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章節
劃着這回的偷襲。
江小魚并沒有同意,但江大魚就暗中聯合衆人,趁着江小魚出去打撈東海人屍首時,暗搓搓地帶着人出發了。
等江小魚回來時,島嶼上就只剩下這麽多人。
他甚至自大到連神醫都不肯帶走。
東海人的手段很是毒辣,要麽砍手砍腳砍頭,要麽挖心挖肺挖髒器,只要被他們黏上了,即便回來也很難有一副完整的身體。
所以對于江大魚的受傷,他也是有些預料的,只是沒想到他會傷得這麽嚴重。
神醫已經在裏面呆了整整兩個時辰,幾乎是從白天醫治到了黑夜,其間江大魚的慘叫聲不斷傳來,惹得在外頭踱步的江小魚很是心煩意亂。
也不知過了多久,裏面的慘叫聲終于停了下來,沒過多久,神醫一臉凝重地走了出來。雖然有些不願意,江小魚還是焦急地迎了上去。
神醫照樣還是對這他一通咿咿呀呀,半晌後江小魚才籲了一口氣,然後對屋子裏的人冷哼了一聲,便氣沖沖地離開了。
聽彙報的人說,江大魚這回損失慘重,單單受了重傷的兄弟已經占了一半,更別說出去後就沒再回來的兄弟了。
這幾日駱勇一直在勘查着周圍的情況,回來的船只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損,但若是及時修補修補,倒也還是能用的。
只不過這些傷員,怕是需要一些時間恢複。
江小魚又來找他了,這回他又帶了魚和酒,還把神醫拉來了。
神醫這幾日累得夠嗆,但一看到駱勇他似乎又精神了起來,上來就要給他把脈拆布看傷口。
江小魚坐在一旁,邊喝着酒吃着魚,邊道,“我回去仔細想了一下,你那天的條件,我同意。”
他道,“另外,我再送你一只眼睛!”
Advertisement
駱勇知道他會改變主意,因為江大魚這回被東海人傷得不輕,在江小魚心中那座關于仇恨的天平,再一次往東海的方向傾了一個大斜度。
駱勇不語。
江小魚以為駱勇不信他,便道,“唐國已經換皇帝了,聽聞他還要大赦天下,修改律法,看在他這麽為百姓考慮的份兒上,我答應你,暫時不與他為難。”
駱勇心尖一顫,追問道,“現在的皇帝是誰?”
江小魚道:“不就是那個在禹州當了幾年王爺的禹王嘛!先帝也沒別的能登基的兒子了吧。”
--------------------
第 38 章
眼眶裏突然傳來一陣刺痛,駱勇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整個人猛地清醒了過來。
神醫在他耳邊咿咿呀呀地說了幾句,江小魚道,“神醫讓你這幾日莫要碰酒肉,只能吃清淡的東西。”
駱勇哼了一聲,江小魚又道,“我給你挑了一只看上去最好看的眼珠子,再過半個月,你那只眼睛就能看到東西了,不過,”
他道,“神醫說,雖然能看到點東西,但比之從前那是不可能的,叫你有些心理準備。”
駱勇這才放下心來,道,“用半個月療傷,再用半個月準備,時間也足夠了。”
既然天下已經在三郎手中,那他也不能讓三郎的天下再次出現動蕩,東海人始終是個禍患,倒不如趁着這個時機,一舉将其殲滅了才好!
駱勇問:“這裏可能往京城遞送東西?”
江小魚以為自己聽錯了,吃着東西的嘴猛地停了下來,“你說什麽?遞送東西?還要往京城?不要命了?”
駱勇忘了,他們本就是戴罪之身,又是人人忌憚的海盜,哪裏會有給京城遞送消息的渠道?
