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衆人從榮安堂回來,又折回了孔氏的海棠院,孔氏對于要把這個家交給蕭瑾璃也是多有不放心,只千叮萬囑道:“平常家裏頭也沒什麽大事,你若是打不定主意,就去問你哥哥,橫豎還有他這麽一個大活人呢。”
蕭瑾璃這時候倒也懂事了起來,只擰眉道:“哥哥看書還來不及呢,哪裏有空顧這些,太太放心,我自然留心着,多的不敢說,就這兩個月還是能熬過去的。”
蕭謹言見蕭瑾璃一副鄭重其事的模樣,心裏終究也放了些心下來,只笑着道:“你放心當你這個家,實在不行還有大姐姐呢,皇上可是下了旨意讓她留京養胎的,你若是真的有不懂的地方,只管坐車去請教大姐姐去。”
蕭瑾璃只撇嘴道:“大姐姐在京城那是為了養胎的,虧你還給我想這種辦法出來,她又是一個火急火燎的脾氣,萬一要往家裏跑,可就不好了,依我看,萬事求穩,安安心心的度過這兩個月才好呢!”
孔氏難得見蕭瑾璃如此一本正經的時候,頓時也安慰了幾分,只一個勁點頭道:“說的是呢,千萬別驚動了你姐姐養胎,至于你二叔家,反正國公府也是他自己家,算不得是來做客的,也就一切從簡吧,若是他們來的比我們早了,那就等我們回來了,在給他們接風也不遲。”
蕭瑾璃只點了點頭,一時間已到了巳時初刻,孔氏便領着蕭瑾璃一起到外院的回事處去見管事媳婦們了。蕭謹言見孔氏要離去,只忙急着開口道:“太太能把阿秀借我用一天嗎?”
孔氏只擰了擰眉頭,轉身問:“怎麽了?文瀾院的丫鬟還不夠用嗎?還要到我的房裏來借?”
蕭謹言便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道:“是小郡王想見見阿秀,上回提出讓小郡王回京的主意,還是阿秀提醒的我,在皇上面前我已經白擔了這個好處,總不能在小郡王面前還白擔着吧?”
孔氏聞言,只無奈搖了搖頭道:“你這家夥,越大越發不懂的避嫌了,我把阿秀從你的房裏弄出來是為了什麽,你到底懂不懂?”
若說一開始蕭謹言還有點不理解,可這一段時間下來,他也已經明白的差不多了,孔氏是想親自調粉教好了阿秀,好讓她以後進他房裏服侍的,但是話雖這麽說,這整日裏只能瞧上一兩眼,不能在懷裏摟摟抱抱的滋味,還是很難熬的。蕭謹言一面一本正經道:“我自然知道太太的一片苦心,只是我在小郡王面前已經答應了要讓阿秀過去,這若是不去了,豈不是失禮?”
孔氏見蕭謹言諸多借口,也只能無奈的答應了,只嘆着氣轉身吩咐道:“春桃,你去叫阿秀,讓她今兒跟着世子爺出去一趟,記得讓她穿好看一些,別丢了國公府的人。”
春桃脆生生應了,擡起頭就瞧見蕭謹言那張俊美容顏正帶着笑看自己,春桃只當沒看見,淡然的轉過身,就出去了。
阿秀這會兒正在茶房裏頭看着小丫鬟燒熱水,見春桃過來找她,以為太太有事找她。春桃說明了來意,阿秀才明白過來,便只先回了房換了一身衣服。既是要出門,倒是不拘只穿着國公府丫鬟的衣服,阿秀便從箱子裏頭拿了一套蘭嫣送她的藕荷色衣裙,外頭穿上前幾日太太賞的蔥綠色貉子毛小襖,倒是相配的很。
阿秀穿好了衣服,理了理頭發,難得在發鬏上紮了兩根五彩絲帶,瞧着拾掇的差不多了,這才往前面去。蕭謹言這時候已經在正方門口等她。外頭陽光明媚的,蕭謹言穿着一件銀白色的狐裘大氅,輕裘緩帶的站在陽光底下,整個人都流光溢彩了起來。阿秀只站在抄手游廊底下看見蕭謹言,忍不住就翹起了嘴角。
