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過年
據說,沒多久,她孫女被她兒子兒媳接走了,就剩下兩個老的在家了。
三家婆是給人請符的,而三家公這個人,聽父親說好似和爺爺很聊得來!因為三家公是個讀過很多古書的人。
但不幸的是三家婆剛死沒多久,三家公也跟着去了。據說當時還發生了一件怪事!這是當時到外婆家玩,和外婆一起去河邊放鴨子時聽幾個老人說的。
三家婆死後,三家公就把她的遺像挂在了堆滿柴火的屋子裏,結果晚上睡覺的時候卻總覺得臉上有什麽在爬?如此數天下來,實在受不了!就去寺廟裏求了一簽。
寺廟管簽的這人就是第一次去寺廟,年愛友嘉見過的那個人。那是一個女的,二十多歲,一出生的時候就是瞎子,眼皮很可怖是往外翻着!聽說她剛出生沒幾天就被父母扔在了樹林裏一包老墳旁,據說那墳裏埋的是個明朝的将軍。後來被寺廟裏下山挑水的老尼姑給看見了,于是才撿了回來!
就在她剛學會說話時,她似就能知道眼前站的是穿什麽樣衣服?後來随着長大她便能知道眼前人的性格、性別,別人到她眼前只須要報一下生辰八字她便能算出這人之前所經歷的事情。但也是奇怪!她從不給人算姻緣財運、命程,有一次就有個人再三的求她算姻緣,但她只說了一句話“你可以聽命,但不可以由命!你來,是想聽好的還是壞的?”
據說她還有一個本事,就是能算出你家祖墳葬在哪個位置的!以及周圍有什麽擋着的。本來年愛友嘉也是不信這些的,因為經常聽父親說過算命的人,大多是孤人,因為算得太多了。然而就當父親把年愛友嘉剛出世的事說了之後,他有些信了。
父親說也是聽人說起過有這麽一個人,所以也去找過!說也還真怪,剛報出名字,別人就知道你祖祖爺是葬哪的了!而且還說出了坐向;對南方下有一處水塘,因為有那個水塘,所殃到的就是最小的一房!而自己正是最小的一房。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那水塘填了,但這事,當時也并沒有去管,只是回來在你爺爺面前說過這麽一次。
父親說的那處水塘,年愛友嘉知道!小時讀書時經常走那過,也知道祖墳就在那坡上,直到沒讀書的前一年,那水塘都還在,只是第二年卻是被誰給填平了。當聽父親再次說起這事時,才知道說的是二爸去那山上葬墳時,叫人把那水塘填了。
那人對三家公說“只要回家把遺像換個地方就好了,還有就是你這段時間要注意飲食!”至于為什麽?那人卻似沒說。三家公回家卻也是照做了,果然晚上睡覺也踏實了很多!但他只照做了第一件事。
半月後,三家公也去世了!
這天本來是有個老頭子去找他一路作伴到街上喝茶的,但在門外喊了好一會兒,也不見人回答!
門沒關嚴,開門一看!人就坐在椅子上,望着個頭。當時想也沒想當然是趕緊叫他兒子回來,在堂屋的桌上找到電話後。後來,他兒子從北京趕的飛機回來!說好好的怎麽會死?村子裏都傳言三家公是個性格古怪的人,有時也會跟人結下梁子。而兒子也是懷疑是不是有人下毒?鍋裏還有綠豆,平時很多人也會買些綠豆在家放着,有的人是為了生綠豆芽、或者煮綠豆湯、再不就是煮綠豆稀飯。
都知道綠豆煮稀飯的話,會等綠豆爆開了才下米。而這一鍋卻全是綠豆,雖然看着像是熟了但卻一個也沒爆開!三家公屍體被拉到了市裏。
結果自然是明顯的,還記得當時外公說了這麽一句:三家公就是被漲死的。而外婆卻說外公是個衣服也不會洗,稀飯都煮不好的人!每次吵架,這都是外婆會挂在嘴上的。
快要到外公家時,年愛友嘉又看見對面那堆墳,那墳是貼了瓷磚的!看樣子倒是很氣派。這墳的旁邊不遠有一座樓房,聽外婆生前說來那房子還是大舅修的,只是後來買給那家人了,而買那房子的人就是那墳裏埋着的人。
Advertisement
那墳裏的人死的時候才三十來歲,聽說是出去不知做什麽事?被人用槍打死的!死之前還欠着大舅兩萬元錢呢。不過也是這一天,大舅的飯館卻發生了一件怪事!
