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003
“我很小就開始在家炒菜做飯,當然都是些鄉土的家常菜肴,後來又到廚師學校進行系統的學習,畢業後又在不同的酒樓工作,對于美食也有自己的理解。中國作為一個創造了各種美食的國度,民以食為天就是中國人對待吃的最好诠釋。”
“不管是傳統的美食也好,還是人們不斷追求食物上的創新變化也好,都脫離不開一個人字,這兩者并不矛盾。傳統的菜品是經典,是人們對過往記憶的沉澱和回味,而創新菜肴,則是為了滿足人們追求新奇,體驗享受更多美食的心理,所以兩者缺一不可,甚至是互相融會貫通的。”
說到這裏,我就舉了個例子:“我現在上班的杏花村賣得最好的招牌菜就是石鍋梭邊魚,我對這道菜的構思來源,其實是源于我家鄉的一種鄉土魚的做法。”
這個話題果然引起了喬掌櫃的注意,因為這道菜火了之後,周圍那些大酒樓都有派廚師來吃過好幾回,并且回去都偷師做出過相似卻還要差點口感的同類型菜來。
他立刻追問了下去,我就說:“我家鄉有一種魚的吃法,就是将稍微煎得有點黃的梭邊魚,丢到紅青兩色剁椒加上粉條的湯鍋裏煮着吃,刺激大氣,開胃下飯又營養,我也很喜歡吃的。
後來我想,這個魚的做法其實可以改良借鑒。然後我就想到用青辣椒、青花椒、青筍、青芹,青香菜,用特殊方法烹制出鍋底,形成獨特的青色視覺效果,最後梭邊魚的烹制借鑒了韓國石鍋的烹制方法,這樣營養足,魚肉也更鮮,最後再加粉條,增加菜品的豐富度和爽滑的口感。
廚師讨論會上我提出這道菜的構思之後,跟着總廚他們經過無數次的試驗改良,最後才作為主打菜推出,現在已經是杏花村的招牌菜了。”
喬掌櫃的手指不經意的在桌子上點着,接着又問了我好些問題。而今天我的狀态也特別好,順着他的問題,話閘子像水龍頭一樣嘩啦啦的打開了。我都不知道自己居然可以一口氣說那麽多。
最後,在聊起一些概念菜的時候,喬掌櫃說:“你不是會把想出的菜品畫出來麽,現在我出一個題,你把你的構思畫出來。”
他出的題着眼于色彩在菜品上的運用,簡單說,就是菜品的賣相如何能更引起顧客的食欲。
當我現場把構思的菜品畫在紙上給喬掌櫃看時,他又問了我好些問題。
最後,這次漫長的面試終于結束了,喬掌櫃微胖的臉笑咪咪的,還誇了我一句:“姜明子,還不錯,我們仔細考慮之後再通知你。”
出了錦官憶的門,我還沉浸在激動之中,這次面試并沒像往常一樣現場考炒菜,但是難度可比那些大多了,我盡力了,真希望能成功。
好消息是在幾天之後傳來的,三天之後,我被叫去現場炒了幾道菜,喬掌櫃和廚師長品嘗之後,就通知我,辦好離職手續就可以正式來上班了。
我成功了?
這段時間的辛苦努力沒有白費,我高興得差點跳起來。
Advertisement
這個工作,不用天天8小時揮舞着鍋鏟一直站在熱氣蒸騰的大廚房,而又可以繼續我喜愛的廚師事業。
關鍵是,可以和那麽多養眼的帥哥一起共事了,一直單着的我能不激動麽?
