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記得前年過年的時候,老太君還曾帶着我們一家子人去了那小莊子,雖然地方不大,但是景色很是優美,又有溫泉,冬天裏也能種出菜來。”吳氏很是胸有成竹笑了笑,視線在老太君,還有大房二房兩家臉上劃過,“我嫁進顧家也有快二十年了,從來沒聽說這東西是誰家的陪嫁,怎麽?不拿來分一分嗎?”

屋裏一片安靜,老太君皺着眉頭道:“給六靈陪嫁了。”說着她冷冷一笑,“前些日子六靈出嫁,你若是抽出空來每天坐坐……”老太君意有所指看着三房身邊茶幾上擺着的好幾摞寫滿字的紙,還有吳氏請來的幫手,道:“就不會問出這等問題了。”

吳氏臉色有點漲紅,不過既然要分家了,那還是先把臉皮放在一邊吧。

吳氏笑道:“我當日聽見老太君說幾個姑娘的嫁妝都是老太君出,倒是沒聽見這些。”

這分明是說老太君說話不算數來着,顧九曦幾乎要倒抽了一口冷氣,老太君……她是國公夫人,身份夠了,資歷也夠,若是狠下心來,連貴妃都讨不着好,吳氏究竟是哪裏來的自信呢?

還是那次進宮,吳氏只看見了皇後給老太君沒臉,看見了貴妃跟老太君生分,但是……顧六靈沒去趙家,八珍被灌了絕育的藥,她過繼到了二房,還有大哥已經尋了個缺兒外放了,吳氏是一點沒看嗎?她只看見了一時的爽快,卻沒往長遠打算。

想到這兒,顧九曦招了招手,叫了一邊伺候的丫鬟來,輕聲在她耳邊說了兩句,丫鬟又告訴錢嬷嬷,錢嬷嬷克制不住的回頭想看,不過最後還是忍住了,讓丫鬟去辦了。

老太君掃了她一眼,平平淡淡回應吳氏,“原本一個姑娘一個的,既然你想分……”她看了一眼錢嬷嬷,“将我給顧七巧準備的那個帶溫泉的莊子抽出來,一會分了。”

吳氏倒抽一口冷氣,只見錢嬷嬷很是熟門熟路的在一小堆賬本裏抽出一張地契來,放在一邊。

這分明就是故意的!若是不是提前準備好算計她,怎麽能找的這麽快!

“那還有九姑娘呢,”吳氏咬牙切齒,“九姑娘的那個怎麽不拿出來分一分。”

老太君哼了一聲,“她還沒及笄呢,等及笄了再說。”

吳氏的哥哥咳嗽一聲,吳氏忽然回過味來,不能再這麽糾纏下去了,她深吸一口氣,笑道:“是我唐突了。”

吳氏服了個軟,不過老太君卻沒打算就這麽過去,她望向在一邊一言不發的顧辛易,道:“我們家三爺可是出息了,也長了不少心眼。從你十八歲科舉不成,開始管着國公府的庶務,這有多少年了?這麽些年你好的沒學會,已經學會算計家裏人了,那單子是你寫出來的吧?把這些年你管過的東西都寫出來了?還拿去跟吳家的人參詳過了,你可想好一會想要什麽,就這一次機會,将來別後悔。”

老太君年紀大了,說話慢慢的,但是卻敲進在場每個人的心裏頭去了。

顧辛易一言不發,想的不是別的,而是方才錢嬷嬷念的清單。

跟顧九曦一樣,他也是第一次知道顧家有這麽多好東西,但是有一點跟顧九曦不一樣,顧九曦有震驚,但是震驚過去,也就罷了,顧辛易除了震驚,心裏還有點憤恨。

嫡母果真沒把他當自己人,他知道的鋪子不過三分之二罷了。

“母親……”顧辛易喃喃道,“這麽些年……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眼見顧辛易抹不開面子,連話都要說不到一起去了,吳氏将他一拉,自己上了,笑道:“我們爺這也是為了老太君好,生怕您有什麽記不清的地方,這才想着不如自己也寫一份,好查漏補缺——”

坐在屏風後頭的顧九曦忍不住嗤笑出生,這可真是——有了吳氏和她的親生女兒顧七巧在,連國公府諷刺吵架的水平都生生的給拉低了。

誰知她這一出聲倒是提醒吳氏了,吳氏眼珠子轉了轉,笑道:“我們爺是最孝順的,連膝下愛女都過繼給了他的二哥,九姑娘你說是嗎?”

