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7)

不敢太近也不敢太遠。

夕陽落在殿檐玉瓦之上,餘晖照耀的光暈攏成一團,一點點從他周邊散發開去,仿佛有無數的星點,将他重重包圍。

太子越走越遠,最後消失不見,一聲重重的殿門聲,阻攔了所有的目光。

徐冉指着前方那座宮殿道:“殿下住那裏嗎?”

素華恭敬道:“回娘子的話,正是如此,殿下一個人居于春和殿,除每日晨宮女太監進殿伺候打掃外,一般禁止外人進入。”

果然是個奇怪的人。那麽大的宮殿,他卻不許外人進入,一個人待着,難道不會無聊得發慌嗎?

“總要有人伺候梳洗啊之類吧?”

素華低頭:“挨着的西華殿,為殿下梳洗專用。”

徐冉在腦海中描繪學神每天早晚穿着中衣從一個宮殿游蕩到另一個宮殿穿外衣洗漱的場景。

唔,好詭異。

逛了一圈,徐冉大致對東宮宮殿分布有所了解。其實她也就只要記住兩座宮殿即可。

一是西華殿,她日後要接受禮訓的地方。為什麽和學神梳洗專用殿是同一個呢。從素華委婉的說辭來講,好像學神怕她弄髒其他宮殿,索性直接騰出西華殿左邊大間供她禮訓。

二呢,則是學神獨居的春華殿。素華小心叮囑,千萬不要擅自進入春華殿。重要的事情素華說三遍,徐冉妥妥記住了。

逛完東宮,徐冉乘着軟轎原路返回徐府。

一整天都是繃着的,回程的時候,才慢慢放輕松。

累死個人啊,簡直比讓她連寫兩頁算術還累。

Advertisement

回了府,徐老爺拉她去書房了解情況。徐冉無奈将今日所見所聞全部說一遍,徐老爺深刻了解今日見官人的細節,松口氣。

沒什麽大問題就好。

前廳來喊飯,兩父女往長廊走,準備去吃飯。

徐冉問:“爹,太子殿下是什麽樣的人呢?”

徐老爺默了默,許久道:“一個天下無雙的人。”

徐冉:“……”

她不是問這個!

徐老爺想到什麽,頗為擔憂地朝徐冉望一眼,“冉冉,殿下此生,最厭惡任何瑕疵之物,你……”

徐冉跳起來,“我很完美!”

是親爹嗎!真的是親爹嗎!?

☆、第 14 章

? 天氣越來越暖和,前兩天還是風雨瑟瑟,今兒個就變大晴天了。

學堂上下學的時間也随之變了。改成了所謂的春夏作息表。

這一改,徐冉就變得愛賴床了。

平素早上六點起,七點到學堂開始晨讀。現在需要五點起,六點到學堂晨讀。少了整整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徐冉表示她很不開心。

早上紅玉來喊起的時候,徐冉懵懵懂懂聽見她的喊聲,但就是睜不開眼,滿腦子都是“再睡一會會”。等她睡完了“這一會會”,爬起來洗漱完後趕到前門乘轎時,徐佳徐嬌已等得各種焦急。

徐嬌還好,反正等着就等着,在路上也是眯着睡覺,沒什麽差別。

但是徐佳就不一樣了,她趕着去學堂看書。最近高學下發的一套《通典文史》,又厚又重,要想随身攜帶不太可能。所以她又另外買了一套放屋裏。這樣一來,無論是在學堂,還是在府裏,都能随時随地地啃書。

她的目标,是要比蘇衙內先啃完那套書,狠狠地甩他臉子。

徐冉這麽耽擱了兩三回之後,徐佳發力了。

她先是跑去徐冉院裏,同紅玉翡翠交待,說就算用擡的,也要準時将徐冉從床榻上擡架起來。

紅玉翡翠想着自家娘子最近幾天确實太懈怠了,于是第二天就用擡的了。為了不摔傷徐冉,另外找了四個人,這樣,六個人一起擡徐冉。

一個擡頭,兩個擡腿,兩個擡手,還有一個擡腰。這麽被擡起來的時候,徐冉從睡意中清醒了那麽一會會。

欲哭無淚。

她有很胖嗎,明明随便一個人就能輕輕松松将她提起來,為什麽來六個,她的體型難道還不夠瘦嗎?

