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郝澄半晌後到底還是想起來被她落在院子裏的李師爺,到底也沒有讓對方進入她和江孟真的屋子來,只命下人帶她去了接待客人的廂房,又讓人捧了一杯熱氣騰騰的姜茶來給李師爺驅寒。
從冰冷的屋外進到室內,李師爺活動了半天凍僵的四肢,這才舒服地喟嘆出聲。還沒有等到姜茶,她就不停打起噴嚏來,等到喝完一大杯辛辣的姜茶,她鼻子都被擦紅了,看起來好不可憐。
不過李師爺再可憐,也引不起郝澄什麽同情心,她慢條斯理地擦了擦被李師爺的唾沫星子噴到地方,擦幹淨了,才道:“回去告訴要你來的人,我對雲州知州這個位置沒什麽興趣,你願意待着,我就做這個東留你住幾日。你若是想要今日走,我也不攔你。”
這麽長時間沒見,郝澄對她還是一點都不客氣,李師爺面上的笑容就有些挂不住,但還是小心翼翼地試探:“您就不好奇,讓我來的人是誰?”
郝澄總算舍得擡起臉瞧了她一眼:“你會告訴我嗎?”
李師爺搖頭,很是為難道:“這個恕我不能告訴您。”
郝澄看着她的樣子像是看一個白癡:“那不就得了。”不用李師爺說,她也能猜出來她後頭的人是誰。直接問對方,她也不肯說,那她幹嘛白費口舌問這麽個蠢問題。
李師爺反應過來,臉漲得通紅,顯然是很難堪。郝澄原本是想和她敘敘舊,提點提點這個昔日的下屬,但話到嘴邊還是改了口,只摩挲了一會杯沿:“我瞧着外頭天氣不錯,內子又患了病,實在無法分神照顧你,你還是早些回去來得好,免得天色晚了,路上橫生枝節。”
這是明擺着逐客了,李師爺也不是聽不懂人話的人,當下站起身來向郝澄行禮告別,只是走的時候,她又彎着腰低下頭來,央着郝澄給個回信:“您既然都懂,那閑話我也不多說。只是這來一趟袁州城我也不容易,您惦記着咱們往日那點情分,勞煩給我一句話,我也好交差。”
郝澄穩穩坐在髙椅上,看着這昔日下屬卑躬屈膝的姿态,一句話也不吭。李師爺以一種彎腰的姿态在那等了許久,雙腿都站得有些僵硬。她估摸着郝澄這是真狠心了,便緩緩地直起身子來,一邊用拳頭輕捶着背,一邊往外頭慢慢的走。
她走出去的時候,一步還三回頭,看着郝澄的樣子在像看多年未見的情郎,那依依不舍的眼神,看得郝澄雞皮疙瘩都掉了一地。
在李師爺滿心失望地上了回去的馬車,郝府的下人又追出來一個,對方喊着:“李女君,我家主人說,你有東西落在府上了。”
李師爺忙探出頭來,看了眼那仆婦手中的荷包,又搖搖頭:“這不是我的東西。”
那仆婦道:“可是我家主人說了,這東西是您落下了。”
電光火石之間,李師爺悟了什麽,忙對那仆婦擠出一個十分燦爛的笑臉:“是了,方才是我凍糊塗了,這确實是我落下的東西,勞煩你送這麽一趟了。”
李師爺還塞了一錠銀子給這仆婦,忙接過那荷包來,這才催促馬車婦:“東西都拿好了,還不快點趕車。”
Advertisement
她把簾子放了下來,忙不疊地拆開那荷包,果然裏頭躺着一張紙條,上頭的墨跡,也确實屬于郝澄。
紙條上頭就只寫了一句話:我意已決。
李師爺長嘆了口氣,既覺得可惜,又如釋重負,雖然這話還是感覺和沒說沒什麽區別,但拿着這紙條,好歹她能夠給頭上那位大人有個交代了。
送走了李師爺,郝澄又端了今天的膳食到房裏,北方天寒地凍的,她也沒做什麽特別的吃食,就下了自己臨時包好的一些餃子。
當然這地方不管它叫餃子,叫它凍耳,一般是冬至或者過年過節才包。不過家裏頭富裕,郝澄想包也不會管過不過節。兩大海碗冒着熱氣的水煮餃子被她端到房間裏頭去,江孟真正靠在被毛絨絨的套子抱起來的椅子上看那些資料。
郝澄喊了他一聲:“別看了,歇歇眼睛,先吃點東西。”
江孟真便起身來幫她把托盤上蘸料的小碟子放好,聞到香氣的郝敏也踢到身上的毛毯從床上爬下來,穿着毛絨絨的鞋子就蹭蹭蹭地到了桌子跟前,甜甜地道:“阿娘這個是什麽,我也要吃。”
“是凍耳,不過阿娘家裏叫着個餃子,這是水餃,還有蒸餃煎餃,不過你最近上火,不能吃煎的,明天早上我給你做蒸餃好不好?”
