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9.2(一更)
汴京城東有家專門給貓貓狗狗看病的獸醫館, 那位白胡子老獸醫認認真真地檢查之後, 确保小毛球沒事。
丫鬟們這才抹掉眼淚, 笑嘻嘻地回了家,路上還買了半扇豬臉、兩個豬蹄, 說是給小毛球加餐, 實際都吃進了她們自己肚子裏。
小毛球不記仇, 睡過一覺, 又吃了兩頓好吃的, 就把前一天的事忘光了,照樣纏着小四郎撒嬌打滾求抱抱。
小四郎沒有因為挨了揍而遷怒它, 反而悄悄把它抱進屋裏好聲好氣地道了歉。從此之後,一人一犬又開開心心地玩到了一起。
只是,小四郎再也不肯親近秦莞了, 就連飯都不願意在她屋裏吃,即使“梁大将軍”下了令也不肯妥協。
秦莞深知不能逼得太緊, 也就由着他了,只是在飲食起居上照料得更加仔細。
秦莞打的那些小報告,梁桢也放在了心上。
他轉天就給小四郎找來一個武術教習, 一個開蒙的學究。小四郎早上學武,午後習文, 再也沒時間調皮搗蛋了。
那個挑唆小四郎的崔管事也被他趕出府去,連帶着他的家小,一個都沒留。
這對二房崔氏來說絕對是巨大的損失,不光是崔管事負責着竈上的事, 他媳婦、三個兒子、三個兒媳,個個都被崔氏安排在了要緊的位置。
如今“梁大将軍”一口氣把這些人都換了,崔氏要想再探個消息、昧些銀錢可就沒那麽容易了。更何況,這樣的做法無疑是明晃晃地打了崔氏的臉,仆從們看在眼裏,更加清楚府裏當家作主的是誰,對她再也不會像從前那般恭敬。
這下不用演戲,崔氏真心哭暈了。
梁桦為母親抱不平,闖進“梁大将軍”的書房。進去的時候氣勢洶洶,出來的時候一臉羞愧,回去就閉門讀書,吃住都留在了國子學。
崔氏吃了這麽大一個虧,見了秦莞冷臉相迎,再也裝不出賢良淑德的模樣。
倒是梁情,還像從前一般知書達理,對秦莞的态度雖不算熱絡,卻也不失禮貌。
轉眼就到了十一月十五日。
冬月半,汴京城中有上香祈福的習俗。貴人們最常去的便是南城的相國寺。
這日,家家戶戶的馬車上皆挂着精美的絡子,随着車身搖搖晃晃,長長的絲絡随風擺動,如美人般風情萬種。
秦莞的馬車經過的時候,小門房揚着嗓門贊道:“彩練姐姐,小的在這邊瞅了許久,就大娘子車上這絡子最好看,往太陽底下一晃還發光呢!”
彩練笑道:“你小子還挺有眼光,這絡子可是清風、明月兩位姐姐親手打出來的,紅繩繞着金線,可不就亮閃閃的嘛!”說着,便扔給他一小串錢,“拿着買個零嘴。”
門房咧開一口小白牙,喜道:“多謝姐姐,多謝大娘子!”
秦莞隔着簾子,露出淺淺的笑。
門房們颠颠地圍上來,牽馬,清路障,殷勤得很。
崔氏、姚氏并梁情、梁愉姐妹兩個共乘一輛馬車。
聽着前面的熱鬧,姚氏故作不屑地撇撇嘴:“一群捧高踩低的東西,早晚收拾了他們!”
崔氏心裏更是嫉妒得不行,聽着她這話,卻又裝出大度的模樣,“世人多趨炎附勢,何況幾個低賤的門房?”
梁愉鼓了鼓臉,小聲說:“其實……我也覺得大伯母車上的絡子好看,方才出門時順口問了一句,清風姐姐還挑了個好的塞給我。”
姚氏一聽,登時甩了她一帕子,“沒見過世面的東西!我是短了你吃還是短了你喝,人家一個破爛絡子就把你收買了?”
