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定下契約

[恭喜宿主完成主線任務:培育300棵秧苗!]

[任務獎勵:5000勞動值,50積分,營養液×1!]

[任務獎勵已發放,請宿主查收!]

沈餘松了一口氣,算是成功了。

沈餘取出營養液,看看究竟是什麽東西?是人吃的還是動物吃的。

結果卻都不是,是給植物用的,不過也沒有讓他失望。

[初級營養液:能提供作物生長百分之10的養分,縮短作物百分之10的生長時間!使用面積:600平方!]

喲呵,這可是好東西啊!他的秧苗因為他的疏忽,這下能找補回來了。

沈餘給用水兌了,撒到了田裏,想着最多能撒600平方,他這小小一塊也就只有200多一點,多了也是浪費啊!

于是,他幹脆手一揚,都倒進了沈老頭那邊。

幹完這一切,沈餘悠哉游哉的轉悠回家,迎面就碰上扛着獵物回來的慕大獵戶。

“嘿,慕景,你今天打着什麽了?”沈餘将手裏的狗尾巴草一扔,跳着就過去了!

慕景墊墊肩上的獵物,示意他自己看!

沈餘認了半天,覺得有點眼熟,最後不确定的問,“這是狍子?”

“嗯,兩年的!”

得到确定的回答,沈餘有點好奇的打着這頭狍子,這就是狍子啊,他老聽人說傻狍子傻狍子,原來狍子長這樣啊!

Advertisement

不過他瞧着那靈動的雙眼,看着也不傻啊!

這狍子還沒死,被沈餘盯得在慕景肩上亂動,不過被綁了四肢,也無濟于事。

“慕景,你這是要送鎮上去?這都什麽時候了?”

“跟鎮上客來酒樓的掌櫃約好了,今日天黑前送一頭活狍子去,早去那就早點回。”

“也是,現在太陽雖然出來了,也沒太曬人!要是下午去,晚上回來就得黑了!”

突然,慕景問,“餘哥兒,我最近老看見嬸子去鎮上賣花姑?”

“花菇?沒有啊!”沈餘直接否認,“我們家只有香菇!”

慕景被他的說話逗樂了,“香菇是什麽?”

“不就是他們說的大蘑菇?炖着老香了!”沈餘想着小雞多香菇,口水差點給饞出來。

“那就沒錯了,嬸子隔三差五的賣,村裏有人眼紅了,讓嬸子去山上的時候小心着點!”

沈餘一點都不在意,他覺得慕景不像是到處亂說的人,直接道:“沒事兒,這都是我種的,我娘才不上山!”

慕景驚訝的問,“蘑菇還能種?”

“怎麽就不能了,又不難!”

慕景叮囑,“這事兒你別往外說,能瞞多久瞞多久,最好跟村長通個氣,他是你大伯,人也還不錯,讓他拿個主意!”

沈餘驚訝的看着他,“唉,慕景原來你還會考慮這些啊?我還以為你就是直腸子一根筋兒!”

慕景嘴角抽抽,這話說的怎麽這麽欠扁呢!

“放心吧,大伯早就知道了,我們說了,以後兩家一起起來種蘑菇!就是銷路不太好找!最好是将這邊的帶到別的地方去賣,我家的香菇是品質這麽好!”

慕景也在一邊想着什麽,問,“你們一天能種多少?需要多久才能收?”

沈餘也沒太在意,“只要将種做出來,天天澆水,七天就能采摘,然後再灑水放個幾天然後陸續等它發,十天內又能長一茬,就是做種要一個月!如果真正開始種植起來,一天想有幾斤就有幾斤,哪怕是百斤也是有的!”

慕景大驚,他沒想到是真的能大量種植,而且聽餘哥兒的意思,種多少都是随意,再大的量收獲也就一個月。

飛快在心裏算了一筆賬,他與別的人不同,曾在軍營呆過,知道個個地方的物價不同,比如說這邊的黑蘑菇一斤最多只四五十文,便宜的時候只要二十文。

但是這只是在榆林這邊的價,他去過京城,京城可不止這個價而且京城不産花菇,就是曬幹的花菇運到京城,都能賣到二兩以上,別看榆林這地,一家人一年到頭才能存得上個一二兩銀子,但是京城什麽地界,天子腳下,有錢人多不勝數,小有家産的也多得很!

