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小吏離開宗正寺後,沒有回宮,而是去了與皇宮相反的方向。

宮前大道上人很少,小吏一邊走,一邊朝後張望,确定沒有人跟着他,他才放心地拐入一條岔路,然後很快的,他到了太子府外。

在府門前一番交涉,小吏很快就被侍衛讓進了門房,約摸等了一盞茶的功夫,前去通報的侍衛來到門房,客氣地朝小吏行禮,“太子殿下請大人到書房去。”

小吏有些倨傲地點點頭,跟着侍衛一徑去了。

(轉)

皇帝的寝殿裏,景皇後坐在紗帳外接過宮人遞來的帕子,輕輕擦拭着宇文邵高熱的額頭。

“讓桃符之藩,你後悔了嗎?”景皇後看見宇文邵的眼睛睜開一條縫,嗓音低沉、冷笑着問道。

皇帝沒有答言,眼睛不眨地盯着她。

“朝政被太子把持着,文武大臣對他趨之如骛,都沒有人來管你這個糟老頭子了。”景皇後揶揄他說。

皇帝嘴唇動了動,依然沒有言語。

景皇後又道:“其實,今天還有兩樁喜事,一是桃符,太子做主,令他再娶李家女,李家小女的花轎此時應該已經出許都城了。還有一件是阿曠,今天也是他大喜的日子,娶了洛陽陸氏女,也是太子促成的。”

皇帝慢慢閉上了眼睛。

景皇後也住口不語了,絞去帕子上的水,拿下宇文邵額頭上那一塊,把這一塊放上去。

不一時,有個宮人匆匆來到殿裏,附耳在景皇後身畔低聲說了幾句什麽,景皇後聽完眉頭皺了皺,示意她退下。

“是誰來了?”皇帝在帳子裏睜開眼問。

“今日是闵陽候大喜的日子,我派人去了一趟宗正寺,不管怎麽說,他只有阿曠一個孩子,阿曠成婚的消息,總要告訴他一聲。果不其然,現在宮裏的下人們都以為皇帝快不行了,我這個皇後也依靠不了了,轉身就去了太子府,應該是要把他還活着的消息告訴太子。”景皇後說罷将手中的帕子投入了銅盆裏。

皇帝在帳中忽然擡起了手,緩緩從紗帳裏探出來,握住了景皇後的手。

“朕自有安排。”

景皇後有點不太相信地擡頭去看帳中的人,而宇文邵已再次閉上了雙眼。

良久後,宇文邵朝皇後招了招手,示意她靠近,在她耳邊低語了一陣。

景皇後聽完後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了,她怔怔坐了一會兒,才起身往外走去。

極遠處的天際有濃雲湧來,悶熱的風在檐下掃過,吹起皇後的衣角,她擡手理了理,向身後的宮人元芷道:“要下雨了。”

元芷颔首道:“是。”

“今天這個日子可真不咋地。”景皇後又道。

女官沒有吭聲,替皇後理了理袍子後擺,尾随在她身後,快步去了。

(轉)

太子府。

宇文嚴眯起了眼睛,“你說宇文昭還活着?”

小吏被太子陰鸷的眼神盯得有些懼怕,不覺低下了頭,“是,小人剛在宗正寺裏見過他。”

宇文嚴不覺喃喃道:“有意思,舉國都當他死了很多年了,想不到他還活着。聽說當年他不是很贊成父皇稱帝,在當年洛陽最後那一戰中戰死了,原來竟然沒死,被父皇悄悄拘押了起來。”

小吏被他怪異的聲調弄得頭皮發麻,心裏一時有點沒底,不知道自己把這個消息賣給太子,能不能從中撈到好處。

“為什麽告訴我?”宇文嚴忽然問道。

“因為,因為。”小吏說着撲通一聲跪了下去,“因為太子是未來的天子。”

宇文嚴擡手在他肩膀上輕輕撫了撫,“好,很好,你是皇後宮裏的人,皇後近來可還好?”

小吏道:“皇後這些天又病了,一直吃藥來着。”

宇文嚴重複道:“又病了,她也病好幾年了,怎麽還不死呢?”

小吏惶恐道:“小人,小人不知道。”

宇文嚴驀地收回了手,“好了,你去吧,皇後那邊若有什麽消息,記得告訴我。”

小吏颔首道:“是。”

宇文嚴目視房中的侍衛,侍衛會意,随着那小吏一起往外走去。

等到人都走了,宇文嚴向身畔的謀士道:“父皇舍不得殺宇文昭,也不知是心慈還是惺惺作态,宇文昭留着沒什麽用,若是讓那個宇文曠知道了,沒得還要惹出亂子來,你去安排人替我把他解決了吧。”

謀士颔首道:“是。”

(轉)

且說李汝宓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午後,她在石頭上坐起身,看見不遠處的護衛,揉着被自己壓得麻木的手臂道:“盧缺呢?”

護衛忙走上前來,“盧大人已經走了,讓小的留下送小姐去上馬岙。”

李汝宓的瞌睡一下子全醒了,她從大石頭上跳下來,“他不是說好帶我一起去的嗎?”

護衛遲疑一下,道:“他說帶着小姐多有不便,讓小姐先去上馬岙等消息。”

李汝宓走到樹林邊緣向遠處張望,曠野裏風吹草動,無一人一馬,“馮其的兵是不是退了?”

護衛颔首:“想來是的。”

李汝宓低頭想了想道:“嫂子和侄兒還在城裏,我要回城。”

護衛為難道:“這,這只怕不好吧,若是馮其帶人重新回來,回城豈不是有危險?”