辦好入職手續後,領了辦公室職業服,我就成了剛成立的菜品研發中心唯一的光杆司令——姜主管,其實辦公桌就在大辦公區,分了一個格子間給我。
但是我高興啊,大辦公區是總部的樞紐,貫穿前後,打哪去別人都得從這裏經過。
總部那些大大小小的美女被我忽略不計,那些高矮胖瘦、千姿百态、各式各樣的帥哥簡直閃花了我的眼睛。
由此我心情分外暢快,工作起來格外順心,特別是看到酒窩哥又出現在大辦公區時,我的心愉悅得要飛起來了。
看到我,酒窩哥也很驚奇,過來跟我打招呼:“嘿,你真的成功了,很厲害啊。”
我仔細看了下他的胸牌:“哈,你叫佟小冬啊,那天還得謝謝你,不然我準備不到那麽充分。”
“客氣了,對了,我記得你叫姜明子,是吧?”由于我才入職,胸牌還沒做好,對于他看過一眼簡歷,就記住了我的名字,我很高興,看來還是爺爺厲害,名字取得順口又好記。
“決明子,你叫決明子?”坐我斜對門的一個女孩好奇的從電腦前擡頭問道。
“不是,是姜明子,生姜的姜。”佟小冬糾正道。
“哦哦哦,很諧音哈。”那個女孩子笑道。看來,要消除決明子對我名字的影響,這輩子是不指望了。
但是我來不及計較了,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跟他們普及。
我笑道:“跟你們說呀,其實姓氏的姜,本來跟生姜沒有任何關系的。從造字來說,姜是指羊一般溫順的女性。後來造簡化字的時候,居然把同音的姜用來代替艹+畺的調味植物——生薑,在象形的漢字系統裏,其實是很不可思議的。
聽我這樣說,那個女孩和佟小冬都湊了過來,叫我寫寫原本的“薑”字,我在紙上寫了個大大的“薑”字之後,他們都說學習了。
女孩是專門給酒樓做菜譜和各種宣傳品的平面設計林夏,人也很好相處,我很快就和他們熟悉了起來。
她知道是我才入職的菜品研發員,還專門拿了一沓錦官憶各個時期、各個酒樓的菜譜和宣傳資料給我看,現在酒樓的菜品也都是她來拍攝的。
我為遇上了這些好同事而高興,正翻着菜譜,身後的通道又過來一個非常高非常帥的大帥哥,而那天誤以為我應聘服務員的詹主管則綿羊一樣跟在他身後。
還沒等我欣賞完大帥哥,佟小冬和林夏就齊齊擡頭喊了聲“高總”。
趕快瞄了瞄貼在隔板上的公司通訊表,我很快就在前排位置找到了,錦官憶只有一個高總,就是持續事業部的總裁高正。
咳,正點的高帥富哇……
還沒等我消化完:這是一個小言裏才會出現的男主人物時,高總接下來的一系列行為,就完爆了我那顆天真脆弱的心。
他叫一聲:“佟小冬,你怎麽回事?”
咦,什麽情況,酒窩哥難道要挨高帥富的訓了?
還沒等我聽清高總數落的是什麽事情,就見在佟小冬解釋了幾句之後,高總就越發的憤怒了。他聲音越來越大,拍着桌子,臉紅脖子粗,越說越生氣,越說越嚴重,一副想打人的架勢。
天哪,什麽事情這麽嚴重,就算隔着風暴中心兩張桌子,我的心也被高總的狂暴驚悚得差點跳了出來。
驚懼的望着其他人,只見詹主管低着頭坐在位置上,耷拉着臉,一聲不吭,而林夏把鍵盤敲得嘩啦啦的,仿佛除了電腦,其他的一切都是空氣。
處于風暴中心的佟小冬,則瞪着兩只大眼睛,咬着嘴唇,雙手背後站得直直的,一副受教的樣子,真是……可憐哪!
搞不清狀況了,這一幕太讓我幻滅了,小言裏,男主可不會這樣變身咆哮帝啊!
套用幾年後火暴的百搭神曲《最炫民族風》,可以這樣唱:藥!藥!藥!切克鬧……高帥富的咆哮是最呀最搖擺,一路邊指邊罵形象太敗壞……
好一會,暴躁的高總面對毫無反彈,低聲認錯的佟小冬,總算平息了怒火,摔下一張紙,叫他仔細核對後,叫詹主管重新打出來拿給他,才帶着一股淩厲肅殺的氣勢,虎虎有風的走開了。
一時間,只有幾個人的大辦公室氣氛平靜得異常壓抑,我都不知道要怎麽安慰他,只好在座位上心不在焉的翻菜譜,再不時的瞄瞄其他幾人的反應。
這時,高總的腳步聲消失了,我還沒想好怎麽說話,林夏“撲哧”一笑,鬼鬼的站起來,對着同樣鬼鬼的詹主管和佟小冬說:“3分零8秒,很38吧?”
三個人同時偷偷笑了起來。
搞哪樣?