蕭謹言轉身,正巧就看見阿秀站在遠處,十來歲的身子雖說沒長開,但也細細長長的看着很窈窕,一張白皙紅潤的笑臉在日光下更顯得光彩照人,蕭謹言看着看着,就想起了前世蕭謹言第一次見阿秀的模樣。穿着外院小丫鬟的粗布衣服,從井口打一桶水上來,若不是那日他去的晚了一些,就不會抄小路走那邊的院子,更不會瞧見阿秀吃力的拎着一桶水,小臉漲的通紅的模樣。雖是那樣狼狽的阿秀,在那種時候卻還是沒能掩蓋住她的美貌來,蕭謹言只是一眼就已經牢牢地鎖住了目光。
阿秀走到蕭謹言跟前,蕭謹言只上下打量了阿秀一眼,眸中帶着暖暖的光澤,卻并沒有說什麽,只轉過身子,讓阿秀跟在他的身後,兩個人一前一後的走着。
Advertisement
“上回你跟我提起的小王爺的事情,後來老爺跟皇上提起了,皇上還親自褒獎了我,不過小王爺知道是你的功勞,只讓我邀了你去他家做客,。”
阿秀跟在後頭聽着,見蕭謹言這麽說,只忙不疊道:“小王爺也太擡舉奴婢了,做客奴婢可當不起,奴婢還是陪着爺一起去應約吧。”
蕭謹言轉身看了阿秀一眼,只笑道:“也不是什麽約,不過就是去瞧一瞧,他的身子還沒痊愈,所以皇上只讓他留京修養,我算是過去探個病吧,順便也帶你出去玩玩。”蕭謹言說到這裏,只頓了頓,繼續道:“我說好了開春了要帶你出去踏青的,但是太太們出門這麽長時間,這中間我可不能把你随意帶出去,不然的話,要是被老爺知道了,可就有罪受了。”
阿秀抿着唇瓣笑了起來,沒想到蕭謹言還記着這事情,便只笑着道:“世子爺如今用功功課,等世子爺高中了舉人,老爺一定不會罰世子爺的。”
蕭謹言聽阿秀這麽一說,頓時也有點腦子發脹,只擰眉道:“聽你這麽一說,這大好的時光更應該留在家裏頭念書才是了。”
阿秀見聞,只忍不住就急了,張着嘴巴想要說不是,才擡起頭就看見蕭謹言那戲谑的眼神,便知道自己又上當了,只撇了撇嘴道:“世子爺若是不想帶奴婢出去,那奴婢就不出去了。”
蕭謹言越發喜愛阿秀現在的樣子,不像前世那樣萬般乖順,偶爾耍一些小脾氣,更是自然靈動,只忍不住轉過身子,伸手在她的鼻尖上點了一下道:“我不帶你出去,帶誰出去,你這個越發會使壞的小丫頭。”
卻說太後娘娘殡天之後,禮部的那些人一味懼怕安國公府的勢力,居然并沒有任敢提議将恒郡王周顯從紫盧寺接回京城,直到阿秀提起了此事,蕭謹言才向許國公爺提了出來。許國公爺昔年和恒親王也是故交,所以在皇上面前提起了這件事情,繼而群臣附議,皇帝本就不是那種不顧念手足之情的人,況且子侄輩中,他又向來疼愛周顯,皇後娘娘更不用說了,本就是周顯的親姨母,這樣一來,皇上當天就命人講周顯接回了宮中。
誰知周顯在紫盧寺的時候,并沒有好好将養,病情反複,回宮的時候曾一度高燒昏睡,皇上得知之後,更是怒斥了禮部那些人,指責他們要讓他做不仁不義之君。幸好老杜太醫把得一手好脈搏,又道出前幾日杜少爺曾去紫盧寺為小王爺看過診,雖然小王爺的病看似來勢洶洶,卻并不危及性命,皇上聽了杜太醫一席話,才算是稍緩了震怒,所以周顯一直在宮裏住了十幾天,直到身子骨基本上痊愈,皇上和皇後才放了他出宮回府。
“那現在小王爺的病已經好了嗎?”阿秀聽蕭謹言說起周顯的這些遭遇,眼中無不透着幾分同情。雖說做丫鬟的命苦,可像小王爺這樣的人,年紀小小就無父無母,雖然生在富貴之門,又有什麽用,還不是受盡了苦楚,阿秀想着,眼眶就忍不住紅了起來。
蕭謹言見她那副模樣,心裏又有些不受用了,怎麽阿秀說起小王爺的事情,這麽上心也就算了,還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她對自己好像從來都沒有這樣過呢!