被六個人擡起來的徐冉,繼續發揮了賴床的精神。随時随地眯着眼睡覺,處于睡眠狀态的徐冉,穿衣啊洗漱啊整理書本什麽的,動作還是慢了一拍。

等趕到前門乘轎,速度雖然比前兩天快了,但徐佳還是不滿意。

這一次,她親自上陣了。

作為一枚準學霸,徐佳喊人起床的功夫,那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當然,她事先取得了當事人徐冉的同意。

徐冉對于自己的賴床症,深感愧疚。她也不想耽擱徐佳徐嬌的時間,可是真的真的爬不起來。就算爬起來了,也總是想着再爬回去躺一會。

當徐佳說要親自監督她的起床,并且必要時會不擇手段地讓她清醒時,徐冉一口答應。

再然後,徐冉就沒有賴過床了。

徐嬌有一回好奇問,“二姐,你怎麽突然起得這麽勤了?”

徐冉飽含血淚顫着音:“因為大姐在我屋裏的床榻上造了個機關。”

想起徐佳做的機關,徐冉就想哭。

只要她敢賴床,時辰一到,床就會自動翻轉将她甩到地上,順便潑上一盆冷水将她澆得個透心涼!

簡直……吓呆了。

總而言之,學霸大姐充分讓她見識了什麽叫做有智商有手段還有一顆夠狠的心。

上次徐佳問她機關效果好不好,要不要再改造一下。

徐冉多嘴問了句,“改造成什麽樣?”

徐佳一臉認真,“能噴火放劍的那種。”

徐冉望天,覺得自己的生活簡直充滿了驚吓。

這要是穿到宅鬥什麽的設定,只怕她還沒出場,就已經被學霸大姐掐斷在萌芽中。

幸好幸好。

這天,徐家三姐妹一起去上學。路上徐嬌問,“二姐,你們堂春游時準備做些什麽?”

旁邊轎子徐佳冷冷插嘴一句:“高學都還沒考上的人,春什麽游,想我們當年就沒有勞什子春游。”

徐嬌笑嘻嘻:“春游可是新上任的思教令王大人所定,他說了,勞逸結合,方是上策。大姐,說不定過兩天,高學也會有春游了。”

徐佳傲嬌語氣:“才不稀罕呢。”

她不稀罕,但徐冉倒是稀罕得很。全班一起春游,多好玩的事!

等到了學堂,徐冉拉着趙燕誇:“你看你未來夫婿多好啊,一上任就想着給我們幼學學子解壓,像他這樣深刻領會民意的好官,簡直一個大寫的贊!”

趙燕臉羞紅,瞪圓了眼,聲音細細的:“別和我提他。”說完就落荒而逃了。

怎麽回事?難道她說錯話了?徐冉還沒反應過來呢,旁邊蘇桃拉拉她衣角,小聲道:“冉冉,難道你沒發現,趙燕根本就不是真心想要嫁給王大人的嗎?”

徐冉恍然大悟。

這裏雖也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更多的,是先談愛後定親。正是由于這樣的開放民風,所以偶爾也有平民百姓嫁入高門世家的。當然,不是人人都能跨越階級往上攀的,不僅得有貌有才,而且還得有高學歷有本事。

一般人家找對象,還是比較注重門當戶對的。

像趙燕這樣子,沒有接觸過就直接因為某個明确目标利益定親的,雖然門當戶對了,但基本屬于政治聯姻。

趙燕回來時,眼睛是紅的,悶着頭翻開了書。

徐冉正好準備開始晨學帶讀,站在臺案上看見趙燕那般模樣,心裏挺難受的。

等晨學帶讀一結束,趁着堂間休息,徐冉拉着趙燕去廣場上吹風。

“阿燕,你以後想做些什麽?”

