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章

楊戬一驚,骷髅山白骨洞是通天教主座下弟子石矶娘娘的洞府,倆教近日頗有龌蹉,師父們都反複申戒不許來往,免生事端,寸心卻為何去了那裏?見楊戬驚訝,那龍女湊過來輕聲道:“你可知道石矶娘娘門下,有位碧雲姑娘?” 楊戬搖搖頭,他入闡教日淺,剛剛才把這裏人事認全,更不要說截教弟子了。

“這位碧雲姑娘,是咱們天化的心上人呢。我今兒啊,就是替他送信去的。” 寸心說罷格格一笑,怕人聽見似的又趕忙掩了,瞟了楊戬一眼,唇邊仍是笑意不斷。那龍女的雙眸有如彎月,耳邊珍珠随着她的腳步,打擺子一般蕩來蕩去,越發顯得桃腮帶赤,唇若塗朱。楊戬只覺得心頭漫天雲霧随着這一笑,俱都化開四散,連這淡漠的月光也通透了起來,不由得也是含笑颌首。

寸心輕撫着丁香花瓣,笑道:“天化這番見了他父親,要是得空,必能禀明緣由,說不定啊,武成王府有場喜事要操辦呢。就只怕......” 她面色轉喜為憂,“近日我闡教與他截教不睦,不知石矶娘娘那邊,要給什麽苦頭吃呢。”

山中歲月倥偬,轉眼已是法會之期,元始天尊廣聚門下弟子,玉虛宮裏香煙缭繞,仙鹿上端坐燃燈道人,廣成子擊金鐘,赤精子擊玉磬,十二金仙齊出,率領三代弟子恭肅立于階前,施禮見過祖師後,各自歸位,聽天尊講法。寸心侍立于慈航道人身後,偷眼看向玉鼎真人,只見那真人一身青袍,正是自己所做,也不知那楊戬使了什麽法子,竟教那真人将頭發梳的油光水滑,一部亂須也整整齊齊飄灑胸前,全不是之前那副邋遢模樣。

只聽旁邊普賢真人身後的木吒小聲道:“師姐,你說那玉鼎師叔今兒吃錯藥了麽,怎地打扮得如此整潔,連道袍都換了?往日從來不見他梳頭洗臉的呀。” 寸心不答,身後修竹卻道:“可是呢,就許你李二郎每日油頭粉面,不許他人拾掇拾掇?” 那木吒倒是好脾氣,小聲笑道:“我不是這個意思。玉鼎師叔這一打扮,比太乙師伯還精致呢,我都不認得了。” 寸心忍不住莞爾一笑,又趕忙忍住,看那真人背後的楊戬時,只見他也向自己看來,二人目光相對,寸心臉一紅,忙移開眼去。

凡開法會,必要聽天尊講上三天三夜,別人尚可勉力支持,寸心卻耐不下性子——別的弟子上山都是為了修道成仙,她卻生來就是龍神,與天地同壽,因此慈航道人也從不刻意教寸心學法術,只由着她的性子看些懸壺濟世的醫術。這裏天尊講了三日,直說得天花亂墜,寸心卻昏昏欲睡,偷眼看師父師弟們聽得入神,她低低道一聲“方便”,抽身溜了出來。

出得玉虛宮大殿,寸心無聲的透了一口氣,想要抻臂伸展一下,剛伸出手,又收了回來。這裏是師祖的居所,她擅自離開法會已經是不該,哪裏還敢在此處放肆。四周看了看,寸心忽然想起前日師父曾言,玉虛宮後花園中,有幾株薜荔,其果最能固精消腫,散毒止血,寸心之前只在書中讀到過此樹,因想着黃天化此番下山去助父脫難,須是要戰上幾合的,就他那性子,回來必定還是一身傷痛,要是這薜荔結了果子,求師父讨些來,也好給天化治跌打傷。

寸心想着,便往後園走來,忽然聽見幾聲鶴鳴。這昆侖山上仙鶴甚衆,尤以普賢真人洞中最多,每每寸心去時,也常嬉戲逗弄。只今日這鶴鳴聲十分尖利急促,竟好似求救讨饒一般。寸心忙疾走數步,只見迎面撲來數只白鶴,皆是逃命一般,羽毛亂飛,若不是寸心躲得快,差點就撞在她懷內。園中池塘內尚有一只,被一個女孩子死死按住脊背,正要往上爬。