梁愉吓了一跳,縮着身子直往旁邊躲。
崔氏擋在她前面,随口說了兩句好話。
姚氏氣得不行,拉着崔氏的手訴苦。
梁愉悄悄地挪了挪身子,和梁情坐到一起。
梁情湊到她耳邊,用極低的聲音說:“我和妹妹想法一樣。”
說完還把随身的荷包扯開一個小口,露出裏面金紅色的一角,俨然是“聽松院出品”的紅絲絡。
梁愉既驚且喜,櫻桃似的小嘴攏成圓形。
梁情“噓”了聲,姐妹兩個頭挨着頭,悄悄地說起了小話。
***
馬車辘辘前行,從金梁橋街拐上西大街,過州橋到汴河大街,再走上百餘步便看到了相國寺的南大門。
這還是秦莞重生後第一次到相國寺。
昨晚她一直沒睡安穩,反反複複夢到死前的場景,直到後半夜,半夢半醒間,感覺有人在她身邊,喂她喝水,哄她入睡。
低沉的聲音,溫柔的拍撫,讓她無比安心,秦莞這才安睡了片刻。
馬車在寺外停下,秦莞下了車,望着相國寺的大門,深深地吸了口氣。
這是她上一世身殒的地方,她一直有意回避,直到此時避無可避。她很清楚,要想找到真相,勢必要回到這裏。
伴着晨鐘之聲,秦莞踏入寺門。
冬日清晨,鐘身附着薄薄的霜雪,用木槌重重撞擊,聲音愈加清越,仿佛能滌蕩心靈。
寺中遍植松柏,空氣中飄蕩着淡淡松香。
梁家來得早,前一晚掉落的松針還未掃淨,秦莞就這樣踩着晨霜與松針,一步步走向大雄寶殿。
佛祖法相莊嚴,秦莞跪于蒲團之上,誠心叩拜。三拜之後,紛亂的心漸漸平靜下來。
之後便是同主持見禮、捐贈香油錢,這些都有崔氏處理。秦莞打了聲招呼便帶着自家丫鬟去了為定遠侯府備下的偏殿。
是的,就是前一世她死去的地方。
方才她特意問了小沙彌,對方說定遠侯府的人還沒來。秦莞推開殿門,意外地發現裏面有人。
對方顯然也很驚訝,慌亂地站起身,“大姐姐,你怎麽來了?不,我是說,姐姐來得好早。”
“你不是比我更早嗎?”秦莞往殿內看了一圈,視線落在秦薇臉上。
秦薇很快恢複了鎮定,說:“今日三嬸要請汴京府尹家的大娘子在此處小聚,母親讓我提前過來布置一番。”
這話說得沒毛病。只是,從秦薇嘴裏說出來有些奇怪。
秦莞盯着她看了好一會兒,才道:“三嬸何時同宋家大娘子有了交情?”
秦薇眨了眨眼,道:“大姐姐竟然不知道嗎?三嬸有意同宋家做親事。”
“做親事?”秦莞一愣。
秦薇掩着嘴笑笑,“看來大姐姐确實不知道——三嬸瞧中了姐姐的好友,宋小娘子,想着說給二哥哥,前些日子已經托人探了宋家的口風,今日便是讓人家相看相看咱家的郎君。”
秦莞驚呆了,二哥哥和宋丹青?
宋家同意了?二哥哥也不反對?
總覺得哪裏有些不對的樣子。
她也沒心思去想秦薇出現在這裏是不是有其他意思,滿腦子都是宋丹青和秦修。
秦薇說是收拾好了,要去外面迎迎自家人,并邀請秦莞一道去。
秦莞借口起得早,身子困乏,想在殿裏等着。
秦薇關心了一番,便獨自出了殿門。
秦莞特意瞅了眼她的腳,還有她走路的樣子,和夢中的身形步調并不相似。
秦莞定了定神兒,默默打量着這間偏殿。
迎門的佛龛,牆邊的桌案,青石板上的蓮花印,檻邊的固門磚,還有與後殿相隔的層層幢幡,一切都和“五年後”沒什麽區別。
彩練興致勃勃地湊到秦莞跟前,問:“姑娘,宋娘子真要嫁給二郎君嗎?這樣的大好事,怎麽她也沒給姑娘透個口風?”
