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李家的來歷

? “應了什麽?”李澄秋兩只眼睛瞪得滾圓,不死心的追問。

陳玘目光繼續亂飄,不敢跟李澄秋對上,十分言簡意赅的回道:“婚事。”

李澄秋驚訝的說不出話,兩人沉默相對,好一會兒,她才找回自己的聲音:“我明白了,難為你。我娘她只是不放心我……,你先回去休息吧。”

她說着就推門進了屋子,陳玘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掩于門後,一時有些糊塗,她明白了什麽?

李澄秋快步進了內室,見母親已然躺下,便若無其事的上前問道:“娘這就躺下了?要不要喝碗粥?”

“嗯,也好。”李夫人看了一眼丈夫,“郎君,勞你去盛一碗粥來。”

李維準看了女兒一眼,點點頭,起身出去了。

李夫人又叫李澄秋坐到她身邊,拉着女兒的手,低聲問:“秋兒,你心裏是不是覺得娘病糊塗了?”

李澄秋心中一酸,搖頭道:“怎會?孩兒知道娘是不放心孩兒,可是婚姻大事不比其他,實在不能随意托付于人,何況就算真有那一天,還有爹爹在呢?”

“你爹爹懂個什麽?他啊,前半輩子,心裏只有車馬戰陣,後半輩子,滿心都是治好我的毒。秋兒生在我家,真是委屈了。”

李澄秋失笑:“女兒才不委屈呢!爹和娘相親相愛,又這般開通明理,女兒要是再不知足,就枉為人了。”

李夫人擡手輕輕撫上李澄秋的臉,眼中都是溫柔慈愛,“娘這一輩子有許多不如意,可有你爹和你在身邊,便是再多不如意也都煙消雲散了。所以現在娘心裏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你的終身大事。你這孩子是個男兒性子,豁達疏朗,極少以自己為念,你爹呢,萬一我先抛下他去了,他恐怕就要渾渾噩噩度日。”

她說到這裏,短促的喘了幾聲,李澄秋忙倒了杯水給她喝,李夫人慢慢喝了幾口水,順了順氣,才又繼續說:“本來你和清潭那孩子青梅竹馬,又一向投契,是十分般配的一對。他林家雖然自恃高貴,可論起出身,你又差什麽了?你的脾氣性情,我也并不怕你在林家會吃虧。”

“娘,上次王伯父來,說王府郡主對林大哥一見傾心,兩邊已經在議親了。”

“原來如此。也罷了,我後來也想過,你若是真的嫁入林家,只怕以後無力再照顧你爹爹,總不如咱們坐家招一個女婿來的合心意。可是這招贅一事,又最是急不得的,有志氣的好男兒多半不肯,那上趕着來的,又配不上你。”

李夫人說着臉上露出幾分笑意:“偏是這會兒,叫我見着了淳許這孩子,你說是不是天意?”

Advertisement

抛開陳國太子這個身份不談,陳玘本人确是文武雙全,又樣貌出衆、氣質卓然,更讓李夫人喜歡的是,他雖少年就遭逢大變,心性卻并沒因此而變得陰暗偏激,反而難得的保有平和之心。

“你二人既品貌相配,淳許這孩子又恰好想就此留在咱們客棧,抛卻過往、過平凡日子,正是一拍即合。以後你幫着你爹爹操持客棧,身邊有這樣一個人幫襯,我也就安心了。且淳許通情達理,答應我說待你們有了孩兒,第一個孩子就姓李……”

李澄秋實在聽不下去了,定親的事就夠無稽了,這會兒竟然就說到了孩子,她難得紅了臉,插嘴道:“娘,您說的這都是什麽啊?”

李夫人看見女兒窘迫的神色,反而開心的笑起來:“好好好,是娘的錯,不該這樣直白的與你說這些。總之淳許已經應了,他家中已無長輩可做主,自己的婚事,自己應了就行。喏,這個是信物,你拿着。”她說着從枕邊摸出一枚小兒手掌大小的白玉蟠龍佩飾交到李澄秋手上。

那玉佩雕飾精美、光澤柔潤,顯然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且被人貼身佩戴多年。李澄秋生平從沒有如此窘迫的時刻,只覺小小一塊微涼的玉佩放到手上,竟有些灼痛之感,忙将玉佩收到袖中。

又問:“您給了老劉什麽信物?”

