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精明

至于這麽大反應嗎?她自問雖然比不上長儀公主和清河郡主美得各有千秋美得傾國傾城,但好歹長得也還算是秀色可餐而且自帶傻白甜好撲倒的氣質,為什麽引起三皇子這麽大反應!老三你過分了啊,居然如此不給我面子。

“小白。你要是這麽想哥就真的……咳咳幫不了你了。”被自己的唾沫嗆得劇烈咳嗽差點背過氣兒去的三皇子翻着白眼費力地說。

還是趕快結束這段讓人傷心的對話比較好。

“你還沒跟我解釋這個箭頭是怎麽回事,還有,為什麽長儀公主要派人刺殺我。”

三皇子這才回過神來侃侃而談:“這枚箭頭是從當時在場護衛的屍體上取下來的。你也看到了,這種箭頭只有北晉、長寧藩和京衛才有,我的人得到消息,老七已經寫好了奏折,一口咬定這種箭是長寧藩的。”

“這是在搞笑嗎。”白熙淡淡道,“三家都有的箭頭,憑什麽說是我長寧藩。退一萬步講,就算箭頭是長寧藩的,難道就不能是承骁背叛我之後再用長寧藩的箭射殺我?”

“這話是不錯,可是誰會信呢!老七日日派人盯着北晉驿館,早就已經得到消息說你那個眼下有疤的護衛時常出沒于北晉驿館附近。”三皇子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而吳宇又說那個戴面具的刺客在刺殺你和北晉小王爺之前就已經失蹤,他又是你借給吳宇看門的,這些佐證加在一起也足夠父皇疑心你謀反了。”

果然是謀反大案,白熙在心裏冷笑。

刺客使用的箭可能來自長寧藩,被殺的刺客長期出沒在北晉驿館附近打探消息碰巧又是她身邊的人,再加上她一味自認是刺客的目标。完全坐實了她故意制造事端,派人刺殺北晉小王爺挑起兩國紛争好趁機壯大長寧藩實力的圖謀不軌之罪名。

可是這一切都是那麽巧合,謊言終究是謊言,因為過于完美反而讓人懷疑。

“可是這與長儀公主有什麽關系呢?”她不動聲色地詢問。

“長儀來得太巧合了。”三皇子神情嚴肅,“她來的時候,剛好所有人都看着,既能洗刷保護不力的罪名,又能将刺客牢牢抓在手裏。她不是京衛的首領,身邊卻有大批武功高強的護衛,而且那一晚她還調動了部分京衛,因此這些箭也有可能是從京衛調出來的。就在你被軟禁之際,長儀還派她在宮中的暗子下毒殺你,好趁機挑起長寧王的怒火,逼得長寧藩不反也要反。但是見你沒有被毒死,又連夜來安撫你好繼續利用。用心如此狠毒,是在是令人發指。”

“三哥,刺客當場死亡,你是怎麽知道這麽多的。況且,比起長儀公主指示刺客殺我,我更願意相信是北晉派人殺我攪得渾水。在這個節骨眼上逼長寧藩謀反對南唐有什麽好處?”原來三皇子在宮中也有勢力。

“糊塗,大唐與北晉即将議和,北晉現在朝中黨争無暇侵略大唐,長儀與父皇只要付出大代價,就能安撫了北晉。于父皇他們來說,北晉是遠慮,長寧藩才是近憂,北晉只是肘腋之疾,長寧藩才是心腹之患。”三皇子道。

盡管三皇子說得合情合理但白熙依然保持懷疑:“三哥說刺客是長儀公主派來的,你是怎麽知道的。”根本沒有什麽刺客,分明就是她自己自導自演的中毒遇刺之事。

“我在長儀身邊有探子。”三皇子的眼神飄忽不定,“你只要相信我,我定有辦法救你。”

“那三哥你想必也是通過那個探子知道了長儀公主派人在錦衣街刺殺我這件事吧。”她假裝相信,趁機套話。

“正是,那個探子在長儀身邊也是頗受重用的手下。”三皇子的眼神飄地更厲害。

“既然如此我還蹦跶什麽?”白熙雙手一攤,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長儀公主既然做好了當寡婦的思想準備也要陷害于我,想必皇上也是這樣的心思。那我有沒有安排人挑起事端就不重要了。就算都是佐證,有這些東西也就夠我死了。”

白熙臉上裝出不在乎的樣子,沒心沒肺地笑着看向三皇子,但眼底卻不着痕跡地越發多了幾分冰冷。三皇子啊,你确實聰明,比那位在金殿上慌神的七皇子強了不少。如果你沒有自作聰明信誓旦旦地自己知道說春深殿的刺客是長儀公主派去的,或許我還會有幾分相信你的說辭。但是你沒有,而且你注定不知道,其實刺客是我做出來了。

“你怎麽這麽!哎!”三皇子見她滿不在乎,恨鐵不成鋼地道,“我是要救你的,你必須聽我的才能脫身。”

“可是我憑什麽信你?就憑我們是表兄弟?”這是三皇子所有說辭中最大的疑點。

“因為你的母親安寧公主。”三皇子語氣誠懇,“安寧公主與我母妃是最好的朋友,她們自小一起玩耍感情深厚,我的母妃讓我一定要照顧安寧姑姑的血脈,因此我必須救你。”

這是欺負她生母不在身邊,任誰都可你拿來說項的意思嗎?白熙在心裏不屑,面上反倒越發激動了。

“那三哥說,我該如何自救?”