“這種事,你叫她一個姑娘家如何開口?”秦莞收回心思,勉強笑了一下。
她突然想起來,宋丹青也許想說來着,那次她下帖子邀她去宋府小聚,秦莞剛好染了風寒,怕過了病氣給她,就沒去。之後又遇上大大小小的事,便一直拖到了現在。
秦莞想了想,道:“我現在就去找宋姐姐問問。”她總覺得這樁親事有些奇怪,宋丹青什麽時候瞧上了二哥哥?
正要起身,只聽“哐當”一聲,殿門被人撞開,一個蓬頭垢面的人跌跌撞撞地撲到秦莞身前。
彩練吓了一跳,一把扯下門闩就要去打,“哪裏來的瘋子?也敢招惹我家大娘子!”
“是我,是我!”那人跪縮在地上,慌慌張張地擡起臉,用髒兮兮的手指拔開蓬亂的頭發,露出那張青青腫腫的臉。
盡管慘不忍睹,秦莞還是從那熟悉的眉眼間認了出來——竟然是飛雲。
彩練也驚呆了,不由驚呼:“你不是去嫁人了嗎,怎麽混成了這副模樣?!”
這話如一把尖刀刺入飛雲心口,若放在從前她必然會不留情面地譏諷回去,然而眼下她早已沒了那分傲氣。
她是來求秦莞的,求秦莞救她一命。
從飛雲哭哭涕涕的講述中,秦莞才知道了事情的經過。
蕭家原是京城郊外的佃戶,因着蕭氏的關系才雞犬升天,買了百畝坡地,種上桃、梨、山楂等果樹。
飛雲嫁的是蕭氏的侄子,蕭家三郎。這人個頭不高,生得賊眉鼠眼,最初相看的時候飛雲就被騙了,蕭家讓她看的根本不是真的蕭三郎。
若只是長相差也就算了,蕭三郎脾性還不好,動轍對飛雲拳打腳踢。成親第二日就讓她下地幹活。
蕭家另外兩個兒媳原本還做些活計,如今有了飛雲,愣是把所有的活都推給了她。然而,飛雲跟在秦莞身邊是當姑娘一樣嬌養的,哪裏會做那些?
樹苗打理不好,蕭三郎當場便是棍棒伺候;飯不會做,婆婆抄起燒火棍就是一頓狠抽;打掃庭院、劈柴挑水稍稍慢上一些,又是一頓毒打。
将将過了十餘日,飛雲便熬不住了,哭着喊着要跟蕭三郎和離,要回娘家。
誰知,蕭三郎突然拿出一份身契,上面清清楚楚地寫着飛雲的名字,還印着汴京府的大印。原來,蕭氏當初燒的那份身契是假的,是故意做給飛雲看的。
到了這般田地,蕭三郎索性把話說了個明白。
蕭家就是故意要折磨飛雲,讓她沒有活路,只能替蕭氏辦事——他們全家所做的一切,都是得了蕭氏的吩咐。
秦莞聽過,久久不能言語。
她之前叫人盯着飛雲,主要是調查她和蕭氏私下裏的接觸,并沒有日日守着她。報信的人說飛雲過得不大好,秦莞怎麽也想不到所謂的“不好”竟是這樣。
彩練心裏也不大好受,但還是硬着心腸說:“路是你自己走出來的,如今到這步田地,怨不得姑娘。”
“是是,奴婢不敢怨,也沒臉怨。”飛雲嗚嗚地哭着,表情語氣卑微到極點。
短短一個多月,這個曾經驕傲靈巧的大丫鬟便削光了渾身的鋒芒。
秦莞輕嘆一聲,冷靜地問:“你是自己逃出來的,還是蕭家放你出來的?”
