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聲名

至于淩雪珺要拜師慈元大師學棋一事,淩老夫人也不反對,只是覺得讓她一個八歲的小女娃隔日便要行七八裏路去壽恩寺,有些放心不下。

尹氏見狀,便提出讓淩雪珺去自己娘家的書院念書。尹家書院離壽恩寺不過一裏多地,而且尹老夫子還請了位學識過人的邱夫人來教女童。如今正淩雪珺也年滿八歲,也可以正正經經念點書了。如果淩雪珺去了尹家書院,既可以學棋,還可以念書,兩者得以兼顧。

淩老夫人聽了要讓淩雪珺去尹氏的娘家,心頭有幾分猶豫。沒想到明慧郡主對此卻極為贊成,還提出讓淩欽也住到尹家書院去。淩欽也是隔二日便要前往壽恩寺看病開藥,住在書院裏,不僅方便找慈信大師看病,還能與淩雪珺做伴,又可以在書院随尹夫子念書,不至于荒廢了學業。

淩老夫人聽明慧郡主這麽說,也只得點頭答應下來。

翌日,尹氏便與明慧郡主一起去了尹家書院,将淩雪珺與淩欽借居之事安排妥當後,明慧郡主覺得事事都周到了,這才放心帶着淩玉柔離開豐陽回了京城。

從此,淩雪珺隔日上午在壽恩寺慈元大師處學兩個時辰的棋,其餘時候則在書院跟着邱夫人念書。

前世,淩雪珺在明慧郡主舉薦下,拜在聞名天下的白鹿書院岳夫人座下。當時,淩雪珺自知家世不如京中貴女們,為了以後能順利嫁入顧府,只能靠自己搏得一些聲名,因而對于念書,她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念書的。出學的時候,她更是得了女學的第二名,因而前世她在京中也算是小有名氣的才女。

淩雪珺覺得自己才學不錯,來這尹家書院念書不過是混混日子。不過,上了一堂課,讓淩雪珺大感意外的是,自己外祖父聘的這邱夫人,才學居然相當高,并非泛泛之輩。邱夫人也很快便發現淩雪珺的學識遠在一般女童之上,極為欣喜,從此便單獨對她授以深課。

因而,這一世,淩雪珺雖然念書的時間比起其他人雖然少了些,可才學卻比前世更甚一樓,邱夫人更是視她為得意門生,時常在人前誇贊她。

尹夫子座下有幾個自認為才學頗高的男學生不服,便向淩雪珺邀約比試。在邱夫人的激勵下,淩雪珺只得應戰。結果自然她将那幾個十幾歲的男學生打得落花流水,從此淩雪珺在方圓百裏名聲大震,附近幾縣都知道尹家書院尹老夫子的外孫女淩雪珺是個大才女。

而淩雪珺的棋藝進步更是神速。慈元大師雖然知道淩雪珺在圍棋上有些功底,卻有些虛浮不實,便仍然對她從基本功教起,直到感覺她的基本功紮實了,才叫她想辦法破久陽大師送來的那殘局。從此,淩雪珺便絞盡腦汁地想法破局。她每想出一招,慈元大師便拆她的招,不知道被挫了多少回,終于有一天,慈元大師沒有拆掉她的招,反而被她圍得無路可走。至此,殘局被破。

見殘局被淩雪珺所破,慈元大師極為興奮,當即寫信将破局之法告訴了久陽大師。久陽大師聽說這局是一個小女童破掉的,也是驚奇不已,還說有機會讓自己最得意的徒弟與她一戰。

慈元大師又教授了淩雪珺一段時間拆招破招之法,便開始邀請附近一些有些名氣的棋手與之對弈。一開始淩雪珺也是輸多贏少,不過,她那不服輸的性子讓她不停鑽研,輸給誰她必定要贏回來,而且要連贏三場才算完。到後來,她在附近幾縣都找不到敵手了,只好與慈元大師交手;從一開始的每戰必負,到慢慢能下了和局,再到互有勝負,到了後來,淩雪珺居然勝算還大一些了。輸給了淩雪珺,慈元大師非但沒有不快,反而極為欣慰,對淩雪珺是越發的看重。

因為淩欽隔三差五便要到壽恩寺去請慈信大師為自己號脈看診,兄妹二人便時常結伴而行前往壽恩。淩欽也很喜歡這個有才情的妹子,在路上常與她說起詩書棋藝,而淩雪珺對他所問居然無不知曉,從而,淩欽對淩雪珺有多了幾分敬佩,兩人感情愈發要好。

淩雪珺不但有學識,容貌也出衆,随着年紀一天天增長,身子也出落愈發玲珑有致,因而,不時有男學那邊的少年鬼頭鬼腦地跑到女學來偷窺她。有兩回被前來尋淩雪珺的淩欽撞上,當即怒不可遏,沖上前把那幾個渾小子趕跑。淩欽怕再有人對妹妹不軌,從此,淩雪珺前往壽恩寺都要由他護送。

