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過年之後的第一場大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外面的世界已經是銀裝素裹的一片,屋內,魏時的心裏頭同樣冰冷異常。

他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十年了,從一個剛剛從母胎裏生出來的小嬰兒,到一個十歲的少年,重新走一遍人生路,他好像也沒有長進多少。

上輩子的時候,他家庭美滿和樂,自己又是獨生子,一直到大二那年出車禍一命嗚呼,也都沒經歷過什麽勾心鬥角的事兒。

這輩子情況就複雜多了,他是家中白姨娘所出的庶子,卻占了長子的名分,打從一生下來開始,就被抱到了嫡母身邊。

要不是他生而知之,怕是都不知道生自個兒的是姨娘,而并非母親。

是的,在嫡母生下自個兒的親兒子之前,魏時一直都是被當成嫡子教養的,周圍所有的人,包括父親在內,都告訴他,他是夫人的親兒子,而非被抱在身邊教養的庶子。

他不是不知情,只是不管是母親,還是自幼帶大的奶嬷嬷,還是一直都對他退避三舍的白姨娘,都讓他不得不揣着明白裝糊塗。

不過去年年初,母親被診出孕事,他這個假嫡子就被冷落了不少,等真嫡子生出來之後,假嫡子就打回原形了。

一團亂麻,理都理不清楚。

“你明天就要去學堂讀書了,好好收一收心思,別想家裏的事兒,讀好書才是要緊的。”哪怕多年沒有養過這個兒子,甚至在夫人生下嫡子之前,她都沒有跟這個兒子說過幾句話,但是白姨娘這會兒絲毫不把自己當外人,語氣可以說是相當熟稔。

魏時也不想讓自個兒一直沉浸在悲傷的情緒裏,母親如今見都不肯再見他了,過年那兩天是沒法子,不過每次瞧他,基本上都是視而不見,好像多往那些關心,真的就是只是做樣子而已。

魏時自認不是個死皮爛臉的人,母親養育他多年,如今這情分雖不是說斷就能斷的,但他也不願意用自個兒的熱臉貼人家冷屁股,更不願一腔情誼被人棄若敝屣,誰離了誰還不能活了。

“姨娘放心,我都已經想明白了。”看父親和母親的态度,日後為了嫡弟,不把他往泥裏踩就算是好的了,還能指望什麽,人活一世,總得立的起來才行吧,讀書是他最優的一條出路了。

“夫人的性子,你以後慢慢就知道了,別對她抱太大的希望,你老老實實的讀書,自己掙出路,別礙了她的眼,更別擋了少爺的道兒。”

白姨娘對自己的兒子是有什麽說什麽,一點都不藏私的,反正夫人有了親生的兒子,不可能再跟自己的兒子親近,難道還不允許她親近自己的兒子嗎。

“嗯。”魏時低頭瞧着自己的書本,真想趕快去學堂裏頭讀書。

Advertisement

作為文科生,大學學的是古漢語,魏時從小就喜歡古詩詞,所以穿過來之後,對‘之乎者也’這些東西,并不感到煩悶,反而如魚得水,在現代可學不到這些東西。

不過,在讀書上,魏時只能被人稱贊聰慧,算不得什麽‘神童’,一來,他确實不是神童,沒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只能說天資尚可,二來,他也無意出這樣的風頭。

有成年的思想和自制力,魏時确實比同齡的小夥伴們更用功一些,學習的方式和方法上更多,更适合自己,學到的東西,自然也比學堂裏的其他小夥伴更多。

真要是卯足勁兒了表現自己,倒是也可以博一個‘神童’的美名。

不過,神童可不是那麽好當的,在沒有神童能力的前提下,早晚有一天,會被人發現,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甚至有可能會更慘,直接從‘神童’泯然衆人。

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做一個普通人吧,年少時過高的贊譽,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難得的,今晚,魏仁晚膳之前就到了白姨娘這邊,陪白姨娘母子倆用膳。

三個人圍坐在一張桌子上,這還是頭一次。

“你也大了,日後好好讀書,平時不用去正院請安,你母親她忙,就別打擾她了。”魏仁開門見山的道。

他夫人不是好脾氣的,在得了嫡子之後,就把嫡子當成了碰不得、傷不得的心肝寶貝,魏時雖被夫人養了十年,可到底只是庶出,以防家裏日後鬧出什麽事兒來,還是把兩個人隔開的好。

魏仁是燕縣的知縣,雖說只是個正七品的小官,可在這巴掌大的地方,知縣就是官銜最高的了,縣裏頭的事情,基本上就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魏仁還是挺滿足的,一輩子待着這燕縣不挪窩也挺好的,燕縣雖算不上是什麽大縣,可也不是什麽貧困之地,算不錯的了。

