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和親大坑

南蜀邊境近來不大太平。

起初,大家夥兒只是少了雞鴨、丢了牛羊,可到後來,連活生生的人都開始不見蹤影,這讓一忍再忍的他們終是忍無可忍。

用腳趾頭想都知道,定是那些恬不知恥的東贊人搞的鬼!

怒極之下,南蜀國的百姓們廢話不說,直接就掄起鋤頭和鐵錘,與一丘之隔的異國人打作一團。偏偏這邊關地區鮮人問津,官差們對于“亂民滋事”多是睜只眼、閉只眼,唯有在差點出了人命的時候,才會把鬧事者抓起來教訓一頓。然而,他們即便要抓,也只能抓本國的人,又不好随随便便把手伸到人家的地盤。

長此以往,南蜀的百姓們自是怨聲載道:你們這群家夥,嘴裏吃的是咱老百姓上繳的糧食,手上花的是咱老百姓辛辛苦苦掙來的銀子,到頭來,咱老百姓出了事,你卻半點兒不頂用,還胳膊肘朝外拐,這算個勞什子的官爺?!尤其是這一回,別人都騎到咱們頭上來了,你們卻照舊無所作為,這種只會吃饷銀不會保平安的官兵,要來作甚?!

群衆們憤怒了!整日游手好閑的官差們見勢不妙,索性大手一揮,任其自生自滅。

罷了罷了,你們愛咋地咋地吧,別給上頭添麻煩就成。

可惜,兩國邊關的民風向來彪悍,加諸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一次的事件是當真叫人不堪忍受,是以,在愈演愈烈的怒火澆灌下,普通的鬥毆不久便順理成章地升級成為一場小規模的戰鬥。

誠然,蜀、贊兩國的一國之君雖未出兵,卻有邊關的民衆自發抱團,短兵相接,還一下死了一百多個人——這跟打了場小仗有何分別?

這一下,在邊疆當官的那些個小吏都急了,不敢再瞞,也不敢再拖,這就屁滾尿流地将此事上報于朝廷。兩國的皇帝原本還一個纏綿病榻、一個紙醉金迷,驚聞此訊,前者急得忙不疊将自個兒故意外放的太子招了回來,後者驚得一不留神從嫔妃的懷裏滾到了冰涼的地上。

東贊的皇帝半輩子庸庸碌碌,所求之事,無非是美人相伴、歌舞升平,好在他雖懦弱無能,但到底還是個講道理的人,聽說此番鬧劇是他們家的子民先行挑起的,心知那群刁民本性的贊帝也是一陣心虛。

是啊,那群野蠻人想挑事,想通過發動戰争來掠奪他國的土地,但是,他不樂意啊!萬一偷雞不成蝕把米,反倒被人占了便宜,乃至攻進皇城來,威脅到他和美人們的安危,那可如何是好?

不惑之年的東贊帝是一個喜歡安靜的美男子,他二話不說,這便遣退了身邊的幾個嫔妃,而後緊急召來了他的心腹大臣們,命他們迅速尋出對策,解決這樁可大可小的破事兒。

被他傳召的朝中官員既為“心腹”,自然是早将頂頭上司的心思摸了個透——皇上要“以和為貴”,那簡單,咱們東贊國多的是美人兒,找兩個有着沉魚落雁之貌的女子,給南蜀的皇帝送去,再讓使臣說上幾句好話,想來那同樣不喜戰事的蜀帝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孰料,一臣子話音剛落,摸着胡子微笑的贊帝就面色一改:不對啊,南邊的那個,聽說已經病得連爬都爬不起來了,你給他送倆美人,這是要哪壺不開提哪壺——刺激他嗎?

群臣想想,也對,這看得見、吃不着,可不打擊人嗎?

Advertisement

心腹們趕忙又順着這條思路往下想:有了!咱東贊國啥都缺,就是不缺公主。皇上您雨露均沾,恩澤無量,早就令各位娘娘為我皇室誕下二十多位皇子、皇女,不如咱們就趁此良機,化幹戈為玉帛,變禍事為喜事,将一位姿容得體的公主送去南蜀和親,修兩國永世之好。

皇帝思忖了一會兒,心道這個法子倒是可行。反正人不是送給那老皇帝的,随便他是指給他的兒子還是哪個近臣,只要結了姻親,那南蜀和他們東贊就是哥倆好了,哪裏還會為了邊疆那點芝麻綠豆的小事鬧得不愉快?

如此一思,真是甚好甚好。

東贊國的皇帝這就親自指定了他的第十八個女兒——明寧公主,去完成這個光榮的使命。

消息傳到蜀國,才趕回來沒幾天并已着手處理此事的太子——厲無刃,就突地眉角一跳。

倒不是覺着這東贊國的皇帝懦弱無為,實在是……對方就這麽把一位嬌滴滴的公主送過來,他要把人往哪兒擱?