“他的病早好了,你也不想想,皇帝是他的親叔父,請了十幾個太醫圍着他看病,他能不好嗎?”蕭謹言故意帶着幾分挖苦道。
阿秀便道:“那也是因為他病了才這樣的,人若是一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的,那才是最好的。”阿秀說着,只閉上眼睛,按了按胸口,她的胸口挂着除夕夜蕭謹言送他的那一枚銅錢,她堅信這枚銅錢會給她帶來好運,可以消災祛病,永保平安。
蕭謹言看着阿秀閉上眼的模樣,長長的睫毛不住的翕動着,像一只振翅欲飛的蝴蝶一樣,蕭謹言只低下頭,悄悄的湊過去,在她臉頰上啜了一口。
阿秀一下子睜開了眼睛,蕭謹言便立馬換上一副一本正的表情,時不時清一清嗓子掩飾幾分尴尬。
恒王府離安國公府并不遠,不過就只隔着三個街道,大雍皇城的建制就是如此,西北角上都住着公卿侯門,大家聯絡起感情也方便。這一代除了恒王府,還有明慧長公主府、恭王府、安福侯府等好幾戶人家。當年恒王出征,骁勇善戰,先帝對恒王很是器重,誰奈何先帝病危之時,恒王尚在邊關,大敵當前,若是不抵禦鞑子,只怕當時大雍又要有大禍患,等邊關一站告捷的時候,先帝也已經駕崩了,當時的徐貴妃把持後宮,便夥同安國公等人,将現在的皇帝推上了皇位,雖說也有先帝遺诏,但畢竟在那樣的情況下,還有許多大臣對這個結果保持異議。誰知恒王回京之後,并沒有任何一絲不悅,主動放棄兵權,只想做一個閑散王爺。
那時候恰逢恒王妃有孕,皇帝便答應了他的要求,恒王妃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卻沒想到愣是遭遇了難産,在努力了三天三夜之後,生下周顯撒手人寰。恒王從此可以說是一蹶不振。直到後來南方起了戰事,東南叛軍企圖揮師北上,恒王爺才再次出山主持大局,兩年功夫将叛軍殺至嶺南,剩餘叛軍在南海邊投河而死。在剿匪的過程中,恒王爺納了錢塘總兵明遠淮的庶女明若玉為側妃,就是陸媽媽口中的明姨娘。聽說當時在路上曾生過一個小郡主,只可惜叛軍來的時候,不小心給弄丢了,從此尋尋覓覓了整整十年,再沒找到那個可憐的孩子。當然這些事情,外人是不知道的,也就只有恒王府家裏頭幾個老奴才知道。
恒王爺死後,恒王府就越發落敗了,只留下周顯這一顆獨苗,原本是寄予厚望的,但最後還被太後娘娘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弄得賭氣去當了和尚,周顯的外公永昌侯為了此時氣的差一點起不來床。
馬車在青石板的地面上骨碌碌前行,蕭謹言稍微向阿秀講了一下周顯的遭遇,其實這些阿秀前世都知道,但都是道聽途說而知,如今聽蕭謹言親口說出來,更覺得這中間殘酷的讓人嘆息。
不多時,馬車就到了恒王府的左角門口,看門的小厮不過十二三歲的樣子,瞧見了蕭謹言的車,只急忙就迎了上來,笑道:“我們家爺一早就惦記着世子爺要過來,讓奴才起個大早在門口候着。”
阿秀跟着蕭謹言下車,才瞧見這小厮原是在廟裏服侍周顯的小和尚,如今也跟着還俗了,頭上便帶着一頂西瓜皮氈帽,所以方才一下子沒看出來。阿秀便想起了初一來了,只擡起頭問蕭謹言:“爺,這兩天我沒在府上瞧見初一,她是不是還在服侍小王爺。”
那小厮便笑着道:“姑娘放心,初一姑娘在裏頭呢,我們府上原來的奴才都遣了出去,如今光家生子不過就是十來戶的人家,都在莊子上幹活,這兩日我奶奶才走訪了幾個莊子,讓各家各戶夠了年紀的小姑娘都進府來,到時候讓小王爺好好甄選一番。”
阿秀只一邊跟着蕭謹言往裏頭走,一邊道:“小王爺身子不好,這種事情還是不要勞動他的好,讓你們管事媽媽做主就好了。”
恒王府是親王府,規制破大,比國公府還要大上幾分,國公府裏頭便是進了院子,若是路遠都有車接送,可這恒王府裏頭卻連一輛車也沒有,阿秀心道,這大抵是因為人手不夠的緣故。果然又走了一小會兒,到了一處小院,進門就是長長的抄手游廊,游廊上頭的紅漆都掉了色,看上去很是落魄,上頭連半只會叫的鳥兒也沒挂上。
阿秀看着就覺得有些嘆息,同樣年紀的人,蕭謹言活得這樣滋潤,周顯卻這般清苦。
“世子爺,我記得文瀾院裏頭有一對八哥,您常說它們吵着你念書都不安生,不如送了給小王爺吧,你瞧這裏頭靜悄悄的,哪裏像個人住的地方。”
蕭謹言看了阿秀一眼,雖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但還是假裝生氣道:“我倒不知道,原來阿秀你也有這麽個敗家的毛病?”
