象。外面熱的汗流浃背,這裏面卻冷得如同寒冬。因為是夏季,婢女還穿着薄衫。即使內力深厚,不一會兒也凍得嘴唇發紫。蜷縮成一團,拼命敲打着門。

“不要白費力氣了。”黑暗裏驟然響起的聲音,驚得婢女差點跳起來。壓抑住到嘴邊的驚叫,回過頭,見子榛站在身後。近一個時辰了,自己一個內裏深厚的人都扛不住了,何況一個柔弱的醫女。“你到是...”

“姑姑說笑了,子榛當然是人了。”暗啞的笑聲,激起婢女更深的恐懼。聽着越來越靠近的腳步聲,婢女的心跳快要停止了。

“醫女,不是我,是徐子峨下的命令,是他,不是我,不是奴婢,你走開。”

“姑姑怎得如此驚恐。”子榛點燃火折子,婢女看清了子榛的臉,那張顯得蒼白的臉,才松了一口氣。“姑姑最好把事情說清楚。鄭候已經過世了,想必他就在裏面。”

有了火光,婢女的膽子大了一些,迎向子榛目光,“醫女說笑了,奴婢什麽也不知道。”

“姑姑真的什麽都不知道麽?”少女慢慢走過來,那雙眼帶着無形的壓力,讓這活了半生的婢女感到壓迫之極。婢女看着距離自己只有一步的子榛,心中大駭。突然,火光熄滅了,一雙冰冷的手握在婢女的手腕上,終于壓抑不住,驚叫出聲。“你還不明白嗎,當你進來的時候,你已經被舍棄了,因為只有死人的嘴才是最嚴的。”

恐懼從身體的每一個毛孔擴散開來,身為徐子峨的暗衛,年過三十的她殺人如麻,早已忘記了恐懼是什麽,今夜在這個封閉的宮殿裏,面對這個不過十七歲的少女,她又一次感到了來自靈魂的恐懼。自己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明明她已經被自己弄暈過去了。腦袋裏已經亂成一團,無法思考。“這一切,都是徐子峨和王後籌謀的。鄭候就在這件宮殿裏。還有你與你師父在鄭國的遇刺也和徐子峨有關。”

子榛放開手,“果然,子榛就知道,事情不會這麽簡單。”看來鄭候真的已經不在了,想到姬寤生的囑托,鄭候的死又有什麽隐情呢。“還真要感謝徐子峨把子榛送到這裏,不然還得費上一些周折了。”

婢女聽着子榛往內殿而去的腳步聲,才回過神來,如此寒冷的冰窖,衣衫竟然濕透了,一股無聲的恐懼蔓延到四肢百骸。

子榛從內室走出來的時候,那婢女已經凍僵了,子榛伸出手探了探,還有一口氣。門悠悠的開了,子榛閉上眼,許久沒有見過光明的雙眼經受不住這等刺激。

“若你再不來,恐怕我就要死在這裏了。”

“一別兩載,醫女看起來還是原來的模樣。”

Advertisement

“把這個婢女送給太子,這是我送給你的見面禮。”子榛由着他攙扶自己起來,裏面實在太冷,子榛軟軟的靠在來人的身上,在他耳邊低低說道,“該到你出手的時候了,我相信,你不會讓我失望的。”

不過三日,便有消息從王宮傳出來。經過醫女子榛的救治,太子姬寤生已經緩過來了,沒有大礙了。百姓都松了一口氣。只是不知為何,鄭國上下對鄭國所處的緊張局勢都有了了解,每日都有平民到王宮門前痛哭。武姜煩不勝煩,卻也不敢驅逐。

此舉引得王後武姜和姬段對徐子峨大發雷霆,“到底是誰把這個消息傳出去的。”