顧九曦何時怯場過,她冷淡的聲音從屏風後頭傳出來,“三太太說的太過生分了,都是一家子人,在誰屋裏都是老太君的孫女兒。”

吳氏覺得顧九曦這話說的沒什麽力道,也沒什麽說服力,自以為省了一籌,笑了笑道:“說起來還是我們爺最孝順。”

顧九曦笑的聲音不大,不過聲音清涼,所有人都聽見了,她道:“三老爺自然是孝順的,不過我有一時不明,想請教官差大人。”

衆人一愣,沒明白她想文官差大人什麽事兒。

說起來京城的分家跟別的地方不一樣,別的地方分家,有的時候巴結好了官差,家産多分兩成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京城裏,分家的……除了平民百姓,還有這等功勳貴族,搞不好折進去官途,再倒黴一些丢了腦袋也不是沒有的事情。

因此聽見顧九曦問他,這衙役先是心中一驚,頭上一圈冷汗出來,小心翼翼顫抖道:“姑娘請講。”

聲音還沒顧九曦方才大。

老太君自然不會出聲打算,大房等着看熱鬧,至于二房,孫氏雖然皺了皺眉頭,不過還是忍住了,什麽都沒說。

只有黎氏,伸手按住顧九曦,眼神裏滿是擔憂。

顧九曦沖她一笑,聲音再度響起,“我這兩日看本朝律法,發現雖有諸子平分家産一條,不過實際分下來還是有差距的。比方敬德十三年,江南錢家分家,長子分了五成家産,剩下的交由其餘二子平分,又比方昌合六年,武令公主身故,家産全由公主所出之子繼承,其餘諸子一人只得了兩千兩銀子。我說的可對?”

沒等衙役說話,吳氏先開口搶白道:“九姑娘這樣可就不厚道了,我們養你養到一十四歲,雖然現在你攀上高枝兒了,不過也不能忘了生身父母啊。”

就是因為沒忘了生身父母……顧九曦冷冷一笑。

“大伯父襲爵,又是族長,大哥也已經入朝為官,再者國公府的名聲,已經傳了這麽些代的國公府……孫女兒這兩日總覺得大伯父應該拿大頭。”一句話說的很是婉轉,誠心實意的替國公府着想。

顧九曦用了孫女兒的自稱,明顯這話是說給老太君聽的,只是老太君剛笑了笑,還沒來得及開口,又被人搶白了。

這次不是吳氏,是方才被吳氏搶白的衙役。

他一肚子話,只想表明态度,那就是你們怎麽分都好,只求快一點,我在上頭蓋個章兒就成,只是沒等說出來,就被吳氏打斷了,眼下好容易又找到空檔,急忙開口:“姑娘說的是,只要貴府商量好,怎麽分我們家老爺都不會有異議的。”

老太君笑了笑,也不去為難他,而是故意不說話。

顧九曦看着下頭人的神色,大太太一臉的驚訝,二房……現在已經是她母親的孫氏,倒是有點輕松了。

顧九曦知道她這一對新爹娘的心思都不在這個上頭,就算給他們很多鋪子,也是無力經營的。

不過……她現在說這個,除了想給吳氏添堵以外,就是為了等會在顧安身上的扯皮,這個才是大頭,而且這東西提前說沒用,提前說了反倒留給大房思考的空檔,不如就現在說出來,大伯母眼下感激她,等會頭腦發熱,就能替顧安說話了。

況且……吳氏請了吳家這麽些幫手,想也知道後頭分的東西要給吳家不少。

可是錢財到了吳家手裏……顧九曦一想起來他們趁着邊關不穩的消息囤積糧食,等着賣高價……這種人發跡了才是最可怕的,她恨不得吳家整個都倒了!

顧九曦的視線又在吳氏請來的幾個幫手身上劃過,吳氏的兩個兄弟已經出過聲了,號稱是孟将軍府上的孟三爺還是半閉着眼睛,冷冷一張臉聽着,沒什麽動作,也沒聲音,他是為了什麽來的呢?

