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除夕

直到除夕的前幾日起阿熒才忽然想起來新年将至。

這幾日風很大,将凝月閣前向雪前兩日才挂上的兩個紅燈籠吹落了。阿熒早晨起來之時聽聞向雪在向若竹抱怨,說是其中一只燈籠摔折了怕是不能用了。

“再紮一個燈籠便是。”若竹一面幫阿熒換上衣裳,一邊道:“也不是什麽難事兒,費不了多大功夫。”

“可這... ...”向雪本想抱怨這不是什麽好兆頭,可又見問薇瞪了自己一眼,只好閉嘴不言。

阿熒聽了,遂想要幫忙,“不如我幫你一塊紮燈籠?”

她剛言罷便聽若竹叮囑道:“今日陛下會在慶餘殿設宴,各王公大臣都要入宮。公主今日可不許做什麽越矩的事兒,亦不許爬上爬下的,這樣會讓人笑話的。”

“媽媽,我知道的。”阿熒故作乖巧的應道。

這幾日因過節之故她沒有課業,早膳過後便會去旭東閣給舅舅問安。

旭東閣位于文承殿東側,是皇帝休憩歇息之所。

阿熒入旭東閣時見舅舅和衣坐在椅子上正在看奏折。她悄然走進去,只見舅舅将一封折子随意丢在桌上随後又拿起一本,打開後又丢在了一旁。

“無非都是問安的折子,不看也罷。都是些不幹實事兒淨混飯吃的,以為吹捧朕就能升官。”

阿熒聽聞,問舅舅身邊的黃門總管李忠道:“舅舅可是不高興?”

李忠還未來得及回話,阿熒便聽舅舅向她招手示意她過去。

她走到舅舅身邊,皇帝将她抱至自己的腿上,又聽她道:“大過年的,舅舅可不許不高興。”

“舅舅沒有不高興。”皇帝輕拍了拍的背,“舅舅只是發幾下牢騷。”

阿熒聽後,又看了看桌面,只見上頭擺着幾疊奏章,其中有兩疊放的雜亂應是翻過的,剩下其餘的幾疊都放得整齊。

阿熒又看了桌子的正中央,是一幅只寫了一個字的春聯。她有些無聊的将壓着紅紙的玉鎮尺拿起來放在手中把玩,又看着舅舅問:“舅舅在寫對聯?”

皇帝點頭。

阿熒又看了看春聯上舅舅寫下的唯一一個字,阿熒認得那是個“風”字。

“風... ...風調雨順... ...千家樂... ...”

阿熒說罷,又盯着手中的鎮尺想了許久。她一面玩弄着手中的玉鎮尺,一面低低的“嗯”了許久。

“風調雨順千家樂,國泰民安... ...百業興。”

她說罷,又轉頭看向舅舅,“舅舅覺得這樣寫可好?”

皇帝笑着捏了捏她的圓鼓鼓的臉,道:“好,就如你所說的寫。”

随後皇帝将阿熒放了下來,阿熒将舅舅的硯臺中倒了幾滴清水,随後又拿起硯臺旁比她手指頭還要長上兩寸的柱形墨條幫舅舅研起了墨來。

她向來手勁兒大,不過一會兒就将幾滴清水研成濃墨。皇帝持筆沾了沾硯臺中的墨水,剛想要下筆卻又将握筆的手擡起來對阿熒道:“你來。”

“我來就我來。”阿熒接過筆,又讓舅舅給自己讓個位置。

待到阿熒站在桌子的正中央後,又撇頭看着舅舅道:“舅舅可确定了要我寫?別人都說我寫的字可難看了。”

皇帝聽了,皺眉道:“誰說的?告訴舅舅,舅舅罰他們便是,讓他們再不敢說。”

“那可別。”阿熒聽了,忙道:“我就胡亂說的。”

事實上,這宮裏除了四哥和嫣兒,也再沒有人敢嘲笑她的字了。可倘若她告訴舅舅是四哥和嫣兒嘲笑她的字再讓舅舅罰了他二人,那他二人肯定記恨死她了。

她拿着筆往硯臺上沾了點墨,随後行雲流水的寫下上聯六字。

筆法一氣呵成,如龍走蛇,無拘無束。加之她落筆有力,絲毫不像一個女子的字跡。

皇帝看後皺了皺眉,阿熒看着舅舅,問道:“舅舅覺得我寫的如何?”

皇帝遲疑了一會兒,但還是笑說:“阿熒寫得不錯,但還是應該再練練字。”

本朝自太|祖皇帝起便盛行正楷,一筆一劃,橫平豎直,形體方正,規矩整齊。也因太|祖皇帝的喜好之故,之後的帝王朝臣皆書寫正楷,若遇字體不工整者或被彈劾不敬先祖或遭貶谪流放。近百年來這等風氣更勝建國初時,參加科考的童生若是不按朝廷規矩的字體書寫答卷,無論作答如何皆不予通過且子孫後代亦不可參加科考。

阿熒自己也知道,她的字與衆人審美不符。縱使舅舅說她寫得不錯,可那是因為舅舅不想打擊了她的自尊心。

可她真心覺得自己的字寫得不錯,雖說及不上大家書法,可她亦或是其他認識她的人至少能在若幹人的字中一眼便認出她的字。

她就是她,她與其他人不一樣,也不想和他們一樣。

皇帝從阿熒手中拿過筆,對她笑言道讓舅舅來寫下聯。阿熒亦是乖乖的将手中的筆還給了舅舅,然後讓出位置給他。

皇帝剛拿起筆想要沾墨,便聽到李忠道:“官家,太子正在屋外候着呢。”

他聽罷,擱下筆道:“讓他進來。”

還未等何琰勳進到屋內,阿熒便識趣的退了出去。她剛踏出門,便見到何琰勳背對着她看着前方的文承殿。

她故作乖巧的向他行禮,待到他讓她起身之後便一溜煙的離去了。

李忠見了,一邊笑着一邊将何琰勳請入閣內。

阿熒出了文承殿,再往西邊走,走了沒幾步便到了惠春湖畔。她擡頭,見到對岸柳樹下立着一位身形略微清瘦的男子。那男子好似特別中意月牙色的衣衫,今日也特意穿了一件。只是今日是除夕,穿得這般素淨卻覺得有些不合時宜。

這湖不大,阿熒一眼便認出了站在湖那邊的是二哥。她向他揮了揮手,他好似沒看見,阿熒本打算向他走過去,卻見一女子已然走到他的身邊。

阿熒朝那女子看了許久,只覺得那人自己應是見過幾面的,但一時半會兒又想不起名字來。她駐足看着對岸的二人,只見那女子從懷中取出一個紅荷包交到了二哥的手中。

二哥将那女子送給她的荷包收下,又對她道了幾句。那女子聽了低頭轉身,一邊抽泣一邊取出帕子拭淚。

何琰殊見罷,從讓那女子轉過身來。他走近她好生了寬慰了那女子幾句,女子方終于停止了哭泣。

不過一會兒,那女子便離開了。阿熒見了想要去跟二哥打聲招呼,卻又見到二哥跟在女子身後也離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