“你爹爹有柄短劍,是出自名家之手,等你王伯父來了,由他做個媒人,再交到淳許手上。”

李澄秋知道此時無論如何無法說服母親,只得敷衍道:“既然你們都說定了,女兒自無話說,您先躺會兒,我去看看爹爹怎麽還不回來。”

她說着給李夫人掖了掖被角,匆匆起身出去,剛推開門,就看見父親正與陳玘站在院門處說話,聽見門聲,又一起轉頭看她。

李澄秋心裏說不清什麽滋味,把門一關,徑自去了廚房盛粥,她這裏剛把粥盛好,李維準也跟了進來,說道:“給我吧。”

李澄秋跟着父親出去,實在忍不住,低低叫了一聲:“爹,您怎麽也不攔着點兒?”

“怎麽?是陳玘有什麽地方不好?”

“他沒什麽不好,只是……”

李維準站住腳,回頭看着女兒說道:“你娘說的也有道理。我們住在昆侖鎮上,來來去去的人見了那麽多,哪一個品貌及得上陳玘?若是非要挑一個不是出來,也只有他的身世了。可他偏又将世事看的如此透徹,有追随者千裏迢迢來尋,還做下那許多事為他造勢,他都毫不動心,寧願當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夥計。

“他既有這份心性,把你托付給他,我和你娘自然放心。爹知道,你嘴上說的輕描淡寫,心裏卻未必放得下林清潭……”

“此事與林大哥無關。”李澄秋露出幾分懊惱來,“算了,您先去喂娘喝粥吧。”

李維準笑了笑:“你別以為爹不知道你想什麽。爹跟你說句實話,當初我與你娘定親時,也不是那麽情願呢,這夫妻之情,也是要慢慢生發的。”他說完就端着粥進了屋子。

李澄秋站在院中發了會兒呆,回過神來時,發現陳玘仍舊站在院門處遠遠看着她,見她望過去,還立即轉開了頭,假裝往外面看風景。

看吧,她就知道會鬧的很尴尬!李澄秋嘆了口氣,提步走到陳玘身邊,伸手從袖間摸出玉佩遞過去,“喏,還給你。”

陳玘回頭看見她指間捏着的玉佩,不由一怔:“?”

“不過是權宜之計,這樣貴重的東西,自然是要還給你的。是從小就帶在身上的吧?”

她态度十分自然,似乎先前的窘迫和尴尬都從沒出現過,“我真沒想到我娘會動這個念頭,若有難為之處,還請你不要見怪。”

那個陳玘十分熟悉的冷靜自如的照雪客棧女掌櫃一瞬間就回來了。他低頭望着這位文雅秀麗的女子,不由想起方才在屋中聽李夫人講過的身世來歷。

“……你在店中幾年,不知有沒有聽過外子的名號。他在昆侖鎮,對外自稱李維準,李是本姓,‘維準’二字卻是他一位老師給他取的字,因他早年常用另一表字茂先,是以此字并無幾人知曉。”

陳玘聽見“茂先”兩個字,立刻萬分驚詫的看向面帶郁色坐在一旁的李維準:“您是百勝将軍李茂先?”

李茂先,原名李卓,生于武将世家。李家自苻秦時起家,歷經三朝,卻不曾因皇權更疊而衰落,反而人才輩出,至北齊時,李家父子三人齊上陣,建立了李家軍的赫赫聲威,使得北周與北齊兩廂僵持數年。李卓更是少年成名,有百勝将軍的稱號,有他駐紮的地方,敵方從不敢進犯。

李維準聽了陳玘的問話,臉上露出幾絲意味莫名的笑容:“沒想到連陳太子都聽過在下的區區名號。”

“是啊,我們離開王都隐居已近二十年,想不到淳許竟知道外子的名號。”

陳玘聽面前夫妻二人自承身份,再想到關于李茂先的市井傳聞,不由驚異的看向面色青白的李夫人:“難道傳言非虛,夫人果然被高太後所害……”他說到這裏,想起此事事涉內帷,不由生生頓住。

李夫人卻似是毫不在意,微笑道:“你這孩子果然思維敏捷。不錯,我身上的毒,就是高氏親自下的。她宣我進宮,命人在茶中加了三日卒劇毒,幸得她身邊婢女受過我宇文家恩惠,在我出宮時示警,我才能及時求醫驅毒,撿下這條命茍延殘喘。”

陳玘聽到這裏不由看了李維準一眼,只因外界傳言,當年北齊高太後垂簾聽政,為了掌控兵權,也垂涎百勝将軍的英姿,在多方勾引李茂先不果後,命人毒死了李茂先的夫人。卻不料百勝将軍夫婦恩愛異常,李夫人一出事,李茂先也自此消失無蹤。

李家和宇文家更是因此事對高太後恨之入骨,發動兵變逼宮、迫使高太後飲鸩酒自盡還不算,竟與北周裏應外合,一舉覆滅了北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