駱勇冷哼一聲,“罷了,等拿下東海人,再送不遲。”
李堯登基的第五個月裏,京城的官員們人人都人心惶惶的,這個皇帝看上去比從前的那些皇帝更好拿捏,但實際上他的手段比他們想象的還要狠辣數倍。
短短五個月內,朝中的大臣便已經換了一輪。
眼下再過幾日,第四輪科舉便要開始了,在京城逗留的士子們越來越多,一時之間竟真的有一種改朝換代的既視感。
為了更好地安置那些新官,皇帝設立了很多新部,其中一部名為內賢閣,閣內分首中末三位,首位三人,中位四人,末位五人,總共十二人。
這十二人位同宰相,又稱十二賢,皇帝決策大事要事時,都要經過這十二人。
這也是皇帝與楊叔同對弈數月之後的結果。
這幾個月忙着朝中之事,李堯覺着日子也并沒有那麽難熬了,一眨眼的功夫,李民的個子也長高了好些,竟也能同他跪坐在一條書案上看書習字了。
他有些欣慰。
李民雖然沒有長成绾绾那般開朗,但好在性子沉穩,也不像他兒時那般受盡欺淩。
這日李堯又帶着李民習字,有大監過來通報,說是又有官員被推薦入宮,請皇帝過去見一見。
李堯冷哼一聲,随着京城局勢漸漸穩固,有些大臣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在京城掀起了一股榜下捉婿的熱潮。
更甚至,還有一些官員打着給皇帝推薦官員的名義,往宮裏送貌美才情的小郎君。
李堯自是知道這些人打的什麽主意,只淡淡道,“讓他們去鹹寧宮候着吧。”
大監得了命便下去了。
李民在一旁聽了一耳朵,很是不解,“兄長陛下,您又不喜歡他們,為何要把他們都召進宮?”
李堯嗤笑一聲,“這是他們想的,孤不過是順水推舟,送個人情罷了。”
李民啧啧幾聲,那樣子像極了那個人小鬼大的绾绾。
李堯看了眼天色,問一旁的大監,“唐家人怎麽還沒來?”
大監道,“唐宰輔與駱夫人已經入了葵陽門,大約還有半刻鐘的時間才至。”
李民眼睛一亮,手裏的筆也跟着動了動。
李堯怎會不懂他的心思,只點點頭道,“去吧。”
唐晉元有大才,所以李堯在開啓第一輪科考之時便命人八百裏加急将其請到京城考試,果不其然,不過一試他便名列前茅,最終拿得魁首。
為了成立內賢閣,唐晉元也花了不少的心思與手段,如今他亦是內賢閣十二賢之一。
雖排在末位,但依舊要稱之為宰輔。
自唐晉元來京城,李堯便日日都想召見他,也不知為何,總覺着召見他們,便能見到駱勇一般。
只是他也知道,樹大招風,他不能如此明目張膽頻繁召見,是以,偶爾他會以內賢閣會議的名義,商議完正事之後,将其留下,又會以想吃禹州菜,召見駱華,順便召見唐晉元。
今日他是以李民招陪讀的名義召見的唐家人。
上回召見駱華時,李民便見過绾绾了,與李堯想的一樣,兩人初次見面便成為了朋友。
朝廷要舉辦第四輪科舉,李堯要與唐晉元聊的東西有很多,所以他索性在後宮僻了一個單獨的院子,用于駱華與绾绾的休憩。
不到半刻鐘,李民便将绾绾帶過來了,這兩人手拉着手,有說有笑的,看上去很是美好,李堯也不由得勾了勾唇。
唐晉元帶着妻兒向他行完大禮,李堯道,“快起來吧,聽聞西北部的貢果已經入宮,民兒,你快帶绾绾去吃。”
绾绾一早被教育在宮裏不能無禮,也不能沒規矩,更不能皇帝給什麽就要什麽,但是一聽到好吃的,绾绾依舊沒忍住吞了吞口水。
見她還待在原地猶豫着,李民一把将她拉走,“走吧,我帶你去吃好吃的。”
孩子們走後,李堯揮退衆人,殿內只剩下唐晉元與駱氏夫妻二人。
駱華噗通一聲跪了下來,“陛下,我們家雖然不是什麽好門戶,但家中也只有二狗這麽一個男丁,他如今失蹤,我阿娘的眼睛都快哭瞎了,陛下。”
她帶着一絲倔強的哭腔,“我家二狗他到底……”
“駱夫人放心,孤已經将所有人都派出去找了,一有消息定會第一時間通知幾位,駱夫人莫要過于憂慮,勇哥他定會無恙的。”
一說到這裏,李堯心裏也如刀絞一般疼,他比任何人都想盡快找到駱勇。
但楊叔同實在太狡猾了,整整五個月過去了,他與楊書懷竟一點可疑之處都沒有!
皇帝陛下都這般許諾了,駱華也不好再多說什麽,只是心裏依舊很難受,眼眶也不由得紅了起來。
唐晉元溫柔地将她扶了起來,勸慰道,“天下之大,只要二狗活着,定會回來的,你莫要因此悲懷,沒得傷了自己。”
道理駱華都懂,但是如今見着皇帝,她又不由自主地想起這些事,心裏難受地緊。
自從駱勇失蹤,他們家沒有一人睡過一日安穩覺的。
他們懂戰場上的刀劍無眼,他們也懂馬革裹屍還的結局,但如今,駱勇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他們的心就這樣被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