就拿沈餘的前未婚妻嫁的那戶人家的情況來說,一年能掙個一二十兩,在這邊算得上是富戶,但是在京城也不過是尋常人家的一年到頭的收益罷了。

所以說,這花菇在京城壓根不愁賣。

九斤菇就能曬一斤幹的,花上兩個月賣到京城去,一百斤能掙個一百兩,妥妥的高利潤。

不過,他也沒有跟沈餘說這些!

慕景要回去趕牛車,沈餘要回家,直接就在路邊分開了。

一天,沈老頭轉了田地回來,臉上就出現愁眉不展的神色,沈餘瞧見了就問,“爹,你幹啥這表情?”

沈老頭是真愁,地裏的莊稼又被蟲子給糟蹋了,看來只能明日讓大家去捉了。

“沒啥,你娘呢!”

“養菇房裏呢!”

沈餘也沒多想,吃晚飯的時候,沈老大問,“爹,麥子我瞧着差不多了,什麽時候能收?”

就聽沈老頭說道,“地裏的麥子再養兩天,明天你們都早點起來,跟着去地裏捉蟲,把雜草也拔了!”

沈餘最近把菌包的培養料都做好了,有了第一次經驗,他也不小心翼翼的,也沒有用塑料袋裝料,而是用修過的稭稈,這東西先泡過,再弄軟煮過也是能行的。

沈老大他們要跟着沈餘學,蓋上房子後就沒有出去了,一天到晚就往養菇房裏跑,沈餘讓他們別這麽勤快都不好使,不讓他們去養菇房,他們就只在門口朝裏望,沈餘也不能多說啥!

因此,也就忘記了他們還有一個身份農民。

要是以往,沈家幾兄弟早就勤快的去拔草了!哪裏還用沈老頭出馬?

因此,第二天個個起的溜早,沈餘還沒起床,他們已經出去幹活了。

當沈餘起床吃飯後去的時候,他們幾兄弟已經幹了有一畝的樣子,深深讓沈餘覺得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沈餘接了幾個拔草任務,混了幾個日常任務獎勵,看着口袋裏的小零食多了起來,特別是爆米花那一欄,就足足顯示着有二十袋。

他有點發愁,這麽多零食,應該怎麽拿出來?

也不知道玉米能不能炸爆米花!改天應該試試,不知道動了沈老娘的豬油會不會被打?

要是有清油就更好了!

沒過多久,幾兄弟就碰到氣喘籲籲來尋人的沈劉氏。

“爹,小弟,你們快回家,家裏有貴客來了,大伯正在作陪!”

沈家幾個男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白他們家有什麽貴客,最貴的那個不就是村長嗎?

“什麽貴客?”

“聽說是鎮上的大老爺!跟娘還認識!”

沈餘問,“娘不是叫他掌櫃的?”

“對對!”

沈餘望了沈老頭一眼,“爹,回去吧,估計是為了香菇來的!”

沈老頭起身,招呼道:“老大,老五跟我回去,老二老三老四,你們繼續拔草!”

老二老三老四他們雖然也想回去看熱鬧,但是沈老頭發了話,他們也不好跟着回去,只能繼續拔草。

隔壁地裏的人沒聽見他們的談話,只看見沈老頭跟沈老大走了,就好奇起來,“沈二,你爹跟你大哥他們咋回家去了?”

老二老三老四聽了沈老頭的話,不會亂說,只得應付了兩句,“聽說家裏來客了!讓爹回去一趟!”

“什麽客喲!你們怎麽不回?”

“家裏人多,不差我們三的!”

……

村長正陪着胡掌櫃,他見識還是有一些的,人也圓滑,不過到底不是胡掌櫃的對手,等他反應過來,還是給胡掌櫃探了了一些底,不過好歹不多。

看見沈餘他們回來,頓時松了口氣,“二弟,你們回來了!”

胡掌櫃也跟着站起身,認出沈餘的時候還覺眼熟,随後恍然,“你不是那沈小兄弟嗎?就二柱的發小!”

