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節
【全本精校】《流氓家史》作者:徐皓峰
【內容簡介】:
在國內,流氓的傳統是可是傳承世襲的,尤其是在那四九城裏,達官顯貴們居多,同樣的流氓混子也是層出不窮,爺爺的夜夜是風光一世的老土匪,老頭子更是跟着大BOSS打天下的一代悍匪,到了小兔崽子這一輩确實絕對的纨绔子弟,天一那樣的不入流小子絕對是糟蹋流氓這個神聖的稱號,這部流浪家史就是要帶給你一種全新的認識,并不是每一個混子都可以被叫做流氓的!
關鍵字:流氓家史,全本,世紀末,年的,一日,一個,十歲,小孩,站在,
【一、】
20世紀末年的一日,一個十歲小孩站在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前,嘴裏叼着冰棍,手裏拿着煙,邊吃邊抽。他叫張招考,他爸爸叫張金貴,他爺爺叫張天霸。
在2000年,得了老年呆癡症的爺爺非常肯定地說:“是我殺了宋教仁。”全家人極度恐慌,查了歷史書,發現那時爺爺應該還在賣蘋果或梨。過了一個月,爺爺異常堅定地說:“聞一多是我殺的,你們查了歷史書我也這麽說。”父親只好随聲附和,但建議把“聞一多”三字改成“汪精衛”。爺爺在口頭上殺了他知道的所有歷史名人後,便死去了。死前一閃念,悟到了自己原來是荊柯。
爺爺在他這歲數,中國還沒解放。在解放前,時興打日本,爺爺沒有打過日本,但他經常打人,他就是個打手,人在青幫。打手之前的生涯,是賣水果,每日嚷無數遍:“一塊錢三斤”,再之前,因年代久遠,爺爺又不說,考證不出來,但肯定是個窮人的孩子。
爺爺因為整日數梨,腦子得到鍛煉,一日靈機一動,想明了一個問題:要想活的行,去找黃金榮。黃公館的人還沒把他的名字問清楚,就帶他去打人了。那時候爺爺還不會打人,一個瘦瘦的青年告訴他:“只要你使勁,不管打哪,別人都會疼。”
爺爺成了個打手。那個瘦瘦的青年日後知道,叫杜月笙。
爺爺在上海這地方沒女人喜歡,生活空虛。後來學着黃金榮這位流氓大亨,喜歡上了京劇。有一天就看上了個唱小旦的,跑到後臺與小旦套磁,不料在後臺發現了另一個流氓大亨——張簫林。爺爺沒敢多事,就和一個老旦聊上了天。這個老旦日後就成了奶奶。
奶奶嫁給了爺爺,奶奶是個标準的戲子,每天在家中吊嗓子。爺爺一天到晚在外面出生入死,爺爺是個流氓。上海灘,賭場、馬場、電影廠,他有空就去電影廠,爺爺喜歡女明星。有個跑龍套的女演員經常吃不上飯。當時最貴的小吃是冰激淩,爺爺用一個月打人掙的錢給她買了個冰激淩,希望能夠得逞。女演員邊吃邊流淚:“想不到我也能吃上冰激淩,等我紅了,天天吃冰激淩。”
爺爺聽了一陣心酸,想想自己也是個苦出身,強壓住非份之想,悲傷地走了。後來聽說這個女演員要求進步,四處貼新思想傳單,被特務扔下了黃浦江,從此爺爺就再也不吃冰激淩了。多少年以後,爺爺由于歷史原因需要交待個人歷史,想想當初要是霸占了她,就少了個進步女性,便寫上了“曾對進步事業作出貢獻”。
上海的女明星都要求進步,所以爺爺的明星夢始終沒有實現。他和奶奶多年沒有孩子,對此爺爺深為煩惱。那時的爺爺,已積累了多年的打架經驗,黃金榮把他由打手提升成了殺手,恰巧此時日本人來了,圍住了租界。這一年爺爺已三十六了,正好是96年足球明星馬拉多納的年紀,該換個活法了,他當了漢奸。
但當了漢奸,孩子也沒生下來。那時的國民政府提倡新生活運動,取締了妓女,妓女們就轉行做了舞女,但有個別妓女不會跳舞,失業在家,爺爺去求失業的妓女:“反正閑着也是閑着,幫我生一個吧。”
他求的人多了,大姑,二姑就有了。當把這兩個孩子抱回家時,奶奶尋死尋活,跳了黃浦江,卻怎麽也沉不下去,原來肚子裏已有了東西。八個月以後,父親張金貴降生了。