阿秀便低下頭,略略撅起嘴,模樣調皮可愛。正說着,三人已經來了正廳門口,那小厮在外頭通傳了一聲,就瞧見門簾子一閃,初一挽了簾子從裏頭探出頭來,見了蕭謹言和阿秀,只急忙上前将兩人引了進去。
阿秀才進門,就瞧見周顯正從裏屋出來,身上穿着月白色銀絲暗紋團花長袍,外頭披着一件同色的大氅,頭上戴着氈帽,雖然看上去還是一如既往的清瘦,但神色已經瞧出有了幾分精神。見蕭謹言進來,急忙就請了他入座,阿秀和初一同去茶房沏茶,兩人在路上邊走就邊聊了起來。
“怎麽還只有你一個人在身邊服侍,府上沒有其他丫鬟嗎?”阿秀只随口問道。
“這個我也不清楚,我和阿福先被送了回來,小王爺在宮裏頭住了十來天,聽說皇後娘娘賞了好些個宮女姐姐給小王爺,可小王爺愣是一個沒要,說自己習慣了一個人。”初一只皺着眉頭繼續道:“我平常也不做什麽,就是熬個藥,沏個茶什麽的,其他的都是阿福服侍的。”
阿秀聽初一這麽說,只擰着眉道:“這可不行,你得學着服侍了。”阿秀看着初一,只鄭重其事道:“你是想留在小王爺身邊呢?還是跟着世子爺回國公府?”
初一見阿秀這麽問她,頓時就有些疑問了,只睜大了眼睛問道:“我還可以不回國公府嗎?”
阿秀看了一眼如今這恒王府的光景,只想了想道:“如今這兒連幾個像樣服侍的人也沒有,世子爺肯定是想讓你留下來服侍小王爺的,你服侍的日子長了,小王爺必定就離不開你了,到時候只怕世子爺會把你劉在小王爺身邊也說不定了。”富家公子之間送幾個丫鬟使喚,這也并不是什麽大事,更何況恒王府如今是這個光景,蕭謹言不可能不出一點力的。
初一只想了想,默默點了點頭道:“那……那我就先不回去了,我瞧着小王爺身子還沒全好,這早中晚三趟藥還是得有人關照着點。”
兩人說着,只洗過了茶壺茶杯,泡了一壺好茶送進去。
蕭謹言在廳中做了片刻,只開口問周顯道:“皇上有沒有說,等從東郊回來,讓你去哪邊應卯?”