“胡掌櫃,好久不見了!”沈餘笑眯眯的打招呼!

沈老頭和沈大伯一看沈餘居然還認識胡掌櫃的,一時還沒想明白,“餘小子,你認識胡掌櫃啊?”

“認識,上次沈小兄弟送二柱來上工,我們還見過!”為什麽胡掌櫃對沈餘還有映像,原因是那斤白糖糕。胡掌櫃起初擔心沈二柱鄉下新來的,那兩個老人欺負了去,結果發現那兩個老人對沈二柱還頗為招呼,後來套了沈二柱的話才知道,那跟着沈二柱來的鄉下小子還給那兩個老人送了禮。

胡掌櫃就有點動了心,從這點看來,這鄉下小子還挺會來事兒,然後對朋友還挺上心,證明他重情義。

胡掌櫃起了愛才之心,覺得這人有培養的價值,若是培養好了,能把他推薦給主子,給主子辦事。

結果那陣子主子來這邊,就給忙忘了,沒想到在這碰上了。

“沒想到會在這碰到沈小兄弟!”胡掌櫃語氣有些遺憾。

“我卻不意外!”沈餘笑着說道。

“怎麽說?”

沈餘沒明說,問,“胡掌櫃,我家的蘑菇可還好!”

胡掌櫃哈哈大笑,“小兄弟是個明白人!你家的蘑菇自然是好的,不然我也不能出現在這裏!”

“胡掌櫃滿意就好!”

“滿意滿意,就是量太少了些。”沈餘露出個神秘的笑,“量多量少不都是随着胡掌櫃高興?”

胡掌櫃只是聽說這家人能種出蘑菇,就想來定下,免得被人搶了先機,沒想到還能大量種植。

他是個老油條了,頓時發現了商機,“這話可當真?”

“騙誰也不能騙胡掌櫃!”

“那好,每天蘑菇的量加到十斤!不知道沈小兄弟能不能拿出來?”

沈餘點頭,“可以!不過目前拿不出來,你知道莊稼收了還得養地,蘑菇收了也得過十幾日能收!”

“那沈小兄弟要怎麽解決?”

“我們可以錯開時間種,大概三四個月以後就能有接上了!”

胡掌櫃沉吟了會兒,也就同意了,“那就這樣定下了!你們家的蘑菇有就給我們酒樓送來,都可以收下!”

“胡掌櫃這是想将蘑菇運去縣城?”

“果然,小兄弟不是尋常人,這都能猜到!”

“平溪鎮還是太小了,來往的游商不多!”

這話,胡掌櫃是十分贊同的,他之所以來還是因為那位,不然以他的身份是不可能出現在這個地方的。

“的确不比縣裏!”

沈老頭和沈大伯就聽着一老一小在哪裏三言兩語就把生意給定了下來,然後就是心急啊,這兩人定是定下來了,怎麽說了半天不見談價錢呢?

其實不是沈餘不想談,而是那老狐貍次次不提銀錢,最後胡掌櫃看着天要正午了,忙着回家吃飯,才悠悠開口,“不止沈小兄弟這蘑菇定什麽價合适!”

“胡掌櫃您說?”

“大量就不能按朵算了。”

沈餘同意這個說法,的确,他們的香菇能賣兩文一朵無非就是這時候沒下雨,稱得上獨一份,然後小的都自己吃了,大個的才拿去賣,所以才能得兩文一個。

如果是大量,那就不能只挑着大個兒的撿。

“這樣,我也不壓價,現在市場上的行情都五十一斤,我也不壓價,就五十一斤,以後的價格也随着市場上價格起伏,最低不得低于三十一斤,如果你們覺得合适,我們就簽訂契約!”

“說實話,這價格算得上不錯了,哪怕你們去鎮上的其他酒樓,他們不一定吃得下來!”

這價錢的确算得上實惠了,沈餘跟沈老頭沈大伯商量了一下,沈老頭沒意見,他們家以前賣蘑菇最多的那次也是老五采的,大半背簍也就賣了六百文!平常散着斤賣也只二三十文,至于沈大伯,他也不太了解其中的行情,也就沒有別的說法。

最後還是沈餘拍板,決定了下來。

“那就找一個識字的,我們把契約定下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