就知道父親會這麽說,魏時也不覺得失望,更不覺得傷心,這麽些年,父親在家基本上都是不管事兒的,沒為哪個人出過頭,他不覺得自己在父親這兒是特殊的。

家和萬事興,這話是父親常說的,所以在他們府上姨娘是不需要去跟夫人請安的,免得相看兩相厭,生出禍端來,這些于父親而言,都是麻煩。

如今,他也是一樣的待遇。

唉,還是去學堂讀書好,沒這麽多煩心事兒。

魏仁向來心大,囑咐完兒子,就該吃吃該喝喝了,本來嘛,他現在年紀就已經不小了,十八歲跟李氏成婚,二十二歲才得了第一個孩子,他的嫡長女——蓉娘,如今都已經訂親了,二十七歲才有了長子魏時。

之所以把庶長子抱到夫人那邊做嫡子教養,還是夫人主動提出來的呢,他們兩口子都已經對有個嫡子不抱什麽希望了,哪成想三十七這年,夫人都已經三十五歲了,居然又有了嫡子。

若他兒子生的早,孫子差不多都要跟他的嫡子差不多大了,這個年歲能得一孩子,還是他心心念念大半輩子的嫡子,比他當年中舉的時候都高興,都快活。

長子雖伴他多年,人也聰穎孝順,但是終究在身份上差了一大截,比不過嫡子。

比起夫人李氏,白姨娘還算年輕貌美,生魏時的時候,才不過十六歲而已,不過生完頭一個孩子,就被灌了絕子湯,所以多年來,也就只這麽一個孩子,指望也就這一個。

——

魏時之前是知縣家唯一的少爺,對外也是嫡子,上的自然是縣城裏頭最好的學堂,不過燕縣就這麽大,攏共三個學堂,教書的都是秀才公,不過秀才也是有區別的,考院試時名次的高低,教書的時間長短,以及教出來的學生成績如何。

魏時讀書的學堂是何秀才所開,老人家已經五十有一了,不過教書的口碑在整個燕縣都是一等一的,而且學堂裏的學生始終不會超過五十個人,哪怕再多的人上門求學,也始終堅持這一點。

別看魏時沒有‘神童’之名,但是在何秀才的學堂裏頭,成績也是位列一等的,以聰穎和勤奮頗得何秀才看重。

魏知縣真正的嫡子出生,在整個燕縣都是一件大新聞,魏府也沒想着要隐瞞,不過是過了個年,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就都已經知道了。

因此,魏時這次一進學堂就收到了比之前更多的關注,好在,比旁人多了一世的記憶,又早就清楚自己的身世,不然的話,換做一個真正的十歲小兒,用不到來學堂,光是這段時間在家裏頭的經歷,就夠受的了。

“你功課做的怎麽樣了?依着夫子的習慣,待會兒肯定要檢查咱們的背誦,好好準備準備。”黃學林不太自然的道。

以往這樣的事兒都是魏時提醒小夥伴的,畢竟他的心理年齡到底是長了将近二十歲。

不過,這麽別致的安慰,他收下了。

“我準備的差不多了,這段日子一直都有讀書,你別擔心,我沒事兒。”魏時沒多說什麽,只是單純的想讓小夥伴別再替他擔心。

沒什麽大不了的,庶子又怎麽樣,他又沒做什麽虧心事兒,照樣坦坦蕩蕩的立于天地之間。

這氣魄,黃學林都想給好友拱拱手了,佩服佩服,若他碰上這樣的事兒,眼睛都得哭腫了,甚至有可能會因為怕被人笑話,而不想出門。

反觀好友,太能穩的住了,心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真挺讓人佩服的。

哪怕是庶子,那也是知縣家的庶子,跟普通的小平民百姓不一樣,在各方面都不突出的燕縣,沒有世家,沒有大族,知縣差不多就算是整條食物鏈的最頂端了。

就算是要議論魏時,那也是在私底下,不會擺到明面上來,更不會讓魏時聽見。

所以除了在府上之外,出了門以後,魏時收到的注目有很多,但還算清靜,最起碼比在府裏頭清靜。

何秀才很快就過來了,不着痕跡的瞧了一眼得意學生,這才放下心來,甭管現在的境況如何,精氣神起碼還在。

只要一個人精氣神還在,就不至于被現實壓彎了腰,而就此頹廢下去,魏時在讀書上是有天分的,人也肯用功,這個學生不應該倒在內宅之事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