趙燕低了頭,“你問這個做什麽?”

徐冉朝遠處看去,一本正經:“因為談夢想的時候,人的心情就會變好。”

趙燕一怔,笑出聲:“說出來怕你笑話。”

徐冉認真臉:“誰笑誰是小狗。”

趙燕揚起頭,“我想做個将軍,像我舅舅那樣,保衛疆土,殺敵攘夷。”

徐冉愣住。

确實……完全沒想到。

趙燕一笑了之,仿佛她的反應早已在意料之中。問:“冉冉呢,你以後想做什麽?”

徐冉回過神,咧嘴一笑,“我啊,想做個偉大的人。”

趙燕噗嗤笑出聲。

徐冉絲毫不在意,摸摸腦袋,笑問:“是不是心情好多了?”

趙燕點點頭。

上課的鼓鐘聲響起,兩人一股溜跑回學堂。朋友心情變好,徐冉的心情也随之變好,動力十足地翻書準備認真聽講。

呂夫子一腳踏進來,并未像平時那樣開始講課。

他清清嗓子,正色宣布道:“後日春游,晨讀之後集合。”

衆人驚喜。徐冉心花怒放。

嗷嗷嗷嗷,太好了!

緊接着一個晴天霹靂砸下來。

呂夫子:“此次春游,至城郊樂山,其間活動組織,由班使負責。”

衆人齊齊地望向徐冉。

徐冉:壓力好大。

下學前,呂夫子找徐冉,同她說了說後日春游要注意的事項。

首先呢,所有的夫子都會跟去,這樣大家的安全就能保障。當然,作為班使,徐冉必須也要擔起監管學子們的責任。

然後就是大家的娛樂活動安排。這個就完全由徐冉來組織了。除了爬山,肯定還是要幹些其他事來打發時間的。

離開前,呂夫子叮囑:“徐娘子啊,後天的春游就交給你了。這是大家第一次春游,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出絕妙的點子!”

拖着沉重的步子,徐冉回了府。

吃完飯練字的時候,徐冉試圖向徐老爺求助,“爹,以前你上學時春游一般做些什麽?”

徐老爺頭也不擡地回道:“什麽春游,我上學時可不像你們如今這般輕松,每日苦讀,恨不得每時每刻都在學習……”

徐冉自動省略掉後面的一千字。

哎,就不該問她爹,連學霸大姐都沒有的待遇,她爹怎麽可能會有。失策失策。

練完字回屋,做完堂外題,徐冉躺在床上發呆。

以前上小學初中,學校都會組織春游。一大堆人浩浩蕩蕩地出發,手牽手并排着。春游前一天,老師會讓大家從家裏帶零食帶好第二天的飯菜。等到了地方,中午開放的時候,大家就會相互交換零食以及飯菜。

徐冉記得,她媽做的蜜汁烤雞腿,總是最受歡迎的。大家都搶着說要跟她換。

一想起好吃的,徐冉就停不下來了。翻來覆去地想以前和人交換過的美味。

想着想着,忽地靈光一現:完全可以照搬以前的春游模式啊!

大家帶零嘴,帶家裏炒好的飯菜,等到了地方,一起做飯,然後玩個游戲什麽的,再爬個山,唱個歌,不也挺好的嗎!?

