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章節
開來。
他道,“你都知道了?”
李堯冷笑一聲,“這不是你想讓我知道的麽?”
若非是楊叔同故意放出消息,他又豈會這麽容易就知道他的身世?
他的生母,是乾王府內的舞姬,在進宮之前,她便早已有了身孕,再如何推算,他李堯,滿打滿算都不是先帝的兒子。
怪不得先帝對他,與對旁人格外不同些。
楊叔同輕嘆了一聲,寬慰道,“陛下,若先帝并未登基,乾王并未身死,如今坐在皇位上的,本該是乾王,将來唐國的江山,也本該是你的。”
“那你呢?”
李堯突然道。
楊叔同眼底閃過一絲錯愕,但很快,他笑笑,道:“老臣自然還是陛下的臣子。”
“是嗎?”李堯淡淡地看着他。
感覺到氣氛有些不對,楊叔同連忙道,“陛下,天色不早了,咱們該下去了。”
“不着急。”
李堯冷哼一聲,“孤今日來叔同樓,為的便是向先生尋一個真相,只可惜,先生似乎并不願意将真相告知孤。”
楊叔同陪笑到,“陛下想知道什麽,臣必當知無不言。”
李堯道,“也沒什麽,孤只是想知道,你是如何設計将孤的生母送進宮,讓先帝以為孤是乾王的兒子的。”
Advertisement
“先生,孤實在太好奇了。”
他近前半步,以非常迅猛的速度,一把拉過楊叔同的胡子。
卻聽一陣淺淡的撕拉聲,楊叔同那把又長又好看的胡子,一整片都被撕了下來。
這是一把假胡子。
李堯看着手指尖那把被撕下來的假胡子,啧啧了幾聲。
“兒時我總以為,大監們不長胡子只是因為他們不想長,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是不能長。”
他一字一句對楊叔同道:“大監不長胡子,也不會生孩子。”
楊叔同的臉上終于浮現出一絲惱羞成怒的神情,他暗自咬緊牙關,像是在強忍着。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終于忍不住了。
“陛下猜得不錯,老臣的确早已不是男人。”
他看上去雖然不痛不癢的,但他的心仿佛在被什麽東西抽着一樣,如漫長又殘忍的淩遲。
李堯冷笑一聲,“孤還以為你會否認,沒想到先生竟有如此大的氣量,這麽快便接受了自己的不足,倒是叫孤刮目相看。”
說着,他仿佛在丢什麽垃圾一般,将手中的胡子通過瞭望臺丢了下去。
眼見着胡子被丢下去,楊叔同的眼睛都快綠了,但他卻始終沒有邁出一步。
李堯悠悠道,“元坤二十一年,你還是楊府一個上不得臺面的庶子,受盡屈辱被乾王所救,自那日起,你便下定決心追随乾王,直到後來乾王落馬曲終人散,乾王的家眷不知所蹤,也不知你從何處尋得出口,将孤與孤的生母送進了宮。”
“孤實在想不明白到底是什麽救命之恩讓你這般忠心耿耿扶持孤這個斷袖做皇帝?如今想來,倒也通順了許多,孤的生母因生孤時難産,落下了病根,據太醫院脈案所示,孤時足月出生的狀态,卻比太醫們預測的時間整整早了三個多月。”
他冷笑一聲,“楊叔同,你可真是好大的膽子啊。”
他頓了頓,“當年乾王府的一個舊人曾說,乾王在出事前兩個月臨幸了一個舞姬,而那舞姬是三個月前入的乾王府。”
話音剛落,他定定地看着楊叔同。
他說的這些已經很明顯了。
他根本就不是乾王的孩子,更不可能是先帝的孩子。
瞭望臺上的氣氛突然凝固了,冰冷的北風呼呼地吹着,像是在硬生生地刮着他們的皮。
楊叔同好像剛從睡夢中驚醒一般,方才的怒意盡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平和。
好一會兒,他才道,“陛下喝醉了,竟開始說胡話了。”
他理了理衣袖上的褶皺,道,“臣自小便失去了做男人的資格,又豈能有什麽孩子?陛下知道的,楊書懷不是我的。”
他說得平淡,卻好像一枚一枚細尖的針紮在了李堯的心上。
楊叔同分明是在乾王遭難之後,才被入罪的。
三服以內的親族,男子施以宮刑後被流放,女子若是容資好些的,會被送去教坊司,若是差些的,便是送去軍營。
三服以外以及下人,雖然不用宮刑,也不用去教坊司,但至少流放千裏。
楊叔同若早有此遭遇,又何必頂了楊書懷之父的名。
李堯擺了擺手,冷笑一聲,無妨,反正結果都一樣。
“先生懂我知我,也該知道今日你我會晤系為何。”
他淡淡道,“明日孤便會下一道罪己诏,痛斥自身無法為唐國開枝散葉之罪,再下一道退位诏書,立李民為唐國皇帝。先生若是還想當這個宰輔,孤可以給你留個位置,若先生不想當了,孤也不會攔你。”
他意有所指地看着神色有些僵直的楊叔同,忽而想起什麽,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何況楊書懷身犯死罪,既然不是先生的兒子,先生應該也不會介意孤用他為民兒開路的吧。”
聽上去像是反問,但其實是在變相地通知。
既然他想要見的人已經在身邊,那權利地位對他來說也已經不再那麽重要了。
但在他離開之前,還是希望能給李民鋪一條路。
這是做為他的兄長,唯一能為他做的事了。
從前的他,或許連在大庭廣衆之下大聲說話都不敢,但如今,他經歷過這麽多的是是非非,終于明白駱勇說的那些話了。
喜歡與否讨厭與否,都是自己的事,與旁人無關。
旁人所看到的,也不過是以他們所認所知進行的評判,那些都是不作數的。
他,只做他自己。
/後記/
人人都道,唐國有個斷袖皇帝,在位時清理了內亂,逼退了西北戎狄,還與東海國訂下十年和平之約,功績滿滿。
只是就是這麽一個皇帝,登基不到一年,便下了罪己诏,并将皇位讓給了他的親弟弟,如今的錦明皇帝。
也不知他退位後與他那皇夫去了何處,反正依舊還是唐國的王爺,人稱斷袖王爺。
而權傾朝野的楊宰輔也在楊大人犯下死罪之後,自請離去,一時之間,新朝新氣象,唐國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小記/
其實這篇文在駱勇離開那一段就結束了的,原本也是抱着be的心态去寫的,但後來想想,既然是救贖,那就讓李堯站起來吧,無論是被迫還是自願,他都是需要成長的。
于是到最後,他的确成長了起來。
至于攻受,也已經不再計較了,畢竟李堯前期很受,後期的性格還是很攻的,主要是他的血統地位與成長環境擺在那裏。【注意,這裏說的攻受,指得是性格領域,bed上的事,還是讓他們自己決定吧。】
明天剛好是我的生日,今天标個全文完,真開心啊。
謝謝一路走來一直陪着李堯與駱勇的小天使們!
鞠躬~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