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側門外是一條巷子,正對門口停着一輛大馬車,陸宛坐在馬車中,不時掀開車簾往外眺望,見到側門再次打開,她戴好鬥篷,下了車。
“小妹呢?”
李汝琴指了指裏面,“嫂嫂快進來。”
陸宛閃入側門內,見到李汝宓,掀開鬥篷便又滾下淚來,“按說小妹昨兒才成親,這種事不該來煩你,但妾身實在是無計可施了。”
李汝宓道:“到底是怎麽回事?嫂嫂但說無妨。”
陸宛抿了把淚,“小妹還沒聽說嗎?淮南劉騰叛變,公爹不日就要挂帥出征,郎君他、他也不知怎麽想的,竟然要随公爹一起上戰場,小妹知道的,郎君他一介文士,何曾握過兵刃,這上了戰場,刀劍無眼,萬一、萬一有個好歹,可如何是好?可不論妾身怎麽勸說,郎君都不肯聽,倔得厲害。”
父親要出征淮南?若是記得沒錯,上一世劉騰叛變,是自己成婚五六年之後的事情,想不到現在竟然提前了。那一次父親出征後,戰事不利,一直耽擱在淮南不得回許都。而許昌城中,哥哥的一首藏頭詩不知怎麽就流落出去、落入了宇文嚴手中,因為詩句中有懷念周朝的意思,哥哥被下獄,連父親也受到牽累,後來哥哥自己承擔了下來,雖然齊王出面求情,哥哥還是被判了□□并交了一大筆罰金,再後來,哥哥□□中忽然染了鼠疫,雖然請醫治療,還是沒能救回,可謂是死得不明不白。
李汝宓想到這裏,向陸宛道:“嫂嫂無需憂心,有父親在,哥哥不會有事的。哥哥雖然是文士,但父親也并非就是生來就會領兵打仗的,也是在戰場上歷練得久了,才建下那麽多功績的。”
陸宛吸了吸鼻子,詫異道:“小妹也贊成郎君上戰場?”
雖然現在事情的發展跟從前有些不同,哥哥留在京中也不一定就會有意外,但還是離開許都更保險一些,何況男兒去戰場上歷練一下也不是壞事。等他掌了兵權,有了官銜,就是母親回來不能回到李府,但有了親生兒子撐腰,就算杜氏想要欺淩母親,也需掂量一下。
“我贊成。”李汝宓現在唯一想不通的是李寔緣何突然轉了性子。
陸宛睜着一雙淚眼看了李汝宓一會,眼淚又滑了下來,“本來指望跟小妹說了,小妹會勸勸郎君,想不到小妹也贊成他的胡鬧之舉。”
李汝宓抽出帕子印去陸宛的淚水,語重心長道:“大丈夫建功立業,何來胡鬧之說?嫂嫂跟了哥哥兩年,只知道哥哥性子溫和,其實他也是很硬氣的,嫂嫂放心吧,就是哥哥沒打仗的經驗,一切還有父親呢。只是哥哥出征後,嫂嫂獨自在家,閑了記得多去跟祖母說說話,或者過來找我也是一樣的,務必放寬心。”
陸宛見李汝宓不肯襄助自己,茫然點點頭,低着頭只是不語。
李汝宓見她愁眉不展,又輕笑道:“我知道嫂嫂也是女中英豪,拿出上次換我車輪來的氣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陸宛又是汗顏又是忍俊不禁,笑了笑,“那我回去了,小妹好好保重。”
Advertisement
“嫂嫂也保重。”
李汝宓示意人送了陸宛出門,這才慢慢向文杏堂走去。
齊王府占地極大,靠近側門這邊雖然有人把守,但日常沒多少人從這裏出去,故而沒什麽人過來。李汝宓低頭走着,忽然瞥見不遠處花木後閃過一片裙裾,等她擡頭望過去時,已經什麽都看不見了。
“那邊的院子是做什麽用的?”
随行侍女有原本就在府中做事的,忙答道:“那邊種着桃花的院子叫桃花居,以前一直空着,聽說前不久長史撥給了劉孺人居住。”
李汝宓略點點頭,她記得上午見面時劉碧波穿的是白裙子,方才看見那一片是墨綠色的,會是誰呢?
一旁的李汝琴顯然也看見了,快走了兩步後,忽然高聲道:“剛才是誰在那邊?”
水仙探頭望去,“那邊沒人啊。”
李汝宓道:“琴兒看花眼了,走吧。方才嫂子過來的事情,不要亂說。按禮,我剛成婚,她不該這個時候過來。”
李汝琴等人都忙不疊地答應着。
下半晌無話。
晚間李汝宓用過膳,沐浴洗漱後,正歪在榻上看話本,水仙進來說道:“小姐,長史打發去宮裏送衣裳的人回來了,在外面檐下站着,小姐有什麽要問的嗎?”
李汝宓放下話本,“讓他去正殿,我要當面問他。”
水仙應着,扶了李汝宓步出雕花門。
送衣服傳話的是個小寺人,笑容可掬地沖李汝宓行禮,李汝宓命他起身,問道:“殿下可說皇上病勢如何了?”
小寺人道:“殿下說皇上是急怒攻心以致舊疾發作,如今病勢已經穩定了,只是這兩□□廷要商議朝淮南進兵的事情,殿下事務纏身,一時無暇回府,殿下還說他會保重自己,讓王妃勿念。”
皇上急怒攻心,看來是因為劉騰叛亂。李汝宓既然已經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便不再萦心,“我知道了,你去吧。”
小寺人卻不就走,從袖底捧出一個木匣遞了上來,“殿下讓奴才把這個東西交給王妃。”
水仙上前去接了過來,李汝宓就水仙手中看了一眼,匣子還像上次那樣,鑲金嵌寶,價值不菲。
上次裏面放了一朵幾乎要蔫了的花,這次會是什麽呢?