☆、第 15 章

? 第二天晨讀結束,徐冉将昨日的想法一說,堂下衆人興奮臉。

其實無論怎樣的娛樂活動,只要大家能一起出去游玩就好。

等出游日那天,衆人很配合地準備了自家廚娘做的點心和時節小食。除了自帶食物外,徐冉還從家裏拿來了足量的生米以及一些食材。

大家一起做做飯,也蠻好玩的嘛。

由于這次出游不能帶奴仆,所以扛大米提食材的重任,就落在了衆夫子肩上。

本來應該是有六個夫子一起出行,其中兩個夫子正好在其他堂有課,于是便請了假。

教算術的宋夫子在衆夫子身量最高身型最壯,所以最重的大米就由他來扛。教周法的莫夫子扛食材,教策論的劉夫子負責挑炊具。剩下一個呂夫子,老胳膊老腿的,就負責吟詩做賦陶冶大家的情操了。

作為班使,徐冉一人打頭陣,走在隊伍正前方。太陽當頭照,大家一起高聲唱《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開滿油菜花的鄉郊,滿滿飄蕩着學子們的歌聲。偶爾停下來歇息,大家圍成圈,一邊吃零嘴,一邊聽呂夫子即興作詩。

有人提了句牽牛花,呂夫子便來了首牽牛花之詩。

又有人随手揀了條樹枝,呂夫子一開口又來了首樹枝之詩。

平時都是夫子考學子,難得有學子考夫子的時候,衆人絞盡腦汁地出着題,想要将夫子考倒。

輪到徐冉時,徐冉正好饞嘴蘇桃帶來的炸雞腿,随口吐出兩個字:“雞腿!”

呂夫子黑了臉。

雞腿?壓根就不符合他雅致的作詩風格。

衆人起哄,呂夫子捋着小胡子,施施然将話題抛回給徐冉:“徐娘子,不如這次便由你來?”

徐冉一懵。她的詩詞歌賦一塌糊塗,呂夫子又不是不知道……

呂夫子加了句:“做不出,便自覺在監察簿上找到自己的名字畫個叉。”

徐冉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頂着壓力,徐冉豪氣十足地開口作詩了:“蘇家雞腿香又酥,香飄十裏惹人饞。吃了一個還想吃,回味無窮醉鄉裏。”

衆人哈哈爆笑。

徐冉扯了扯嘴角,不太好意思地看了看呂夫子。好歹也算是首詩,不用打叉了吧?

呂夫子哭笑不得。連最基本的平仄押韻都沒有,這個徐冉啊,怎麽連作首詩都不會了?瞧她平時交上來的那些詩賦,簡直無法下眼。

哎,可能應了那句話,有得必有失。她突然有了令人驚嘆的背書天分,卻失去了作詩作賦的常識?

等到了樂山腳下,一大堆官兵嚴陣以待。

一問才知道,原來太子殿下招待魏國的太傅,太傅興致一來,說要登望京名山,殿下便陪着來了。

衆人一聽太子殿下在此,一個個激動得不行。

呂夫子興奮之餘有些苦惱,今兒個他們特別奔着樂山而來,萬一不許進山,那不是白來了嗎?

呂夫子客客氣氣地同羽林郎軍爺說明來意,将思教令下發的符令一遞,羽林郎揮了揮手,接了符令,另找了小太監上山傳話。

小太監腿腳功夫好,半個時辰便下山回話了。

“殿下說了,本就是思教令定好的行程,不必攔着,只管進山。”

羽林郎只好讓出路來。

進山的途中,大家紛紛讨論見到學神的可能性。甚至有人提議,說要循着侍衛把守的路線,翻過去瞅瞅。

呂夫子橫眉皺臉兇道:“胡鬧!”

作為國舅爺次子的李信,對于大家這樣一幅迫不及待見殿下的模樣,很是不屑。

“不就是想見殿下嘛,你們誰能讨爺歡心,爺就帶誰去見殿下。”

大家翻白眼。

誰都知道國舅爺不喜歡李信這個次子,嫌他頑劣無知,平素有幸面見殿下,也都是帶着長子而去,從未聽說帶李信的。李信想要同殿下相見,只怕每年過年才能依制見上一面。說出這樣的大話,也不怕惹人笑話。

登到一半,實在沒有力氣再繼續爬了。衆人席地而坐,準備開始動手解決午飯。

不知是誰眼尖,往東邊喊了句:“我瞧着羽林郎了,殿下肯定在那邊!”