見淩欽這般護着自己,淩雪珺心中是歡喜不已。前一世,淩欽在豐陽與淩玉柔一起長大,待他回京之時,淩雪珺都是十三四歲的大姑娘了。雖然是堂兄妹,也要避忌男女大防,因而,前世兩人感情極為淺淡。後來,淩玉柔到了京城,淩欽卻對她寵溺疼愛非常,淩雪珺對此是羨慕不已。這一世自己沒有去京城,卻得到淩欽對自己真心相待,這也算是另一種收獲吧。

Advertisement

淩欽像前世一般,在豐陽呆了五年後,喘鳴之症基本治愈。因為淩欽年歲已大,為了他以後的前程考慮,明慧郡主便叫他回京城。因此,雖然淩雪珺萬般不舍,卻仍然不得不含淚揮別淩欽。她知道,如果沒有變數,二年後自己也會前往京城的,那時候,還會與淩欽相見,因而,心頭也沒那麽難受了。

果然,兩年後,就在淩雪珺剛滿十五歲的時候,明慧郡主便來了信,讓淩雪珺過了年便進京。

淩老夫人接到明慧郡主的信後,将尹氏與淩雪珺母女叫了過來,問起尹氏是否願意讓淩雪珺入京。

作為母親,尹氏自然希望自己女兒能好。京中的名門望族數不甚數,加上明慧郡主顯赫尊貴的身份,随便說一門親,那男方家世也遠非這小小的豐陽縣望族可比。因而,尹氏雖然心中不舍,也只得笑着對着淩老夫人應道:“一切皆聽母親作主。”

淩老夫人點了點頭,又轉過臉,對着淩雪珺問道:“雪珺,你可願意進京。”

聽了祖母的話,淩雪珺有幾分怔忡。這一世,她在豐陽這小縣城裏長大,沒有經歷前世在京城貴女圈中的勾心鬥角,明攀暗比,每日就學學棋,看看書,日子恬淡而惬意。

比起京城,她其實更喜歡留在豐陽,再找一個家世相當、人品高尚的男子為夫,簡單平淡地過此一生。更何況,如果她進了京城,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顧骞。這一世沒有自己的破壞,他與吳翎應該是順利成親吧?想到顧骞要娶前世害死自己孩子的那個女人,她的心忍不住一陣抽痛。

這些年,她努力不讓自己去想起顧骞,她以為自己忘了他。沒想到,一旦想起他,自己的心還是會痛得無比複加。顧骞和吳翎這兩個人,真的将她傷到了骨子裏。如果有可能,她自然是希望永遠都不要再遇到這兩個命裏的克星。

不過,這些話自然是不能對祖母說的。淩雪珺想了想,擡起頭來,對着淩老夫人嘟嘴撒嬌道:“雪珺不想去京城。雪珺舍不得祖母嘛,雪珺要一直陪在祖母身邊。”

果然,聽到孫女兒對自己如此不舍,淩老夫人心情大好,看向淩雪珺的目光更是異常柔和。不過,有些事,也是由不她的。想到這裏,她輕嘆一聲,說道:“祖母何嘗舍得你呀?只是,你遲早也是要嫁人。你如此好樣貌,又有好才學,在豐陽城怕是找不到人來配你了。京中則不一樣,不僅有鳳子龍孫,世家貴胄更是衆多,你去了京城,定能覓得一如意郎君的。”

如意郎君?顧骞那張如冠玉一般好看的臉又浮現在了她的眼前。前世,她倒真以為自己尋到了如意郎君,可惜,最後卻是那個的結果。想到這裏,她輕聲一嘆,說道:“可就算孫女兒看中了人家,人家不一定看得中孫女兒啊?”就像顧骞這般。

“胡說!”淩老夫人瞪了淩雪珺一眼,說道,“這方圓五百裏,誰不知道我們淩家三姑娘才貌雙全,學識才情更是連許多男子都比不上?若有人看不上你,他莫非是瞎了眼?”

淩雪珺苦笑:“祖母看自家的孫女兒,自然是樣樣都好。”

淩老夫人卻不以為然,說道:“若說起來,比起京中那些貴女,你最多也是家世門第差了些。不過,有郡主在,那些世家公子們怕是也不會輕看于你。”

聽淩老夫人如此說,淩雪珺知道祖母心中是打定了主意要讓自己去京城。畢竟,自己若尋得一門好親事,以後對淩家幾個孫子出仕也是大有好處的。于是,她默然低下頭,不再說話。

作者有話要說: 不會下圍棋,全都是胡說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