那女孩身穿緋色對襟長襦,下身也不着裙,散穿着一條水紅撒花褲,面如滿月,眼似秋水,正是太乙真人的掌上明珠靈珠子。那鶴被她一手擒住頭頸,一手按住翅膀,這靈珠子也不管顧,偏着腿就往鶴背上爬。只是身量尚小,腿不夠長,那鶴又拼命掙紮,一時還未爬得上去。

寸心又好氣又好笑,忙喝一聲“住手”,跳下池去,拍開靈珠子的手,放了那白鶴。靈珠子猶自氣喘籲籲,見寸心來,也不答話,又趕去捉那鶴。那白鶴好不容易逃出生天,怎肯被她再擒,一人一鶴在池中岸邊追來逐去,任寸心怎麽喝止都無用。忽然靈珠子停住腳步,一手如撫琴般變化數個指訣,微微翹起的指尖驀地指向那鶴,叫一聲“敕!”,只見一道紅光彗星般飛向白鶴,一沾身便燃起熊熊大火,頃刻間已将白鶴燒成一個火球。

寸心大驚,忙使水決撲火,好容易滅了火,那白鶴一身雪羽已經燎得墨黑,沒有羽毛覆蓋的雙腿和鶴吻竟滲出血來。此時前殿內衆人已經聞聲趕來,為首正是廣成子。那廣成子斑白濃眉擰成一團,努力壓抑着怒氣逼視着靈珠子和寸心,沉聲問道:“這是誰做下的?”

寸心心內忐忑,施了一禮正要搭言,只聽靈珠子在一邊大聲說:“是我!” 廣成子見她毫無懼色,倒也稱奇,遂問道:“是你?緣何火燒白鶴?” 靈珠子踏一步上前,滿不在乎的答道:“這蠢物不肯讓我騎,叫它也不聽,忒是頑皮,不教訓教訓,它也不知道怕我。”

廣成子氣的渾身亂戰,抖了半晌才道:“你......你這孽徒,這白鶴是玉虛宮中所養,供天尊驅使之用,你竟然如此虐待于它。待我禀過師尊,将你重重處罰。”

那廣成子大約是動了真氣,竟連太乙真人也不問過,徑直上殿禀了元始天尊,須臾法旨降下,将靈珠子送下山去。那太乙真人忙出列求情,怎奈天尊玉劄已批,令他攜了靈珠子即刻啓程,真人也只得作罷。龍女寸心因私離法會,往後園探看仙草,也罰禁足一月,在落迦洞草廬內反省,不得出門。

這裏楊戬随衆人拜謝天尊賜法,趕着送師父回了玉泉山,便奔至金光洞尋靈珠子。他原料想靈珠子被逐下山,此刻不定怎生悲戚,誰知進了洞口,只見那靈珠子正立在太乙真人案前,滿面新奇之色的看着師父。

因楊戬常來,太乙真人也不避諱,徑自打開兩個紫檀黑漆描金匣子來,一只匣子裏是一只螭虎赤金手镯,一只匣子裏是一條盤金繡龍紅绫。那真人笑道:“這镯名叫乾坤圈,那紅绫叫混天绫,皆是我早年所煉法寶,俱有撼天動地之能。” 他撚起那金镯又道:“天尊只說送你下山,卻未說逐出門牆。我只将這兩件寶物與你帶去,向東北投了一個好人家去,不過幾年,又可上山師徒相聚了。”

靈珠子喜動顏色,卻不去拿那寶物,只拉住真人的手道:“師父,只是徒兒自小就跟您一起,從未稍離,如今乍說要下山去,我......” 說着,她眼內竟泛出淚來,“我舍不得您。” 太乙真人也頗為感慨,摸着靈珠子光可鑒人的頭發道:“傻孩子,你且尊法旨投了胎去,待一落草,師父就去看你。”

楊戬這才知道,原來靈珠子此番下山,竟是要改換人身,重尋父母,當下也覺難舍。只見靈珠子走上前來,眼眶紅紅的,滴淚道:“楊二哥,我不能再跟你一起下山玩了。” 楊戬也甚唏噓,正要說話,只見靈珠子抽泣着撲過來,抱住他的腰哭道:“二哥,我自記事起,就只有師父同我親近,別人都嫌我頑皮,只有二哥對我好,即使我犯了錯,也只溫言相勸。我這一走,又不知幾時能再見你......你,你可要等我回來......” 她哭得情切,眼淚竟将楊戬的衣襟打濕。