“那便開始分吧。”老太君一聲令下,外頭進來幾個粗使的婆子,擡起一箱賬本就放到了大房腳下。

老太君道:“這一箱是祖産,有國公府的地契,祭田的田契,還有老家的地契等等,全部歸大房。”

大太太臉上難以言表的興奮,吳氏卻看着這東西,眼神裏難掩的嫉妒。

“剩下的這兩箱東西……”老太君故意頓了頓,看見吳氏已經去拿清單,打算搶些好東西回來,老太君道:“方才我想了想,平分……怕是分不開,只是全歸大房這等事情我也做不出來,這樣……大房拿四成,二房三房各拿三成。”

沒想到才幾句話的功夫,家産就少了不少,吳氏瞪着眼睛,恨不得将顧九曦從屏風後頭扯出來打一頓,只是……她看了看老太君,正想說話,只聽老太君又道:“大房拿四成,供養我同兩位老姨娘。”

吳氏忽然偃旗息鼓了,老太君的家産,她想要,可是要是跟老太君住在一起,每日晨昏定省,她寧可去死,更別說還有兩位老姨娘了,雖然這兩位已經是半出家,渾身上下都沒首飾,臉上也從來都不塗脂抹米分,但是她們用的香、筆墨紙硯,都是上好的,算起來也不差什麽了。

況且……這兩位老姨娘還是一點進項都沒有的。

錢嬷嬷得了老太君的指示,上前一步,道:“那便開始吧,我念一處,三位爺誰想要便說一聲,一邊有人記下價格,要到數量就不能再要了。”

聽着到還算是公平,只是……誰先要誰後要也是有差距的。

不僅是吳氏想到了這一點,顧辛易也想到了,正想說話,就見顧明澤跟顧明宇對視一眼,顧明澤似笑非笑道:“三弟先挑,免得一會兒你又說不公了。”

老太君咳嗽一聲,也道:“三房先挑。”

顧辛易漲紅一張老臉上前一步,顧明宇若無其事道:“早點結束才是,就告了一天假。”

顧明澤附和道:“正是,才出了年,最忙的時候。”

這是諷刺他沒差事!商鋪都是年前清貨,過年基本不太開店,因此這一段時間是最最清閑的時候。

顧辛易覺得有點下不來臺。

吳氏咳嗽一聲,顧辛易回過神來,看了看大哥和二哥的臉色,忽然覺得過繼也挺好的,大房已經拿了祖産,将來又有老太君的嫁妝,二房雖然拿着少,但是過繼了九曦過去,二房那個好面子的,肯定不會跟他争了。

不過舍了個沒用的女兒。

想到這兒,顧辛易臉上露出一點笑容來,顯然是陷入美夢中不可自拔了。

不過錢嬷嬷可沒功夫等他回過神來,已經開始念了,“京郊大興縣田莊一座,三百畝良田。”

分家正式開始了。

顧九曦在屏風後頭,一邊聽着,一邊覺得幸虧、萬幸她已經不在三房了。

一開始大家還各自矜持,就是三房也都是客氣兩聲,找兩個理由才說要,只是随着東西越來越好,他們也顧不得許多了,有時候甚至錢嬷嬷沒念完,他們就開口了。

眼看着已經過了午飯時刻,只是大家情緒上來也都不覺得餓,兩箱的地契,眼看已經分走了七八成。

三房每輪都是第一個要,田莊基本不要,要的都是鋪子,還都是地段好的。

二房要的多是田莊,偶爾兩個鋪子要麽是書畫鋪子,要麽是賣筆墨紙硯的。

大房倒是沒什麽偏好,大房還有二房不要的,基本都進了他的口袋。

只是這麽分下去……顧九曦覺得三房快要沒了活路了。

三房要的全是商鋪,想必是受了吳家的影響,打算分了家之後做個商人,倒買倒賣。因此像田莊這樣需要好好打理,一年只能産出一次,但是沒什麽利的東西自然是不放在眼裏的。

但是……吳家都做到皇商了,家裏不論是宅子,田産,還是鋪子,都沒有顧家的多,也沒有顧家的好,難道他們就沒想過為什麽嗎?

總不會以為是好地段的鋪子都被人霸占了,他們買不到吧……

原來是她的親父親,現在是她三叔的顧辛易沒想通這一點,是因為他從小在國公府長大,覺得有了好地段的鋪子就能賺錢是個理所應當的事情。

吳家有可能不是看不明白,而是因為他們骨子裏留着貪婪的血,既然敢冒着大風險趁着邊關不穩的時候高價囤糧,想必也敢趁着顧家分家的時候插上一腿。

不過……早先她們插手國公府內務的事情還沒清算,眼下又派了這麽多人來,難道老太君會放過她們。

況且有了地契他們也不一定能保住鋪子啊。

還有掌櫃的,店裏的夥計,這全是國公府的人。

進貨的渠道,來買東西的人,又有多少是看在國公府的面子上?三房還要了一間古董鋪子,吳家……顧九曦搖了搖頭。

不多時,剩下的那幾張地契也已經分完了,吳氏跟顧辛易兩個都是滿臉通紅,躊躇滿志回到座位上狠狠灌了一茶杯水,似乎覺得今天真是滿載而歸。

眼見分家已經分外了,衙門派來的差役松了口氣,抹了抹頭上的汗,小聲道:“可算是結束了。”

有這麽容易嗎?

