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照雪客棧
?作者有話要說: 寫在正文之前的必讀:
1.本文架空,請勿與真實歷史對號入座,後面會有各朝各代亂入的內容,都是為了故事服務,不喜勿入;
2.本文市井探案風,但并非純粹懸疑推理文,要求過高者慎入;
3.真市井路線,王侯将相皆是過客。
最後,新坑開張,老規矩三更,歡迎大家多灑水撒花鼓勵小幼苗茁壯成長~(≧▽≦)/~ 傍晚時分,晚霞将一片紅豔豔的光灑滿大地,蕭若端坐馬上,眼見前方炊煙袅袅直上雲天,便問商隊裏同行的商人徐掌櫃:“那裏就是昆侖鎮麽?”
徐掌櫃眯縫起本來就很小的眼睛,笑容滿面的答道:“正是,再走上兩裏地,咱們就進昆侖鎮了,到時就可好好休息休息,吃頓好飯了。”
他們這一行人從蜀地出發,各自販了絲麻錦緞茶葉等貨物,一路向西南行來,路上已經走了一月有餘,為的就是到昆侖鎮這個邊貿通商重鎮将貨物出手。
眼下目的地就在眼前,人人臉上都有喜色,一路的疲憊似乎也消去了不少。
蕭若回頭看了一眼衆随從,示意他們打起精神來,然後便随着商隊一路進了這座西南邊陲有名的繁華小鎮。
既是小鎮,自然并無城牆城門,只在邊緣立了一塊一人高的石碑,上面除了刻着“昆侖鎮”三個巨大漢字以外,還另刻有幾種彎彎曲曲難以辨認的西域文字。
從商道一路進鎮,面前正是一條筆直寬廣的街道,越往裏走,街面上越熱鬧,兩邊鱗次栉比的開滿了各種店鋪,衣食住行,無所不包。
此時恰逢晚飯時分,各種食物的香氣飄了滿街,商隊裏一個矮胖商人使勁吸了吸鼻子,滿面陶醉的說:“我聞見了桂花香氣,李掌櫃上年釀的桂花酒,一定開封了!”
徐掌櫃聞言也深吸一口氣,卻說:“我怎沒聞見?啊呀,比不得你這愛酒之人的鼻子,咱們還是快點去照雪客棧看看吧!”
一行人說着就又快馬加鞭,很快就到了一家熱鬧喧嚷的臨街客棧門前停下,一個身穿石榴裙的妩媚女子迎出門外,笑吟吟跟商隊裏的人打招呼。
“徐掌櫃、邱掌櫃、于大哥、成三哥都回來啦!這一路可辛苦?你們再晚些,咱們客棧可就要客滿住不下啦。”
徐掌櫃也滿臉堆笑的走上前打招呼:“多日不見,二娘更水靈了,可多謝你給咱們留着空房。”
Advertisement
蕭若跟在後頭,凝目打量了那女子一眼,見她年紀總有二十許多,身量不高,卻身形妖嬈,說話自帶一股嬌嗲腔調,不過打個招呼的功夫,就讓一群商人都圍了上去。
她不由微微蹙眉,正要開口,裏面又出來一個胡子拉碴的彪形大漢,粗着嗓子說道:“怎麽擠在這裏說話?都跟我來,先把貨物送進庫裏去!”
于是幾個商人就都發話讓夥計跟着那大漢走,徐掌櫃還抽空回頭對蕭若說:“蕭公子,你也把貨物暫放在李掌櫃的貨倉裏吧,按天收費,你這些貨,一天也就二百文,劃算的很。”
蕭若笑着點頭:“好啊,多謝徐掌櫃提點。”她讓随從也跟上去,自己擡步進了客棧。
這間客棧外面看着有三層樓高,一樓是個寬敞的廳堂,裏面擺了許多方桌條凳,是供客人吃飯飲酒的地方。西北角上有樓梯通往樓上,想必上面都是客房。
此刻商人們都湧到了進門右手邊的櫃臺前,正七嘴八舌的跟櫃臺裏的人說話。蕭若不忙湊上前,自顧四處打量一回,還特意走到後門處,往裏面看了看。
“後面是廚房和夥計們的住處。”徐掌櫃跟上來介紹,“蕭公子,我替你要了一間上房。”
蕭若忙道謝,又跟着徐掌櫃去到櫃臺前,與客棧老板李掌櫃打招呼。
“這就是李掌櫃了。照雪客棧在昆侖鎮開了十餘年,自來公公道道、童叟無欺,咱們這些過往客商,都喜歡住在這,就跟回到自己家一樣。”
蕭若見到這位路上聽過好幾次的李掌櫃,卻十分驚訝,沒想到傳說中熱情好客、精明能幹的李掌櫃,竟是一個面容秀雅、氣質溫厚的青年女子。