衆人連忙往東邊而去,夫子們也按耐不住,跟着一起上前看熱鬧。

他們這一走開,倒把徐冉樂壞了。

殿下有什麽好看的,反正她明天去東宮禮訓就能見到,這裏這麽多好吃的,現在不吃更待何時!

太子從南面而出時,正準備下山。

今日同魏國太傅登山,太傅聊起當年魏國有名詩人齊鳴于樂山之巅寫下名揚天下的登高游一事。太子淡淡附和幾句,并未多言。

魏國君臣,一向自傲。此次太傅張齡出使大周,事先并未相告。待入了國境,方遞國書。如此狂妄,實屬少見。

張齡一捋白胡,對于太子點到即止的待客方式,并未覺得不适。他們魏國人,向來只敬佩豪情真英雄,最讨厭沽名釣譽之輩。早聞大周太子,學富五車天下無人能敵,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如此雅君,若能生于魏國,便是魏國之幸。只可惜,是他國儲君。

下山途中,張齡趁機談起東州鹽鐵往來之事。東州南邊鄰海,北邊則與魏國安州相鄰。東州盛産白鹽,安州多出鐵礦,魏君希望能夠以鐵換鹽,同大周往來交好。

太子一笑,“游樂之興,不談國事。”

張齡也跟着笑。

山路崎岖,過小坡,張齡忽地指着左方不遠處道:“殿下,那邊可是今日出游的學子們?”

太子擡頭,一眼便望見徐冉、以及她手裏的雞腿。

徐冉啃着雞腿,心想大家怎麽還沒回來,該不是迷路了吧?準備起身找人,發覺前方好像齊刷刷有一堆人。

正好與太子四目相對。

徐冉懵呆了,吓得連忙背過身擦嘴巴藏雞腿。

怎麽會,怎麽會這麽巧。學神不是應該在南邊的嗎,為什麽會突然在這裏出現!

上天存心要和她作對啊。

僵着身子試圖将自己當透明人,站了片刻,身後傳來一個老者的聲音:“小娘子,怎麽就你一人,你的同伴們呢?”

徐冉一轉身,是個白花花胡子的老伯,身邊站着的、是學神和他的一票甲胄保镖。

徐冉埋頭,不敢擡頭看學神的面癱臉。

嘤嘤嘤,這回丢臉丢出新高度了。

徐冉盯着一張紅彤彤的緊張臉,同太子見禮。見完禮,這才起身回張齡的話:“大家一聽殿下在此,說是要去瞻仰殿下,都往南面跑了。”

直白實誠。張齡哈哈一笑,看了看太子的臉色,見他面無表情,抿抿嘴又回頭問徐冉:“難不成你們殿下是神不成,一個個搶着要看兩眼?”

徐冉抓緊衣袖。這人是魏國的,據史學夫子所言,大周同魏國,近年來一向無外交,此番魏國太傅進京,定是有備而來。身為大周子民,絕對不能在外臣面前露怯。

而且,聽這老伯語氣就不太友善,怎麽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徐冉張嘴答:“殿下不是神,卻勝似神,周國之光,早為天下人傳頌。凡讀書識字之輩,皆以一睹殿下風姿為幸,昔日欽天監行天文論理,衆人聞殿下之名,蜂擁而來。他國之民尚且如此瘋狂,本朝子民自當更甚。”

張齡一怔,好牙尖嘴利的小娘子。再一瞧,腰間挂着的,是幼學玉牌。區區幼學學子,膽子倒是挺大。

一番蘇翻全場的說辭說完,徐冉心狂跳不止。學神會受用嗎?她這麽賣力地誇他,能稍稍挽回一點啃雞腿的形象嘛?

心裏癢癢的,徐冉睨着眼快速往太子那邊瞧一眼。

依舊一副冷冰冰的面癱臉。

張齡一臉不怕挑事的神情,問:“殿下以為此學子說的如何?”

徐冉在心裏狠罵一句,哼,臭老頭!