“為今之計,你只能改變證詞,說刺客是是刺殺北晉小王爺的。你之所以之前說是殺你的,是因為長儀公主教唆,是她讓你這樣說好撇清自己和太子保護北晉使團不力的罪責。至于刺客,你要一口咬定那人自從離開你身邊就再沒與你聯絡,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他是在離開你之後受人指使背叛。”

這樣一來,皮球又踢了回去,北晉就能擡高價碼趁機要挾南唐,簡直無解。

“讓我再想想。”她選擇暫時回避。

三皇子的一番說辭中有一個最大的漏洞——皇帝的态度。

近來她困在春深殿,閑下心來專心練字反而悟出了些道理。能夠肯定的是,皇帝與長儀公主必定不是一路上的。一個作為皇帝的人,哪怕明天就要死了也不會在今天把皇位傳給太子。相反,皇帝還會拼命防備着自己的兒子們,防備着有一天被兒子們拉下皇位變成“太上皇”然後莫名其妙駕崩,這從他扶持三皇子七皇子制衡太子就能看出些端倪。長儀公主雖然是皇帝的愛女,但畢竟是太子一母同胞的妹妹,皇帝當然也會忌憚這個女兒。

而三皇子偏偏誇大了皇帝對長儀公主的信任,這就是他今晚的話中最大的騙局。

如果自己之後翻供,按照三皇子教的這樣說,三皇子和七皇子一定有後招将安排刺客的髒水潑給長儀公主。他們必定會彈劾長儀公主裹挾長寧藩安排刺客并勾結北晉制造事端。因為北晉必定借口刺客之事要挾,而南唐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輕易不肯答應,南唐和北晉之間的關系會驟然緊張,局勢會變得危險,戰争一觸即發。就算南唐萬般不願與北晉開戰也不得不進行戰争準備,這樣一來皇帝又不得不依靠擁有精銳輕騎兵的長寧藩,也就是不得不依靠太子的岳父長寧王。這樣太子一派勢必會做大到威脅皇帝的地步!

好陰險的計謀!

先将她套進去,再挑撥她和長儀公主的關系誘惑她翻供,最後一步棋成功将她和長儀公主太子綁在一起。這樣不但她無法洗脫罪名還會連累太子和長儀公主,皇帝必定會認為是長儀公主與她背後的太子心懷不軌裹挾白熙和長寧藩勾結北晉自導自演賊喊捉賊。

想到這,白熙忽然間反應過來,或許始作俑者就是這位三皇子也未可知。如果此案這樣蓋棺定論,自己或許能以“不知者不罪”為由借着長寧藩的庇護逃過一劫,但太子和長儀公主必定會倒臺,而七皇子并不睿智因此可以忽略不計,那最終的受益人必然是這位三皇子!

“我父親教過我,清者自清,可是三哥,我只能說那些刺客就是來刺殺我的。那天我在沈明的驿館飲酒,酒後也是她主動要求送我回府。除此之外,恕我不能随意攀咬。至于此案的結果到底怎樣,我相信聖上聖明燭照一定會還我清白。”白熙拒絕了他。

“糊塗!”三皇子拍案而起。

今晚他冒險親自進宮勸說。本以為白熙是一個不谙朝政的無用纨绔,他想着自己的滔滔雄辯必定能三言兩語将對方勸服,沒想到在他接連抛出誘餌之後對方仍舊不肯上鈎。反而是自己在這裏耽擱過久越發被動,而且,他的底牌差不多被這小子套完了。

“三哥,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為了避免三皇子狗急跳牆真得在這個沒有別人的春深殿裏殺了她,她趕緊虛與委蛇,“只是我父親說過,我們白家的人行事無愧于心。長儀公主沒有教唆我承認刺客是來殺我的,因此我不能說違心的話。但是三哥,今日我也算看明白了,只有三哥你才是真的對我。我非常感謝謝謝你和容妃娘娘。”擠出幾滴鱷魚的眼淚,白熙裝出感動的樣子,這對她來說本就是手到擒來之事。

三皇子這才緩和了語氣,收斂起剛才的怒火,安撫:“今天我來的時間太久了,不便久留。你先好好想想,只有你裝作毫不知情才能撇清嫌疑救你自己。”

“嗯,那我回頭再想想。”白熙拉着三皇子的衣袖,臉上挂着眼淚依依不舍送他到門口,灑淚分別。

撇清個大頭鬼的嫌疑,她身上的嫌疑一直就最大,大到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好不好!

同類推薦