凡是郝澄手裏做出來的東西,都比那些廚子做的更符合郝敏的心意,她這個年紀,也聽不了完全懂自家娘親說的話,只想着自己有好東西吃,就拼命的點頭,然後對着碗裏那些看起來形狀很是漂亮的餃子流口水,軟綿綿地問:“我能吃一個嗎?”
郝澄教她教得很是懂禮貌,不管是拿人家東西,或者是吃什麽,都要先問一句:我能拿,能吃一個嗎?”要是大人說不行,她絕大多數時候再不情願,也不會哭鬧,總得來說還是相當乖巧。
郝澄失笑道:“你當然可以吃了,別說吃一個,吃十個都行。”
郝敏便也跟着笑起來,奶聲奶氣地重複道:“吃十個都行啊。”
她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那藍底白花的海碗裏冒着熱氣的餃子,不自覺地咽了咽口水。瞧她這饞貓樣子,江孟真捏了捏她粉嘟嘟的臉蛋,用調羹舀了一個白色的水餃上來,想着自己病還未好,又伸到郝澄面前:“你幫淼淼吹涼。”
郝澄小口地吹涼,等到估摸着她把餃子吹得不燙了,江孟真才把調羹收回來,遞到郝敏嘴邊。
小孩張大了嘴巴,啊嗚在大餃子上咬了一口,鮮嫩的湯汁便從咬破皮的地方流出來,香氣溢滿了整個屋子。這個餃子是三鮮餡的,肉是鮮嫩的豬肉,裏頭的蛋是郝澄切碎的蛋白,再加上那種新鮮的香菇絲,混合着湯汁,濃郁的香味讓人聞着都想流口水。
郝敏吧唧吧唧吃了半只餃子,又一口咬掉剩下的餃子。又指着碗裏橙色餡的餃子道:“爹爹,淼淼要吃這個。”
郝澄做這餃子也是花了心思的,她在形狀上倒沒有标新立異,一個個做的都是金元寶形狀,沒下鍋前都可以立在桌子上,整齊地擺成一排,像是挺着大肚子的将軍。這些餃子下了鍋也十分飽滿,難得的是,雖然這些餃子都鼓鼓囊囊,但沒有一只餃子是皮煮破了的。
藍底白花的青瓷大海碗,澄清的湯底上頭撒了綠色的蔥花,襯得這些在清湯中沉沉浮浮的胖餃子尤其可愛。
這些餃子不但可愛,顏色也是各異,白色的是普普通通的餃子,還有橙色綠色的,五顏六色的十分漂亮。
見江孟真遲疑,郝澄解釋道:“這些皮裏我加了青菜汁,胡蘿蔔汁之類的,都可以吃。淼淼不是不怎麽吃蔬菜嗎,我想着這樣她應該不會讨厭。”
等到郝敏吃了第二個餃子,郝澄又用筷子夾了一個,蘸了蘸碗邊上用麻油、醋和醬油調制的調味料。
“你蘸點這個吃,有味道。這麻油是今年新榨的,醋是咱們府裏廚子釀的,嘗嘗看怎麽樣。”
這個年代好的地方在于各種材料都很真,沒有什麽污染。麻油是今年的新芝麻熬出來的,一兩滴便覺得那香味秒不可聞。老陳醋也是用上好的糯米釀造的,據那個釀醋的廚子說,用的還是百年傳的老方子。醬油倒是街上一家老店買的,這年代沒有什麽化學添加劑,醬油都是黃豆加上手工制作,味道鮮美還不擔心健康問題。
考慮到江孟真生病不能吃辣的,郝澄還特地做了兩個碟子的蘸料,一個依着江孟真的口味多加了些醋,一個是她的,她往裏頭加了些自個做的辣醬。
江孟真嘗了一個,郝敏又跟着湊熱鬧,也要蘸醬吃。郝澄朝女兒搖頭:“爹爹生病了,你不可以和她一樣蘸一個碟子裏的調料。”
郝敏的小胖手指着另一個碟子:“那我要這個。”
“這個有辣椒,是大人吃的,小孩不能吃。”郝敏不吃辣,一丁點都不吃,也只好憋着嘴,放棄了吃有醬料的餃子。
等到喂飽了郝敏,郝澄也差不多喂飽了夫郎,江孟真照顧着女兒,郝澄才有空來吃自己的午膳。
碗筷都是下人進來收走的,等到哄睡了女兒,江孟真便又問起先前李師爺的事來:“你先前在紙上給她寫了什麽?”
郝澄如實答道:“我就寫了一句話,讓雲州城那幫人死心。”
她嚴肅起面容來:“我聽人說,淮安王的軍隊已經快打到袁州來了,孟真你的消息一向比我靈通,你告訴我,這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