哪裏有人讓人點評誇自己的馬屁是香是臭的呢,這不存心讓她難堪嘛。換做她是殿下,出于自謙,肯定也得用“言過有之”來評價啊。

太子薄唇微張,淡淡抛下一句:“她說的在理。”然後就走了。

徐冉張大了眼。

學神剛剛好像當着外臣之面,對她的馬屁功夫進行了由衷肯定?

徐冉星星眼,簡直不能更贊。

呂夫子他們歸來時,徐冉已經開心地啃完雞腿并開始支架燒飯了。

大家搖頭嘆氣,一副追星失敗的喪志樣。徐冉知趣地閉嘴,沒有說出自己剛剛見到學神的事。

雖然沒有見到太子,但是大家一頓飯吃得開開心心。

除了蘇桃家的雞腿,徐冉第二喜歡的,是韓通家的蔥卷大餅。據說是他娘親自做的,徐冉一邊吃餅一邊熱情向人推銷韓通的餅,大家也都說好吃。

韓通一張臉通紅,徐冉也不知道他臉紅個啥勁,還以為是喝醉了,喊了男同學扶他。

沐浴着夕陽,經儀堂六級三堂的學子們走在鄉間小路上,唱着來時的《芣苢》,回家了。?

☆、第 16 章

? 第二天準備去東宮禮訓,徐冉悲催地發現,昨天爬山太興奮,今天腿都擡不起了。

徐老爺以家中有事為由,在學堂那邊請了假。徐冉一瘸一拐,艱難地爬進了東宮接人的轎子裏。

禮訓的嬷嬷姓劉,是宮裏老一輩的人物。當年的先皇後以及現在的昆貴妃,禮訓時也是由她負責的。

徐冉頭一回看到戴十級侍佩的人,簡直佩服得不行。望着劉嬷嬷的眼神,都是發亮的。頂級的專業人士啊,這要是讓紅玉翡翠見了,估計兩人得傻眼。

第一次禮訓,東宮相迎陣仗聲勢浩大。

徐冉每走一步,心中便小鹿亂跳。

吼吼吼,有種走紅地毯的緊張感!

太子宮殿臺階下等她。一身玄衣,玉帶紅靴,負手而立。

徐冉想起昨日春游的事,尴尬症又犯了。學神殿下這麽忙,應該不會記得她昨日啃雞腿的那副狼吞虎咽樣吧?

只一步,便跨到了他身旁。徐冉知趣地往旁邊挪了挪,離他有一定的距離。兩人一起由廣場正門,自階而上,入思華殿。

平地上走路,不是很難受。但要擡腳上臺階,徐冉這腿腳就不聽使喚了。跟灌了鉛一般,又沉又重,痛啊!

身後跟着數百宮人,為了維持形象,徐冉咬咬牙硬是裝作沒事樣,試着維持正常走路的姿勢。

太子側頭瞧她一眼。

徐冉一慌,生怕被看出異樣丢人現眼,連忙抛出話題,試圖轉移注意力。“今天天氣很好。”

沒有回應。

尴尬啊!

忽地一只手伸過來,修長白皙,骨節分明。

徐冉一愣,一時還沒反應過來。臉好看,聲音好看,連手都這麽好看,簡直讓大周男同胞們活不下去啊。

沉浸在在手控的世界無法自拔時,耳邊傳來一個聲音,清冽似泉,冷寒如雪。

“手遞來。”

嗯?徐冉偏頭去望,正好瞧見太子寒星深邃般的眼睛。他冷冷地瞧着她,面上沒有半點動容,嘴上卻吐出三個字。

“孤扶你。”

一路心跳加速。

終是走完了臺階,站在宮殿前,徐冉臉微微發燙,瞥了眼旁邊站着的太子,開口含糊說了句:“謝謝。”

太子随手丢掉拿來覆手的手巾,立馬便有宮人上前接帕子。太子低眼瞧了瞧她,見她臉上一團酡紅,微微皺眉,道:“胭脂塗太多,不好看。”

徐冉雙手捂臉,手心又燙又紅。她沒有塗胭脂啊,這是臉紅啊臉紅。

雖然隔了厚厚好幾層帕子,但她依稀還是能感受到學神手心的溫度!雖然她沒有其他人那麽癡迷學神,但是這種跟巨星牽手的感覺真的是很好很好啊啊啊啊。

入思華殿,太子同徐冉一起請禮書玉冊。請完禮書玉冊,徐冉便要正式開始受禮訓了。

太子問她:“是否需要孤伴随左右?”

