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了結
? 第二日早上,陸氏父子和陳玘一同消失無蹤,只餘青衣小厮留下結賬,李澄秋收了錢,一句話沒多問。
倒是店中幾個夥計紛紛對老劉的再次消失表示關心,李澄秋早飯時一并告訴大家:“老劉昨日跟我告了假,要去辦點私事,可能要一個月才回來,這些時日,大家辛苦點吧。”
徐二娘立刻道:“嗐,我們店裏有他沒他還不是一個樣子?他能做什麽?除了收拾醉鬼,再做不了別的。”
王勵立刻躍躍欲試的搓手:“掌櫃的放心,有我呢!”
徐二娘斜他一眼:“你?你還是老老實實劈柴燒火灑掃庭院吧!”
幾個人吵吵鬧鬧的,都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也沒人多嘴問一句劉石宏有什麽私事,只有胡伯,等衆人吃完飯都去前面忙了,自己單獨踱步過來,問李澄秋:“小劉是不是遇上什麽難事了?”
“也不算難。”李澄秋微笑道,“他自己能行。”
胡伯聽着便點點頭,也不再追問,回身又進了廚房。
李澄秋去前面跟徐二娘囑咐了一句,自己出門去巡檢司找王珪。
王珪正在翻看所有口供,想從中找找看有沒有破綻,聽說李澄秋來了,還叫她一起來看,“你心細,許能看出我們看不出的東西來。”
李澄秋站在一旁,并沒有伸手去翻動,而是直接說道:“我都聽老劉說了。”
王珪一愣,擡起頭問道:“哦?他回去了?怎麽說的?”
“說他冒充陳太子投案。我其實本來也有些猜疑的,若是他假扮的,那這件事就沒那麽許多疑點了。”
王珪解釋道:“當日他說不欲讓你擔憂,我也覺着暫且瞞着你好些,是以……”
李澄秋道:“侄女都明白,伯父不必介懷。這等事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也免得有人将他與陳太子聯系到一起。”
王珪見她真的不介意,心中一松,又問道:“你說若是他假扮,此事就沒有疑點了,又是為何?”
Advertisement
“侄女之前最大的疑慮,其實就是為何‘陳太子’會自行前來自首,他實在毫無理由要這樣做。現在知道了是您與老劉商量的誘敵之計,自然就打消了疑慮了。”
“可是羅丞、孫和等人落網的依舊太過兒戲……”
李澄秋一本正經的分析:“侄女倒覺着,他們這一番倉促行事,雖名義上是為了偷盜玉玺,實質還是為了打探那位自首的‘陳太子’是真是僞。因為心急,所以未能周密籌劃,便不似偷盜鳳冠和殺李如峰那樣一擊即中。羅丞一直盤桓不去,也是為了探聽消息,這才被抓。”
王珪聽到這裏,沉吟道:“若真是如此,他們就絕不會僅有這幾個人。”
“那是自然。這些人一心拿回玉玺找到陳太子,恐怕打的主意就是複國,又怎會只有這麽幾個幫手?但您眼下當務之急是偵破兩樁案子,卻并不是将陳國遺老一網打盡。就算您對其餘人心懷警惕,單憑巡檢司也難以做到更多,不如及早回禀王爺定奪。”
王珪聽得心中一凜:“你說的極是!這些人敢在雲南做下這麽大的案子,恐怕所圖不簡單,還有玉玺……”他雖秘密把東西送了回去,但是賊人膽大包天,都能在王爺新婚之夜偷出鳳冠,難保不會在探知玉玺所在之後,再次派人行險偷盜。
“我得盡快趕回大理。”王珪霍地站起身來,“你這裏也替我多盯着劉石宏一些,我總覺着他沒那麽簡單,他喬裝陳太子的扮相你也見過了,此人……來歷很值得查一查。”