楊戬攏着靈珠子的肩頭,心內也覺十分感傷。 他與三妹相依為命,手足情深,偏偏又天各一方不能常常相見,因此一腔思妹之情都投在了靈珠子身上,如今乍然分離,焉能無動于衷。

正相顧無言,只見洞外走進一個白衣童子,面無表情向太乙真人打了一躬道:“天尊說,姜子牙不久下山,請師叔也把靈珠子送去吧。” 太乙真人也起身一揖道:“謹遵法旨。” 随即同靈珠子一徑去了。

楊戬怏怏自乾元山返回,到了玉泉山腳下,實在是惆悵難忍,轉念想起寸心今日也受了罰,遂掉轉雲頭,往落迦洞而來。

那寸心滿腹委屈,見楊戬進來,也不搭話,徑至書籄中胡亂取了一卷書來看。楊戬知她心緒不好,因此只在茶案前坐定,把玩起那案上茶寵來。尋常茶寵都是金蟾神龜一類,紫砂底子,寓意吉祥如意福壽綿延。寸心本就是上古神獸一族,于這些事全不在意,因而茶案上擺的卻是一只珊瑚雕花麒麟。

寸心本就讀不進書,一偏頭瞥見楊戬拿着她的小麒麟,忙擲了書,走過來一把搶下,又放在茶盤裏擺好。楊戬笑道:“聽了一天的經,有些倦了,忽然想喝你煮的茶。” 寸心沒好氣道:“想喝茶自己去煮,本公主正在禁足,蓋不奉陪。” 楊戬假裝嘆了口氣道:“我倒是想煮,可惜手藝不精,倒怕糟蹋了好茶。”

寸心被他逗得一笑,轉身去盥了手,端正在茶案前坐好,一邊拿起勺往吊子裏添水,一邊撇嘴道:“我以為你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原來竟不會煮茶。” 楊戬笑意更深:“正是呢,楊某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無所不知,唯獨于茶道上一竅不通,須得公主教導一二。”

寸心斜他一眼道:“你少來,天化下山前曾說,你現在武功法術俱都精進,就連他也不是你的對手了。想不到你在山上雖不多時,竟然有這麽大的進益,玉鼎師叔真是慧眼如炬。” 楊戬道聲“慚愧”,接過寸心手內茶壺,以沸水洗了杯子,才把茶壺還給寸心道:“多虧了天化,不然我也不得這麽快領會師父的秘籍。”

寸心一邊點水,一邊笑道:“也不知天化在潼關見到他父親沒有。我聽木吒說,廣成子師伯正與普賢師伯和道行師伯商議,要在三代弟子內遴選一位功法上乘的門人,代替廣成子師伯掌管教衆呢。” 她擡眼看看楊戬,又道:“天化性如烈火,韋護憨直樸讷,那二位“太子爺”根本就是草包,靈珠子又下了山去,我思量着,你文心周納,武功也不弱,說不定......”

楊戬說聲“我來”,接過寸心手中茶筅替她打茶,思忖片刻方道:“我是無心做這差事的,只想讀盡師父的藏書,每天與一班好友相伴度日而已。況且我才入門幾天?也不能服衆。” 寸心見他如此說,也就不再強求,想想又道:“法會散了這許久,你才想起來找我,怕是去送靈珠子了吧?”

楊戬颌首:“她這一去不知幾年方回,自然要送送。” 寸心一哂:“我說呢,” 她窺着楊戬神色道:“想來你也舍不得她走。” 楊戬先将一杯奉與寸心,自己又拿起一杯飲一口,含笑道:“你無須擔心,太乙師伯送了她兩件法寶,她定能安然無恙的。”

寸心抿嘴一笑:“我哪裏是擔心她,我是......” 她頓了一下又道:“衆弟子裏就數你與她一向親厚,我是怕你牽挂她。” 楊戬擡眼,看寸心一臉促狹的望着自己,心下了然,遂笑道:“這是哪裏話?靈珠子天真爛漫,與我三妹也差不多少。三妹在女娲宮安身,我尚每日惦念,靈珠子下凡投胎要去陌生人家,我難道不該擔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