周顯見蕭謹言這焦急的模樣,反倒笑了起來:“皇上倒是提過,可是我沒應,太後娘娘才剛死,安國公那邊的勢力不容小觑,皇上這個時候讓我回去,有些操之過急了。”
原來皇帝雖然是太後娘娘的親子,卻也痛恨安國公打着老國舅爺的名號,在朝中結黨營私,奈何太後娘娘一直健在,所以皇帝也沒有辦法,如今太後娘娘死了,也确實給皇上提供了這麽一個時機。
蕭謹言急得卻不是這件事情,前一陣子去豫王府的時候,他曾向豫王妃談起了今年淮水要鬧洪災的事情,可在宮裏頭見了豫王幾次,很明顯豫王妃并沒有把這事情告訴豫王。蕭謹言想起再過兩三個月,洪水來襲,生靈塗炭,心裏就說不出的焦急,想着這時候若是有人能去翻了工部的賬目,看出一點這修河造堤出入來,也可以引起警覺。可這事情背後定然是牽扯甚多,不能莽撞行事,唯一的辦法是要找一個皇帝信得過的人,去把這事情說出來才行。
而周顯這三年不曾參與過任何政務,正是清清白白,若這事情讓他查出來,皇帝不可能懷疑他任何一點居心,必然會一查到底。蕭謹言這幾天蒙在房裏讀史書,其實也是在想辦法。
“我本也有意報效朝廷,奈何我父親非要讓我考上了舉人,才肯為我上書求一官半職,如今也只能在家裏溫書幹着急,這幾日我翻了郦道元的《水經注》,倒是發現河道水系之事很有意思,心裏頭還想着,若是能出仕,不如去工部當兩年堂官,多看看那裏的存書。”
這時候阿秀和初一送了茶盞進來,阿秀将茶盞送至兩人手中,周顯接過阿秀手中的茶盞,低頭看着眼前這秀美靈動的小姑娘,心裏總是浮起一絲想要親近之意,可她畢竟是蕭謹言的丫鬟,若是真的說了出來,反倒顯得自己失禮了。
周顯便低下頭,抿了一口茶,緩緩道:“去年大雪一直下到了早春,按着大雍的年記,今年恰巧是三年一澇的年份,我前些天在宮裏的時候跟皇上提過這事情,皇上說去年光花在治水上的銀子就有兩千萬兩,為得就是能保今年的平安。”
阿秀聞言,心裏頭卻砰砰跳了起來,只忍不住開口道:“這麽多銀子都花在了刀刃上了嗎?若是到時候該沖毀的田還是沖毀了,該死的人還是死了,那這些銀子豈不是打水漂了?”
蕭謹言這時候也暗暗一驚,只擡起頭來看了阿秀一眼,阿秀只慌忙低下頭,福了福身子道:“奴婢失禮了,奴婢只是害怕、害怕發大水而已。”
周顯忍不住擡起頭看了一眼垂眸順耳侍立在一旁的阿秀,又轉過頭看着蕭謹言,忽然覺得也許這其中并不只是巧合,只沉吟了片刻,擡起頭道:“既然如此,那一會兒我進宮去見一見皇上。”
蕭謹言和阿秀的臉上無疑都露出了笑容,周顯只垂眸飲茶,并沒漏掉兩人同步的神色。阿秀只高高興興的上前為周顯添了一杯茶,一時間外頭有丫鬟來回話,說是明姨娘已經吩咐廚房的人備好了午膳,小王爺這裏可以開席了。初一便熟門熟路的出去,領了那幾個婆子從一旁的小門進去,把午膳安置在了右次間裏頭。和大廳裏隔着一道簾子,很是清靜。
阿秀心頭一閃,原來王府還有其他人。不過想想也是,當王爺公爺的,誰沒個三妻四妾的,恒王妃雖然去世了,王府裏頭還有幾個寡居的姨娘,也是常事。
蕭謹言聽說周顯要進宮,早已喜上眉梢,只笑着道:“你也不用特意在皇上面前說什麽,只說你想去工部歷練歷練,準他讓你查看工部的一些資料典籍,估計也就夠了。”記得前世事發之後,工部的賬本就查出了很大的問題,那些人膽大包天,本以為萬無一失,出了事情之後,也只沒了推脫。而這一世,只要趁着太後出殡這一段日子,把工部賬冊上的證據找出來,到時候那些大臣都在東郊送葬,也顧不上京城裏的事情,況且那些人從不把周顯放在眼裏,比起豫王親自去工部查賬,目标更小一些。
周顯已從蕭謹言的目光中看出了笑意,只低眉道:“都說你自從去年落水之後就轉了性子,還當真是這樣,以前你從不喜歡這些仕途經濟上的事情,我和孔文拉着你聊兩句,也會被你數落上了半天,如今倒是整個都變了。”周顯說完,只挑眉看了蕭謹言一眼,問他:“佛家有涅磐重生一說,不知你是否相信?或許去年你落水之災,不過就是一場劫渡,讓你能涅磐重生。”
蕭謹言聞言,心下已是微微驚訝,這小王爺過了三年吃齋念佛的日子,當真還有些得道高僧的感覺了,怎麽就能說的這麽準呢?蕭謹言一下子就尴尬了起來,只笑着道:“照你這麽說,人生一次病、受一次災,都可以叫做劫渡了?”