顧九曦不覺得,吳氏請來的幫手還有一個人沒說過話,況且她身邊還坐着三個人呢。

兩位老姨娘沒什麽相幹,但是黎氏……顧安已經被送回去睡覺了,黎氏一臉不安看着她。

顧九曦附在她耳邊輕聲道:“姨娘莫怕,祖母不是都說過了嗎?姨娘的身契在國公府裏,雖然跟三房……不過嚴格算起來,也不算是三房的人。”

“我這是為了你弟弟。”

顧九曦笑道:“弟弟……弟弟連族譜都沒上呢。真要扯皮扯起來……告上官府顧安也不能算是三房的人呢。”

說起來當初吳氏的小心眼,死撐着不肯接黎氏的身契,又不讓她上族譜,現在可不就全報應回來了?

黎氏的身契在國公府,原先在老太君手裏,現在分了家就在大伯父手裏,至于她……她現在是二房的人了。

所以顧安有個身契在國公府的姨娘,一個二房嫡女的姐姐……怎麽算顧安也不能是三房的人啊,顧九曦不由自主笑了笑。

歇了片刻,老太君嘆道:“折騰了一天……你們自己擇日子搬出去吧。”

“且慢。”顧辛易站起身來,沖老太君行了一禮,道:“我屋裏的姨娘,還有我那才得的兒子……母親幫我養了這許久,既然已經要分家了,我想着再不能煩勞母親,這就将黎氏還有我那兒子接回去。”

老太君笑了笑,道:“不忙,孩子還小,你就算想養,也等他大一些,現在還沒到半歲,天氣又冷,生了病就不好了。”

昨天夜裏顧辛易跟吳氏說了半天,這個兒子是一定要回來,要說當初顧辛易還有點顧慮,可是經歷了分家,早就撕破臉皮了,還在乎這一點?

他搖了搖頭,“得個兒子不易,又是中年得子,望母親體諒我的心,将兒子還給我。”

老太君打了個哈哈,“孩子養在我身邊,你有什麽不滿意的?”

吳氏哄騙顧辛易說要兒子,其實看上的是永寧街上的鋪子,見顧辛易很久說不到正題上,自己上來了,“老太君,我們已經過繼了一個女兒出去,您可不能再算計我們兒子了。”說着吳氏上下打量着老太君,“這顧家就我們爺一個生了兩個兒子……”

意有所指。

老太君一下子生氣了,“你究竟想怎麽樣!”

這一段對話在顧九曦耳朵裏,其實就是兩個都不想要這個孩子回三房的人,終于接上了。

大太太見狀急忙道:“母親快別生氣了,”又埋怨吳氏,“你看你,小孫子都是老太君的心肝肉,養在身邊自然是怎麽好怎麽來,你有什麽不滿意的。”

吳氏笑了笑,“當初大嫂可不是這麽想的……”說着又去看老太君,“好容易又得了個兒子,您就別跟我們搶了。”

對話一步步朝兩人期待的地方走去,老太君嘆了口氣道:“這樣……你們家青仰已經十八了,等他成親,我許他在國公府辦宴席。”

吳氏愣了愣,這個……可是砸餡餅了,大大的長臉……

吳氏的哥哥咳嗽了一聲。

吳氏頓時回過味來,長臉可不能跟實打實的鋪子比。

她正想說話,顧辛易已經有點不耐煩了,他今兒得了許多東西,正要回去盤點,還有鋪子裏的掌櫃的,能留的留下,固執就就要另請高明了。還有幾件鋪子,他早就打定主意想換個方向經營,可惜說了幾次,國公府就沒人答應,他自己又不能做主,還有……

總算是能當家作主了!顧辛易一腦袋的主意,就等着回去寫下來呢。

但是吳氏跟老太君這麽一言一語的說着,得說到什麽時候?顧辛易便很是幹淨利落道:“永寧街的鋪子,若是您肯将這鋪子給我們,我就相信您是打算好好對待顧安的。”

“這有什麽關系?”忍不住的是孫氏,她張口就問,“這是要用孩子換鋪子?”