李汝宓擡手揭開蓋子,旁邊的李汝琴踮起腳朝裏面張望,“圓滾滾的,莫非是一粒珍珠?”
李汝宓伸手拿出來,涼冰冰的,卻是一顆卵石。
李汝琴忍不住笑道:“殿下給小姐的禮物,總是讓人意想不到。”
李汝宓将卵石握在掌心裏,卻把匣子丢給了旁邊的李汝琴,向那寺人道:“東西我已經收到了,你去吧。”
小寺人行禮後告退。
李汝琴邊扶着李汝宓往西進間走,邊說道:“小姐,老爺和大郎君要去淮南平叛,你說殿下會不會也要去?”
這個還真不清楚,因為現在事情的發展跟上一世不同。
李汝宓沒答,把卵石收入百寶格中,重新拿起了話本。
李汝琴又道:“小姐,這個匣子放哪裏?”
李汝宓淡淡道:“送給你了。”
李汝琴歡歡喜喜地捧着,“那我先放回房裏了。”
“去吧。”李汝宓沖她笑笑,仍舊低頭看話本。
芍藥端茶進來,見了說道:“晚上看書傷眼,小姐快放下吧。”
李汝宓道:“傷眼是因為燈不夠亮,這屋裏地上案上都是燭臺,不妨事的。”
芍藥放下茶盞,道:“那也得仔細些,省得回頭人未老眼先花了。”
水仙笑道:“小姐莫聽她的,你若是聽她的,就什麽都不用做了。”
芍藥氣瞪了水仙一眼,放下茶盞,扭身出去了,李汝宓向水仙道:“她難得說兩句話,還讓你一番搶白,給說急了。”
水仙拿起一把羊角梳子給李汝宓細細篦着頭發,“過一會就好了。”
潘氏從外面進來,先去東進間槅扇外走一圈,看見秋蟬,流螢兩個在熏籠前熏衣服,叮囑了他們勤移動,莫要沾染了炭氣,才向這邊走來。
“奴婢方才進來,看見琴兒歡歡喜喜跑出去,像是得了什麽寶貝。”
水仙笑答:“可不是得了寶貝,殿下給小姐捎回來一塊石頭,小姐把裝石頭的匣子給了琴兒。”
潘氏看見李汝宓散在肩頭的長發,忍不住伸手撫了撫,“小姐這一頭頭發是真的好,又黑又密。”
水仙道:“可不是嘛,比兩個琴兒的頭發還要多。”
琴兒恰急匆匆從外面進來,聽了一耳朵,“又說我什麽呢?”
李汝琴雖然婢女的身份進的齊王府,但畢竟是李汝宓的妹妹,當面水仙并不敢說什麽,低頭笑道:“沒什麽,你跑這麽快也不怕摔着。”
李汝琴微微撅起嘴角,“我都聽到了,我以前頭發也不少的,這不是最近入秋後總落發嘛。”
李汝宓目光從話本上移開,擡頭打量她一眼,“既然是落發,就該請大夫瞧瞧。”
潘氏忙接口道:“奴婢明天就讓他們去請。”
李汝宓點點頭,又翻起了話本。
李汝琴嘴角泛出一絲笑意,“還是小姐待我最好。”
李汝宓又翻了一頁,微微打了個呵欠,她擡頭向李汝琴道:“我也要睡了,時辰不早了,你只怕也困了,去睡吧。”
李汝琴巴不得如此,笑着應了。
李汝宓見她走了,向潘氏道:“阿姆,下半晌嫂子過來的時候,琴兒沒有看錯,那株木槿後面确實站了個人,嫂子過來的事雖然不怕人知道,但府裏有這樣的耳報神總是不妥,閑了仔細查查才好。”
這種勾心鬥角的事情李汝宓不欲李汝琴知曉,一則她年齡小心思淺,怕回頭被有心者套了話去,二則李汝宓真心希望她這個妹妹永遠這麽天真爛漫,不要像她這樣活得這般步步為營。
潘氏蹙眉道:“會不會是桃花居的劉孺人?那一片除了住着她,沒別人了。”
李汝宓道:“我看見那人穿了一條墨綠色裙子,別的都沒瞧見,是不是她,也說不好。”
潘氏沉吟片刻,道:“或者設個局,把那人引出來。”
李汝宓想了想,“暫時別輕舉妄動,等兩天再說吧。”
潘氏會意,颔首道:“小姐說的是,反正她在府裏又走不脫,弄清楚她背後的人才是關緊的。”
李汝宓揉了揉膝蓋坐直了腰身,“阿姆叫呂氏過來一下吧,我翻了畫冊,覺得望春花挺好,想問問她咱們這院子裏能不能種。”
潘氏應着去了,不一時就領了呂氏進來,李汝宓便向她詢問花草上的事情,潘氏聽了兩句,見他們果真在說草木,便沒了興趣,想起給李汝宓熱了牛乳還沒送來,就走去催了。
又過了片刻,等水仙拿着卸下的珠花去了裏間,李汝宓才悄聲向呂氏道:“阿姆,記得你以前跟我說過,母親生了我後,曾吃過一種避子的湯藥,那藥方,你現在還有嗎?”
呂氏微微擡起頭,默默點了下,“奴婢一直收着呢,小姐要,我明日送來。”
“記得要悄悄的。”
“奴婢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