“徐掌櫃過譽了,我不過與大夥一樣,本着一顆誠心做生意罷了。”李掌櫃說話不快不慢,語聲溫和潤澤,讓人一聽就心生好感,“我叫李澄秋,蕭公子住在小店,若有什麽不合意的地方,只管與我店中夥計直言,或是直接找我都可以。”
蕭若多年來四處行走,早就習慣了對人多存一份戒心審視,可這位李掌櫃,卻彷佛自帶一種讓人拒絕不了的親和氣,讓她也很快就心生好感。
“這一路久仰李掌櫃之名,今日一見才知名不虛傳,小弟蕭若,以後還要請李掌櫃多多關照。”
李澄秋微微一笑,沒有再多客套,只說:“不敢當,給您開了二樓上房,我叫人先送您上去。”她說着就揚聲叫那個還在與商人們說笑的女子,“二姐,帶這位蕭公子去二樓乙字房。”
那女子軟軟應了一聲:“好嘞。”又袅袅婷婷走過來,向着蕭若微一點頭,“這位就是蕭公子呀?好生俊俏,您這邊請。”
蕭若道了謝,便跟着她上樓去了。
李澄秋目送她二人上了樓,才問徐掌櫃:“這位蕭公子什麽來歷?”倒像是女扮男裝的。
“是我在長安結識的一個小兄弟。在長安的時候,我遇上點麻煩,多虧蕭公子幫忙解決。他聽說我常四處販貨,還打算再往雲南來,就起意想過來瞧瞧,倒是個慷慨俠義的。”
李澄秋見他話語中并沒有露出蕭若是個女子的意思,便也沒有多言,叫了另一個夥計胡小三安置這些客人。
這個商隊裏的客人都是常往昆侖鎮來的,一年少則兩次,多則三四次也有,因此與照雪客棧的上下人等都很熟悉,很快就安頓下來,開始點菜要酒,熱熱鬧鬧的吃了起來。
照雪客棧生意一向紅火,除了投宿的客商,鎮上的人也喜歡到這裏吃酒,是以每到此時都熱鬧非凡。
蕭若與徐掌櫃等人坐了一桌,嘗了他們推崇備至的桂花酒,又聽鄰桌客人在說雲南王王府的喜事。
“老王爺真是寶刀不老,眼看六旬的人了,還要迎娶二八俏佳人,你說是不是天賦異禀?”
蕭若微微皺眉,那桌其他客人卻都猥瑣的笑了起來。
同桌的矮胖商人邱掌櫃也耳尖聽見,立刻轉頭問:“怎麽?黎王爺要續弦?”
那桌客人是四個中年男子,都喝的面紅耳赤,聽見有人捧場詢問,俱都興致高昂,一個個搶着說了起來。
“是啊,老王妃去了也有二年了,早先咱們都以為老王爺只納幾個美妾就算了,誰想到今年竟又要娶妻!”
“那、那是你們不知道,這、這一位佳人與別、別個不同,那、那可是四、四大世家之一的楊、楊家女,又、又、又生的傾國傾城,要人家做、做妾,人家也不肯吶!”
這一位也不知是本身就結巴,還是喝酒喝的,說話如此費勁,卻還要插嘴,真是讓聽的人萬分着急。
“我也聽說了!這位楊家娘子,據聞美若天仙,老王爺看了一眼就舍不下了,不但要明媒正娶,還将寶庫裏珍藏的龍鳳呈祥寶冠都給了她,要她在新婚那天戴呢!”
說這話的人聲音洪亮,立刻吸引了旁邊幾桌的人詢問:“什麽寶冠?早先老王妃不是有一頂金鳳銜寶珠花冠麽?聽說鑲的是西域得來的夜明珠吶!”
“哎,你不知道,老王妃的東西,自然是随葬了。這一頂寶冠卻有些來歷,據傳是當年漢光武帝特意着人給陰皇後打造的呢!”
蕭若本來聽着他們鬧吵吵的說些閑話,已經不耐,便悄悄站起身往外走,想出去透口氣,卻不防剛走幾步就聽見了這一句,頓時站住了腳。
“你們說的,難道是南朝皇後那頂九龍九鳳冠?”
“哎,對對對,好像就是原來南朝皇後的東西!後來南朝覆滅,這寶冠就到了老王爺手裏了。這東西據說價值連城,老王爺居然舍得拿出來給新王妃,啧啧。”
這邊接着就熱火朝天的說起雲南王續弦的排場,蕭若又靜靜聽了一會兒,正在心裏琢磨,靠門那邊忽然起了一陣騷動。
她轉頭看去時,只見兩個喝的滿面通紅的客人已經喝罵着扭打在了一起,其餘客人紛紛躲避不疊,掌櫃李澄秋卻端坐在櫃臺內不動,神情十分淡定,只揚聲叫道:“老劉!”
一個人影忽然自門外飄進,接着兩個扭打在一起的人就都被提住了脖領,像待宰的公雞一樣毫無反抗之力,被丢到了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