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心酸往事

姜老太太出了宮門之後就大大的舒了一口氣,整個人都覺得輕松了下來。

轉過頭看姜清婉,見她面上神情平靜。再想想她剛剛在薛太後和崔皇後面前也都是這樣平靜的神情,心中不由的就對這個孫女兒真的刮目相看起來。

不過心中卻有些起疑。

姜清婉以前一直跟她住在甘州鄉下,所見世面有限。便是後來來京途中病了一場,性子漸漸沉靜了下來,但如何今兒頭一次進宮她竟然表現的這樣的沉穩老道?面對着薛太後,崔皇後等人的時候也有不見絲毫緊張。倒仿似以前在宮裏生活過一樣。

實在是同她以前的那個孫女兒不相符。

腦中忽然就想起了民間傳說的鬼魂附身這種事。

大凡上了年紀的人總是相信神佛的,所以姜老太太對鬼魂附身這樣的事也是信的。不過以往只聽到過這種事,卻并沒有親眼看到過。但這會兒看着姜清婉,想着她剛剛在宮裏的表現,再想起這些日子她的變化,心跳不由的就快了起來。

莫不是......

面上神情微變,但很快又恢複如常。

伸手自旁邊摸了一把扇子拿在手裏。然後她一面給自己扇風,一面說道:“你倒是個膽大的,也沉穩。像剛剛在宮裏,見着那些貴人的時候我心裏都在發慌,總擔心弄錯了規矩。你倒是一些兒都不緊張,規矩也一點沒有錯。”

只是口中雖然說着這樣誇贊的話,目光卻一直緊盯着姜清婉。仿似想看到她的內心去,看清楚這個人到底是她的孫女兒,還是真的被鬼魂附體了。

姜清婉微笑。

她上輩子畢竟在宮裏待了三年。雖然只是浣衣局,但也是很重規矩的一個地方。有的時候還要将漿洗幹淨的衣裙送去給各位妃嫔,所以宮裏的那些規矩自然是爛熟于心,又怎麽會做錯。不過很顯然,看姜老太太現在的樣子,只怕是心中對她起了疑心。

畢竟以前的那個姜清婉從來沒有進過宮,頭一次進宮見到這些貴人,肯定也會慌亂的,絕對不可能表現的這樣的鎮定。

她想要倚靠着永昌伯府嫡女的身份好好的活下去,就萬不能叫姜老太太對她起疑心。

于是就做了一副現在才反應過來的緊張樣子,聲音聽起來都在發顫:“祖母,咱們已經出宮了,我是不是可以說話了?”

Advertisement

姜老太太看她一眼,就見她眼中的緊張神情不似有假,而是很真實的。又見她放在膝上的雙手也緊握了起來。想必很用力,十根修剪的圓潤手指甲上都有些泛白了。

又聽到姜清婉舒了一口氣,在喃喃的說着:“剛剛在宮裏的時候我可真是吓壞了,連話都不敢說。腦子裏也是暈乎乎的,只跟在祖母您的身後跟着您行禮。也不知道有沒有做錯。我心裏一直擔心自己做錯了,要是太後或者皇後怪罪我要怎麽辦呢?那不是要連累祖母了?”

姜老太太回想了下,剛剛在宮裏的時候姜清婉确實是很少說話的。大部分的時候只垂頭坐着,旁人也看不清她面上到底是個什麽表情。不過見她那樣乖巧的坐着,沒有做錯禮節,心裏肯定就會覺得她是個沉穩的人。也覺得她不緊張。

但也有可能她确實是很緊張,很害怕,所以就一直垂着頭不說話。而且現在她說起剛剛在宮裏的事确實是一副後怕的樣子,連雙手都緊攥了起來。

姜老太太便信了。畢竟鬼魂附體這樣的事只存在于旁人的口中,還有志怪小說裏面,沒有誰親眼看到過。而且眼前的這個人确實是自己嫡親的孫女兒。

這個時候就見姜清婉伸手抱住了她的胳膊,面上還是一副後怕的樣子:“祖母,我心裏怕的很。往後我是再不要進宮了。”

這句話半是害怕半是撒嬌的說出來,其實也确實是她的心聲。

剛剛姜老太太和姜惠妃商議的事她還是記得很清楚的。不過她心裏也明白,只怕這件事由不得她來做主。

果然就見姜老太太的面色微沉。但過後又和善起來,溫和的對她說道:“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剛剛我和你姑母說的話,想必你也聽到了,心裏也明白的。”

果真如此。

姜清婉微垂着頭,聲音輕輕的:“祖母,我明白。不過我還是不想進宮。姑母是好的,讓人見了就生親近之心。但太後和皇後,祖母,我害怕。”