中午,很多人在館子裏吃飯,就在這時也不知是哪飛來了一只黑色的鳥,家裏都習慣稱那種鳥是黑桃果。那只鳥在館子裏盤旋了三圈的樣子,客人趕它也不走!後來不知是誰把那只鳥給抓了起來用繩子拴着挂在窗子上?沒到一會兒就死了!鳥剛一死,那人的骨灰車就回來了,而那時正巧從大舅的館子門外路過!
大家都知道那人的小名就是黑桃果,因而都說那鳥就是來給大舅報信的。
外公家并沒有大門,只是有一道用竹子編作的門,現在已經被雨淋得不成樣了。
外公還是坐在他以前坐的那張椅子上,不過手裏卻剛拿過一捆從街上買的黃紙放在桌上!翻着歷書說快過年了,你大舅他們也不在家,這不也給你外婆封點袱紙燒去。
這讓年愛友嘉想起了,小時候小舅死的那個時候,記得那時,就在這個院子裏,當時坐着有不少的人,都是拿着毛筆在寫着字!而現在,在家裏,這樣的事已經快被忘記得差不多了,有的是用鋼筆或圓珠筆寫,再不就是封也不封直接燒點散紙就完事了!然而父親和二爸都是個深受上輩人教化的人,他們說這就像現在的挂號信一樣,你總要寫個名字吧?名字都不寫清楚,誰寄的?誰收!記得小時候,還問過父親這樣一句為什麽要燒袱紙?印象深刻的時父親那天好生氣!
外公的手依然是抖個不停,年愛友嘉簡單的問了些情況,把父親的話說了,臨走時說着以後到家來玩。
回到家,年愛友嘉把外公的情況給父親說了,父親嘆息的說着你外公一個人也是難,之前他過壽的時候我都笑過說反正你也是一個人,到我那邊去,懶就懶一起了。
聽父親說來,外公肯定是不會來的,要是能來,大舅早就接他到街上去了!也不至于現在就外公和三舅在家了。平時也就大孃會去看一下,父親又因農活丢不開手,也就過壽和逢年過節去一下。小孃在外婆剛上山的第二天就已經和小姑爺離婚了,那孩子也跟了姑爺,小孃也就平時給點生活費而已。
小孃的那個孩子,年愛友嘉從外公家剛回來的第二天就看見了,她爸爸牽着她的手從家門口路過!
年愛友嘉當時也是不知道是叫姑爺好呢還是叫什麽?索性啥也沒叫,只是看着二人走過。而她爸卻問她還記得年愛友嘉不?
年愛友嘉記得的是,小時候還坐過他開的拖拉機車子,人站在上面,那叫一個抖啊!還吃過他和小孃一起拿來的水果糖,糖紙上畫的是包青天。
村裏雖然在外面打工的不多,但年輕點的都願在外面,只有那種要帶孩子的才在家!年輕的都說家裏一年到頭掙不到錢。過完年,也就漸漸的有人開始出遠門了,最遲的也是過完正月十五就走了!都知道車票不好買,有的人在過年前就開始買了。
而這段時間的年愛友嘉除了過年那天,偷偷的在外放了一百來塊錢的花炮以外,其餘時間都在家看電視。父親本是反對他去買那些消耗品的,說去買那些還不如去買點吃的,至少吃了在肚子裏!買花炮,一放了就沒了。
在年愛友嘉家裏至他知事起,便有這樣一個規定就是“三十和初一這兩天,是不用幹活的”但這對于年愛友嘉來說,他卻似一直都在玩!不會抽煙不會打牌的他唯一喜愛就是喝點啤酒和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