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除了沈瑤上次見過的梁經洲出任務沒到,梁家人來得很齊。
梁大舅梁二舅和梁佩君年齡都很相近,大舅看着威嚴甚重,二舅随和些,初步看來都還好相處,倒是大舅媽聽說沈瑤農村出身後,眼裏很有些意味深長,說話的熱情也減了兩分。
沈瑤笑一笑,并不往心裏去,合得來多說幾句,合不來保持基本的社交禮儀就好。
梁老太太對于沈瑤的婚事很上心,選的哪個日子,學校那邊請幾天假,到時候從哪裏發嫁,事無俱細的問。
她年紀大,出生那會兒還是民國,有很多老派人的講究,雖則現在很多事情不讓折騰了,但是在不觸線的範圍內還是想盡可能做得好一些,給梁佩君提了不少建議。
“該提前些請假,婚前三天就不該再見面了,阿時也得從婚房搬出來,至少婚前三天不能碰婚床。”這些個都是老規矩,擱外頭老太太是不會說的,自己一家人坐着,她也沒什麽避諱的。
梁佩君還沒說話,梁大舅媽就笑:“媽您可真是的,現在誰還講究這些老規矩啊,從前還三媒六聘花轎接親呢,現在不就是小倆口一起去領個證,坐下吃頓飯?”
梁老太太不是頂喜歡這大兒媳婦,怎麽說呢,婆媳倆是新老派代表,本來成長的環境不同思想不同也正常,彼此相互理解些也就是了,偏這老大媳婦愛出來怼。
老太太看她一眼,幾十年這樣過來,都懶得跟她一般見識,倒是梁二舅媽笑道:“現在雖說婚事從簡,不過能講究的講究些也沒錯,瑤瑤娘家離得遠,結婚那天總不好從學校宿舍發嫁吧?要不然就提前幾天住到我家裏來,從我們家發嫁?”
梁二舅媽話說說得溫和,行動上卻是立場堅定的站梁老太太的,梁老太太眉眼裏就都是笑:“是這麽個理,從老二家裏發嫁好。”
問梁佩君和沈瑤:“你們怎麽看?”
要說這裏誰是梁老太太第一擁趸,絕對是沈瑤啊,用賀時心裏話來形容,一號小古板,不過她沒有馬上應下,而是去看梁佩君。
梁佩君笑着說這個好,謝了她二弟妹一通,沈瑤從梁二舅家裏發嫁的事就定了下來,至于婚前三天不見面,梁佩君算了算日子,道:“瑤瑤和阿時不好請那麽多天假,學校裏頭現在形勢也沒那麽分明,要麽就改成婚前一天不見?這樣連帶着結婚一共請兩天假,不出格。”
梁老太太點頭:“一天也成的,咱們圓了這個禮數就成。”
她們讨論得熱鬧,梁大舅媽坐在一邊一句話也插不上,不過她也無意插話,愛怎麽折騰怎麽折騰呗,她們高興就好,反正也不礙着她什麽事。
梁家這一頓飯,除了梁大舅媽時不時來點不合時宜的高冷,總體來說是非常愉快的,臨走的時候老太太私下裏塞了一對水頭極好的玉镯子給沈瑤,說是見面禮,你待要推吧,老太太直接一句長者賜不可辭。
Advertisement
沈瑤謝了她收了下來,又想起她第一回到賀家時,準婆婆也是送了一對玉镯,這母女倆連送東西的喜好都一脈相承。
回到賀家已經是兩點多了,一家人都回房間休息,只沈瑤又拿起她的針線。
賀時是真心疼:“用縫紉機,那個快,這得縫到什麽時候啊?”
雖然看她做針線養眼極了,素手纖纖有種說不出來的美感,可不舍得她太累着。
沈瑤笑:“你去休息吧,我做針線很快的。”
确實很快,好像和針法有關,從前看別人縫東西那是一針一線的來,她不一樣,也不知道怎麽動作的,那針在她手裏活了一樣,手也未見得動得多快,可衣裳縫出來快,可再快哪快得過縫紉機呢。
哄不到沈瑤休息,他也不肯休息了,就在屋裏陪着她。
到下午快五點的時候,沈瑤手上的衣服雛形已經出來了,賀時這才看懂了,這寬袍廣袖的,漢服?
他對這些東西是沒有研究的,說不出個二五六來,只知道這是舊時候人的衣服款式,這紅色的料子……
沈瑤見他神色,拉了他雙手撒嬌:“賀時,結婚那天,我想穿這種嫁衣,白天不穿,就晚上在咱們自己房裏穿,可以嗎?”
賀時握了她的手在掌中,輕聲問:“你喜歡古式的婚禮?”
沈瑤點頭,說:“我知道現在不讓弄這些的,所以,就給自己做一套嫁衣,那天在房裏穿。”
賀時哪裏可能拒絕她,恨不能把全世界捧到她面前,她這樣一個微小願望,他又怎麽會不同意。
他彎了彎唇,拿起她放在膝頭的半成品嫁衣,笑道:“當然可以,我的瑤瑤一定是最美的新娘。”
又看了看那件嫁衣,贊道:“手怎麽這麽巧,這樣的款式你是哪裏學的?”
沈瑤愣了愣,又不願騙他,垂了眼含糊道:“見過。”
她這樣說也沒錯,嫁衣是真的只見過沒穿過。
賀時理解成她是在B大圖書樓裏翻看到過什麽書,并沒有深想。晚飯後去跟他媽打聽,按以前的老禮兒,婚禮是什麽樣的。
梁佩君自己其實知道的也不多,揀着她知道的跟賀時講:“新婚晚上龍鳳紅燭是要點到天亮的,床上撒些花生蓮子紅棗一類的,寓意早生貴子,喝合巹酒,大致就是這些吧?”