李汝宓加重了語聲,“我說了,嫂子和侄兒還在城裏,我必須回去。”

護衛不敢違拗,“是。”

“我們出城的路你還記得嗎?”李汝宓聲音又輕緩下來。

護衛點頭,“記得。”

“那就走吧。”

(轉)

宇文攸已經帶着原本随他進京的人馬趕到了淮南城下。

城上的守兵看見又有一行人馬趕來,吓了一大跳,跑去報告副官,“大人,馮其,馮其又來了。”

副官三兩步走到城垛邊向護城河外探看,“看着不像啊。”

這邊還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城下宇文攸已令屬下上前報了家門。

副官半信半疑,親自帶兵下了城頭,打開城門,接過了對方遞來的證明身份的文書。

副官這才徹底放心,親自走過護城河,迎齊王入城。

“你們李将軍呢?”宇文攸騎在馬上問。

副官随在馬旁邊,赧顏道:“被,被馮其帶走了。”

宇文攸神色一凜,“帶走?”

副官磕磕巴巴道:“是,将軍親自出城迎敵,被敵軍打落馬下,生死未蔔,我們還來不及營救,他馮其的人拖走了。”

那就是被擒了,宇文攸遲疑一瞬,“李将軍,李将軍的家眷還好吧?”

副官道:“夫人帶着小公子在府裏,小姐,小姐出城去救将軍了。”

宇文攸勃然變色,“什麽?”

副官道:“小姐帶來一個人,說是府中的武師,功夫了得,管小人要了一百五十弓箭手,潛出城去了。”

宇文攸深吸一口氣,“我知道了,你可知道馮其撤軍的去向?”

副官颔首道:“大致曉得。”

宇文攸道:“行,那你帶路,咱們掩殺過去。”

副官大吃一驚,“啊,這,這恐怕不行吧?”

宇文攸道:“聽我的命令,速去調集兵馬。”

副官一邊想着李寔之前的交代,又想着齊王的身份,遲遲疑疑道:“是。”

(轉)

馮其此時已将人馬撤退到離淮南城南五十裏處,大帳中,李寔仍舊被捆綁在柱子上。

他的目光随着馮其的走動而轉動,慷慨激昂道:“我可以叫開城門,你帶着人馬随我入城,咱們以淮南城為據點,先切斷許都與南郡諸地的聯絡,然後一個個攻破南郡小城,等南郡到手之後便可迫使許都許我們隔江而治,他們若是不答應,咱們就北上拿下襄陽,再聯絡駐守北境的車騎将軍陸達,給許都來個南北夾擊。到時候宇文邵想不答應也不行了。不過我聽說宇文邵病了很久了,現在是太子理政,太子那個人沒什麽實才,想必一吓唬就妥協了。”

“你認識陸達?”馮其看他一眼道。

“他是我內人的伯父,洛陽陸氏,想必你也聽說過,前朝勳貴,因為不支持宇文邵篡國自立,這些年一直不得重用。”

“不得重用宇文邵還令那陸達守北境?”

李寔冷然一笑,“北境苦寒之地,陸将軍在前朝時鎮守過那邊,對那裏的地形風土人情比較熟悉,也跟北邊的打過仗,朝中除了他,也沒人能震住那裏。然而他雖然手握十萬精兵,但糧草供應卻一直被宇文邵的堂弟冀北侯死死扼着,就是為了防他反叛。”

馮其若有所思點頭道:“這就說得通了。”

李寔見他像是被自己說動了,“你到底考慮得怎麽樣了?兵貴神速,拖下去夜長夢多,對誰都沒好處。”

馮其偏過頭打量他一忽,“我還是不怎麽信得過你。”說罷向手下吩咐說:“把他的嘴塞上。”

李寔怒道:“你!”

馮其笑吟吟看着他說:“你花言巧語的,我沒法信你,還是拿你換點糧草女人比較實在。”說罷向帳外走去。

(轉)

傍晚的許都果然下起雷雨來,看着下人們把膳食在桌案上擺好,宇文嚴剛要拿起筷子,一婢女快步走了進來,“殿下,宮裏來人了。”

宇文嚴慢慢收回了手,起身說:“人呢?”

婢女道:“在外面。”

宇文嚴快步走到閣子門口,果然見一寺人站在檐下,寺人行禮過後,低聲道:“貴妃娘娘讓小人來告訴殿下,景皇後今日午後在皇上寝殿裏待了半個時辰。”

宇文嚴道:“我知道了。”

寺人又道:“娘娘還說,皇上從晨起就高熱不退,小人出來的時候,娘娘剛從那邊過來,太醫們都過去了,娘娘讓殿下好生準備着。”

宇文嚴眼中精光閃了閃,“我知道了。”

寺人又行了一禮,轉身向外走去。

宇文嚴複又回到閣子裏,好整以暇地坐下用着晚膳,桌案對面,孫秋棠不覺擡頭看了年輕的太子一眼,親自夾了塊藕片送到宇文嚴的碟子裏。

宇文嚴不喜吃藕,不過他一向并不對房裏人表示自己的喜好,但今天心情好,他含笑看了孫孺人一眼,夾起那片藕送入了口中。

又一個時辰後,太子府的門再次被一寺人敲開。

這次來了五六個寺人,領頭的在內廷中官階還不低。

“殿下,皇上病危,讓太子速速進宮。”

窗外的雷聲一聲接着一聲,宇文嚴瞥見後面那幾個寺人中有一個是下午剛來過的,迎上他的目光,微不可見地朝他點了下頭。

宇文嚴遂整了整衣袍,“臣這就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