是了,蒼天有眼,何其不公,想那贊國的皇帝一發一個準,二十幾年來,膝下已有近三十個孩兒,可是他們南蜀國呢?父皇的孩子,除卻已嫁的長姐、早夭的二姐以及已故的二弟,就只剩下他這個太子還有那個少不更事的小弟弟了。

厲無刃不免頭疼。

三弟才十三歲,又是那般放浪形骸的性子,讓這孩子迎娶一個年長他三歲的異國公主為妻,指不定他會在新婚之夜作出什麽驚世駭俗的舉動來。

厲無刃又将朝中年輕有為的臣子們在腦袋裏過了一遍,發現這些男人不是心有所屬就是終身不娶,不是伉俪情深就是家有悍妻,然後,他就禁不住覺得,自己怎麽就撞上了這麽一個叫人有苦難言的班子?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父皇病重不起的這三年來,他雖對那些老臣們以禮相待,卻因政見不合而慢慢架空了他們的一部分權利,将之移交到一群年輕人的手上。對此,老皇帝幾次在病床上訓斥他,卻終歸是有心無力,眼睜睜看着他一點一點鑄成了他自個兒的長城。厲無刃一直以為,這于他而言是件好事,卻萬萬不曾料想,有朝一日,這好事也能變成壞事。

大約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緣故吧,他手底下的人,鮮有朝三暮四、妻妾成群的,大多都是向往着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好男兒。

于是,這就難辦了啊!如今放眼望去,他居然找不到一個适宜接受和親公主的親信!

随便塞一個吧,人家到底是堂堂公主、金枝玉葉,哪能叫個沒權沒勢沒前途的委屈了她?正兒八經為她選一個吧……這悲催的,選不出來啊!

厲無刃不想為難那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弟兄們,身為一國太子,他最終痛定思痛,作了一個大義凜然的決定。

別折騰了,就他了。

正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當朝太子将納東贊國公主為側妃的音訊,這就在皇城內外傳了開來。

對此,南蜀百姓幾乎無不稱道:都說贊國人刁鑽蠻橫、偏幫護短,如此風氣下教養出來的公主,那鐵定是個上房揭瓦的主——太子殿下何其大氣、何其良善!沒把兄弟推進火坑,更沒把任何一個臣子用作擋箭牌,而是親力親為,親手拿下那想來極不好惹的公主!這般氣度,這般品格,這般精神,簡直堪稱萬民之楷模!

無意間,厲無刃本就不錯的名聲又攀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對此,在龍床上咳個沒停的老皇帝只白眼一翻,冷哼數聲。

哼,他這不肖的大兒子,也肯立側妃了?呵呵,他還以為,這不孝子準備叫他厲家絕後呢!

但不論如何,事情是定下了。情報一路從南蜀的皇城傳到東贊的南方小鎮上,端着茶盞的肖涵玉一口水噴了出來。

“公主,公主你小心着點兒啊……”一旁的丫鬟——緋雪見狀,趕忙撫着自家主子的背脊,替她順氣。

“咳咳……你說……你說,蜀國的太子要娶我當側妃?”肖涵玉顧不得灑了一手的茶水,含着咳出的眼淚,難以置信地看向身側的侍女。

“是啊,是藍将軍特地命人來禀報公主的,聽說……聽說,他已經開始挑選嬷嬷了,說要讓嬷嬷好好教導公主……南蜀宮中的禮儀……”

緋雪越說越小聲,肖涵玉則是越聽越把眼珠子瞪得大大的。

這個藍莫知,是嫌她還不夠倒黴嗎?!

就是!要不是考慮到半路上可以找機會開溜,她打死也不會答應父皇,來當這勞什子的和親公主的!

對對對!開溜,開溜!事到如今,她更不能不走了!誰要留下來去嫁給那個什麽南蜀太子,誰就是這天底下的頭號大傻瓜!

作了一個毅然決然的決定,肖涵玉卻無法未蔔先知,一切的盤算在那位年輕的藍将軍面前,都是無用的紙老虎。

第一次,她借故出恭,揣着金銀首飾想要遁走,被他親自給捉了回去;第二次,她謊稱沐浴,趁着誰也不敢随意入內的良機,換了男裝偷偷從窗戶上跳下,被他接了個滿懷;第三次,她狠心打暈了一個小婢女,扒了對方的衣裳給自個兒換上,一個勁兒地埋低腦袋往外走,被他冷不丁冒出的一聲呼喚給吓得崴了腳。

長這麽大了,頭一回叫右腳絆了左腳,惱羞成怒的明寧公主不幹了。

為什麽!?為什麽她完美無缺的計劃,到了這姓藍的跟前卻并沒有什麽卵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