“剛才……你們?”我小心的說道。
“咳,沒事,高總經常暴怒咆哮,我們都習慣了。他要是生氣最好就低頭配合認錯,不然他會越來越暴怒,由得他去,他自己就偃旗息鼓了。”林夏解釋道。
“嘿嘿,今天暴跳的時間也不長嘛,我以為要5分鐘呢。”詹主管也不以為然,這些家夥還苦中作樂的玩起了計時的默契游戲……
“你被吓到啦?其實高總人很好的,手下做錯了事他才這樣,他的工作壓力太大了,這樣發洩也是減壓的一種方式吧,平時他對我們非常好的。”看到我呆呆的模樣,佟小冬反而安慰我。
真是……給這群人跪了。
“小冬,謝謝你!”詹主管拍拍佟小冬的肩膀:“其實是我打錯數據了,連累你背黑鍋,下班請你吃兔頭哈!”
“好的呀!”佟小冬一笑,兩個酒窩又出現了。原來他們關系這麽好,合着這頓罵還是他幫詹主管擔着的。
哎呀,惆悵啊,酒窩哥就像落到水面的石子,在我心裏投出一圈漣漪之後,就不甘願的沉了下去。
尤其是後來我了解到,佟小冬其實才23歲,詹主管才22歲之後,對他特別的好感就不得不克制住 ,一直停留在好同事好朋友的階段上了。
23歲和22歲才是珠聯璧和雙劍無敵,何況他倆是老早就跟在高總身邊的嫡系部隊,感情基礎也深厚。
就這樣,我開始了在錦官憶上班的日子,工作很快就開始忙碌起來。
首先我要熟悉整個錦官憶的菜品體系。
錦官憶旗下有6家分公司酒樓,在菜品大同的基礎上,根據分公司酒樓所處城市的不同,照顧不同顧客口味的需求,每家分公司酒樓也有自己獨特的一些菜品。
熟悉這些菜品之後,我的新任務,是針對總店大溪地酒樓打算6月份推出的——夏季冰爽美食月活動,配合行政總廚和廚師長他們,一起研發一些新菜品。
而佟小冬他們吧臺也有任務,就是開發一些夏季的時令新飲品,設計一些新的雕花水果拼盤。茶吧和酒樓包間對這方面的需求是很大的。
當新菜品和新飲品在總店試行一段時間後,根據銷售情況,有選擇的向其他分公司酒樓一起推廣。
行政總廚姓伍,是一位川菜名師。大家包括喬掌櫃都喊他伍老師,集團幾家店的廚師長和後廚的很多廚師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
開周會時,喬掌櫃向在總部的各位高管介紹了我。當時大家看着我,好多人又好奇的看了看一身唐裝的總廚伍老師,雖然他臉上挂着淡淡的笑,對我說了歡迎的話,我還是感到了莫名的壓力。
在廚師這個行業,一位名廚,還是開創了一家餐飲集團輝煌的名廚,他在後廚的地位和影響力,可以和武俠小說裏的掌門相比了。
現在喬掌櫃搞了一個菜品研發部,招了年輕的新的菜品研發員,這裏面沒有分割權力的意味,任誰也不相信。
而且喬掌櫃找我單獨談話時,也讨論過要培養廚師隊伍年輕化的問題,更說過影響一個酒樓生存發展的菜品核心關鍵,應該掌握在公司制度可控的範圍裏,而不是某個廚師手裏。
我知道除了研發新菜品,我還面臨着來自其他因素的壓力。
不過我不怕,這個職位,是我職業生涯的轉折點,我一定要好好的幹下去,這次參與夏季新菜品的研發,既是喬掌櫃考驗我的新菜品研發能力,也是考驗我能否在複雜的後廚人事關系中,尋找到适合自己發展生存下去的平衡點。
好在這個過程中,廚師長人不錯,總廚也沒有出現為難我的局面。
負責拍攝菜品的林夏悄悄告訴我,這段時間總廚特別勤奮,做了好多新菜品叫她去拍,以前總廚好幾天不見人影是常有的事呢。
聽了林夏的話,我才明白,笑到最後的是喬掌櫃啊,就像古代帝王不能任由朝中勢力一方獨大,一般要扶持兩股勢力來互相牽制平衡局面。
我感受到來自總廚的壓力,總廚又何嘗沒感受到我這個新來後輩對他形成的壓力呢。
我只有更加賣命的每天思考新菜品,天天去大廚房鼓搗想出來的新菜品。
這種生活,果然是比以前按部就班的,每天炒那些固定的菜式刺激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圖片上的菜,其實叫:石鍋三角峰,是當年成都大蓉和的招牌菜,這麽多年下來不知道賣了多少份了,估計光這道菜,都賣了好幾百萬元了,或者還不止,真的很好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