“花了大價錢買來的東西,才能好好對待。”顧辛易解釋道。

吳氏覺得他說的魯莽,真的有幾分賣兒子的嫌疑,只是既然說出口了,那就這麽着吧。吳氏有點挑釁看着老太君。

老太君一瞬間連背都挺不直了,“你們要我永寧街的鋪子?”

吳氏笑着點了點頭,連吳家的兄弟兩個都止不住的相視一笑。

這時候,沉默了一天的孟三爺開口了,“父子天性,老太君還是将孩子還回來的好!我們将軍府就沒有這樣的事情!”

顧九曦冷笑,誰不知道将軍府那點事兒,孟将軍那兩個庶子庶女就是一直養在後來的孟夫人身邊的。

老太君長嘆一口氣,看着顧辛易還有吳氏,最後視線落在吳氏身上,“你可想好了。”

吳氏點了點頭,肯定道:“給了鋪子,今後我們就當沒生過這個兒子!”

顧九曦只覺得身邊的黎氏一陣的顫抖,她扭頭去看,連眼淚都掉了下來。

老太君看着顧明澤,道:“鋪子給他!少了的我補給你!”

吳氏一臉的笑容,永寧街的鋪子,她內心裏止不住的哈哈大笑起來,連嘴角都翹了。

正在這時,門外頭進來兩個人,打頭的一個是老太君手下的王嬷嬷,身後跟着一個年約五六十的老人家,一看就不是國公府的。

終于來了……

這老頭一進來就沖老太君行了禮,然後就往號稱孟将軍府管事的孟三爺看去。

顧九曦看見孟三爺臉色一變,急忙從位置上起來,一臉的為難,咬牙跺腳,還是走到老頭面前,恭恭敬敬叫了一聲父親。

老頭一巴掌往他臉上扇了過去!

“你個不學無術的敗家子!現在已經學會招搖撞騙了!”

孟三爺被老頭扇的整個人都懵了,捂着臉看着他爹,一言不發。

“丢人的家夥,還不快滾!”老頭說完又沖老太君行禮,道:“給老太君添麻煩了,我這就帶他去衙門,不關上他十天半個月的,就不許他出來!”

老太君笑道:“自己家裏的兒子,您親自領回去管教就是了。”

老頭又行了一禮,壓着孟三爺給老太君磕頭賠罪,這才将人踢了出去,路過吳家幾個人的時候,一臉的嘲諷,“就是你們幾個天天往我們府上遞帖子的?将軍讓我轉告你們,糧食他收下了,勉強算是功過相抵吧。”

老頭離開,吳家幾個人一臉的菜色,吳氏心裏更是忐忑不安,一會想着母親騙她,一會又想着孟家太夫人給她發的帖子不是假的,又想她的七巧得太夫人喜歡。

不過最終的念頭還是轉到了已經到手的鋪子上,她咬牙切齒道:“鋪子已經給了,老太君不能說話不算數。”

老太君看着她笑了笑,笑得吳氏冷汗都要下來,這才道:“放心,我跟你不一樣。你們拿去官府備案吧。”

說着錢嬷嬷就扶着老太君起身,老太君一邊走一邊道:“總算是清閑了。”

除了三房還坐在正堂裏,顧家兩位爺跟官府來的人處理善後事宜,顧家兩位太太還有顧九曦,已經跟着老太君往後頭走了。

大太太卻有點着急,“永寧街的鋪子是祖産,位置最好了,就這麽給了三房?還有那孟家來的人已經查出來是個騙子了,您怎麽還——”

老太君回頭看了她一眼,聲音有點疲憊,似乎是不想多說話,“九曦,你說呢。”

顧九曦道:“上回孟将軍回來,我們坐着馬車從永寧街上路過,我還記得當時大伯母跟我說過,永寧街上一共三十五家鋪子,各個都有來路,左邊的是長公主家裏的,對面是安亭侯家裏的,再過去一間是欽天監監正的。”

大太太已然明白了,不好意思笑道:“是我方才太着急了,永寧街上的鋪子……一個挂名州同知是保不住的。”

老太君點了點頭,視線已經飄向遠方,嘆道:“還有顧八珍一個……就徹底清靜了。”

大太太一愣,臉上有點尴尬,急忙換了個話題,問道:“老太君是怎麽知道孟家的那個人是假的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