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作者有話要說: 過渡的部分終于快要寫完了,後面又要撕逼了...
宇文攸看完信後順手就将其投入了旁邊的火爐子裏,其實這封信雖然是李汝宓寫給他的,但裏面的內容跟他關系不太大。
宇文曠看着爐子裏騰起來的火苗,故作惋惜說:“你怎麽給燒了?”
李汝宓的字很好看,宇文攸也是到齊國後,有一天整理舊物才發現他竟然沒有一片李汝宓寫過字的紙,今天這封信之所以狠心燒了,是因為信裏的內容和宇文曠有關,這件事關系重大,他沒想好要不要告訴宇文曠之前,還不能讓他知道。
宇文曠見宇文攸臉色不豫,追問道:“她說什麽了?她不會是,不會是改嫁了吧?”
宇文攸一拳擂了過去,“烏鴉嘴。”
宇文曠閃身躲開,“不說就算了,我出去吃肉了,你可別跟來。”他說着在帳篷門口伸了個懶腰,大大咧咧走了出去。
他的身影遮擋了帳篷外射進來的光,宇文攸盯着他,心裏莫名升起一陣哀傷。
(轉)
開春後,李汝宓就在她那小院子裏種起了菜,院子裏只有一株桂花樹,餘下除了一條小徑便都空着,她以前見呂氏種花草莳弄起來繁瑣,還發愁這一方空地要如何利用起來,幸服侍她的丫鬟青梅以前家裏是種菜的,她就想不如在院中空地上都種上菜吧,長大了既能送去廚房做菜吃又打發了時光。
如今她種的一畦秋葵剛長成筷子那麽高,旁邊的韭菜也綠油油的甚是喜人,正彎腰澆水呢,小桃快跑着走來,“小姐,有信。”
算算上次送去齊國的信,如果路上沒耽擱,宇文攸看完就回信的話,回信也該到了,李汝宓走到井臺邊洗了手,理了理鬓發,接過信紙拆了開來。
回信只有兩個字,知悉,字寫得很大很潦草,墨痕也淺,想來他胡亂找了個筆随便寫的。
李汝宓将信折了折塞進衣袖裏,又走回田畦間忙碌起來。
時光倏忽而過,只要勤懇,便不會辜負,韭菜吃過兩茬,秋葵綠油油半人高的時候,陸宛生了個男孩,李寔為其取名李霁,字新晴,因為淮南的四月多雨,孩子出生的那天恰好雨過天晴。
陸宛産後體虛,李汝宓便把後宅裏的一應事務都攬了下來,甚至新晴的吃喝拉撒睡她也事無巨細都要照料着。
日子随着李霁的一天天長大慢悠悠從指尖劃過,齊國偶爾有書信來,杜雪晴跟秦諾學會了書寫,時常會給李汝宓來信,主要是告訴她小長安的近況,偶爾會提及宇文攸,極少涉及政事。
而這一次的來信,杜雪晴卻告訴李汝宓,皇帝卧病一月有餘,京中可能就要易主,太子理政這半年已苛責齊國三次,最近,他要将李汝宓的小妹李汝珍指給齊王為新妃。
李汝宓捏着信紙,腦中一陣眩暈過後,身子晃了晃就要跌倒,幸好被小桃扶住了。
李汝宓想起自己離京已經五年,珍兒現在也有十四歲了,是差不多到了可以嫁人的年齡。只是太子這樣做,未免辱人太甚,宇文攸應該會拒婚的。
李汝宓向小桃道:“哥哥今日在家吧?”
小桃點頭,“在呢,奴婢剛才過來的時候,聽他們說老爺在教大哥寫字。”
李汝宓點點頭,就往李寔和陸宛起居的院子裏走去,她李家這些年漸不如前,她父親李昶早年征戰四方,身上落了些傷病,歲數大了,傷病發作,再不能帶兵打仗,就閑在京中,皇帝大概是念及她哥哥李寔鎮守淮南有功,同時還需要籠絡,就給她父親李昶升官加爵,雖有一堆頭銜,尊崇無比,但沒有實權,所以現在太子一理事,就開始作踐他們李家了。
李霁正伏在案上寫字,小孩子坐久了不耐煩,又被父親盯着,少不得眼中噙淚,李汝宓走進來,李寔只當是陸宛又來替孩子說情,不耐煩道:“慈母多敗兒,他今天這個功課是務必要做完才能出門。”
李汝宓不覺嘆了口氣,“哥哥,是我。”
李寔轉過身,臉上神色中仍舊帶着些怒氣,“她讓你來的?”原來這些日子李寔忙着公務,沒親自盯着李霁寫字,陸宛心疼兒子,就悄悄替兒子代筆,雖然她極力模仿兒子的字跡,還是被李寔看出了端倪,一家三口這兩天正鬧不快呢。
“不是。”李汝宓搖了搖手裏的書信,“是我有事找哥哥。”
李寔在李霁的案頭屈指敲了敲,“我跟姑姑去說事情,你不許偷懶。”
“是。”玉琢般的小孩委屈巴巴說。
初夏時節,院子裏是濃濃的綠蔭,李汝宓和李寔出了書房,在旁邊的敞軒裏坐下,丫鬟端了茶水過來,李汝宓沖她笑笑,“下去吧。”
李寔看着院子裏的花木,盯了兒子半天,其實他也有些累了,端起杯喝了一口,問道:“你今年又種了秋葵嗎?”