飛雲聞言,身體明顯一僵。
不等她開口,秦莞便嚴厲地說:“飛雲,這是你最後的機會,我想聽實話。”
飛雲沉默了片刻,咬牙道:“奴婢不敢瞞姑娘,這次奴婢明面上是趁蕭家柴房起火逃出來的,卻又覺得蹊跷。”
這是飛雲一路走來,靜靜地琢磨出來的。
首先,蕭家那火起得蹊跷,家裏除了她只有老二媳婦,那火就莫名其妙燒起來了。
其次,老二媳婦平日裏最是冷漠,不知怎麽的就發善心給她打開了門鎖。
最後,蕭家把她的嫁妝都搶了去,獨獨留下一串相思豆做成的念珠。這是當初韓瓊從宮裏得來的,給了她和秦莞一人一串。
問題就出在這串念珠上——到蕭家之前,蕭氏曾拿着一串紅念珠讓她交給秦莞,當初飛雲自知心中有愧,沒臉見秦莞,便沒應。
所以,飛雲想着也許是蕭氏故意放她出來,讓她來找秦莞。
“盡管如此,你還是來了。”彩練冷冷地說。
飛雲揚着臉,淚珠子啪嗒啪嗒往下掉,“姑娘,我實在沒法子了,只有姑娘您能救我了!”
“別叫姑娘,你有什麽臉?如今我家姑娘手裏已沒了你的身契,又嫁進了梁家,管不了你的破事!”彩練沒好氣地罵道。
“姑娘……”飛雲縮着身子,只用那又紅腫的眼睛巴巴地瞧着秦莞。
秦莞看着她手上那串紅念珠,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母親。當年母親把她和飛雲叫到跟前,将兩串念珠分給她們,說:“要做一輩子的姐妹。”
秦莞捏了捏手中的帕子,道:“我可以幫你,但是有一個條件。”
飛雲眼中迸出巨大的驚喜,忙道:“姑娘您說,赴湯蹈火,奴婢——”
“不用赴湯蹈火,你只需告訴我蕭氏交待你做的事,無論是已經做過還是尚未辦成的,我要知道全部。”
飛雲咬咬牙,“好,奴婢說。”
蕭氏除了讓她偷銅鏡,還交待她拿些韓氏留下的其他東西,尤其是帶着機關,便于收納紙張布帛的。
她嫁入蕭家之後,蕭三郎也時不時套她的話,詢問她秦莞的飲食起居,還打探秦莞身邊那些小丫鬟們的個性喜好,顯然不安好心。
蕭三郎有一次喝醉了酒,還說如果飛雲死了,蕭氏有的是辦法把這件事栽在秦莞頭上,用來離間秦莞和錢嬷嬷。
錢嬷嬷是飛雲的娘,替秦莞管着外面的莊子和鋪面,可以說是秦莞手裏最得力的人,若能策反了她如同斷去秦莞一臂。
飛雲這才知道蕭氏的毒計,也知道了她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讓她活。她這才鼓起勇氣,拼上一死也要逃出來。
彩練氣得直跺腳,“蕭氏,這個毒婦!早知道她是個爛人,偏你拿她當救世的菩薩,活該!”
秦莞也笑自己蠢,看來蕭氏從前的善意多半是裝出來的。
蕭氏不僅騙了秦莞,還騙了她的母親。
倘若不是韓瓊當年對蕭氏百般信任,秦莞也不會那麽輕易就相信她。
晨鐘響過三次,相國寺內漸漸熱鬧起來。
跑腿的小沙彌傳話,說是定遠侯府的馬車到了。
秦莞不想在這裏撞見蕭氏,于是便讓飛雲披上大氅,帶着她匆匆離開偏殿。
她讓彩練雇了一頂小轎,打算先把飛雲送到一方居,再讓錢嬷嬷來領她回家。
彩練心裏憋着氣,憤憤道:“姑娘怎麽就知道她說的是真的?萬一是她和蕭氏聯合起來坑咱們呢?”
秦莞平靜道:“真真假假又有什麽關系?”
左右她知道了蕭氏不安好心,飛雲也已經自食惡果,剩下的就各憑手段了。
有一件事她覺得很奇怪,蕭氏為什麽要讓飛雲給她那串相思豆念珠?
秦莞坐在馬車上,反反複複琢磨着前世今生經歷的樁樁件件,總覺得有什麽重要的東西被她忽略了。
作者有話要說: 吶~一更啦!
二更盡量在18:00左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