梁佩君自己都不是太清楚,早些年講究什麽文明結婚,然後又是革命婚姻,接着就是文.革期的一切從簡,老一套的東西還真得年齡大些的人才知道。
想要完全照着老禮大操大辦是指定不行的了,賀時把他媽說的那些一一記下。
兩天時間轉眼就過去了,賀時才剛嘗到和沈瑤一個屋檐底下過小日子的滋味兒,不及細品就又得回學校了。
沈瑤臨走的時候帶了塊準備給賀真做衣服的布料和針線,宿舍裏人多眼雜,她那件做到一半的嫁衣倒是沒帶,仔仔細細收到了賀時衣櫃裏。
這一周裏,除了上課,放學後略陪一陪賀時,沈瑤就忙着做給賀真的衣服,她也沒做太花哨的款式,就照着那天在華僑商店看到的一套比較好看的套裙裁了,腰比日常看到的那些衣服掐着些,似賀真這樣的年齡穿着該是很好看。
期間往Q大去看她表姐,才知道她離婚陷進了僵局,徐向東不願意離。
王巧珍覺得自己的事情太糟心,也不肯跟她細說,仔細問了她婚期,聽說在賀時二舅家裏發嫁,也挺為她高興。
賀家親戚願意這樣照顧她,至少說明賀家人對她的重視。沈瑤今天來,也是邀請王巧珍參加她婚宴的,三月十九中午定在玉華臺,就是她們剛到北京時賀時爸爸給他們接風的地方。
王巧珍笑着說到時候一定去,姐妹倆說了會兒話沈瑤才離開。
周末照例去的賀家小住,在周日下午趕制出了嫁衣和紅蓋頭,回學校上了兩天課,十七號下午梁佩君親自來了學校給小倆口請了兩天的婚假,接了沈瑤送她到梁二舅家。
梁二舅住的部隊大院,家裏房間早就給沈瑤整理了出來,梁佩君擔心沈瑤在這裏住會不自在,送了她也沒馬上走,和賀時兩人連晚飯也一并陪着在她二弟家吃的。
梁二舅媽是文工團的,生了兩兒一女,女兒自小就學舞,吃晚飯期間梁佩君說起沈瑤跳舞很是不錯,這話題倒是把沈瑤和梁二舅媽并賀時那個小表妹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
晚上八點多,梁佩君和賀時準備回去,賀時還有些不舍得走,就那麽把沈瑤一個人留在舅媽家裏,邁不動腳,一百個不放心。
梁二舅媽看得好笑:“成了成了,這好在是讓你們分開一天,這要真跟你外婆說的那樣三天不許見,我看你得犯相思病。放心,瑤瑤住在這裏,後天一早你來接親,舅媽保證,一根頭發絲都不會少的。”
賀時由得他舅媽取笑,拉了沈瑤的手道:“我回家給你打電話,規矩上說不許見面,沒說電話不許打的。”
梁二舅是個師長,家裏是配電話的,所以這兩人要通起電話來還真是沒什麽難度。
沈瑤有些不好意思,還沒說什麽呢,梁二舅媽就笑着跟梁佩君道:“大姐呀,不得了,現在小年輕處起對象來我瞧着都臉紅,也太甜了些,我看你做奶奶是快了。”
四十歲的婦女,說起這種話題來可半點不帶臉紅的,沈瑤卻是聽得臉頰暴紅,催賀時:“快回去吧。”
等人一步三回頭走了,少不得被那位小表妹湊趣着笑了一通。
在梁家住着并沒有她先時想的那樣會覺不自在,梁二舅在部隊壓根沒回來,三個小的都還是上學的年紀,梁二舅媽特意請了一天假在家裏陪她。
轉眼就到了三月十九的正日子,沈瑤早早的起來洗漱好,換上賀時那天陪她一起選的新衣,紅色的昵外套襯得人格外嬌美。
梁二舅媽笑着進來給她梳妝,帶了一套全新的化妝品替她上妝,上完妝後又給梳頭,一邊梳嘴裏一邊說着祝福的話:“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
沈瑤愣住,梁二舅媽幫着她把頭發挽好,才笑着道:“前天賀時悄悄塞給我的紙條,央着我給你做全福人,我前天晚上就開始背了。”
說到這裏她笑了起來,溫柔說道:“你和阿時要幸福啊,他對你很上心。”
沈瑤輕輕咬了嘴唇,忍了一瞬間想要落淚的沖動,拼命點頭。
他看到她做嫁衣,問她是不是喜歡舊式婚禮,在這個時空,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悄悄的替她找二舅媽做全福人,沈瑤一顆心柔軟得不像話。
隐隐聽到有敲門聲,小表妹已經跑過去開門了,沈瑤看向房外,沒忍住站了起來。
外邊小表妹歡喜的笑聲:“表哥,要進門接表嫂先給我個紅包才行。”
“好,雙份的紅包,快別攔着門了。”賀時的聲音透着滿滿的喜意,還有一絲急不可待。
沈瑤唇角彎了起來,眼裏滿滿的笑意,她忍不住往外走了兩步,賀時已經大步走了進來,一把将人打橫抱了起來。
沈瑤吓得一下抱住了他脖子,賀時笑了起來:“舅媽,我接瑤瑤走了,你們中午過來吃喜酒。”
跟在後邊的小表妹眼睛瞪大,哇哦了一聲。
激動得眼裏快閃小星星了。
公主抱啊!!!也太浪漫了。
今天賀時結婚,借用了他爸的車子,開車的是孫德雲。
他抱了沈瑤出門,低聲在她耳邊道:“沒有花轎,咱們用車子替代好不好?”
她咬着唇笑,用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