問話方式太溫柔,徐冉花癡道:“殿下随意。”

太子點點頭,甩頭就走了。

徐冉欲哭無淚。好一個耿直boy。

哎,走就走吧,反正人家是金主,她完全就是來打工的,哪能要求金主一起陪着打工呢。

徐冉安慰好自己,拍拍胸膛,活力滿滿地開始打工了。

劉嬷嬷先是拿了本厚厚的書籍,上面印着金光閃閃四個大字:《宮廷禮儀》。簡單易懂,一看就是她即将要學習的內容。

劉嬷嬷道:“娘子需将這本以及學堂下發的《大周禮儀》熟讀,以後每次禮訓前,小的都會抽點一二,還請娘子切記。”

《大周禮儀》人手一本,也是徐冉以後要考的十一科考試“禮”的卷面考試內容。徐冉點點頭,記下了。

一一介紹完宮中各司局以及皇親國戚,劉嬷嬷往書上一劃,标明下次要抽點的內容。

本以為禮訓便是同學堂上課一般,徐冉漸漸放輕松,像上學時那樣認真聽講并做相應的筆記。

劉嬷嬷很是滿意。

來之前她其實挺着急的。過了年,她便四十了。宮裏頭四十的嬷嬷不多了。像她這樣考到十級侍考,又前後禮訓過一位皇後一位貴妃的,出了宮頤養天年,過個潇灑日子肯定是沒問題的。

但她不甘心。

當年她以侍考第一的身份入選宮中最嚴格的司禮局,為的就是在宮裏闖出一番天地來。每天日以繼夜的練習學習,加上她得天獨厚的天分,終是讓她等來了第一個機會——禮訓先皇後。

這可是宮裏獨一份。那些老嬷嬷們,誰都比不過年輕氣盛的她。禮訓過後,她自然而然留在了先皇後身邊伺候。好景不長,沒過幾年,先皇後便因病逝世。

昆氏禮訓後,便直接讓她回了司禮局。頂着一個名不副實的副司監,被小她十歲的宮女壓着,簡直是奇恥大辱。

心灰意冷過了這麽多年,終是又被她盼到了機會。

禮訓徐冉前,劉嬷嬷也是做過功夫的。這位太子妃啊,學習不太好,曾經交過八門白卷,聽起來并不是什麽勤奮聰慧的人。卻也只能硬着頭皮上了。

劉嬷嬷看了看正趴在案頭上奮筆疾書的徐冉,心中充滿希望。耳聽不實,見面才知,徐娘子倒也沒有她想象中的那般不堪。

劉嬷嬷想,只要徐娘子肯用心,就算是坨爛泥,她也能将之扶上牆。

徐冉是早上八點進的東宮,現如今已經奮力學了四個鐘頭,正午的時候,她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宮人上膳。烤雞腿、炸雞腿、炖雞腿、蒸雞腿,總而言之,滿目皆雞腿。

素華輕聲道:“殿下吩咐,說娘子禮訓辛苦,膳食不必依宮中禮制,讓廚房烹娘子最喜歡的雞腿。”