李澄秋沒有經過陳玘的同意,自然不會洩露他的真實身份,尤其他已經說明甘願隐姓埋名做個尋常人,便更不願節外生枝,遂說道:“伯父,每個人都自有來歷,只要他不做違背律法良心的壞事,安分守己好好過日子,又何必挖人傷疤?昆侖鎮是邊陲小鎮,會隐姓埋名到這裏讨生活的人,難免都有些難處。”
這話就有些感同身受之意了,王珪輕嘆一聲:“我也并無惡意,只是他在你店中,怕你不知覺時着了道,這才多提醒你一句。你這孩子脾氣跟你父親一個模樣,待人太過掏心掏肺,這自然不是什麽壞事,可人心險惡,你又是個女兒家,還是多些防備之心才好。”
他語氣充滿慈愛誠懇,一番話全是為李澄秋着想,李澄秋心中自然動容,立刻施了一禮道:“伯父教誨,秋兒謹記在心。”
王珪聽了一笑:“你一向謹慎持重,我自然是放心的。”
兩人說完了該說的話,李澄秋便幫着收拾了各種口供證物,待王珪安排好善後事宜,又借了駐軍沿途護送他們和幾名人犯,便出門送行,看着他們上馬離開昆侖鎮。
送走王珪,李澄秋想到昨日負氣而去的林清潭,又轉道去了清韻茶樓。
她轉過街角,剛看到清韻茶樓的招牌,就瞧見了站在門前與人說話的林清潭。
靛藍暗紋錦袍,頭戴紗帽、腰懸翠玉,依舊是風度翩翩佳公子。李澄秋不由停住腳步,看他面帶淺笑侃侃而談,心裏卻漸漸升起些被命運捉弄的無力感。
她并非無情之人,與這樣一個佳公子從小一同長大,積蓄下許多情誼,又怎會沒設想過與他攜手白頭?
可是她也一早就知道此事極為渺茫。她當然是見過林家長輩的,林夫人見到她的時候,總是目光疏離,隐含着挑剔審視,林老爺在對着父親李維準時,更是态度傲慢,從骨子裏就透出了高高在上。
婚姻之事,講究門當戶對。似他們家這樣外來無根之家,又怎麽入得了大理名門林家之眼?
林清潭顯然也意識到這一點,堅決拒絕了家裏的安排,不肯走入仕途,一心只經營家中産業。可他越這樣做,林家父母必定越怨恨自己。
天下任何一對父母,都不會喜歡耽誤兒子錦繡前程的女子來做兒媳婦吧?
若是早幾年,也許李澄秋還有心氣在林家長輩面前好好表現一下自己,證明自己配得起林清潭,可偏偏那時母親忽然舊疾複發,幾次差點離他們父女而去,李澄秋哪還有心思想這些?
後來父親帶着母親出門就醫,李澄秋小小年紀就要撐起照雪客棧,滿心都是如何保住他們這個得來不易的家,自然更加無暇顧及林家。
她把照雪客棧經營的更加紅火,名聲遠播,卻也更加沒有可能嫁入講究規矩的林家。而且到這個時候,李澄秋自己也已經不情願去做宅門裏一個循規蹈矩的貴夫人了。
所以她冷靜下來,甚至有意疏遠林清潭,适時勸他放棄自己。可是他卻總不肯死心。
李澄秋輕嘆一聲,默默轉頭離去。就讓他生氣好了,男女有別,既然無緣做夫妻,那就只好疏遠至陌路,直到有一天他娶妻生子,對過往釋然,到時再面對面坐下來或喝一杯茶或飲一杯酒,已算圓滿。
她一路漫步回去,心裏的惆悵還未散盡,就見前面人潮擁擠,對着自家客棧的方向指指點點,走得近了,還聽見有女子尖銳的喝罵聲傳來。
“只會勾引男人的狐貍精!你這騷氣,滿大街都聞得見了!還裝,臭不要臉!呸!”
李澄秋詫異挑眉,忙往前面擠進去,卻還未走兩步,就聽到了徐二娘熟悉的嬌笑聲:“啊喲喲,這是誰家的狗沒拴好,到街上來亂吠?真是髒了我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