“老臣敢以性命擔保,絕對已經處理了醫女,殿外一直有人看守,三天三夜,那醫女定凍死在裏面了。老臣連跟随我那多年的暗衛也舍棄了,臣之忠心,天地可鑒。”即使徐子峨再三保證,已經把知情者醫女子榛和那暗衛秘密處死了,還是沒能平息武姜的怒火,公子姬段命令徐子峨五日之內查清楚此事,到底是何人在背後作祟。

公子姬段的在戰場上的失利,和太子姬寤生的康複已經動搖了在朝堂上大臣的心中的地位,多數人再次保持中立,而來自民間的太子的呼聲越來越高。最後,太子姬寤生為了安撫百姓,和王後武姜親自站在宮門口安撫民心。太子姬寤生的出現,無疑給這些不安的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看來太子真的是無事了。

“孩兒知道母親不願意和孩兒站在一起,可是為了安撫民心,也只好委屈母親了。”姬寤生一身雪白的衫子,腰間挂着一枚白玉玉佩,顯得整個人格外出塵。剛恢複的身體看起來還有些許柔弱。

“若是可以,孤寧願這一生都不見你。”武姜沒有看姬寤生一眼,轉身走進王宮,戲也作了,多留無益。

姬寤生望着母親的背影,苦笑了一下。

不過五日,鄭軍已經損失了大半,人人都在傳鄭國危矣。鄭國的邊城被蠻夷入侵,燒殺搶奪,無惡不作。在鄭軍毫無反擊之力的情況下,大臣紛紛上奏要求太子姬寤生挂帥,征讨衛軍和蠻夷。

姬寤生以身體未愈推辭不受,就這樣又挨了五日。第六日,姬寤生一早還在夢中就聽到外面有人在喧嘩。“景田,去看看外面何人在喧嘩。”

景田奉命出去不過一會就跑進來,“太子,您快出去看看吧。”

姬寤生在婢女的服飾下飛快的穿好衣服,連鞋也未來得及穿就走出去。剛走出房外,就看到大臣跪在宮門口。見姬寤生出來了,齊齊呼道,“請太子守住基業,重返朝堂,吾等願意輔佐太子。”

宮外聽到無數的呼喊聲,一浪接着一浪。

“請太子出征擊退蠻夷。”

其中不乏熱血男兒,“太子,小人願意投靠太子,跟着太子上陣殺敵。”

“怎可讓蠻夷欺人太甚。”中原大國是瞧不起沒有開化過的蠻夷的。在這些人眼裏,他們和野獸無異。衛國也就罷了,人被野獸欺負了,誰能忍下這口氣。

一時間激起了無數人的憤慨,“我也去,小人也去。”振奮人心的聲音震耳欲聾,響徹雲霄。

姬寤生赤着腳站在宮殿前,頭發未束起,看着眼前的一切,伸手撥了撥額際的散發,“醫女子榛真是可怕的人。”

在民心民心所向之下,姬寤生替換下公子姬段,重新挂帥,雙方再次僵持,最後鄭國和衛國簽訂了盟約。這次衛鄭戰争的所有花銷都由鄭國負責。為表誠意,鄭國還向衛國進獻了五百美貌的處子,金銀玉器五十車。雙方約定二十年不可有戰争。雙方簽訂協約後,就一同抵抗蠻夷,最終幾乎把蠻夷消滅殆盡。至此衛鄭以及蠻夷只見歷時近四個月的戰争結束了。

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鄭國百姓也沒有什麽好異議的。至少沒有割舍城池,也沒有簽訂什麽喪權辱國的條約。不過是損失了一些女子和錢財。而鄭國也不是由戰敗國的身份做出賠償的,而是和衛國簽訂盟約,這充分保存了鄭國的面子,結局皆大歡喜。

而醫女子榛的那番言論早已傳遍了各國。

當日她給出的答案可是“合”。

只是沒有高興太久,而在戰争結束後不久,鄭國上下就接到了鄭候病逝的消息,舉國同哀。全國上下白幡一片。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大大準備和晉江簽約了,以後我們會經常見面,喜歡這篇文的童鞋請多多支持。子木在此表示感謝,也算得上共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