姜老太太也理解她的心思。看她這樣乖巧溫順的樣子,心中也覺得憐惜。就擡手輕摸她的頭頂,說道:“祖母明白。但你是我永昌伯府的嫡女,與伯府是休戚與共的。你嫁了一個好人家,才能給咱們永昌伯府帶來助力。同樣,若咱們永昌伯府顯赫,你在婆家的地位也要高一些,沒人敢輕視你。”

剛剛在宮裏的時候跟姜惠妃說的話也是這個意思,沒想到這會兒轉過頭來對她說了。

姜老太太還在繼續勸說姜清婉:“若論門第高的好婆家,這世上有哪一家能跟皇家比?你若是能做了皇家的媳婦,往後榮華富貴肯定都是取之不盡的,世上的人見到你也都要對你行禮。有多少權貴人家想要将自家的女兒送入宮中都不能,若非有你姑母這層關系,我們也不會有這個便利。所以你可要好好的把握這個機會,明不明白?”

擔心她依然會說不願意的話,就又說道:“祖母做這些事也都是為了你好。至于薛太後和崔皇後,你進宮之後是給你姑母生的兩位公主伴讀,日常也不會經常見到她們,又何須懼怕她們?”

她話都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姜清婉知道自己再拒絕也是沒有用的。心中不由的就覺得悲涼起來。

但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生而為人,哪怕她現在是個公主,只怕也不能事事都如自己的意。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量讓自己過的暢快一些,好一些。

也明白姜老太太這已經是定了她是要入宮的人選之一,就不知道另外一個也要入宮的人是誰。畢竟永昌伯裏面還有三位姑娘,姜清萱和姜清玉都到了适婚的年齡。

姜老太太剛剛在宮裏的時候心裏确實很緊張,這會兒一放松下來,上了年紀的人,容易覺得疲倦,馬車又走的晃晃悠悠的,就倚着大迎枕打起了瞌睡。

姜清婉卻是睡不着的,目光無意識的望着旁側的車廂壁。

因着天氣漸熱的緣故,車窗子上蒙的簾子都換成了輕紗。是青色的。風吹過來的時候車窗簾子就飄了起來。

可以看到街旁栽種了一株石榴樹,朱紅色的石榴花開的正好。

樹蔭底下有一對夫婦正在擺攤賣菜。地上擺了空心菜,茄子,豆角這些。應該是郊外的農家,清晨進城賣菜,日暮的時候再回去。

賣菜的這對夫婦兩個人身上穿的都是粗布衣裳,妻子的頭上也沒有什麽首飾,只有一根木簪子。丈夫這個時候看着石榴樹,忽然起身站起來摘了一朵石榴花。然後擡手簪到了妻子的頭上。

妻子的年紀不小了,面上也都是歲月的風霜留下來的痕跡。可是這會兒戴着石榴花,擡眼和丈夫相視而笑的時候,眼中依然滿是甜蜜和幸福。

仿似有了眼前的這個人,即便經歷再多的風霜困苦她都是願意的。只要這個人能一直這樣用心用意的待她。

姜清婉忽然就覺得眼中發酸,心中鈍痛。不敢再看這對夫婦,收回目光,垂頭專注的看着自己袖口上的玉蘭花刺繡。

河北真定府郊外的一處偏僻農家,崔季陵正躺在床上,隔窗望着外面的一株石榴花樹。

以前還在雲州的時候,他家院子裏也有這樣的一株石榴花樹。

原本他對花草都不感興趣,在母親的耳提面命下,只日日攻書,期待能考中進士,入朝為官,再續家族輝煌。所以眼中除了書,再沒有其他的東西。

不過那個人是很喜歡花草的一個人。也是很活潑嬌美的一個人。一朵粉色的芍藥花般,突兀的闖入他的心中,教他知道這世間原來除了書還有那麽多有趣的東西。

也甘願為了她做自己以前從來沒有做過的所有事,只想讓她高興。但是後來她留書出走的時候,卻說那三年跟他在一起她過的一點都不開心。也受夠了跟他在一起的日子,一定要離開,去找她的成哥哥。

他這樣放在心間上的一朵芍藥花,用心血呵護着,最後卻離他遠去,開在了別人的掌間。

也不知道這些年她過的好不好。想必肯定是很好的。

卞玉成和她原本就自小相識,又待她癡情一片。她同家中決裂,嫁給他之後,卞玉成也來找過她,關切的問她的近況,還說随時都可以去找他。

說那句話的時候,卞玉成的眉眼間依然滿是柔情和不舍。所以她去找他,他肯定會待她若珍寶。

她那樣嬌氣的一個人,肯定誰得到她都會待她若珍寶,舍不得責罰她半句。可是只要想一想她和卞玉成在一起的親密畫面,就覺得如同萬箭入心,痛的不能自已。

崔季陵右手緊緊的握着身下的床板,手背上青筋梗起。若非竭力控制,幾乎就要将這張簡易的床板捏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