周顯見他有意避過這個話題,也只微微一笑,兩人揭過了這幾句。阿秀站在一旁,倒是心跳的厲害,再擡起頭看蕭謹言的時候,心裏越發就緊張了起來。難道小王爺說的是真的?阿秀仔細回想這一世重遇蕭謹言之後的點點滴滴,越發覺得蕭謹言比起前世對自己更是異常體貼,若不是因為前世的緣分,今生為何一見面,蕭謹言便就看上了自己,這委實也有些說不過去。阿秀抓着紅漆茶盤的手指微微有些發白,瞧見薰籠上茶壺裏頭的水少了,只慌忙的端着茶盤,福身出去添茶去了。
外頭正是冬日裏最暖和的陽光,幾個粗使婆子提着食盒往這邊送午膳過來,阿秀擡起頭,瞧見那垂花門外,站着一個身形瘦削卻容貌清麗的女子,她穿着一身素色衣衫,烏黑的發髻上帶着雪白的珍珠釵,一雙眸子剪剪含憂,就像是望不盡眼前的悲傷一般。阿秀一下子被她的樣子吸引了注意,鬼使神差一樣放下手中的茶盤,提着裙子走到垂花門口,擡頭看着那女子。
那女子有着片刻的愣怔,再清醒時已經瞧見了阿秀站在跟前,只稍稍愣了愣,見跟前站着這麽一個嬌俏可人的小姑娘,臉上便擠出一絲笑來,只問道:“你是許國公家的小丫鬟嗎?”
阿秀也不知為何,原本遠遠看看着的時候,瞧着她有些冷淡,可如今聽了她柔和的聲音之後,便覺得她是再溫婉不過的一個人,只笑着道:“奴婢是世子爺跟前的丫鬟,不知夫人怎麽稱呼。”這個年紀的人,多半是恒王爺的妾氏,但若是貿然開口就喊了人姨娘也是不敬的,恭恭敬敬的喊一聲夫人,最有禮數。
明姨娘眉梢帶着點點的笑意,見阿秀如此乖巧懂事,只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臉頰,心裏頭卻想道:若是自己的閨女沒有丢了,這會兒子估摸着也有這麽大了。明姨娘想到這些,心口就隐隐痛了起來,只忍不住偏頭掩着嘴咳了幾聲,見阿秀正關切的看着她,這才開口道:“你進去吧,我是久病孀居之人,不便進去,若是你家世子爺有空,請他多來瞧一瞧小王爺,年輕人之間要多走動走動才好呢。”
明姨娘說着,只轉身離去,身後連半個丫鬟也沒有跟着。阿秀福了福身子送她離去,一路上看着她那孤寂的背影,忽然生出了幾分親近之心。恒王府如今沒落了,她一個女人還能一心一意的守在這裏,想必也是對這裏有真感情的。阿秀想起自己的前世,雖然一樣是做姨娘的,不指望着世子爺心裏頭只有自己一個人,只盼着能長長久久的能在世子爺身邊呆着就好,即便只是做個使喚丫頭,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阿秀端着茶水回去的時候,次間已經上了一桌的菜肴,蕭謹言略略用了幾口,只誇贊道:“竟然還是三年前的口味,你們王府的廚子倒是沒有換?”
周顯便低下頭,眉梢略帶着點笑道:“明姨娘說別的人走了都好請,若是這廚子走了,以後再想吃這個口味的菜就難了,所以家裏頭的下人都打發全了,唯獨廚房的幾個廚子都還留着。”
“明姨娘的身子好些了?”
“好些了,這種病就是這樣,天氣一冷就犯病,這幾日太陽出來了,日頭底下走動走動,就好了很多,也怪我太執拗,把她一個人留在家裏,這宅子又大又陰的,也不适合養病。”
一般侯門府邸的宅院,三五年就要重新粉刷一遍,恒王府沒什麽人住,這一步自然就省了,久而久之這宅院就看上去老舊得很。周顯說着,只擡起頭道:“我原本打算吩咐了陸總管,把明姨娘住的院子先修一修,如今遇上了太後娘娘孝期,也不能用上紅漆,只能再等一陣子了。”
蕭謹言只笑着道:“這些事情你慢慢來,要撐起這恒王府的門楣可不容易,你如今才回京,也應當先韬光養晦。”
周顯便笑道:“你方才才哄着我去皇上那邊求一個工部的職位來,如今又讓我韬光養晦,我到底是聽你哪一句好呢?”