徐冉哭笑不得。

看來,她啃雞腿的形象,已經深深地刻在了學神的心裏。

雞腿就雞腿吧,反正她愛吃。

吃雞腿的時候,徐冉條件反射想到了昨日春游後呂夫子布置的堂外題。要求寫一篇春游感,不得少于八百字。

昨晚回去太累了,加之今天請了假禮訓,她本來想着今晚再寫的。現在想來,發現根本想寫都寫不出。

她的詩賦奇差無比啊。別說八百字,硬擠個一百字都勉強。之前除了考試,堂外題一向很少布置詩賦,上次她月考詩賦借用了別人的經典名句,呂夫子狠狠地批了她一頓。這一次,為了不再讓她投機取巧,呂夫子甚至特意加了句,必須原創。

徐冉一邊啃雞腿,一邊想作文。旁邊的劉嬷嬷看了,幾乎是噎着氣才沒讓自己出聲挑刺。

等到下午開始禮訓時,徐冉還是沒能想出半句開頭。晃晃頭,索性就不想了。

船到橋頭自然直,晚上再想想,實在不行,就去請教她爹。

下午的禮訓內容,同上午完全不同。上午是書本教育,下午則是實踐教育。整整一個下午,劉嬷嬷就教了一個內容——笑。

本來是應該先教走路姿勢的,由于殿下的交待,說今日徐娘子腿腳不适,這才改了另外的內容。

徐冉頭一次發現,“笑一笑”原來是這麽辛苦的事。

據劉嬷嬷所稱,作為一名太子妃,是需要掌握至少四十八種笑姿的。

根據場合的不同,展現不同的笑姿。眼神嘴角手姿笑聲的大小,這些都是需要一一變化的。

徐冉的臉都快僵了。終于掌握了三種标準笑姿。

劉嬷嬷拿着軟尺在她臉上量嘴角的弧度,滿意地點點頭。

“回了府,娘子需多加練習。”

徐冉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府了。

晚上吃飯時,她條件反射地保持臉上的微笑弧度。徐嬌沖她道:“二姐,我感覺你今天怪怪的?”

徐老爺出言道:“胡說,你二姐這是典雅端莊。”東宮禮訓還是很有效果的!

徐冉呵呵兩聲。

練字的時候,徐老爺問徐冉,“今天禮訓如何?辛苦嗎”

徐冉委屈地點點頭。

徐老爺撚撚袖子,安慰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沒有起到半點寬慰作用。

徐老爺斜眼看了看一旁垂着頭的徐冉,砸吧道:“好啦,以後給你再加三兩月錢。”

徐冉眼睛立馬放光。

原本就有三兩,考試作弊一事後加了三兩,現在又加三兩,如今就有九兩了!如此日累月積,很快她就會成為有錢人了!

心情一好,做什麽都順利了。回屋往案頭上一趴,靈感刷刷地就來了。

雖然夫子說要原創,但是沒說一定要是詩賦格式啊,只說與春游有關便行。那她完全可以寫個白話文!

徐冉提筆一揮,寫下幾行大字:

“今日,晴,我和同堂學子去春游,地點樂山……”直敘寫着,沒啥大感覺,徐冉筆鋒一轉,發揮想象力,将一篇春游記,寫成了魔幻史詩級大片。

“路上走得辛苦,呂夫子說要停下來作詩。路邊有一只鳥停下來,我想,要是呂夫子被鳥咬一口,然後也變成鳥,這樣他就可以馱着我們咻咻地一下飛到樂山底下了……”?

☆、第 17 章

? 第二天交了作文,剛開始徐冉還是有點小忐忑的。畢竟寫的大白話文,而且以她的想象力尺度,呂夫子能不能接受還是個大問題。

一上午安然無恙地過去,耳房沒人來喊她談話,徐冉放輕松。都過去這麽長的時間,足夠夫子批改作文的了。只要呂夫子沒有找她談話,那就說明過關啦。

興奮中的徐冉完全忽略了一個問題——今天上午呂夫子是沒有課的。

下午呂夫子一走進學堂,第一個瞄的,就是徐冉。

秉持着為人夫子需得儒雅有風度的原則,呂夫子盡可能地忽略方才批游記時的心情,語氣平和地點了徐冉名字。

徐冉不知所以然地站起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