李汝宓搖頭,微笑說:“我種了菰菜。”
李寔訝異道:“那不是長在水邊的嗎?”
李汝宓道:“院子裏有井,勤澆水就是了。”她說着将杜雪晴的信遞給李寔,“哥哥先看看這個吧。”
李寔放下茶杯,接過了信,前面提及小長安的部分他看的時候眼中甚至浮上了幾分笑意,“跟新晴一樣頑劣。”待看到後面,他的眉頭慢慢皺了起來,看完後他放下信紙,“父親怎麽沒說呢!”
李汝宓捏着帕子道:“或許父親那邊還不知道此事?”
李寔搖頭,“應該不會,太子為齊王擇正妃,齊國都知道消息了,他不可能不告訴父親。”
李汝宓道:“要不哥哥寫信去問一下?”
李寔點頭,“我也有此意。”他頓了頓又道:“不管怎麽說,已經過去五六年了,你是不是也考慮一下自己的終身呢?從前讓你嫂子問過你,你總說再等等,再等,你都成老姑娘了。”
李汝宓垂下了雙目,盯着手中的絹帕說:“哥哥是嫌我用度太多,不想養我了嗎?”
李寔知道她在開玩笑,不過他沒有接李汝宓的玩笑話,而是認真問道:“你說呢?”
李汝宓見搪塞不過去,伸手拿過信紙,慢慢折了起來,“等遇到合适的,我會考慮的。”
李寔也不想太逼着她,點了下頭,喝了半盞茶後忽又道:“有件事忘了告訴你。”
李汝宓道:“何事?”
李寔道:“我給新晴請了位武師。”
李汝宓微笑說:“那很好啊,男孩子要文武雙全才好,文成提筆成章,武能上馬對敵。”
李寔道:“我也沒想那麽多,就是怕你嫂子太嬌養了他,回頭沒什麽男子氣概,再則嘛,讓他習習武,也好強身健體。”
李汝宓端起杯子慢慢啜着茶,“哥哥的想法不錯。”
李寔看她一眼,“這個武師你認識的。”
李汝宓訝然道:“我認識?”她心裏已經有了想法。
果然,李寔道:“就是送你來淮南那人,盧缺。”
李汝宓點了下頭,“我知道了。”
上次上元一別,也有五年多未見此人了,李汝宓輕輕撚着手中的信紙,這五六年的時間,她由于勞作,手指已不如從前那般纖細光滑,生繭子的地方擦在紙上沙沙作響,眼角也有了細細的紋,晨起梳頭的時候,甚至發現了幾根白發,時光雖然帶走了一些東西,但也并非沒有任何饋贈,從前那些愛恨糾纏在她心底留下的傷疤已經漸漸被撫平,她的心裏充滿了力量,讓她想起未來的時候,不再彷徨,不再覺得無所依靠。
唇畔不覺就浮上了一絲笑意,她聽見自己輕聲問道:“他什麽時候來?”
李寔微笑道:“後天。”
(轉)
淮南城西北方向數百裏外的齊國,這一天也是豔陽高照。
宇文攸正在上林苑中指導小長安騎馬,父子倆都穿着騎服,宇文攸見小長安畏懼那匹小馬駒,未免心中不悅,非逼着讓他立即上馬,小長安人雖小,性子卻倔強,才不肯向宇文攸示弱,父子倆正在較勁。
杜雪晴遠遠坐在旁邊的亭子裏坐着嗑瓜子喝茶水,尋思着宇文攸雖然兇神惡煞,但是在長安眼裏,大概還是小馬駒更兇一點,想到這裏她就忍不住想笑,忽見一個小寺人急沖沖跑過來,她便讓人喚了那寺人過來,問道:“秦詹事又帶人來找殿下拒婚了?”
小寺人一頭汗水,喘着氣說:“是,已經到上林苑門口了。”
杜雪晴向天翻了個白眼,指了指場中央,“殿下和世子較勁呢,正沒好氣兒,你讓秦詹事回去吧,別觸黴頭了!”
小寺人道:“奴婢就是攔不住才來求孺人想辦法的。”
杜雪晴丢下手裏的瓜子,拍去手中的瓜子皮,站起身說:“這樣吧,你讓秦諾自己先進來,我有話問他。”
小寺人忙不疊道好,起身又朝門口方向跑去。
杜雪晴緩步走出亭子,在亭子外随手折了一朵木槿花,遠遠看見秦諾穿着厚重的朝服走來,她随手把花簪在身邊的婢女巧娘頭上,款款走了過去,笑盈盈問:“詹事大人的膝蓋好了?”
上次秦諾苦勸宇文攸不成,在殿外跪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被人攙扶了出去,此事人人都知,杜雪晴想起來就替他疼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