蕭謹言一時無語,只夾着一筷子菜,放入周顯的碗中道:“多吃些,難為了你家廚子,隔了三年才為你做出這幾道菜來。”
周顯用了兩口,瞧見阿秀正垂眸站在一旁,這房裏本就沒別人,周顯便開口道:“阿秀,你過來坐下一起吃吧。”
阿秀正在想那方才遇見的明姨娘,一時間有些走神,冷不丁聽周顯這麽喊她,只慌忙就回過神來,一時不知如何應答。蕭謹言索性就伸手将阿秀一把拉住了,往身邊的位置上一按,并沒有半點要避嫌的樣子,只伸手摟着阿秀的腰肢,恨不得輕浮的蹭上她的臉頰去。
周顯早就知道蕭謹言對着丫鬟很不一般,如今見他這副樣子,早已經心知肚明了起來,心裏暗暗笑道:才誇他終于懂了些仕途經濟裏頭的道理,怎麽還是跟以前一樣,看見稍微出挑些的姑娘,便輕浮孟浪了起來。瞧着阿秀的年紀,不過也就是十歲開外,這蕭謹言還真是胡鬧。
蕭謹言見周顯眼神中露出的一絲無奈神色,便知道他又在心裏頭狠狠的鄙視了自己一回,只松開手讓阿秀自己坐着,阿秀想起身為兩人布菜,卻又被蕭謹言給按住了,眉宇中透出一些郁色來。阿秀見蕭謹言這個模樣,知道他有話要說,便只乖乖的坐下來。只聽蕭謹言開口道:“等過幾年,你這小郡王的位置坐穩了,我還有一個不情之請,請你收了阿秀當一個義妹,若是能有辦法讓她沾個郡主的封號那是最好,若是沒辦法,也只能聽天由命了。”蕭謹言想讓阿秀做正室,最難的問題就是阿秀的身份,以她一個國公府丫鬟的身份,便是做一個普通的通房,也已經算是體面的了。
周顯難得見蕭謹言這樣一本正經的求人,倒也佩服起他的用心來了,對這樣一個青澀的小丫鬟如此上心,已經改變了方才他心中對蕭謹言的看法。周顯只低眉想了想,恒王府人丁稀少,他連半個兄弟姐妹也沒有,唯一有的一個妹妹,也不知是死是活。阿秀如此乖巧,到時候若是實在找不到那親妹妹,只讓阿秀替代了她的身份活着,倒是可以幫了蕭謹言這一回,又可以讓明姨娘好好高興一番。周顯想到這裏,微微就有些興奮,只開口問道:“阿秀,你多大了?”
阿秀便小聲道:“奴婢是甲申年冬天生的,今年虛歲十一。”
周顯眉梢的笑意就越大了,竟是同一年生的,周顯只擡頭問蕭謹言道:“既是如此,何不現在就認了,讓她在我們恒王府當幾年的郡主,到時候再風風光光的嫁過去,有何不可?”
兩個半大的男人,居然毫不避諱就在阿秀的跟前談起了這些,阿秀雖然也不只是十歲的孩子,終究還是紅透了半邊臉頰。只聽蕭謹言一本正經的回道:“那怎麽行呢,我還想讓阿秀在身邊多留幾年呢,你少打她的主意,白得了個便宜妹子,還想讓她陪你幾年,可沒這麽好的事情。”
周顯聞言,只哈哈笑了起來,端着熱茶飲了一口道:“好,那這事情,便是你欠了我一個人情,今後可要記得還。”
蕭謹言看看阿秀,不覺就露出了喜色,只笑道:“以後讓阿秀給你生個小外甥玩玩,就夠了吧?”
阿秀這時候是真的坐不住了,你們兩位好歹考慮一下這席上還有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呢,如此露骨的話,如何就能說出來了呢!阿秀瞧了一眼周顯那氈帽下還未長全的頭發,心裏暗暗哀嘆:果然脫離了佛門之地,就六根不淨了。不過不知道為什麽,瞧見周顯這樣哈哈的笑起來,阿秀心裏頭也覺得高興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