家裏一下子有了兩個野種,一個正茬,雖然是漢奸,也猛地感到了生活的艱難。此時上海已是“若想活得行,去找杜月笙”了。爺爺去找了。杜月笙對他委以重任,一陣腥風血雨籠罩了上海,一家人的日子漸漸好轉。
“惡人自有惡人磨”是舊社會的規律,那一年,“殺手之王”王亞樵受一群青年志士之托,決心做一件有益于社會的事,拔掉社會毒瘤——杜月笙。杜月笙準備先下手為強,讓爺爺去殺王亞樵。爺爺有生以來第二次思考,結果是,去殺王亞樵無異于自殺。因為,雖然專業技術仲伯之間,但王亞樵常混跡于文化人中,受了熏陶,經常靈感不斷,突發奇想。
為了避免被“奇想”,爺爺逃去了北平,留下了生死不明的杜月笙,後來聽說杜月笙給了王亞樵一筆錢和一個美女,王亞樵就喪失了靈感,最終被一群三流殺手弄死在一個一流賓館裏。
【二、】
當爺爺帶着七口之家出了北平火車站,吸着不同于上海的晨氣,悲哀地想到自己結束了殺手生涯,決定去當漢奸。北平的日本人給他的第一項任務,是請大畫家張大千為日本人作畫。
爺爺來自于十裏洋場,最會吓唬人。他把一個地雷埋在張大千院子中,一只腳高懸其上,意思是“你要是不畫,我就一腳踩上去”。張大千從此閉門不出。爺爺金雞獨立了七天之後,實在太困了,就跑到一邊睡了個覺,醒來後忘了地雷埋在哪,他一蹦一跳地想遛出張家小院,但還是踩在了地雷上——
自那以後,爺爺的漢奸生涯也結束了,五口之家落拓在北京。五口之家靠着爺爺當打手、殺手、漢奸掙下的血汗錢度過了一年,就沒錢了。大姑、二姑長成了一對姊妹花,奶奶望着她倆,一咬牙左右手各拉一個上了馬路,開始了賣唱生涯。每天傍晚時分,母女三人化妝成老太太沿着長安街一路唱去,終一日被人販子看破,賣給了外國人,幾經周折,被法國人弄成了藝術大師——這是後話。
家裏只剩下父子兩人,看着父親,爺爺決定叫他張金貴,盼望他能掙錢。父親不愧是流氓的後代,殺手的兒子,漢奸的種,在大馬路上,兩次從人販子手中逃出,兩次打倒了人販子,兩次威吓住了人販子,兩次罵了人販子,兩次說服了人販子,最終認識了販人集團的頭兒。頭兒是個研究西洋哲學的人,上過北大,他對父親講明了他幹這行的原由:
“西洋哲學非常辯證,講的是‘物極必反’,壞的開始往往有好的結果,開始越壞,動機越不良,收到的成效越好。販人這一行,夠壞的吧?可使中華人種遍布世界的也是我們,這叫人口流通,比貨幣流通高級多了。”
父親折服了,決定把爺爺賣到美國。豐富的殺手生涯使爺爺在單腿蹦的情況下躲過了無數次熏香、暗袋、悶棒、冷槍。每次當父親在家中數錢時,往往爺爺的單腿也進了門。這個打不倒的漢子,使父親悟到了一點:中國的東西能賣得出去的是國寶,賣不出去的就是民族的根了。
【三、】
六歲的父親在頭兒的資助下上了小學——“牛烘烘小學”。這所學校是北平的貴族學校,集中了達官貴人的下一代。父親與這批自小見金玩銀的家夥比起來,有着太多的社會經驗,很自然地成了班長。
這批小孩的父母都是人中龍鳳,一個月的零花錢夠建造三所北大。父親稍微收收班費,日子也就好起來。父随子貴,在父親的大力推薦下,爺爺成了販人集團的技術顧問和衆多權貴的保镖指導。爺爺雖殘了一條腿,但多年的實踐活動使他具有一種殺人不眨眼的人所特有的威嚴,令北平人士肅然起敬。他是個難得的內行,經他指點的殺手充斥着北平大街小巷,北平人民的生活危險程度飛速向上海靠攏。
威嚴的爺爺征服了權貴的心,經常被請去複述當年的傳奇歲月,爺爺是個無口才之人,但不是個無心之人,為了生活得更好,他經常到茶館去聽一部叫《福爾摩斯》的評書。
爺爺的回憶大受歡迎。“在一個有風有雨的夜晚,聽一個獨腿老流氓講述殺人的故事。”——這一場面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成為北平人追求的時尚。爺爺成為了社會中的坐标,年輕人以與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